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课堂“追问”中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k22933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追问”是教师的一种教学技能,是检验教学成果的最好手段。在教学当中,“追问”能清晰地展现学生真实的思维过程。问题根源、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以至什么是数学,都可以在追问中得到解惑和阐释,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问题,启迪思维,优化课堂教学。对于教师的发展来说,学习如何设计追问问题、寻找追问的切入口以及选择追问的恰当方式,尤为重要,更是教师必不可少的基本功。而且,教师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在课堂追问中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
  【关键词】小学数学;追问策略;教师发展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关键要素,追问是促进问题解决深化的环节。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启蒙阶段,追问是培养学生深度思考习惯的有效手段。教师的不断追问,可使学生逐渐领略问题的本质。追问不是平常的对话,而是探究知识本质的一项过程。
  一、数学课堂教学中追问的特征
  相对于提问,追问有其自身的优越性。在教学实践中,追问可以暴露学生真实的思维过程,从而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思考问题,形成一套逻辑、科学的数学思维。数学课堂追问具有以下特征:
  (一)递进性
  追问的提出,是建立在前一次提问的基础上,追问过程就是师生思维共同深化的过程。因此,设计的追问问题要有递进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将学生的思维一步一步引向新的高度。一个复杂、难度较大的问题,可通过“小步距”的方法,抽丝剥茧地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
  (二)启发性
  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受限于自身认知的能力,思路不清,方法不够灵活。这时,教师可适当追问,给予学生点拨与暗示,让其豁然开朗。
  (三)灵活性
  与一般的提问不同,追问是基于第一次提问的前提下,再一次或多次的提问,它灵活丰富,能够根据课堂临时生成的问题随机应变。它可以看作是对教师原有问题的补充,也可以看作是对学生所产生疑问的解读。
  (四)探究性
  追问的系列问题要具有探究性,要让学生体验认知上的矛盾情境,引起认知上的冲突,从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提升学生探索求解的学习动机,启迪学生的解题思维。
  二、数学课堂教学中追问存在的问题
  课堂教学效果与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师的技能水平有着直接的联系,追问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设计恰当的追问不仅可拓展学生的思维,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初次提问水平较低
  小学数学教师低层次追问大多由低层次初次提问引起,高层次追问大多由高层次的初次提问引起,即教师的追问水平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教师的初次提问水平。低层次的初次提问很难有高层次的追问。形散而不着边际的问题,无法使学生形成有逻辑的思维、有组织的结构。
  (二)多次变换追问对象
  在提问与追问对象不一致的情况中,首次提问是一个人,追问是另一个人的情况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比例很高。这说明,教师在提问个人时,往往会变更追问对象,特别是在学生回答错误的情况下,教師缺乏对回答错误学生的耐心指导和解决方法,导致更换追问对象的现象非常明显。
  (三)追问缺乏高阶思维启发
  从课堂观察追问问题类型来看,教师多使用低认知水平的展示性问题。这说明,教师比较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对学生的思维启迪有所忽视。总体上来说,教师追问质量不高,追问的问题大多集中在不需要学生多加思考的低水平的问题上,且多数情况是运用封闭的、有固定答案的展示性问题进行追问。这类问题往往局限于知识的识记,而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深度学习。
  三、改进数学课堂教学中追问的策略
  (一)把学习的多重目标融入问题的表述中
  目标指向学习过程与结果,目标的表述可以用问题形式表现。问题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关键,也是教学实施的基本载体。学生学习的质量,受问题的表述影响。对小学生而言,听懂一个问题才是至关重要的。问题的表述要包含学习的多重目标,并且能让学生听懂。
  (二)“一问多答”是提问的关键范式
  “一问多答”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想要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就离不开一个具有启发和丰富意义的深度问题。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想法,创造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在这样的深度问题抛出后,学生可能会给出各种不同的答案,或许不同的学生有着类似的思考,但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加以表达,这才是“一问多答”的课堂理想提问范式。
  (三)提高多次追问行为出现的频率
  要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教师的鼓励显得尤其重要。鼓励学生多开口,多回答“深层次”的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很多,但只有很少一部分能触发学生的高阶思维。追问的质量与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相辅相成。这与教师的追问密切相关,教师的追问大多数是单次追问行为,少有多次追问行为的出现,并且多次追问中大都是追问两次就结束,最多的也就是追问三次,无追问超过四次的情况。多次追问可以深化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加深学生对问题在更高层面上的理解,从而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的结构。
  (四)追问对象少变换锁定同一人
  教师追问和首次提问有很大关系,是根据提问时学生的回答情况而进行的再次追问。因此,当教师针对一个人进行追问时,教师追问的问题往往是基于该学生的回答。这样的追问可以使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更好地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因材施教,尊重学生间的个性特征。
  (五)把握追问时机实现数学深度学习
  1.在思维的关键处追问,突破学习难点
  问题是数学的核心。有了问题,才有解决的思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若追问运用得当,常常可以激活学生思维。因此,教师要抓住思维的关节,循序渐进地追问,活学、活用知识,从而突破难点,解决问题。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六年级“圆的周长”一课时,引导学生观察正方形的边长与周长之间的倍数关系(图1),比较正方形的周长与圆周长之间的关系(图2)。通过讨论,让学生猜测、推理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
  师:把圆的周长与正方形的周长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生:正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要长一点,我觉得可能是一倍多一点。
  师:(追问)想一想: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
  超过2倍,但小于3倍
其他文献
【摘要】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物质文明非常发达,但精神文明相对贫乏。传统教育仍是应试教育占主导,却已渐渐不适应当今的教育体系。本文就如何在习作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如何进行小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实践进行探讨。  【关键词】观察能力;小学生;人文素养;习作  罗丹说:“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以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习作为例,来探讨并深刻理解罗丹的这句话。人类首先有观察能力,然后
我国“人生语文”教学理念的首倡者,“人生语文”教学流派及“思维核心,读写互动”作文教学体系核心代表人物。主持《新思维作文教学体系研究》《人生语文教学理念与教学艺术研究》等课题,成果卓著,有3项成果获得省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  发表教研文章200多篇,出版《语文教学的战略思维与艺术》《新课程新思维新高考作文教程》《中学生写作思维指南》等学术性专著多部,主编或参编《课堂教学新坐标》等书20
为了让家长更深入了解孩子2019学年第一学期在学校的各项情况,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的联系,达到家校共育的目标,2020年1月10日,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南华小学五年级举行了寒假安全教育家长会暨期末总结表彰会,学校五年级全体教师与家长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由朱美婷老师担任主持,主要针对以下几个环节展开——近视防控学习、假期安全教育、优秀家长经验分享、期末级部总结、颁奖仪式。  首先,青少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义务教育标准中对学生学习成果掌握标准也不断提高,尤其是对解题策略的多样性,要求能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运用不同的思维,采用不同的数学方法去探索多种解题途径,从而让学生得到一定程度地发展。同时教者可以根据不同类型题目特点,启发学生采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题策略;多样性  经研究表明,常用的解决问题策略分为两种,一种是算法策略,另一种是
泰戈尔曾说:“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是让我们做叶的事业罢,叶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的。”叶子的事业正是指那些平凡却又不可或缺的崇高的工作。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三尺讲台,教书育人,默默耕耘。这里,笔者以教师工作中的平凡小故事为例,借以诠释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一、法家思想的应用——小昊认真了  这是一个全新的班级——“起航班”,这是一群刚进中学大门的
【摘要】无论是从学生综合素质养成还是当前知识更新摩尔定律出发,着眼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学生发展指导势在必行。但当前学习发展指导面临着专业教师匮乏、学校教育局限等短期无法突破的问题。充分调动、发挥家校学习共同体的潜力是一个可以尝试的方法。本文就家校共同体如何促进学生发展,以及行动中教师如何操作抛砖引玉,希冀能够提供学习发展指导一些借鉴。  【关键词】家校学习;共同体;综合素养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
【摘要】幼儿园科学区是激发幼儿探究兴趣,支持幼儿动手操作和自主探索的重要区域,而区域材料是幼儿学习、探索的支撑与桥梁。在混龄编班模式下,区域设置、材料投放、活动选择等都需要教师进行合理创设。  【关键词】混龄编班;科学区;活动材料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体验探究过程、激发探究兴趣、发展初步探究能力是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在混龄编班模式下,教师要利用混龄区域活动提升幼儿的探究能力,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母语学习的黄金时期,小学语文课堂的薄厚深浅,与教师对教材教法的选择取舍、目光所及的儿童视角密切相关。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呈现,须建立在“做有准备的教师”之上。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准备;课堂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自使用以来,“教什么”“怎么教”问题再一次成为热点话题。笔者以参加某次教研活动所观的七节课例为例,品味课堂之内涵,追寻教材教法之道。换言之,“教什么”“
本报综合消息 7月20日,潮州市教育学会(以下简称“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在潮州市教育局学术报告厅举行。来自市直和各县区的47位会员代表、市教育局分管负责人和教育科相关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本次大会是学会的换届选举大会。会上,常务副会长谢泽雄作第五屆理事会工作报告。随后,审议通过了学会章程的补充说明以及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的选举办法。经全体会员代表无记名差额投票,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和监事会。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设置课外作业时要采用智慧导学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课外作业完成有效率,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升。巩固型作业能让学生的基础更扎实,拓展型作业能让学生开拓视野,探究型作业能让学生提高综合素养,实践型作业能让学生提升语用能力。这些作业都起到了智慧引导的作业,能让学生的学习更为有效。  【关键词】智慧导学;课外作业;小学语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布置作业的方式让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