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实效性的探究

来源 :新校园·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gu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新一轮课程的改革,加上杜郎口成功经验的冲击,《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使用也愈来愈广泛,在这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学生以及课堂教学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教学效果也得到较好认可,教师对新课程新理念的理解不够、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等主观因素,导致许多时候合作学习徒有形式,而没有实效。现选择几个数学课堂中的典型现象进行透视:
  [现象1]学生虽然团团坐,几个人在一起,但小组里往往成为优等生的“一言堂”,他们的意见和想法包办了其队小组成员。
  后果:整个小组没有全员参与,容易挫伤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不自觉的成了陪衬,使参与流于形式,不能真正以挥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导致两极分化严重,失去了合作的意义。
  [现象2]教师在设置的合作学习环节中,没有把合作任务、要求布置清楚,加上学生合作技能欠缺,不能围绕重点积极有效地讨论,各行其道,谈论与学习无关的话题,争执、吵闹,加上班额过大,教师难以全面顾及。
  后果:课堂秩序混乱,教师难以驾驭,教学活动不能正常进行,合作讨论完全失去了意义,教师对教学方式本身产生怀疑,进而排斥,又返回老路。
  [现象3]学生虽然进行了合作交流,但由于教师没有正确理解合作的要旨,把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交给学生讨论,纯粹是浪费时间,也有一些确有合作必要的问题,但问题一出现,教师就立即组织小组合作交流,而不引导学生先自产探究,深入思考。
  后果:教师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显示课堂形式的多样和课堂表面气氛的热烈,学生没有真正深入探究、参与讨论,不利于勤于思考习惯的养成,教学目标难以达成,费时多,成效微,是一种典型的形式主义。
  综观以上几种现象,教师只注意了合作学习形式——让学生分组围聚在一起学习,却忽略了合作学习的实质——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那么,我们教师该如何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积极寻求提高合作实效的策略呢?我认为教师应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1.合理组建合作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把全班学生搭配成若干异质学习小组,一般4~6人为一组。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遵照自愿的原则,由学习小组民主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通过组内学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加强对学生合作方法的指导和合作技能的培养
  学生往往缺乏合作的技能方法,不能有效合作。因此,教师要重视合作方法的指导和合作技能的培养,以实现多向交流、多元思考、相互启迪的合作效应,常用的方法有:协商法:先由小组成员独立思考,把想法写下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自由交流讨论,形成集体意见。辨论法:在小组成员充分思考的基础上,由一位学生陈述自己的观点,其他成员展开辩论;或者由一个小组陈述他们的观点,其他各组以这一组的观点为中心,进行辩论。这种合作方法,有利于学生在激烈的多样化的思维碰撞中感悟数学的魅力,促使个性的发展。提问法:让学生面对课本和教师提供的教学材料,自主发现有价值的头号题,并在不断的问题发现中,不断思考、不断交流,自觉建构数学模型,这种合作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确立“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
  小组合作学习要通过学生间的互相交流,来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促进知识的建构,充分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建立起探索性的个性化的主体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要使学生在融洽开放的学习氛围里,进行积极主动的交流合作,增加动手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集体观念和合作精神,使不同的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4.善于把握合作时机,使学生积极、有效地合作
  自主探索是有效合作学习的前提和重要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离开了自主探索这个前提,就如水上浮萍,落不到实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既要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又要为学生创造小组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在与人合作交流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例如:《平方差公式》一节中,经历平方差的推导过程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如何归纳出公式是教学的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先出示四道计算题:
  (1) (1+2x)(1-2x) (2) (2a+3)(2a-3)
  (3) (100+1)(100-1)(4) (x-6)(x+6)
  教师先让学生求出答案,再启发:大家自己找一找,这4个题存在什么规律?经过几分钟后,再组织学生合作交流,教师深入到每个小组,针对不同情况加强引导,然后各组中心发言人代表本组与全班同学交流,最终推导出平方差公式。这里,教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待时机成熟后再合作探究,然后组间交流,较好地发挥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效能。
其他文献
通过介绍感性体验和服装消费行为,说明了感性消费时代服装消费行为中感性体验的内容要素,为服装企业产品设计和营销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化,那种依靠增加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做法,显然违背了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为中心。
摘 要:新课程的实施呼唤教师群体智慧的凝结,而传统的教研组管理与建设出现了工作形式、竞争机制、反馈机制及校本研究等方面的一些缺陷和不足,无法满足广大教师尤其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切实转变教研方式,实施有效管理,推进有效教学,构建和谐的教育教学平台。  关键词:新课程;教研组管理;对策    在新课程如火如荼发展的背景下,教研组的管理与建设需要适应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新要求,积极促进自身各
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化学的目标之一是要使学生形成一些基本的学科观念。这些基本观念不是具体的化学知识,而是在具体的化学知识基础上,经过不断内化、概括、提升而形成的,对相关的
摘 要:作为大学的思想政治课教师,从教十多年的甜酸苦辣,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使当代大学生真正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快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责任重大。  关键词:职业道德;爱岗敬业;为人师表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特定工作或劳动中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课堂讨论是班级成员之间的一种互动交流方式,教师通过事实性、解释性和评价性的问题引发讨论,促进学生间交流,激发学生形成对某一问题较为一致的理解、评价和判断。  当今的基础教育改革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在这一大背景下,教学中掀起了一股讨论热潮。课堂讨论有助于使学生获得知识和高级思维技能,塑造勤奋、探究等良好性格,养成互帮互助的行为习惯。但课堂讨论又有不易控制、耗费时间和讨论结果难以预料
随着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对美国医疗机构联合委员会国际部(JCI)医院评审标准的认定,在以患者为中心的基本理念下如何提高医疗教学质量,如何在查房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
地理是一个边缘学科,其内容丰富,特别是许多地理事象存在于广阔的空间里,发生于久远的年代,并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其复杂性、抽象性、广阔性、漫长性和认识上的间接性,使学生学习地理知识不可能逐一进行观察和体验。这些鲜明的学科特点,在地理课堂中教师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传统的地理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课堂学习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多媒体教学异军突起,为解决地理课堂中的疑难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一、多媒体技术
课程考核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课程考核改革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课程建设水平乃至学校办学水平的体现。文章探讨了目前高职高专院校课程考核存在的问题
时代对高职高专医学院校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对创新性人才的需求,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药理学实训项目的改革尝试,得到了一些经验和启示,利于学生独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