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语文教学之帆,启“生命教育”之航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soft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学科洋溢着浓厚的人文情怀,语文教学是证明生命存在的独特方式。聋生对生命价值的理解与追寻具有独特性,因此教师可通过语文教学渗透“生命教育”,引领聋生感悟生命价值,体验生命意义。
  一、注重阅读积累,打好“生命之基”
  “生命之基”是为聋生打底的基本语文素养,包含语文知识的教学、语文能力及各种思维能力的培养。首先,聋生作为学习主体通过新旧知识的同化和顺应,引发观念的转变和知识的重组。其次,聋生在教师指导下可系统学习间接经验,迅速增加知识储备。教师可结合聋生语言发展缓慢、语汇贫乏的特点,强调其对字、词、句、段、篇、章等的系统学习。
  二、加强阅读体验,感悟生命意义
  语文学习既是认知发展过程,又是情感体验过程。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尊重聋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其理解和感悟生命意义。需要强调的是,聋生的生命感悟要建立在对文本意义的正确理解之上。为此,我常用角色体验法帮助聋生理解生命意义,效果甚佳。例如在教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课时,聋生因耳聋理解了“人与人的隔离”,体验到海伦身处无声世界的痛苦。我又让聋生蒙上眼睛体验“人与世界的隔离”,就这样聋生感受到海伦身处黑暗世界的痛苦。有了角色体验,聋生便对终生活在无声世界和黑暗世界中的海伦产生强烈关注,于是海伦打破命运诅咒、赢得内心光明及谱写人生传奇的亲身经历便在聋生心中激起千层浪,同时促使聋生反思自己的人生态度并积极探寻生命意义。
  三、创设教学情境,点燃生命之情
  语文教材具有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功能。在语文教学中巧妙创设情境,可激发聋生的生命之情。因此,语文教师要让聋生感受文本中的情感,点燃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对人类的悲悯之情。另外,丰富细腻的情感有助于激发聋生的表达愿望,加强表达的效果。例如在教学《莫高窟》一课时,我通过精美课件为聋生创设光影世界,使聋生仿佛置身于我国古代绘画的艺术宝库中,激发聋生对古代灿烂艺术的景仰之情。可见,只有创设真实、自然的情境,才易激发聋生的真情实感,唤醒聋生的生命之情。
  四、支持平等对话,张扬生命个性
  语文教学要加强与生活、生存和生命的多元对话,使聋生在多元对话中汲取崭新意义,展示个性风范。因此教师要鼓励聋生勇敢表达自己的见解。例如在教学《精忠报国》一课时,根据岳飞的性格特点,我鼓励聋生思考:“岳飞还有别的选择吗?”有个聋生大胆质疑:“性格决定命运,岳飞到底是‘精忠报国’还是‘愚忠误国’?他为国捐躯阻止不了宋朝的腐败灭亡,他死得悲壮却也死得悲哀!”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都有巨大潜能,人人都能成才,聋生也不例外。所以为聋生提供发展空间、使其张扬生命个性成为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五、强化实践运用,引爆生命能量
  语文作为一种文化存在、一种生活方式有利于聋生积攒生命力量。因此,教师要为聋生提供广阔的言语实践空间,放手让聋生策划、实施、展示和评价,藉此培养聋生的自学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例如:我组织本班聋生走上街头观摩各类墙体广告,鼓励其自主设计广告用语,学以致用;我在班内举办读书活动,鼓励聋生多阅读、多写作。这些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既引发聋生的兴趣,使其乐在其中,又使其形成志趣。可见,语文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必将引爆聋生的生命能量。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特殊教育学校)
  (责任编辑:梁金)
其他文献
2001年,根据国家教育厅的相关规定,要在小学阶段开设英语课。因师资力量的严重缺乏,于是有了一批从其他学科转岗而至的“英语教师”,他们顶着“非专业”的帽子奋斗在这个工作岗位上,情况会怎样呢?笔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这样一个历程……  一、转岗后的迷茫:山重水复疑无路  笔者毕业于如皋师范学校普师班,毕业后执教了两年的数学。沐浴着改革的春风,小学从三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程,因为英语教师的缺乏,领导便
《中国教师》:比林斯博士,您好! 请您谈一下美国的高等教育招生有何特点?  比林斯:在美国,我们的招生都是自主的,这建立在我们的大学都是自治的基础之上。比如我的孙女,她是通过篮球运动进入了UCLA,她个子很高,打得一手好篮球。有的是通过钢琴好,有的是唱歌好、舞蹈好……反正各方面杰出的表现都会成为进入著名高校的理由。因此,入学标准应该是多元化的,不应是单一化的。比如加州大学是一个大学系统,加州洛杉矶
一、引言  代课教师问题已经成为当下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并已经成为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无法回避的议题。事实证明,“一刀切”的清退政策是无法解决问题的。对于代课教师这一议题,我从2006年以来一直在持续关注,并组织了一系列的调研,连续三年都在全国两会上提交了相关议案。2010年的两会上,我提出了两个针对代课教师问题解决的提案《关于“代课教师问题”解决方案的建议》和《关于尽快出台的建议》,并在我的研究
荣艳红:今天我谈论的话题是从“小众化”和“大众化”传播方式转换的角度切入外国教育史学科的文化传播功能重建的问题。  若干年前我与报刊以及教育电视媒体有过长期的工作接触。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深切地体会到媒介传播的巨大功效,同时也觉察到任何伟大的思想、学说以及学科,若想发挥感染和教育人的功效,必须要有一定范围、一定程度的传播效果的支撑。但是,自从我跨入外国教育史学科以来,我与本学科的研究者不得不面对这
郭龙生,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广播电视语言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现为中国社会语言学会秘书长,北京市语言学会监事长。  《中国教师》:在当前网络信息化、文化多元化等现象的影响下,整个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于语言文字工作而言,面临着怎样的新形势?  郭龙生:新中国成立以来,语言文字工作者经过长期艰苦不懈的努力,使我国语言文字应用达到目
《中国教师》:赵老师好!首先想请您谈谈高职学生与普通高等院校学生有什么区别?  赵琼: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的理解与接受能力相对来说是比较强的,理论学习能力也较强,能够上升到一定高度。我从07年上班开始接触高职高专学生,发现他们理论学习方面是差一些,但是动手能力并不差,有的时候我们给学生布置一些任务,他会给你带来一些惊喜,你根本没想到他会做得那么好。在赵志群教授的关于职业院校的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上,他指出
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学校、家长、教师一味追求高分和升学率,忽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也使得在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孩子的心理健康也受到了更大的威胁,心理健康问题越发突显。一份针对我国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的抽样调查显示,在中小学多达34%的学生存在心理障碍,12.5%的学生存在心理缺陷,28.1%的学生存在心理异常。  一、中小学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社会环境的复杂变化  现在社会节奏越
课堂教学调控属于教师课堂管理行为。在课堂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调控,需要排除学生的打断和干扰,并且在需要的时候还得对付破坏活动。教学调控是教学设计的一个可延展性的特征,可以产生即时的非常明显的效果。[1]教师需要认真把握和调控的学生行为主要有:课堂中“学生过于兴奋的行为”“学生出现或发现错误”“学生产生分歧”与“学生出现‘意外’行为”。这些传统教学中令教师“头疼”的学生行为背后实际蕴藏着丰富
建设特色学校的理念与实践  编者按:大家常说,一位好校长就能带出一所好学校。学校办学理念其实体现的就是校长的办学理念。校长不仅仅是一位管理者、领导者,更应是一名教育者,要掌握教育规律,遵循教育规律,把握教育发展趋势。因此,一位优秀的校长不仅要有先进的办学理念,还要适时地将办学理念和本校实际结合起来,更好地建设特色学校。为此,本期《特别关注》聚焦建设特色学校的理念和实践,通过对三所学校校长的专访,以
“聂耳之乡音乐流淌,花灯之乡戏曲悠扬,云烟之乡经济兴旺,四中学子茁壮成长……平等博爱创新超越,和真和善和美和乐……”未进校园,欢快、活泼、灵动、和谐,既体现现代音乐特点又融合了玉溪花灯戏元素的《玉溪四中校歌》随风而至,令人精神为之一振,我的采访兴致更高了!  初开眼界——和谐也把原则讲  见我站在大门口对着镶有“和真和善和美和乐”八个大字的墙形雕塑拍照,一个穿着制服、形象质朴的门卫走了过来,得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