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郁顿挫与精微潜隐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inlesl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解诗歌,最忌空泛。我国古典诗话,往往有些精致的感觉性断语,如说杜甫的诗“沉郁顿挫”“浑厚深沉”等。这样的话语对于理解杜诗应该说是有帮助的,但也有一个缺点,就是内涵比较模糊,不确定。我们的任务,不是停留于古人的水平,而是在古人的艺术直觉上提高一步,对这些话语进行分析,结合杜甫的作品加以具体化。具体分析时,最好把作品放在谱系中,通过多方面的联系和对比,分析才有可能全面、深入。
  
  让我们从杜甫的《登高》开始。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被胡应麟在《诗薮》中称为“古今七言律第一”。[1]诗是大历二年(767)杜甫在四川夔州时所作。诗句中虽然点到“哀”,但不是直接诉说自己感到的悲哀,而是“风急天高猿啸哀”——猿猴的鸣叫声悲哀,这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自由,并不明说是猿叫得悲哀,还是自己心里感到悲哀。这里有一个字值得注意,那就是“啸”。民歌中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用的是“鸣”字,意味在三峡之长,猿声之悠。李白在《下江陵》中改用“啼”(两岸猿声啼不住),表现猿声之美在千里之遥。“鸣”“啼”都是远闻,而杜甫用“啸”,则是近感。既有风急逼体的直感,又有为诗句情感定性为“哀”的暗示,不是一般的“哀”,而是带着凄厉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把“哀”拓展到“悲”(万里悲秋常作客),点明是诗人自己悲秋了。
  一提到秋天,就强调悲哀,不是落入窠臼了吗?不然。这是因为,杜甫的悲哀有他的特殊性。他悲哀的虽然是个人的命运,但相当深厚而且博大。
  首先,这种博大得力于空间视野的开阔和时间的无限。诗题是“登高”,开头两句充分显示出登高望远的境界,由于高而远,所以有空阔之感。猿啸之声,风急天高,空间壮阔,渚清沙白,本已有俯视之感,再加上“鸟飞回”,更觉人与鸟之间,如果不是俯视,至少也是平视了。这正是身在高处的效果。到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种俯视的空间感,就不但广阔,而且有了时间的深度和无限。和前两句比,这两句境界大开,有一种豁然提升的感觉,明显有更强的想象性、虚拟性。先师林庚先生指出“木”引起“枯”的联想,和“树”有根本的不同。“落木”居然到了无边的程度,满眼都是,充满上下天地之间。这不可能是写实。显然,只有在想象中,才有合理性。“不尽长江滚滚来”,从《论语》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变为典故开始,在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意象中,江河不断不仅是空间的深度透视,而且是时间的无限长度。这种在空间和时间交织中的境界,当然不是局限于空间的平面画面可比的。从空间的广阔到时间的深邃,不仅仅是视野开阔,而且有诗人的精神气度。悲秋而不孱弱,故有浑厚深沉之感。
  其次,这种博大得力于诗句对仗的错综。如果就这样深沉浑厚地写下去,未尝不可,但一味浑厚深沉下去的话,很难避免单调。在这首诗中尤其是这样,因为这首诗八句全部是对句。律诗一般只要求中间两联对仗,力求避免全篇都对,就是怕单调。杜甫八句全对,好在让读者看不出一对到底,原因在于对仗中变化的功夫。前三联皆为意象并列的对比,特别是第一联,不但句间相对,而且句中亦有对,如第一联中首句的“风急”“天高”,次句的“渚清”“沙白”皆相对,近乎所谓“四柱对”,对仗的密度非常大。第二联意象的密度比较小,每句只各有一个意象,但是“无边”和“萧萧”、“不尽”和“滚滚”,其性质皆为其从属层次,有形有色,有声有状,有对仗构成的时空转换,有叠字表现的滔滔声势。此皆为一般的时空概括性的对仗,每句皆有相对的独立性。最后一联“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则前后句没有相对的独立性,而是有一定的因果关系,此大体属于“流水对”。
  最后,这种博大得力于情绪(用我的述语就是“意脉”)上的起伏变化。这首诗,第一、第二联气魄宏大,到了第三、第四联,就不再一味宏大下去,而是出现了些许变化。境界不像前面的诗句那样开阔,一下子回到自己个人的命运上来,而且把个人的“潦倒”直截了当地写了出来。浑厚深沉的宏大境界,一下子缩小了,格调也不单纯是深沉浑厚,而是有一点低沉了,给人一种“顿挫”之感。境界由大到小,由开到合,情绪也从高亢到悲抑,有微妙的跌宕。杜甫追求情感节奏的曲折变化,这种变化有时是默默的,有时却有突然的转折。杜甫说自己的风格是“沉郁顿挫”,沉郁是许多人都做得到的,而顿挫则殊为难能。
  
  这是杜甫所擅长的,他善于在登高的场景中,把自己的痛苦放在尽可能宏大的空间中,使他的悲凉显得并不渺小,但是,他又不完全停留在高亢的音调上,常常由高而低,由历史到个人,由空阔到逼仄,形成一种起伏跌宕的气息。宋人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这样评价这首诗:“杜陵诗云‘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2]这样的评价很到位,十四字八层意思,层层加重了悲秋,但也有不很到位之处,那就是只看出在沉郁情调上的同质叠加,而忽略了其中的顿挫的转折,大开大合的起伏。
  杜甫的个性,杜甫的内在丰富,显然更加适合于七律这种结构。哪怕他并不是写登高,也不由自主地以宏大的空间来展开他的感情,例如《秋兴八首》之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第一联,把高耸的巫山巫峡的“萧森”之气,作为自己情绪的载体。第二联,把这种情志放到“兼天“”接地”的境界中去,萧森之气就转化为宏大深沉之情。第三联,“孤舟”和“他日泪”使得空间缩小到个人的忧患之中,意脉突然来了一个顿挫。第四联,则把这种个人苦闷扩大到“寒衣处处”的空间中,特别是最后一句,更将其夸张到在高城上可以听到的、无处不在的为远方战士御寒的捣衣之声。这样,顿挫后的沉郁空间又扩大了,丰富了情绪节奏的曲折。   罗大经之论,尚限于此联,若将此联之情绪置于整诗意脉之中,则可见出,亲朋离异,自己健康恶化,这可能是个人的小痛苦,但杜甫把它放在宇宙(“乾坤”)和时间的运动(“日夜浮”)之中,气魄就宏大了。以如此深沉的情绪起伏建构他的情感节奏,难怪诗话的作者们反复称道他的感情“沉郁顿挫”。
  在《登楼》中:“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他个人的“伤客心”总和“万方多难”的战乱结合在一起,就使得他的悲痛有了社会的广度。为了强化这社会性的悲痛,他又从“天地”的宏大空间和“古今”的悠远时间两个方面充实其深度。杜甫的气魄,杜甫的深度,就是由这种社会历史感、宏大空间感和悠远的时间感三位一体构成的。哪怕他并不是写登高,也不由自主地以宏大的空间来展开他的感情。杜甫表现了他个性宏大深沉的艺术格调。换一个人,即使有了登高的机遇,也不一定能表现出宏大深沉的精神力量来。
  
  当然,杜甫的风格是多样的,有时,他的风格并不以浑厚深沉、浓郁顿挫见长,而是以明快动人,表现欢乐喜悦之情。杜甫难得写喜,有限几首,堪臻绝唱,且风貌各异。将其放在这里展开联系和对比分析,意在只有读懂了杜甫的欢乐,理解了什么不是浑厚深沉、沉郁顿挫,才能真正体悟什么是浑厚深沉、沉郁顿挫。
  先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在杜甫诗歌里,可能是绝无仅有之作。杜甫一生大部分在乱世中度过,坎坷穷愁,很少这么欢乐。在唐诗中,写忧愁的经典比比皆是,写欢乐的杰作却寥寥无几。这首诗写欢乐在艺术上达到的高度,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原因在于,其情绪意脉不是静止的,而是运动的,是层层递升的。首联是第一层,以涕泪写欢乐。颔联是第二层,以妻子之动作写欢乐达于“狂”境。颈联是第三层,以放歌纵酒,把“狂”字写透还不够,年近六旬的杜甫呼出“青春”之感(既为时节又为年齿)。这似乎已经到了极致,但是,尾联又于意脉三层之上,更上一层,而这一层“还乡”的欢欣,达到三峡水路险峻无碍、陆路乘风驭奔的程度。其精彩不仅仅在速度,而且心灵欢畅和自由。此诗除了意脉层次的递升以外,还得力于“巴峡”和“巫峡”、“襄阳”和“洛阳”两次重叠的同声效果,压缩了空间的距离,两个“峡”,两个“阳”,好像不是横穿三峡重山,纵跨中原大地,而是移步即至比邻。
  在《春夜喜雨》中,意脉又表现为另一种风貌。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开头两句可以说起得平平。勉强要说,只有第一句中的“知”字,把雨当作有生命、有意志的对象来表现,用得轻松,不着痕迹。诗人却不在这一点上下功夫展开想象,因为如果真要往下发展,把雨写得有生命、有意志,就不是这首诗沉潜、凝重的风格了,而是强烈的情感流泻的风格了,就与全诗所表现的默默的、自我体验的温情不相统一了。
  题目为“春夜喜雨”。春雨,是表现的对象;夜,提示了感觉的特殊条件;喜,才是意脉的主线。全诗中没有正面写“喜”,着力表现的却是独自的欣慰。因为是独自的,便更加是内心深处的滋润。
  喜,因春雨而起,但这雨在夜里。夜里的雨和白天的雨不一样,它是看不见的。因此,第二联就写这个看不见“。随风潜入夜”,雨随着风,一般应该是有声势的,这里却是“潜入”的小雨,偷偷的,无形的,看不见的;接着是“润物细无声”,不但看不见,而且听不到。这里的关键词是“细”和“润”。春雨细微到视觉和听觉都不能直接感知,但诗人还是感觉到了。不用看,也不用听,外在感官不可感,却流露了内心感受的喜悦。所“润”之物,当然是植物——农作物。说的是物之被润,表现的却是心的滋润。无声的微妙胜过有声。只有心灵过细的人,才能感觉到这本来不可感觉的感觉;只有具有精致的内在感受力的人,才能为看不出来的潜在生长而体验到默默的欣慰;只有关切国计民生的人,才能为一场无声的细雨感到由衷的喜悦。
  读这样的诗,要注意这样几个关键点。第一,要抓住诗人表现的雨的特点,是夜里的雨,看不见、听不见。第二,要抓住诗人感觉的特点,把不能感觉的感觉,感觉到内心深处去。虽然无声无息,却感到了“润物”,在那个以农为本的时代,在那些战乱的日子,这表现的是一种默默的欣慰之感。第三,这种欣慰是独自享受的,甚至是秘密的,因此而更加美好。
  诗凭什么感人?一般说是以情感人,陆机《文赋》中说“诗缘情”。这大致不错,但还不完全,还要加以补充。如果把情感直接说出来是不能感人的,诗要通过特殊的感觉来传达感情。杜甫在整首诗里,一个“喜”字也没用,但提供了一系列很微妙的喜悦的感觉,让读者体验这种别人感觉不到的精致的感觉。这就叫感染。
  “润物”这句诗看来没有多少惊人的词语,但在千年传诵的过程中,衍生出了象征意义(如形容某种思想和人格对他人的熏陶)。诗句内涵的召唤性,其潜在量之大,正是诗句成功的标志之一。
  如果说前两联是内在的、无形无声的感受,那么下面两联则转换到外部感官上来。第三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因为雨有利于国计民生,所以即便黑也是美的。一片漆黑,提示了地域特色——平原和江河,只有在平原上,视野开阔,云才会在田野的小路上;大幅度的黑色背景,原因是雨之浓也。在这黑之美的无景观意象面前,细心的读者可以感到杜甫在诗学上的勇敢。除杜甫,唐诗还有谁曾经把黑写得这么美呢?但是,杜甫觉得光有黑还不够美。用船上唯一的灯火来反衬,很明显是为了突出雨夜之黑和那一点温暖的光:大浓黑和小鲜明,在互相反衬中显得生动。
  光有这样一种大笔浓墨的图画,可能还不足以充分显示春雨的可爱、可喜。于是,杜甫最后再来一个对比:“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好像离开了春雨,但恰恰是用第二天早晨的明亮,反衬昨夜春雨的效果:这下子不是看不见了,而是看得很清楚,很鲜明、艳丽。这样还不够,还要加重感觉的特征——“湿”。这就点出了和一般日子里红花的不同,红得水灵灵的,这是绘画艺术上强调的“质感”。更为精彩的是,杜甫强调了雨后红花的另一个特征——“重”的感觉,这是绘画艺术上强调的“量感”。花的茂盛,花的潮湿,变成了花的重量感。用重的分量,来表现花的茂盛,这是杜甫的拿手好戏,他在《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中写过“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不过这一次用的字眼是“压”而不是“重”。反过来,还有另外一种量感,比如秦观的《浣溪沙》中用“自在飞花轻似梦”突出花的量感,说它“飞”还不够,还要把它和缥缈的“轻”联系起来,让读者去体悟其中意味。
  这首诗之所以能让读者感受到喜悦之情,是因为意脉有机统一而且丰富多变,读者从无声的“潜入”、悄然的“润物”,从“云俱黑”“火独明”,从红湿而下垂的花朵,感受到了杜甫的欣喜。喜悦的意脉有一个转折:一是默默的、内在的、不形于色的、微妙的;一是外在的、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如果没有这些细微的感觉,没有这些恰到好处的语言,杜甫的喜悦就是直说出来,读者也是没有感觉的。
  参考文献
  [1]胡应麟.诗薮[M].周维德集校.全明诗话(三).济南:齐鲁书社,2005:2553.
  [2]罗大经.鹤林玉露[M].王瑞来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215.
其他文献
2010年高考全国18份试卷,其作文命题旨意相对集中在人生思考和现代意识方面,形成本年度高考作文命题的两个亮点。  作文源于生活,离开了生活,作文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作文命题要妥善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让学生有话可说;二是让学生有话要说。作文命题如果仅满足于提供一般的生活素材,让学生有话可说,而不能引发思考,则难以让学生发挥写作水平。历年高考,在这方面不尽人意。今年高考作文题在这方面大有
如果你问一位中小学语文教师对于修辞的认识,估计对方十之八九会给你介绍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谈到如何开展修辞教学,则大多涉及辨析修辞格,分析修辞格的使用及其表达效果等,并且列举中高考中有关修辞的考法和题型。老师们这样做是有依據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语法修辞知识要点”中关于修辞知识仅提及“常见修辞格: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说
一、慢慢走,欣赏啊!  好的诗歌教学,从来不是知识讲解式的,更不是试题解答式的,而应该是欣赏式的。一菲老师的这堂群文阅读课,就是关于《诗经》的诗歌欣赏课。整堂课如高手作画一般,用“点染”手法,不急不躁,不紧不慢,徐徐展开,水到渠成。这“点染”的功夫,重在两处,一是选择值得浓墨重彩处并切中诗歌精髓,二是用多样方式去肆意铺张并合乎学理。  《子衿》的欣赏,值得浓墨重彩处的,正是“青青”二字。“人莫不饮
书名:国学与人生  作者:傅佩荣  出版单位:东方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  ISBN:9787506090711  定价:38元  近年的“国学热”将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关注推至一个新高度,国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也逐渐被唤醒,并深刻地意识到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繁荣昌盛的重要支撑,也是国人不卑不亢、自强不息的力量源泉。虽然这方面的著作层出不穷,但关于“国学”的内涵与外延,
“文气说”是中国文学理论中一个极富生命活力和民族特色的理论范畴。古人关于“文气”的论述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它与作者修养、作品内容及语言表达、形式风格都有重要的关系。特别是其关于主体素养建构的“养气观”和讲究诵读的“因声求气”法,不仅对后来的作家、文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还对今天“体弱气虚”的写作教学有着现实的借鉴意义和滋养价值。  一、古代“文气说”的由来及其建立  “气”在我国古代原本是一个哲学概念
书名:民歌与新诗  作者:段宝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4月  ISBN:9787208149939  定价:78.00  中国新诗,实质上是游离于西方诗歌与中国传统诗歌之间的一种新诗体,历经百年,不乏经典之作,但未定型,仍在继承与创新之中寻求新的发展。林庚先生说:“新诗不成器的原因,是由于把世界上最好的诗歌传统丢了。他们(指那些照搬西方现代派诗的所谓先锋人物和许多诗刊编
与小说、诗歌相比,中国的戏剧是相当落伍的,从诗经、楚辞,直至唐诗、宋词达到高峰,上千年时间里,戏剧似乎是一片空白。据王国维先生考证,中国戏剧直至宋金之际,才有了参军戏,杂剧的院本,“有滑稽戏,有正杂剧,有艳段,有杂班,有种种技艺游戏”。(元)钟嗣成《录鬼簿》“前辈有所编传奇行于世者”将关汉卿列为第一。后世公认将关汉卿与同时代之王实甫、白朴、马致远并列元杂剧四大家且居首位。杂剧原来是“倡戏”,这四大
自然,有两重含义,其一即俗称的“大自然”,与人类社会相对应;其二指“天然”,自然而然。无论从哪个层面看,沈从文都堪称一位地地道道的“自然之子”。  沈从文接受的正规教育仅是小学,从小在外撒野,15岁便去当兵。他的知识、教养,主要不是来自学校教育、家庭影响或书本阅读,而是来自自然。湘西地处沅水流域,下接洞庭湖,河水养育了两岸的生命,也滋育了沈从文的性情。他常说,“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
书名:汉字认知与书法表现  作者:崔增亮程晓红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11月  ISBN:9787569502411  定价:120元  书法是对汉字进行艺术加工后的呈现,书法亦是传播汉字的重要载体,书法更是汉字字形的美感表达,是颇具传统文化特质的艺术展示。书法的表现,以汉字为根基,因此在书写上,对汉字的认知是基础,从字形的变化体会到汉字所要表达的含义与精神;书法的加
新春快乐!  由于工作和研究的需要,我长期订有《语文建设》杂志,每期必看,每文必读,收获颇丰。偶尔也在贵刊发些小文,阐释自己对语文教学的理解,与同道交流。衷心地感谢你们提供这样一个优质的语文教学研究与交流的平台。  新年伊始,收到第一期杂志,脑子里蹦出了一个词:“革命啦”。  说“革命”也许有些夸张,称为“革新”吧。其实贵刊近几年一直都在革新当中,每年的第一期杂志总让人耳目一新。这种新鲜感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