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需求视界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li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语文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文科教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大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对大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语言组织应用能力的锻炼、文学作品鉴赏与分析能力的提升以及创作能力的增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社会需求视界 大学语文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9-0228-01
  大学语文课程对于大学生母语运用能力与文化素质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目前的高校大学语文教学方面,普遍存在着教学效果不理想,大学生对语文课程兴趣不高的问题,而面对社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需求的不断提高,这样的教学现状显然是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的,因此,加强对大学语文教学的改革研究,探索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改革道路,是我国大学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从社会需求视界出发进行法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意义
  大学语文教学承担着我国母语教育的重要任务,同时担负着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其本身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影响,以及快节奏的社会发展模式的形成,大学生在文化学习与语言运用方面呈现出了一系列的新的特征,其中一部分对于丰富社会文化元素,充实人们的文化生活有着积极的作用,但也有一部分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母语的运用产生较大的冲击。
  社会对大学语文教学人才培养的要求,不仅仅是要培养大学生的语言交际与表达能力,也不仅仅是要求大学生掌握母语规范应用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具有较强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包括理解、分析、写作、表达等各方面能力,并拥有较强创新创作能力的综合创新型人才。与此同时,也要求通过大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改革,全面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与语言应用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并规范社会语言环境,形成健康、活跃、充实的语言文化环境,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与发展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基于社会需求视界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方向探索
  (一)从人本角度出发,注重语文教学的综合性与人文性
  我国大学语文教学的本质是母语教学,对于母语的重视程度能够真实地反映出一个国家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面对外来文化、网络媒体文化对汉语应用的冲击,加强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改善大学生语言环境,已成为当前大学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在社会需求的视界下,大学语文教学的改革,要从人本的角度出发,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语文能力基础,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要在教学方法设计中,抓住大学生心理认同的关键点,在加强大学生母语运用能力过程中,可以深入挖掘母语文化中的深层内涵与奥秘,让学生感受到母语文化的博大精深,并通过教师的引导与校园文化氛围的有效营造,为大学生语文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大学语文与高中语文有一定的区别,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其综合性与人文性的发挥,而不再仅仅是教授语言的运用方法,这样才能有效的培养大学生高尚的理想、人格、审美观、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对社会高度的责任感,使大学生真正承担起民族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成为祖国文化建设的接班人。
  (二)着眼社会生活,优化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构建
  语文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因此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也应该与生活相结合,将社会生活作为着眼点,在教学内容的构建上融入社会生活的元素。首先,在教材内容的选编方面,应注意所选文章与时代发展的契合性,满足新时期不同专业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心理需求,并更多选择大学生所普遍关注的内容,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获得大学生的心理认同。其次,要想实现大学生将语文知识与能力应用于实际的社会工作中,就要注重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衔接,结合工作中对语文能力与知识的实际应用需求,将其融入到大学语文教学的内容中,提高语文教学的实用性,增强学生适应工作的能力。
  (三)从兴趣角度切入,创新大学语文教学模式
  在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以兴趣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改变传统死板的教学模式,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首先对于教师就要有较高的要求,教师不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力,同时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储备,要能够从教学内容及相关内容中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并以教学的深度来使学生信服,避免运用低俗趣味迎合学生,并且要留意学生的文化生活与关注热点,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加强语文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拉近教学活动与学生间的距离,以对社会热点的深入解析以及深层文化内涵的挖掘,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总结
  母语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民族文化传承的精髓,我国在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积淀下了丰富优秀文化财富,我国社会建设与发展也要求对传统文化良好的继承与弘扬,在大学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中,既要抓住社会发展对语文教学的要求,也要承担起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培养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与意识,增强大学生的创作与文化创新能力,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张祥平.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大语文观——独立学院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研究之一[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11).
  [2]杨慧.论大学语文新教学模式的构建[J].民营科技,2012(04).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是一门实用性、灵活性、思维性很强的科目,数学教学也是一种很灵活、瞬间思维共鸣的一门艺术。让学生恍然大悟,是老师成就感的体现。然而技工学校的数学教师经常会有一种沮丧感,因为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态度总是不尽如人意。笔者从技工学校中数学教学现状及其原因出发,提出自己对教学的一些建议,希望对发掘出适合技工学校数学教学的方法有所帮助。  [关键词]技工学校 数学教学 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摘要]本文论述了满族博物馆在新的历史时期,对满族说部的活态保护传承进行的探索和尝试,取得的成效,看到其成功手段是在常态化活态保护传承中取得的。  [关键词]满族说部 活态保护 传承  [中图分类号]G633.8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8-0042-01  满族说部,满语称“乌勒本”,译作汉语为“传”“传记”之意;由于清朝中后期满语渐废,便改用“满族说部
摘要:高校勤工助学工作育人功能的实现任重道远,所存在问题也亟待解决。本文基于需要层次理论,分析勤工助学学生物质与精神层面需求的递进关系,系统探索多层次勤工助学育人机制、把握与需求分层相适应的工作规律。  关键词:需求 勤工育人 功能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3-0140-01  西安航空学院是建立在历史文化名城中的一所高校,是以工科为主,多学科
摘要:创业是开创人生事业的大创业概念,大学生创业心理是指大学生创业时所应具有的心理,而家庭环境对大学生创业心理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主要就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的创业心理的影响进行分析及研究,希望在大学生创业方面给予有利的指导。  关键词:大学生 创业心理 家庭环境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5-0007-02  大学生创业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摘要]谷崎润一郎作为日本唯美派文学作家,终其五十年文学生涯,始终坚守唯美主义文学理念,推崇艺术高于生活,不遗余力地追求美,尤其是将女性作为依托,来讴歌肉体所带来的官能感受。《刺青》作为其早期代表作品,淋漓尽致地向我们展示了谷崎对艺术追求的热忱,体现了其独特的美学意识。本文主要通过对其中唯美与嗜虐之间的光影虚幻所呈现出的艺术合谋做出分析,在经过数十年时光转移之后的今天,再来重新审视谷崎文学的审美构
[摘要]近年来火爆内地荧屏的《奔跑吧兄弟》《两天一夜》《爸爸去哪儿》《我们相爱吧》《真正男子汉》以及近期播出的《四大名助》《妈妈咪呀》等真人秀电视节目,都是从韩国引进的节目版权,在继承了韩国真人秀电视节目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之上,节目制作团队根据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做出了符合中国观众欣赏习惯和欣赏需求的本土化改造,因而获得了骄人的收视率。然而,相比之下,笔者所在城市的地方电视台——吉林省电视台的真人秀节
[摘要]《Photoshop》平面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文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从课程性质、课程任务、课程目标、课程教学内容等方面对该课程进行了整体的设计,旨在与我院燃放专业相结合,制定适合专业的课程标准。  [关键词]Phtotoshop 任务驱动 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6-0237-02  一、课程性质  《Ph
[摘要]以邯郸市为例,通过分析得出,政务微博在内容上仍然是以政府宣传为主导,而且存在更新不及时、与网民沟通频率低等问题,但同时也可以看出政务微博具有主动性和原创性的特点。[1]因此,笔者认为政府应建立一个有效的政绩考核机制,把政务微博纳入政绩考核的一部分,同时也应充分利用好新媒体的特性来营造畅通有效的社会传播机制。  [关键词]邯郸市 政务微博 新媒体 传播机制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
[摘要]师生交往就是师与生以语言为媒介进行全面的沟通,并从各自的生活世界出发,与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及主观世界发生关联,从而达成理解的一致性。当前中小学师生关系存在师生交往机会不平等,师生交往过程内容单一、形式僵硬等现象。本文针对此问题从两方面提出了解决对策:摆脱体制控制,回归交往的互为主体性;摆脱沟通僵化的模式,回归理解的一致性。  [关键词]师生交往 体制 交往理性  [中图分类号]G45 [文
[摘要]大多数高校都会为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商务翻译》课程,该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为了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和翻译理论水平,特别是提高学生在商务英语方面的翻译能力,使学生了解更多商务英语相关词汇的翻译以及相关的翻译技巧;学生能够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总结并提升自身的商务翻译理论水平,为将来可能从事翻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大多数高校的翻译教学仍停留在传统教学的层面,笔者根据目前所在学校英语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