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Learning To Do》一书描述了“学会做事”这一终身学习的支柱,其途径遵循四步循环教学法:知晓—理解—评价—行动,通过四部循环教学过程,将其所倡导的中心价值观“人的尊严,劳动的尊严”内化为情感,外化为行动。培育和点燃教育的智慧,赋予学习者以思考和力量。
关键词:Learning To Do;四步循环教学法;教育智慧;思考和力量
《Learning To Do》一书,描述的“学会做事”这一终身学习的教育支柱,主题鲜明,喻意深刻,内涵丰富,时代感强。该课程从《学会做事》的角度为切入点,强调在“全球化中共同学习与工作的价值观”教育。其主体框架,由三个层面的价值观:中心价值观(人的尊严、劳动的尊严)、核心价值观与相关价值观(八个板块,即全面健康,人与自然和谐;真理与智慧;爱与同情;创造力;和平与公正;可持续发展;国家统一,全球团结;全球精神)及与之相应而衍生的35个教学模块构成。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突出职业教育中的价值观教育,促进终身学习,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环境下,全面地塑造人的认知、情感、行为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实现个人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协调、和谐、统一。《Learning To Do》选修课程历经三个学期的教学实践,给予我们很多思考和收获。
一、 培育和点燃教育智慧
教育智慧就是体现为教育的一种品质、状态和境界。“从大的方面讲,教育智慧是联合好教育的一种内在品质。它表现为真正意义上的尊重生命、关注个性、崇尚智慧、追求人生幸福的教育境界。”“教育智慧是应当渗透、内化于包括师生教育活动的一切方面。”《Learning To Do》新课程所实施的四步循环教学法,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状态和境界。
奎苏姆宾的四步循环教学法:即知晓—理解—评价—行动,这是《Learning To Do》一书的要点之一。在《Learning To Do》教学中,我们实践了这种教学方法。注意“四个层面”的衔接和各层面内容的切入,尤其强调知晓层面“数据的收集”、评价层面“情感的交流”、理解层面“案例的引入”、行动层面“活动的设计”;知晓层面讲究“真实”、评价层面突出“互动”、理解层面渲染“鲜活”、行动层面注重“效果”。如讲“工作的意义”模块时,是这样运用四步循环教学法的:
第一步:认知层面——事物知晓。认知基础讲“劳动的价值,劳动的形式”,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为信息、数据引入,使学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与未来整体工作的关系。
第二步:情感层面——价值认同。交流工作的体会和感受,设计了两份问卷,内容及对象定位在学员自己和学员的“父母”。协调员请学习者回忆自己曾经历的打工或其他社会工作,讲述曾留下的记忆感受,并理解和体恤父母工作的艰辛,懂得感恩父母的养育。
第三步:概念层面——理性理解。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理解、形成见解。引入我国家喻户晓的在工作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典型案例。协调员引导并将此联系到工作的价值上,与学习者进行对话交流,共同归纳总结出“有意义工作的系列特征”。
第四步:行动层面——亲身实践,努力使自己工作得有意义。协调员敦促学习者投身于富有意义的工作情境中,并提出如下问题启发引导学习者:我是否关注了工作本身?我能通过工作全面表现自我吗?我是否具有足够的毅力和技能来做好我的工作?
协调员在总结这一课时,要求每位学习者利用课余时间,尝试各种形式的工作,来实践工作的价值体验,并于实践后提交一份自己认为最能体现工作意义的感想。这个教学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价值观的行为体验,是最重要的实践环节。
四步循环教学法,避免了传统教学中的灌输式教学,注重并强化认知是基础,情感是动力,践行是目标,三者是一个缺一不可的完整学习过程。导引学习者进入价值观体验场,促进反思性表达,导引学习者认识生活、生成价值、构建意义,实现价值观教授范式向价值观体验范式的转型。告别了传统教育的搬运模式:即把所要教的知识内容从教科书、教参上搬到教案上,然后把教案搬到课堂里,一个教学流程就算完成了;告别了传统教育的捆绑模式:将教师和学生捆绑在一起,从教材、课堂提问、思维模式、作业形式、学习结果都要统一格式和要求,教师和学生都没有活动空间,不得脱离和超越大纲、教材。
二、 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育人,是带学生至巅峰领略秀色,至波心能摸海魂。《Learning To Do》新课程的四步教学法,师生步步同行,互学、互帮,共励、共情,教学相长。遵循认知——体验——评价——反思的学习过程,突出“个性化”,以让学生提出问题、困惑作为切入点,引导其反思,触及其心灵,拨动其心弦,从而在情感层面上接受和认同价值观,即内化为情感,外化为行动。如“以尊重待人”模块教学中,教师导入,设计心灵情感回忆:请回忆自己难以忘记的尊重/感受,难以忘记的不尊重/感受,参与者分成小组,分享交流体验。
学生在“课程心得”中说:“在学会做事的课堂上,我们和老师的交流、互动特别多,我非常喜欢这门课。这是如何做一个有修养的人的一门启示课。这种让每个人都能全身投入到学习中的形式,在我们普通的学习中是找不到的。”
“渐渐地,我发现我在不自觉的情况下改变了许多。此课程会影响我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想问题不再单一了,眼界放宽了。在老师的讲课中,我们渐渐学会了做事,老师并没有要求我们什么,而是影响了我们。”
上述教学过程让我们感受到了“教育,这首先是人学”(苏霍姆林斯基),体验到了“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教师不重在教,重在引导学生怎么去学,参与到学生里面去,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地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的宝藏”。
三、 教育是赋予学习者思考和力量
在四步循环教学法的过程中,通过对知识点及其价值观的领会消化,衍生出知识的概念和定义。“作出定义和接受定义就意味着力量。”“因此,教育者所要给予学生的,其实是一种力量。学习者感到被赋予了力量,从而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和别人的生活。”在《Learning To Do》价值观教育中,对每一个概念定义的学习都是选取交流与互动的教学方式,使教学变成了教育,变成了学习者的自我教育、自我认识、自我思考、自我修正与提升的感悟和体验过程。最终使价值观教育“内化为情感,外化为行动”,并积淀、储存和渗透于学习者的心灵深处,恰如涓涓细流源源地外溢为巨大的力量,“改变自己的生活和别人的生活”。以下面学生心得体会加以验证。
案例:《学会做事》 实践与感受(05电信三班王鹏飞)
“我是第一届‘学会做事’选修课的学生,学完该课程有一年的时间了。‘学会做事’每一模块所讲的内容,其中的核心价值和相关价值所谈到的问题,都是人类发展的大问题,内容十分丰富。每一点认真思考一下,都会让我豁然开朗,的的确确是我们青年学生应该思考的。在两年的大学生活中,‘学会做事’选修课在学习和工作上帮助了我。”
“在健康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那两个核心价值中,谈到我们的生活环境应该是怎样的,我们的角色是什么。我很受启发。联系现实,我所在的学习环境应该是怎样的呢?我应该怎样做呢?倡导文明、可持续的学习工作场所,这就是答案。在宿舍里积极劳动就是答案,在班级里维护好教室卫生就是答案。每天教室卫生干干净净的。桌椅很齐,地面很亮,墙面很白,黑板每一节课都很亮,太棒了。思考问题抓其根本,工作讲其原则围绕中心理念,这让我大学期间没有发生过思想与行动上的错误。去年的夏季,我们宿舍组织的校园捡塑料瓶儿活动,两个星期就收入一百多元。钱不在多少,重要的是面临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我们更应该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不怕吃苦,不怕丢脸面,敢于弯下腰,体验各种劳动,我想这是最正确的劳动思想意识。生活健康和谐,幸福是我们自己的,这就是生活的美好。”
“当老师讲完废旧电池污染对土地的严重破坏之后,我开始留意身边的每一节废旧电池。校内校外,当我看到废旧的电池都会把它捡起来。这是一项有意义的活动,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做人要正直,做事要踏实,这样是正确的。我想只有这样的指导,才能让自己的路走得更加长远。”
“去年5月份,我们观看了一场精彩感人的残疾人表演。看完演出后,我带着感动和力量回到了教学楼。眼前的一幕让我有一种不好的感觉:同学们把自己搬的椅子都堆放在教学一楼的几个教室的门里门外。我主动把堆在门口的椅子,摆放到对应的每个桌子前。最后我发现五个教室的桌椅都对应整齐了,还是有一些椅子没有位置。我不知道应该把余下的椅子放到哪里,就把它们摆成一排一排的,看得舒服多了。说实话,这个过程中,我的心里也作着斗争,斗争的是只有我一个人在做,有必要做吗?应该做吗?当时以自己是学生会干部的身份压住自己内心的另一种情绪。事后,我仔细地分析了自我。我想到了是‘学会做事’让我主动去做的。途中的情绪,是自己的虚荣心在作怪。从看到不符合常理的事情主动劳动,到途中虚荣心的作怪,最后漂亮地完成劳动,还是有一种力量存在我的心中。”
愿《Learning To Do》价值观教育,引导当代青年大学生对“人的尊严、劳动的尊严”这一中心价值观有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和实践,使热爱劳动、勤奋劳动、尊重劳动、尊重劳动成果蔚然成风;促使广大青年学生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劳动能力和劳动水平,真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参考文献:
[1]奎苏姆宾.余祖光译.学会做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冉乃彦.课堂教学缺少什么.中央教科所网,2006.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关键词:Learning To Do;四步循环教学法;教育智慧;思考和力量
《Learning To Do》一书,描述的“学会做事”这一终身学习的教育支柱,主题鲜明,喻意深刻,内涵丰富,时代感强。该课程从《学会做事》的角度为切入点,强调在“全球化中共同学习与工作的价值观”教育。其主体框架,由三个层面的价值观:中心价值观(人的尊严、劳动的尊严)、核心价值观与相关价值观(八个板块,即全面健康,人与自然和谐;真理与智慧;爱与同情;创造力;和平与公正;可持续发展;国家统一,全球团结;全球精神)及与之相应而衍生的35个教学模块构成。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突出职业教育中的价值观教育,促进终身学习,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环境下,全面地塑造人的认知、情感、行为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实现个人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协调、和谐、统一。《Learning To Do》选修课程历经三个学期的教学实践,给予我们很多思考和收获。
一、 培育和点燃教育智慧
教育智慧就是体现为教育的一种品质、状态和境界。“从大的方面讲,教育智慧是联合好教育的一种内在品质。它表现为真正意义上的尊重生命、关注个性、崇尚智慧、追求人生幸福的教育境界。”“教育智慧是应当渗透、内化于包括师生教育活动的一切方面。”《Learning To Do》新课程所实施的四步循环教学法,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状态和境界。
奎苏姆宾的四步循环教学法:即知晓—理解—评价—行动,这是《Learning To Do》一书的要点之一。在《Learning To Do》教学中,我们实践了这种教学方法。注意“四个层面”的衔接和各层面内容的切入,尤其强调知晓层面“数据的收集”、评价层面“情感的交流”、理解层面“案例的引入”、行动层面“活动的设计”;知晓层面讲究“真实”、评价层面突出“互动”、理解层面渲染“鲜活”、行动层面注重“效果”。如讲“工作的意义”模块时,是这样运用四步循环教学法的:
第一步:认知层面——事物知晓。认知基础讲“劳动的价值,劳动的形式”,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为信息、数据引入,使学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与未来整体工作的关系。
第二步:情感层面——价值认同。交流工作的体会和感受,设计了两份问卷,内容及对象定位在学员自己和学员的“父母”。协调员请学习者回忆自己曾经历的打工或其他社会工作,讲述曾留下的记忆感受,并理解和体恤父母工作的艰辛,懂得感恩父母的养育。
第三步:概念层面——理性理解。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理解、形成见解。引入我国家喻户晓的在工作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典型案例。协调员引导并将此联系到工作的价值上,与学习者进行对话交流,共同归纳总结出“有意义工作的系列特征”。
第四步:行动层面——亲身实践,努力使自己工作得有意义。协调员敦促学习者投身于富有意义的工作情境中,并提出如下问题启发引导学习者:我是否关注了工作本身?我能通过工作全面表现自我吗?我是否具有足够的毅力和技能来做好我的工作?
协调员在总结这一课时,要求每位学习者利用课余时间,尝试各种形式的工作,来实践工作的价值体验,并于实践后提交一份自己认为最能体现工作意义的感想。这个教学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价值观的行为体验,是最重要的实践环节。
四步循环教学法,避免了传统教学中的灌输式教学,注重并强化认知是基础,情感是动力,践行是目标,三者是一个缺一不可的完整学习过程。导引学习者进入价值观体验场,促进反思性表达,导引学习者认识生活、生成价值、构建意义,实现价值观教授范式向价值观体验范式的转型。告别了传统教育的搬运模式:即把所要教的知识内容从教科书、教参上搬到教案上,然后把教案搬到课堂里,一个教学流程就算完成了;告别了传统教育的捆绑模式:将教师和学生捆绑在一起,从教材、课堂提问、思维模式、作业形式、学习结果都要统一格式和要求,教师和学生都没有活动空间,不得脱离和超越大纲、教材。
二、 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育人,是带学生至巅峰领略秀色,至波心能摸海魂。《Learning To Do》新课程的四步教学法,师生步步同行,互学、互帮,共励、共情,教学相长。遵循认知——体验——评价——反思的学习过程,突出“个性化”,以让学生提出问题、困惑作为切入点,引导其反思,触及其心灵,拨动其心弦,从而在情感层面上接受和认同价值观,即内化为情感,外化为行动。如“以尊重待人”模块教学中,教师导入,设计心灵情感回忆:请回忆自己难以忘记的尊重/感受,难以忘记的不尊重/感受,参与者分成小组,分享交流体验。
学生在“课程心得”中说:“在学会做事的课堂上,我们和老师的交流、互动特别多,我非常喜欢这门课。这是如何做一个有修养的人的一门启示课。这种让每个人都能全身投入到学习中的形式,在我们普通的学习中是找不到的。”
“渐渐地,我发现我在不自觉的情况下改变了许多。此课程会影响我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想问题不再单一了,眼界放宽了。在老师的讲课中,我们渐渐学会了做事,老师并没有要求我们什么,而是影响了我们。”
上述教学过程让我们感受到了“教育,这首先是人学”(苏霍姆林斯基),体验到了“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教师不重在教,重在引导学生怎么去学,参与到学生里面去,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地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的宝藏”。
三、 教育是赋予学习者思考和力量
在四步循环教学法的过程中,通过对知识点及其价值观的领会消化,衍生出知识的概念和定义。“作出定义和接受定义就意味着力量。”“因此,教育者所要给予学生的,其实是一种力量。学习者感到被赋予了力量,从而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和别人的生活。”在《Learning To Do》价值观教育中,对每一个概念定义的学习都是选取交流与互动的教学方式,使教学变成了教育,变成了学习者的自我教育、自我认识、自我思考、自我修正与提升的感悟和体验过程。最终使价值观教育“内化为情感,外化为行动”,并积淀、储存和渗透于学习者的心灵深处,恰如涓涓细流源源地外溢为巨大的力量,“改变自己的生活和别人的生活”。以下面学生心得体会加以验证。
案例:《学会做事》 实践与感受(05电信三班王鹏飞)
“我是第一届‘学会做事’选修课的学生,学完该课程有一年的时间了。‘学会做事’每一模块所讲的内容,其中的核心价值和相关价值所谈到的问题,都是人类发展的大问题,内容十分丰富。每一点认真思考一下,都会让我豁然开朗,的的确确是我们青年学生应该思考的。在两年的大学生活中,‘学会做事’选修课在学习和工作上帮助了我。”
“在健康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那两个核心价值中,谈到我们的生活环境应该是怎样的,我们的角色是什么。我很受启发。联系现实,我所在的学习环境应该是怎样的呢?我应该怎样做呢?倡导文明、可持续的学习工作场所,这就是答案。在宿舍里积极劳动就是答案,在班级里维护好教室卫生就是答案。每天教室卫生干干净净的。桌椅很齐,地面很亮,墙面很白,黑板每一节课都很亮,太棒了。思考问题抓其根本,工作讲其原则围绕中心理念,这让我大学期间没有发生过思想与行动上的错误。去年的夏季,我们宿舍组织的校园捡塑料瓶儿活动,两个星期就收入一百多元。钱不在多少,重要的是面临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我们更应该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不怕吃苦,不怕丢脸面,敢于弯下腰,体验各种劳动,我想这是最正确的劳动思想意识。生活健康和谐,幸福是我们自己的,这就是生活的美好。”
“当老师讲完废旧电池污染对土地的严重破坏之后,我开始留意身边的每一节废旧电池。校内校外,当我看到废旧的电池都会把它捡起来。这是一项有意义的活动,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做人要正直,做事要踏实,这样是正确的。我想只有这样的指导,才能让自己的路走得更加长远。”
“去年5月份,我们观看了一场精彩感人的残疾人表演。看完演出后,我带着感动和力量回到了教学楼。眼前的一幕让我有一种不好的感觉:同学们把自己搬的椅子都堆放在教学一楼的几个教室的门里门外。我主动把堆在门口的椅子,摆放到对应的每个桌子前。最后我发现五个教室的桌椅都对应整齐了,还是有一些椅子没有位置。我不知道应该把余下的椅子放到哪里,就把它们摆成一排一排的,看得舒服多了。说实话,这个过程中,我的心里也作着斗争,斗争的是只有我一个人在做,有必要做吗?应该做吗?当时以自己是学生会干部的身份压住自己内心的另一种情绪。事后,我仔细地分析了自我。我想到了是‘学会做事’让我主动去做的。途中的情绪,是自己的虚荣心在作怪。从看到不符合常理的事情主动劳动,到途中虚荣心的作怪,最后漂亮地完成劳动,还是有一种力量存在我的心中。”
愿《Learning To Do》价值观教育,引导当代青年大学生对“人的尊严、劳动的尊严”这一中心价值观有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和实践,使热爱劳动、勤奋劳动、尊重劳动、尊重劳动成果蔚然成风;促使广大青年学生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劳动能力和劳动水平,真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参考文献:
[1]奎苏姆宾.余祖光译.学会做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冉乃彦.课堂教学缺少什么.中央教科所网,2006.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