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活动课教学,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wei078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初中科学教学需要精选活动内容,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好动、好胜的特点,以兴趣为内在动力,运用多种多样的教育方法,优化科学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科学素养。本文作者结合科学活动课的实践,探讨了优化科学活动课教学,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问题。
  关键词: 科学教育 活动课 科学素养
  
  一、问题的提出
  初中阶段是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然而,对于学生来说,诸如爱科学的情感,探究未知的强烈愿望,以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培养的。因此,我们需要从初一开始就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科学活动课,精选活动内容,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好动、好胜的特点,以兴趣为内在动力,运用多种多样的方法,优化科学教育活动,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促进学生个体生动活泼地发展,充分发挥科学教育活动的育人功能,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科学素养的目的,即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使学生在接触科学知识的同时,能够感受到科学学科的魅力,激发起浓厚的学习兴趣,并努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精选内容,发挥科学教育的德育功能
  1.以加强德育为主的活动内容。中学时代是青年人初步形成世界观、人生观的关键时期,是学知识的黄金阶段,因而对学生进行生动形象、丰富实在的人生观、世界观和道德品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应充分挖掘与教材相结合的德育内容。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对人类文明作出过巨大的贡献,诸如“四大发明”、“偏角”、“小孔成像”、最早使用杠杆、拱形桥、孔明灯等。教师通过精心设计,能够很好地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树立热爱祖国,发奋学习为国争光的理想。我们还可通过实例的讲解,使学生了解到宏观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认识分子的真实存在,形成微观的想象。学生能初步认识到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这一唯物主义观点,从而初步树立起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2.以激发兴趣为主的活动内容。兴趣是心理因素中的动力因素,是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的心理诱因。通过观察科学现象所伴随的丰富多彩的各种现象,学生会萌动探究科学奥秘的浓厚兴趣。为了让学生了解彩虹的形成,我做了一个“人造彩虹”的实验,在喷雾的后面观察日后彩虹的颜色,当一道亮丽而多彩的彩虹出现在学生面前时,他们欢呼雀跃,觉得科学知识很有趣。在“科学与成语”这一课时中,“以毒攻素”、“井底之蛙”、“凿壁偷光”、“猴子捞月”等趣味性实验更是将学生的情绪充分地调动起来,学生迫切地追问道:“老师,这是为什么?”“是不是……?”学生渴望了解它们的科学道理,各种鲜活的科学现象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以训练动手操作能力为主的活动内容。科学教育活动不能仅仅要求学生去做那些验证性的实验,而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实验习惯的培养,操作规范的训练。例如在学生学习天平的调节时,我让他们反复练习:移动游码,调平衡螺母,用镊子夹物体,放回原处,以培养其规范的操作和良好的习惯。桌面的清理、仪器的整理、操作的正确规范等都能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实验的教育和熏陶,从而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
  4.以扩大科学知识面为主的活动内容。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有科学知识。衣服为什么会保暖?吃饭时门牙、磨牙各起什么作用?砌房子为什么要打地基?路过烟厂为什么会闻到烟草味?科学教育不是学习课本中的知识,而是通过生活,学习生活中的科学。饺子、油条是大家常吃的早点,可是饺子永远煮不黄,油条却一下变得焦黄,我用浅显易懂的语言,生动地向学生讲述生活中饺子、油条中的科学知识,不仅使学生增长了知识,而且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索科学的兴趣。通过学习,学生懂得了许多生活中的科学,如有的学生回到家里告诉妈妈,食用碘盐不能过早地下锅,不然其中的“碘”会跑掉;有的学生看到妈妈煮饭,告诉妈妈水开后把火关小,等等。
  5.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主的活动内容。当前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挑战和竞争激烈,我们必须将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鲜明个性、独立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创造思维和创造个性。我们在科学教育活动中进行了一些小课题的探讨,让学生自行设计探索性实验,当作“科学研究的模拟”,把学生带入科学探究情景中,让学生亲自探求新知识,成为发现者。这不仅教给了学生探究科学的方法,而且有利于学生创造潜能的发展。例如我们在谈到磁性时,不是正面告诉学生影响磁性的因素是什么,如何用实验来证实,而是提出问题:(1)磁铁要轻拿轻放,避免反复敲打,如果反之会怎样呢?(2)磁铁为什么要远离高温呢?利用学生好奇、好胜、好动的心理把他们调动起来,积极参与讨论,盼望尽快解答这些问题,组成课题小组,完成探究课题。探究活动尤其是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可使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创造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三、及时总结,使科学教育活动不断完善
  为了及时总结科学提前教育的得失,我们在学生中进行了一次调查,内容包括:“你是否喜欢科学?”“在初一学科学是否增加了学习负担?”“你对科学教育活动有什么看法和建议?”等等。大多数学生表示对科学有兴趣,喜欢这种科学活动课。被调查的学生中无一人反映活动课增加了学习负担,学生说,上这种科学课就好像在读科普杂志,而且比读杂志更形象、更生动,在不知不觉中已经了解了一些科学常识,开拓了视野。一些学生还为我们的科学教育活动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和要求。
  根据学生的建议、要求和科学教育的目标,我们还需进一步完善提前教育的内容,今后要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另外,科学教育活动还可以与家庭教育相结合,例如在“教你几招”这类课型中,向学生传授了很多生活中的小知识,如:怎样省煤气?怎榉省电?等等。我们还利用投影、录像等进行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方法,使科学提前教育活动更生动、更丰富、更完善。
  
  参考文献:
  [1]陈志伟,贾秀英.中学科学教育[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2]王小钗.科学课活动的删减与重组[J].新课程,2009,(2).
其他文献
探究式教学的内涵是:在教师的组织和启发下,以教材及社会生活为主要探究内容,以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实际为参照对象,通过个人、小组和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活动,为学生提供表达、质疑、探究和讨论问题的机会,促使学生使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生物科学作为由众多生物学事实和理论组成的知识体系,是人们在不断探究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高中生应具备一定的科学探
激励理论对高三复习的教学管理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本文认为,合理的期望可以产生较强的目标激励作用;巧妙运用测评强化,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运用需要和归因理论,有的放
考试管理是高校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而独立学院的考试管理工作具有自身的特点,本文以江西中医学院科技学院为例,对独立学院考试管理工作进行探索与实践,结合实际提出适应独立
摘 要: 教会学生管理自己的情绪,培养学生良好的情商,是教师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让学生成为自己情绪的管理者,为他们获得快乐、幸福的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情绪管理 认识自我 多角度看问题 行为改变情绪 健康习惯    人的种种情绪体验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当客观世界的某些刺激满足了人的某种需要时,就引起了愉快、满意等肯定的情绪体验,反之,则会引起痛苦忧愁等否定的情绪体验。因此
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规定必须报告动物疫病,也是我国规定的一类烈性传染病,其暴发不仅给养禽业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还给人类公共卫生安全带来潜在威
所谓教学情境,就是使学生进行学习活动、产生学习行为的一种环境或背景。它是传递信息的载体,能给学生提供思考的智力背景,同时也能给学生提供实a践活动和情感体验的空间。因此,在教学中创设和谐、生动、自然的学习情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促使学生采取能动性行为的态势,在教师指导下,亲身去经历,去观察,去聆听,去思考,去表达,用心灵去感悟,激发学习兴趣。  一、创
经济生活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五光十色,波澜起伏,同时充满矛盾和困惑、探索和希冀! 新闻,特别是文字新闻,如何反映这急剧变化的经济生活,记录下共和国在改革历程中的每一个脚
摘 要: 研究性学习是江苏省新课改的主要课程之一,但在实行过程中却困难重重,举步维艰。本文列举了它的特征和试行中的优点,探讨了导致它处于这种地位的原因,希望有关部门对症下药,解决问题,使素质教育真正地实施下去。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特征 研究 现状 高考    研究性学习是国家教育部2000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综合实践活动板块的一项内容。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
摘要: 有改革才有创新,改革是创新的前提。教研改革是素质教育的新航标,必须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通过教研教改提高认识,引导素质教育不断深化。  关键词: 创新改革教学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人类社会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要创新型人才辈出,就要用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要对教育进行改革。纵观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充分地说明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更进一步地突出了教师只有有“道”,才能传道,只有切实地加强自身职业道德和文化知识修养,才能做到“传道、授业、解惑”,这也是小学教师最基本的要求。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随着社会的发展,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传统观念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将随之发生更大的变化。对教师的位置也有了新的定位,特别是作为小学教师的“我”,更进一步地认识到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