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教学模式分析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ing3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中,随着学生思维发散程度的提升,学习内容的难度也逐渐加大,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衍生出了更加适合学生学习的数形结合思想教学模式。数形结合指通过一种特定的关系,将数量与空间形状联系起来,实现二者之间的转化利用,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数形结合教育模式的核心恰好符合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教学内容,因此,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形结合思想进行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数形结合
   一、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形结合思想的意义
   (一)能够使抽象知识变得通俗化
   结合现阶段我国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过程研究发现,学生的思维发展程度与教学的实际难度不成正比,往往是教学的难度要高于学生的思维发展程度。因此,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对于一些较难、较抽象的知识点,学生难以理解,只能依靠死记硬背,无法有效提升学习效率。而利用数形结合开展教学活动,能够有效结合教材当中的文字知识以及具象的图形,更好地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如在“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学习中,将教材中长方体与正方体的文字概念替换成更为直观的图像模型,能够使学生更加快速地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象化,使数学知识更加通俗易懂。
   (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数形结合教学思想注重的是让学生从具象思维出发,对数学知识当中抽象的数量关系进行直观的理解与认知,从而能够将无形的解题思路以具象化的形象展现出来,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这种思想贯穿于小学高年级数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能够促使学生形成自主思维,包括对问题的分析、理解、推论、论述、判断、概括、综合,从而提升解题效率,促进课堂教学效率得以稳步提升。
   二、數形结合思想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仔细研读教材,挖掘其中思想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在教材当中积极寻找所有与数形结合相关的内容,并基于相关的内容开展教学,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获取数形结合思维方式,更好地解决学习当中的各种问题。如教学小学五年级数学“简易方程”时,有一道关于“时间、速度、路程”的应用题:假设小红家与学校之间的距离为5 km,小红上学坐车的速度为每小时25 km,请问小红每天早上需要坐多久的车才能到学校?这是一道较为简单的数学方程式应用题,涉及五六年级的乘法以及分数的知识点,因此可以利用数形结合思维引导学生根据题中所给的数据作图解题,在平面中先设定好学校与家的位置,以直线表明二者之间相距的距离为5 km,在家与学校的直线上以线段的方式进行标注,实际标注的线段数量则能够表明小红到达学校的时间,最终利用数字与图形结合完成方程式的解题。
   (二)强化数学练习,培养解题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强化习题训练能够培养学生更加良好的解题习惯,并且强化数形结合思维,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提高解题的正确率。如小学数学六年级“扇形统计图”教学中,除了课堂上的基础教学,教师还需要为学生布置充足的课后作业与练习,鼓励学生将日常生活当中的各种数据与事物利用扇形统计图的方式构建出来,并结合已知的习题进行相关的拓展训练,从已有的扇形统计图出发,将图中所涉及的各种数据更好地总结标记出来,通过“数”与“图”的多种练习强化学生的数形结合思维,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当中都能够借助图形解决难题,提升做题效率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解题正确率。
   参考文献:
   [1]陈燕.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教学模式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18):59-60.
   [2]徐建萍.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教学模式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20(17):127-128.
其他文献
摘 要: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看,教师应该结合实际学情对教学过程进行创新设计,明确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并将其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当中。以教育创新为导向,个性化教学的概念应运而生。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落实个性化教学成为越来越多教师所青睐的方式。就个性化教学与小学数学教学结合的实践策略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索。   关键词:个性化教学;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近几年,个性化教育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新趋
摘 要: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强调体验学习,要求所有学生全面参与,以突出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以小学数学教学为内容,从多方面探究提出体验学习应用方式,总结归纳了一些切实可行的体验教学经验,切实促进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全面发展,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目标达成度,从而优化教学方式,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体验学习;实践探索   一、小学数学体验学习的教学作用   一直以来,灌输教学是小学
摘 要:情境创设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热门话题,在课堂教学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小学五年级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关键成长期,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情境创设的方式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内容,有效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兴趣。   关键词:五年级数学;情境创设;课堂教学   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学习主体并作用于学习主体,能够产生一定
摘 要:游戏是青少年最为喜爱的活动,将游戏与体育教学相融合,能够提升体育运动的趣味性,帮助学生有效地開展体育课程的学习。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应当有效运用游戏活动,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身体素质,培养积极的体育精神。   关键词:游戏教学;小学体育;身体素质   小学阶段的学生是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他们的身体健康水平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因此,如何有效地开展小学体育教学,真正将体育精神和体育能
摘 要:口语交际能力属于核心能力之一,是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掌握的一种能力。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结合核心素养理念,重视学生核心能力培养,将口语交际能力融入阅读教学中,引入更多新型教育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师再进行有意识的引导,给学生提供更多口语训练的机会,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得到培养。因此,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参照,探究在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入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摘 要:学生不管是在学习过程中还是在考试过程中,都会遇到非常多自己没有学习过的知识,这些知识都需要靠平时阅读来积累。阅读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课外知识获得方式,它对各科的学习尤其是语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阅读能够让学生在语文阅读题目中感受到语文文化,学习到语文知识。重视阅读,并运用恰当合适的方法来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也能引起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
摘 要:小学道德与法治一直是德育的重要出发点,也逐渐被学校所重视,但是,传统道德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自身学习需求,而情境化教学模式可以作为教师打开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钥匙,以此强化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整体水平的提升。基于此,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从基于生活、调动兴趣、注重实效三个方面入手,分析如何利用情境强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   关键词:情境创设;道德与法治课程;小学   道德与
摘 要:在新时期的教育背景下,思维导图这一教学工具逐渐受到教师的广泛关注与认可。尤其是在具有一定抽象性特征的数学课程中,思维导图更是具有至关重要的应用价值。着眼于教学实践,具体阐述如何将思维导图有效应用于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当前,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視化的思维开发工具,其应用价值逐渐突显出来。运用思维导图能够把头脑中的抽象思维以形象化的方式呈现出
摘 要:美育能促使学生进行审美体验、艺术鉴赏和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高的教育价值。因此,第一部分阐述借助精美图画展现自然之美;第二部分阐明借助音乐艺术感悟唯美想象;第三部分阐释借助师生互动探讨人性之美;第四部分论述借助电化教学体验情境之美,以此四种路径对小学生渗透美育活动。   关键词:美育;语文教学;小学生;渗透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对学校教育中的美育越来越关注。在这种形势下,语文教学自觉
摘 要:前置性学习可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思维活跃性,有利于教师更快、更准地把握学情,提升教学成效。而美育则能提升学生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将美育融入小学语文的前置性学习中,可以培养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提升学习注意力及积极性,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前置性学习;美育;融合方法;小学语文   目前,前置性学习存在流于形式、学生兴趣不大、主动融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