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ajewe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更多的是需要学生自主去完成,而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被作为接受知识的对象,其主观能动性被忽视,“教”等同于“讲”,“学”等同于“受”,学习效率不高,技能难以得到培养.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并自主感知、探索、构建数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提出任务,引导学生预习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预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从学生的学习来看,很多学生在课前不会主动预习,有的学生在预习中不知道该做什么,只是粗略地阅读教材,效果并不理想.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课前预习中就要向学生明确目标和任务,让学生知道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通过什么途径去完成任务.这样,有利于学生展开自主学习活动.比如,“对数函数”的学习,什么是对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有什么特点,抓住这两个核心引导学生去阅读教材,初步感知,才能为学生理解知识奠定基础.在课前预习环节中,对于基础知识点,要引导学生尝试理解,例题要引导学生能看懂,提出遇到的问题,练习则要先尝试解决.很多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习惯了依赖教师,为让学生自主完成课前学习任务,实践中可用导学案引导学生完成,导学案中可应用填空、例题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自学.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要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检查和反馈,及时进行评价.
  二、问题引导,促进学生探究
  课前学习更多的是让学生根据任务学会去阅读教材,初步了解教材的结构、知识点的安排,初步尝试理解知识点,但因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学生在预习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对知识点也不一定能完全理解.过渡到课堂中,教师需要精心设计问题,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活动,结合自学而和同伴展开交流活动,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讲“直线的两点式方程”时,若要求直线方程,应知道什么条件,合作解决下面两个问题:(1)已知直线l经过两点P1(1,2),P2(3,5),求直线l的方程;(2)已知两点P1(x1,x2),P2(y1,y2),其中(x1≠x2,y1≠y2),求通过这两点的直线方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已知两点的坐标,先判断是否存在斜率,然后求出直线的斜率,从而求出直线方程.再引导学生通过画图、观察和分析,发现当x1=x2时,直线与x轴垂直.结合课本中例3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中所给的条件有什么特点?可以用多少方法来求直线l的方程?哪种方法更简捷?然后求出直线方程,再结合课本例4进行巩固.这样,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展开学习活动,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三、自主练习,引导学生反思
  一般而言,数学教学中的练习都是由教师布置、学生完成,很多学生都不会自主进行练习.在数学教学中提倡自主练习,并不是让学生自由练习,而是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完成相应的练习任务.这种练习的针对性更强,有利于学生通过练习巩固知识.例如,在讲“两直线的交点坐标”后,一类练习是让学生判断两直线是否相交,若学生能判断了,再进一步练习求交点坐标.在练习过程中,练习的层次、难易度要有所区分.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关注学生的差异性.练习后,要引导学生根据练习情况进行反思,即练习中掌握了什么,还有什么是不清楚的,哪些知识点还没有牢固掌握,哪些方法还不会灵活应用,针对自己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再找相应的练习进行训练.
  四、查缺补漏,帮助学生归纳
  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不仅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学会自主预习、合作探究、自主练习反思,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归纳与整理.高中数学阶段所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各知识点间的联系较强,而有些学生却不会整理,所掌握的大多是零散的知识点,在解决问题中错误也就较多.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归纳,不仅要每节课结合知识点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归纳,还要结合章节引导学生归纳.例如,“函数”的归纳,其中包括函数的概念和图象、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函数与方程、函数模型及其应用等多个知识点.首先,结合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对不同的知识点进行梳理,然后串联起知识点,找到其中的关系.
  总之,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时代衡量人才的标准.就高中数学教学而言,教师不仅仅是把课本中的知识告诉学生,让学生记住,还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主动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乃至生活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物理作为一门实验学科,物理定理、概念都需要以物理实验为支撑.物理实验,不仅是物理学科研究的基础方式,也是物理教学的核心内容.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物理定理与现象产生的过程,使学生感受到物理与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一、利用实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教学反馈的信息来看,实验演示具有生动、真实、
期刊
数学是物理学的表述形式,是创立和发展物理学理论的主要工具,是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工具.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渗透数学思想,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思想学习物理,使学生认识到运
期刊
摘要:随着初中数学内容的一步步深入,具有了一定的深度和技巧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常常感到力不从心,需要及时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多复习,多巩固,才能掌握初中数学知识的基本规律,才能灵活运用数学公式、定义去应对不同的题型.复习,并不是要学生盲目、大量地做练习题,它也是要讲究方式方法的,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帮助和引导学生探索、掌握合理的复习方法,让学生少走弯路,提高学生的复习效果.  
康松,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教研室数学教研员,淄博市教学能手,两次获山东省中小学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有《同步训练》等书籍.    近年中考关于反比例函数的题型多样,考查方式灵活,既注意对知识的把握,又注意能力的提升.下面结合2008年中考题对反比例函数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类解析.    一、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图象与性质    1. 反比例函数的系数和解析式  例1 (
反比例函数是初中数学三大函数之一,与生活联系紧密,是每年中招考试的必考内容.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反比例函数进行总结,帮助同学们将知识系统化,夯实基础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反比例函数的基本概念题    例1 (2008年新疆建设兵团)我们学习过反比例函数,例如,当矩形的面积S一定时,长a是宽b的反比例函数,其函数关系式可以写成a= (S为常数,S≠0).请你仿照上例另举一个在日常生活
二、听课感悟  1.贴近教材,注重能力  教者对教材的把握以及对教学内容的设置可谓用心良苦,力求考虑到不同学生的需求,所选例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这是一节导数的综合应用课,既不能过多重复前面的知识点,又不能拔高内容.同时,必须有思维量,有层次,兼顾彼此,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层次分明,细节设计  一堂课例题的选择,对培养学生应用基本理
期刊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巧妙导入新课,不仅能找到问题解决的切入点,而且能抓住学生喜爱、关注的焦点,引起他们充分的注意.课堂导入虽然没有固定的导入模式,却有一些常见的方法.教师应针对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兴趣爱好,精心设计出令学生喜闻乐见的不同导入形式.  一、直接导入  在教学中,教师直接阐明教学的目的要求,简洁明快、开门见山地讲述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和解决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使
期刊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提问是常用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师生双方互动的常见手段.通过提问,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活跃学生的思维;学生能够解决自己心中的疑问,让数学学习更有成效,还有助于自己表达问题能力的提高.  在数学教学中发现,有的教师的提问缺乏有效性,师生互动有气无力,给数学教学带来很大的阻碍.(1)提问缺乏明确的目的.比如,有的教师喜欢问:是不是这样?对不对?会不会?表面
期刊
实验在初中化学中具有重要地位,教材安排了大量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动手实验,让学生领略化学的魅力.由于各校的教学设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以及各地气候和资源差异也很明显,有些实验无法在课堂中实现.另外,由于学生刚接触化学而存在认知方面的差异,部分学生对一些实验现象和原理不易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对初中化学教材中的某些实验进行创造性改变,以更好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到其中的奥妙.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