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小学语文课外实践活动进行美育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mes0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所指的语文课外实践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的有计划、有组织开展的含有语文教育因素的集体活动。它是以学生实践为主的教育形式,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是学生实践美,延伸美,创造美的重要场所。那么,如何有效地通过课外语文延伸活动让学生创造美呢?
  一、利用课文“留白”,激发想象,进行审美创造
  课文中的“留白”是指课文中某些内容有意不写,或写得简略,为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留有余地。笔者从教数年,发现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无字处皆有其意”的留白,例如诗歌。语文学习最终是要将课本上的语言文字化为自己的语言。因此,在教学诗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在读中体会诗歌里的“留白”,为课后的拓展“补白”埋下伏笔。教学时还可以充分利用课文配有的插图,让学生观察图画并联系自己的情感、生活、社会、阅读等经验,把课文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头脑中生动鲜明的形象,进而读出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情调和韵味,让课文还原成生活。在学生感知文本,读透诗文的“留白”之后,教师可设计适当的创编练习让学生课后完成。通过这样由课内到课外的语言实践创造活动,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独特感悟,展开各不相同的想象,去填补空白,
  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可以引导他们利用课文“留白”练“说”。就是在学生感受美和理解美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将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仿照文中的句式进行重组提炼,创造出又新又美的艺术形象。例如,一次儿歌课中,学生说出了“歌声会领您走进树林,听到布谷鸟欢快的歌声。歌声带您飘进花园,想起牡丹花艳丽的笑脸。歌声会领您飞向太空,看到祖国壮丽的山河。”这般美丽的诗句。
  而对于中高年级的小学生,训练他们创造文字美(即作文)的过程,就是审美创造的过程。教师要在阅读教学的基础上,利用课文“留白”,引导学生多模仿,多实践,促进其审美创造能力的提高。如《珍珠鸟》一课的最后一句“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为学生留下了巨大的思索空间,教师在引导学生朗读感悟人鸟相亲的美好境界后,播放一组人与动物、人与人和谐友好的画面,请学生课后写出自己对“信赖”的一点感觉,一点滋味。这一补白练笔,可以使学生直接触及文本的灵魂,深刻领悟课文所蕴涵的人文精神。
  二、通过延伸阅读,提高审美品质
  将美育融入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引导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还意味着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审美品质。
  (一)养成延伸阅读的良好习惯
  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有助于学生提高语文学习能力,提升阅读审美品质。通过有效的语文课外延伸阅读活动,笔者班里的很多学生由原来不喜欢阅读到喜欢阅读,从喜欢阅读到一有时间就阅读,在阅读中获得到了美的享受。课外延伸阅读还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笔者班里的学生从两年级起就自备一本“采花酿蜜”本,他们习惯于在课外阅读时摘抄优美的词语、动人的语句,此为“采花”;而将摘录的好词佳句恰当地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则为“酿蜜”。课外延伸阅读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课堂教学的空白,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延续性,体现了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这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审美品质的一个有效途径。
  (二)延伸阅读的有效方法:“三圈结合”法
  课文为一圈,引申为一圈,课外阅读为一圈,三个圈围绕同一圆心,层层扩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率。如学完《草船借箭》这一课后,教师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去读一读《三国演义》的少年读本,然后利用课外活动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在阅读、讨论中感受到作品中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使学生爱上我们中国的文学名著。在学生的审美情感被激活以后,教师可建议有兴趣的学生去读读中国四大文学名著的另外三本。
  (三)选择适当的读物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选择适当的读物。“适当”是指读物在内容上要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与学生的精神世界息息相通,与人性中最基本最普遍的情感息息相关。低中年级应以童话、寓言、成语故事等感性读物为主,比如教师可以推荐低年级的小学生阅读《格林童话》《木偶奇遇记》等,使这些读物成为儿童文学的经典,因为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一般都渴望纯美、神秘、冒险的故事。
  高年级的课外阅读则应由感性走向理性,以理性阅读为主,重在读书明理,读出丰厚与深邃。选择的书籍应以蕴涵美的专题为主,当然也穿插趣味阅读,因为他们毕竟还是孩子。可以向他们介绍《冰心散文》、卢勤的《告诉世界,我能行》和《哈利·波特》等读物,使不同个性的孩子在各个年龄段都能读到慰藉情感、启发心智的好书。还有的学生喜欢时尚读物,如很多孩子迷上了儿童魔幻小说
  综上所述,深入地研究新课标内涵,把语文与美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针对现今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所存在的种种问题,科学合理地通过恰当的途径,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美,在课堂教学中自然地渗透美育内涵,并通过课外延伸引领学生创造美。
其他文献
【目的】  1.研究顺铂铁颗粒混悬液的制备。  2.顺铂铁颗粒混悬液的理化性质和磁响应性检测。  3.顺铂铁颗粒混悬液的热动力学观察和加热前后顺铂浓度的变化。  4.体
写作是语文的“半壁江山”,作文分数的比重让人不能也不敢忽视,但长期以来,很多学生都怕写、厌写作文,总觉得无话可说或有话说不出。针对现状,语文教师该怎么办呢?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好课本资源,立足学生,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贯穿于作文教学始终,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真正让学生爱上作文。我的做法是:  一、美文美景,激发兴趣,让学生想写  任何美的事物都有巨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成功的教学所需要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语文阅读教学是如此,而在藏语地区,藏族学生的汉语阅读能力的提高一直是教学的难点,笔者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一、语文阅读的知识基础  儿童步入小学就意味着从现实的双向对话进入一个较多的与文字符号单向独白的神奇世界。从此,阅读成为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
目的:比较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伊贝沙但(A2RA)150mg与氢氯噻嗪(HCTZ)12.5mg复方制剂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90mmHg≤坐位舒张压SeDBP
先天性巨结肠(HSCR)是多基因多因素影响的遗传学疾病,RET是其主要致病基因,其突变主要与长段型表型关系密切.近年国内外学者注意到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存在与疾病有着稳定
为了探讨甲状腺微粒体抗体(过氧化物酶抗体)(TM/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6)在儿童Graves病中的临床应用,该文总结了自1996-2001年,61位
写作是作者利用语言文字符号将知识、思想、观点、态度表达出来,把中心之意化为笔下之意。新课标要求学生作文“说真话、实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这就给小学生作文教学指明了方向。为了改变当代小学生作文主体意识及个性真情的缺乏,千篇一律的现象,《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了要求作文个性化的要求:①要求学生写作文的时候写自己想说的话②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③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这就是
亲历现场,聆听了一位位蜚声全国的小语名师的课堂教学;掩卷读书,阅读了一位位教育名师的教学专著。静默沉思,名师们一个个鲜活生动的课例在脑中萦绕,难忘名师课堂中老师的精彩——巧妙的切入,精当的讲解,智慧的点拨;难忘学生们在课堂中的精彩——灵活的思维,流畅的表达,个性化的见解。课堂中师生心灵的舒展,思想的灵动,深刻而丰富的课堂,让一线老师们羡慕不已。  毕竟,能成为名家的教师是凤毛麟角,对于我们普通教师
一、职业学校财会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一)职业学校财会专业毕业生就业比较困难,几乎不能对口就业  近几年来,电子、计算机等专业的毕业生基本上都能找到合适的对口职业,毕业生能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工作中可以运用到自己在校学到的技术,而财会专业的学生不能对口就业的主要因素在于学校陈旧的培养模式造成与社会需求的严重脱节,并且大多用人单位只招收有多年财务经验的人员,对刚刚毕业的中专生一点都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