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生活化的英语课堂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_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英语是源于生活的,课堂教学也应该将之还原于生活。将英语教学与现实生活良好地结合起来,将语言教学回归学生的生活与经验,学以致用,可以促进学生实际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本文主要就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以一节公开课为例,论述了英语生活化教学的理论认识和执行策略。
  【关键词】英语 教学 生活化
  
  一、问题的提出
  英语教学是一种语言教学,其本质的目的是为应用于实践,实现在生活中交际的功能,因此,英语教学最好的方法就是将语言还原于生活,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把课本上的内容融与生活,实时营造语言环境,让生活走进英语课堂,加强学生对语言的感性认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回想以往,我们有过多少曾经把英语作为语言知识来教学,而忽视了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培养的经历。我们把精力集中于一些语法规则的讲解、机械的操练,老师“滔滔不绝”,教得辛苦;学生“忙忙碌碌”,学得难受,大多数学生依旧难以应付日常生活的实际交流。很多学生“高分低能”,学的是“哑巴英语”。
  现实的情况是,我们的课堂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很难提供给学生真实的生活场景,那么,该怎样才能在现有条件下优化英语课堂教学,让英语教学回归生活,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活”起来?
  二、理论基础
  知识建构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建构当前事物意义的过程,而且是学生通过驱动自己学习的动力机制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这种建构是学生在自身的经验、信念和背景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与他人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初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让英语教学生活化,使英语教学回归生活。
  只有让英语教学生活化,使英语学习建立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上,才能使学习更有亲和力,更能激发课堂学习的活力,使学生学得轻松快乐;也只有这样,让语言习得源于现实生活,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实现语言作为交际的本质功能。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设计时,努力创设“生活化”的英语教学环境,在课堂上及时引导、鼓励学生把所学内容自然地迁移、运用到生活中去,从而发展他们的语言思维、交流与合作能力。
  其实,初中英语教材Go for it!每个单元的话题都很贴近学生生活,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加工、重组,延伸教材内容,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并扩大知识面。
  三、执行策略
  以下以笔者上过的一节公开课:Go for it!八年级下Unit2 What should I do?为例。
  (一)联系实际,优化课堂导入
  新课导入的设计不仅是一种技术,而且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节课的成败。有效的课堂教学导入,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情绪、思维的活跃程度以及新课的掌握程度。导入新课时结合好学生的生活实际,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可以使所学语言具体化、形象化。
  上课了,教师装出一副不开心的样子,慢悠悠地走向讲台,告诉学生:“I am not happy today. Do you know why?” 学生很好奇,不断猜测。Is your car broken? Is your daughter ill?
  有学生猜到Are you ill ?
  教师继续一副病怏怏的样子:Yes, I am not feeling well today. Do you know what’s wrong with me?
  然后多媒体呈现一组生病的图片(八年级上unit 2 What’s the matter?已学过相应内容),让学生猜教师到底哪里不舒服。Do you have a headache/ a stomachache/ a sore throat…?
  最后教师捂着肚子:I have a stomachache. What should I do? Can you help me?
  此时呈现新课内容,让学生出主意帮着解除病痛。
  You should see a doctor.
  You should lie down and rest.
  You should take some medicine. …
  教师创设的这个情景是整节课的warming-up exercise,用学生掌握的旧知识带出了今天的新句型You should… .
  导入的现实目的就是在短时间内吸引的学生眼球,使学生思维的齿轮运转起来;而巧妙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创设和谐、互动的教学情境。
  (二)创设情境,优化新课教学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 因此,在推进新课中,应当坚持贴近生活的原则,在平时收集一些与生活有关的教学资料的基础上,针对教学目标、内容,精心预设生活情境,将问题巧妙地设计到生活情境中,使教材内容动态生成为生活的体验,为学生提供自主思考、探究合作、交流感悟的机会,达到初步运用语言的目的。
  在unit2备课时,教师整合了这节新课的内容,把两段对话中涉及到的三个人物虚构为与教师的好朋友.My friends Sally, Gina and Peter are not happy, either. You know, Sally is too heavy, and her clothes are out of style. Gina’s brother plays his CDs too loud. So she can’t go to sleep. And Peter argued with his best friend.
  在介绍他们的烦恼时,多媒体同步呈现新的单词和词组。然后请学生帮他们想想办法该如何解决。What could they do?
  因为这几个话题(如何减肥;和家人、好朋友闹别扭后该怎么办?)都很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有话可说,他们的发言也很是踊跃。
  I think Sally should do more exercise, and she should eat less. She should buy some new clothes. She should make clothes by herself.
  Gina should talk about it with her brother. She should ask her parents for help.
  Peter should say “sorry” to his friend. Maybe he could buy some gifts. I think he should write a letter to his friend or chat with him on line. And he should go to his house.
  等学生充分表达完他们的建议后,师生一起回到教材内容,学生进行对话的操练。
  创设生活化的英语课堂情境,在生活情境中学习语言、操练语言,在听、说、读、写、唱、玩的过程中,愉快地掌握知识,应用知识,从而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目的。
  (三)联系社会,优化课内延伸
  完成教材的教学内容,不应是教学的终点。为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课堂教学决不能拘于书本,必须延伸课堂,拓展视野,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语言的积极性,从而丰富课程教学的内涵,达到巩固和应用的目的。
  在完成unit2新课知识点的教学后,学生已能够比较自如的运用新词汇和What’s wrong? What’s the matter? You/He/She should… 等新句型。此时,用多媒体呈现一组图片,告诉学生这是教师在旅游过程中看到的一些场景。
  场景一,一只可怜的狗被关在笼子里等待被宰杀。
  场景二,一位少年正在偷行人的皮包。
  场景三,公共汽车上一位80多岁的老人艰难的靠在扶手上,旁边坐着的青年熟视无睹。
  请学生就三个场景谈谈自己的看法,并想想如果自己身处其中应该怎么办?
  适当延伸课堂,进一步创设社会化的语言环境,把课内的知识延伸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既可以操练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实际应用表达,又扩充了课堂教学的容量,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将学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四)回归生活,优化课外作业
  课外作业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是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按照新课程的理念,教师应当创新地设计英语作业,让学生在课外同样进行有效的英语学习,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实现所学内容的生活化运用。定能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
  这节课主要是围绕“What should I do? You should…”展开的,因此教师也有意识的安排题为What should I do? 的练习。
  多媒体呈现教师和女儿的一张照片,照片上女儿很不情愿地被妈妈拽着上幼儿园。
  呈现文字My daughter doesn’t like to go to the kindergarten, what should I do? Could you help me?
  要求学生提出一些有创意的想法并在下节课前做个汇报,这个练习既是当天的作业,其实也是下节新课的warming-up exercise.
  平时,教师也可以布置涉及社会生活的调查活动、宣传活动、纪念日活动等,引导学生群策群力、人人参与、活学活用,既可以加强学生语言能力训练,又锻炼了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生活处处皆教育,只要我们愿意发掘和利用可用资源,就能让教学融入生活,还教育以本来的生活化本质。
  四、结束语
  实践证明,将语言教学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用以致学、学以致用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生活化的课堂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但同时也对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整合课程的能力、教学活动的创造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我们必须要做一个学习型的教师,并且及时深入地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个体特征,勤于收集整理素材,善于总结钻研教学,才能游刃有余地实施生活化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初中英语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王孝红,唐德斌. 试析新课程英语教育中的建构主义思想. 教育探索,2006(08).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学校教育中如何转化后进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面临的特别课题。作者试图用自己的教育实践证明,把握后进生的内在心理需求,采取针对性的引导措施,从而激发“差生”学习的内驱力,将“要我改”转化为“我要改”,就会使后进生走出阴霾、走进阳光、走向成功。  【关键词】心理需求 耐心引导 走向成功  面对班级转学来的“差生”,用“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爱感人”的方法来宽容、尊重他们的自尊心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最常用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指导老师应有效指导学生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氛围中主动学习、合作交流,成就精彩!本文从组合最优化、模式多样化、指导过程化、评价多元化四方面谈谈自己在小组合作各环节的有效指导策略。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 小组合作 有效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基于学生直接经验、密切联
【摘 要】语言自主学习中心的建立在高职高专院校越来越普及,教学软件功能越来越齐全。本文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语言自主学习中心教学软件功能以及教学实践为例,探索高职高专语言自主学习中心软件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高职高专 语言自主学习中心 教学软件  一、引言  为了贯彻高等教育司于2004年1月3日印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即“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契机,采用新的教
【摘 要】足球运动是目前世界上影响最大、开展最为广泛的体育运动项目。随着足球运动的不断发展,足球运动的团队精神在实际比赛中的作用也日益明显,2010年南非世界杯冠军西班牙队则更好的诊释。为此,文章就重点阐述团队精神在足球运动中的重要性,并提出若干培养团队精神的策略。  【关键词】足球 团队精神 重要性 竞争力 培养策略  足球运动是目前众多体育运动项目中影响最大、开展最为广泛的一种,是受到全世界人
我们生活在一个普遍联系的世界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有着或明显或隐藏的联系。这种联系是客观存在的,并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如果我们能够积极主动地研究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利用这种联系,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这样的哲学思考下,我们来看看大众媒介与外交这两个看似互不相关,实则相辅相成的领域。今天的大众媒介以惊人的速度迅猛发展,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其他各种特殊活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外交当然也成为
【摘 要】初中语文相对于小学语文具有更多的要求,其中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阅读能力为重点,所以,在初中语文课堂上,老师的教学方式也得有一些改变与创新,让学生能够对语文课产生兴趣,并且也能够让他们的语文能力在老师的教学引导下得到更大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语言表达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   阅读能力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首先需要的是激活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下
今天上完《春》中描写“春花”的片段,我还陶醉在文章和孩子们描绘的美妙意境里,一个学生对我说:“老师,今天这节课感觉很好的!”我听了感觉很有成就感。作为语文教师,一直都在思考:什么样的课才是学生喜欢的课?什么样的课才是真正有效的课?或许在这一节课里找到了答案。  也曾听过各种各样的公开课,也曾听过许多同事们的随堂课,学到了许多,但感觉也有点遗憾。也许鉴于新课程理念的倡导与现实竞争激烈的中考形势,有的
【摘 要】 本文介绍了高职校园文化及其子系统高职学习文化,以广州医学院从化学院开展基于高职学习文化视阈下的计算机自主学习为例,探索创新高职校园学习文化的一种实现路径,为构建和引领良好的校园文化提供参考思路和经验。  【关键词】高职 学习文化 计算机自主学习  一、关于高职校园文化与高职学习文化  校园文化从文化学的观点出发,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四种具体表现形态,高职校园文化也
【摘 要】文章以内蒙古地区普通本科理工科院校为例,选取4所理工科院校的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理工科大学生的信仰现状,并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试图厘清理工科大学生信仰现状和原因,希望能对理工科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研究提供一个视觉参考。  【关键词】信仰   理工科大学生   调查   马克思主义信仰  为了解当前内蒙古地区理工科大学生的信仰状况,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态度,对马克
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成功的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创造。如果掌握了这种艺术,就可以使物理课满堂生辉,给学生以激情和美的享受,从而激起他们高涨的学习情绪。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它要求辩证地处理知识与能力、教学与教育、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使学生在智力、能力、思想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下面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