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感悟,真诚写作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jinq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提到写作,很多孩子就苦恼开来。因为老师常说写自己身边发生的事,可是住校的在“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中重复着,走读的在学校和家庭之间机械地来回着,能写好写的材料陆陆续续地从小学写到初中,他们的思维如同那位日夜立在海边思夫的妇女,已然石化。
  如此,要想写出灵动的文章谈何容易?但老师们却不解风情地依然逼迫着他们写作,不得已,有的孩子学会了无病呻吟式的写作,用大量华丽的辞藻堆砌自己的情感;有的孩子学会了敷衍塞责式的写作,用无趣并无聊的语言记录着自己的经历。于是,孩子们在写作时思维固化地如同成年的闰土,一提笔自己便开始化身为“木偶人”起来;殊不知,即使就是学校和家庭兩个点,也该有多少事情可以写啊。
  班级里有那么多的同学,学校里有那么多的老师,每天有那么多的课程,上课、下课、做操、吃饭、课间活动,同学间、师生间又有许多交流、交往。学校里的生活是并不缺少的。
  家里的生活也同样丰富,有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早上送去上学,晚上伺弄晚饭;父母为你的学习操劳,料理你的衣食住行,万一生病头痛脑热,更是忙得不可开交。他们又有单位里的工作,单位里的新闻,他们还有自己的爱好和往事。居民楼里各家又有许多各不相同的故事。一个家庭,联系着社会的方方面面,仔细想想,家庭里也并不缺乏生活。
  而在“一线”上,也有许多可记之事。校门口的家长每天都不完全一样,十字口都有不同的景观,每天气候又各不相同,刮风啦,下雨啦、天寒天热啦,都会有许多事情发生。而马路上的行人、小区里的居民也每天演绎着不同的故事。春夏秋冬四季景色更是各个不同:春天里小树发芽长叶了,桃花樱花开了,燕子在梁上搭窝孵小燕了;夏天里,合欢树开得正热烈,凌霄花爬上了树顶,西瓜香瓜摆满了马路摊头;秋天枫树叶变红了,小草变黄了,银杏叶全掉了,树枝直伸向蓝蓝的天空;冬天则又有一番景象,寒风呼啸,人们缩着脖子在路上匆匆行走,而香樟树依然苍翠碧绿……
  可见,学生并不缺乏生活。需要提醒的是,枯燥就写枯燥的生活,乏味就写乏味的生活。作文不是要我们去粉饰生活,而是要写出生活的现状来,写出生活的本质来。
  学生就在生活中,许多人却“身在宝山不识宝”,原因是缺乏对事物的深入体验和深层次的感悟。有了体验感悟,我们就会发现周围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素材,就会写出情感丰富、体验独特、感悟深刻的佳作来。
  什么是“感悟”呢?感悟就是“有所感触而领悟”。譬如看到冬天里万物凋零,而梅花却不畏严寒,我们可以感悟到做人的道理:要经得住严寒的考验,在寒冬里也要吐露芳香。再譬如,一滴水很快就挥发掉了,而把它融入大河,就不会干涸,我们由此可以感悟到: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只有融入到集体中才能充满生气。感悟是人们对人和事物体察并心领神会的一种境界。抓住了感悟,努力提升对人与事物的理解和认识能力,作文就有了“意”,也就有了表达的基础,这才是抓到了作文的根本。
  有学生写“阳台上的喇叭花”,别人家的花在5月里早开花了,而他家这株喇叭花直到十月初才姗姗来迟。花虽热烈,一株开了638朵,但一个月后西风起了,花事竟没了。他原想把这花清除掉,没想到,这株花每天都有黑黑的成熟的花籽掉下来,有时放学回来阳台上竟有十几粒之多。于是他悟到:生命开花有早有迟,但只要不放弃,她总会绽放灿烂;生命不仅是开出漂亮的花,还要奉献成熟的种子,以延续她的思想和灵魂。成长——开花——结籽,这是生命的完整过程,每一环节都不可放弃。多么深刻的见解,多么感人的领悟。
  还有一个学生在公交车上看到:一个小孩坐在位子上,站在他身旁的老人吃力地抓着扶手。小孩想把座位让给老人,他疑惑地抬头看看父亲。父亲默默地摇摇头,于是孩子回过头去,脸朝窗外。小作者看到这情景,他为小男孩这样一颗纯洁的心灵被玷污而心痛。小作者想到:对那个孩子来说这也许就是一个重大的转折,自私的父亲给孩子灌输了自私意识,这种意识还可能影响到孩子的其他方面。他由此发出“白绢,不可以玷污”的呼喊,感悟深刻。
  没有感悟,就写不出文章;有了感悟,文思就奔涌而出。如果作家没有体验感悟,哪怕有生花妙笔,同样写不出文章来。我们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但我们更应该认识到,感悟生活是写作的生命。要从根本上解决作文难的问题,必须把增强学生的感悟能力放在首位。
  清代王永彬《围炉夜话》云:“观朱霞,悟其明丽;观白云,悟其卷舒;观山岳,悟其灵奇;观河海,悟其浩瀚,则俯仰间皆文章也。对绿竹得其虚心;对黄华得其晚节;对松柏得其本性;对芝兰得其幽芳;则游览处皆师友也。”只要做到善于感悟,就不愁写不出佳作。而更重要的是,人也在感悟中成了能把握自然、社会、人生的聪颖的人。感悟生活,加深学生对生活的理解,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没有真实就没有感动,所以写作要抒发真实的思想感情,不做无病呻吟的矫情。善于感悟,真诚写作实在是做人和写作的不二法门。
其他文献
以“345”课堂教学模式为指导,以“轻负担,高质量”为中心,以“打造魅力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重点。在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力求让学生在自主、互助、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收获的幸福,切实剔除课堂教学中的低效和无效环节,以“三讲三不讲”为方向。在“激、演、比、练、拓”五步教学法的引领下,促进自学与小组合作学习,释放学生,并最大限度的
期刊
新课程标准立足学生的数学发展,将学生作为数学学习的中心设置了数学教学活动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众所周知,情感是一个素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中所倡导的三维教学目标的情感态度主要是指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中产生的数学兴趣、动机和自信心等。但是在长期的应试教育背景下,教师的照本宣科将学生对数学的情感扼杀在了摇篮之中。因为学生在大量抽象的知识灌输下,难以深刻理解基础的数
期刊
行政化视野下,教育行政体制作为我国教育管理的基本形式,其是各项教育管理顺利开展的基础,影响着中小学教育管理模式的选择。然而,我国教育领域存在较为突出的教育管理问题,是教育管理体制过于集权,都集中在政府管理部门中,这一教育管理问题严重影响到中小学教育的健康发展以及妨碍教科研水平的提升,被称之为“教育管理行政化弊端”。因此,新时期下,中小学校应该克服这一教育管理弊端,以去行政化教育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从
期刊
摘要:纸雕是经过复杂的构思,利用纸张的雕割、折曲、叠压而形成的具有立体感和平面感的艺术效果。本文分析了纸雕艺术的分类,艺术特点和构成等方面,以此帮助人们更好的了解纸雕艺术。  关键词:纸雕艺术;立体纸雕;平面纸雕  从中国的祖先发明了造纸术,应用纸张所做的一些纸雕艺术品也应运而生。经过历史的变迁,造纸术被传播到世界各地,并且通过世界无数的智慧的劳动人民的创新,纸张被应用到各种领域,不仅仅是用作印刷
期刊
高中生活非常紧张,学生普遍面临着学业的压力、心理的烦恼和青春期交往的困惑等问题。班主任老师该如何引导学生适当宣泄一下以放松紧绷的神经呢?为此,我在班里创建了“说吧”引导学生匿名发言,在临毕业时鼓励学生拿起笔为班主任写留言等。  我把学校发给老师的一些蓝皮“工作手册”打孔用绳子拴起来,挂在教室前门的门后,于是一个自由发言的平台就形成了。为了鼓励大家各抒己见,我为“说吧”题写了“开篇话”。  从“心”
期刊
近些年来“小组合作学习”受到了大家广泛的关注,并且也是目前公认为最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所谓的“小组合作式学习”就是“在班级的基础上,形成小规模的群体,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而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过程”。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研员,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及各种调研工作,我对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有了初步的了解。“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最大化的调动学生们的主动性,能够最大化的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够最大化的锻炼
期刊
在教学略读课文时,强调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教学的过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每一个个体,承认差异并因材施教,倡导个性化阅读;教育要实现课内与课外的沟通,拓展知识和能力空间;教学中教师要相信学生,大膽放手,让“阅读提示”领路、鼓励和引领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参与语文阅读中去。略读课文的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要贯彻好“以生为本”和“能力为本”的教学
期刊
新课程改革对课堂高效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然而,现实的国情决定了师资少、办学条件有限、班额大的问题在短时期内很难得到根本解决,尤其在中西部和广大农村地区的中学,大班额教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然存在。即使在课改实验区也有不少教师普遍认为新课程的理念是先进的,但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尤其在大班额教学背景下,似乎新课程的理念难以落实。因此,我们提出“新课改背景下农村中学大班额高效课堂教学研究”课题,探索
期刊
初中生普遍认为物理难学,学习兴趣不高。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利用“新课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是非常必要的。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利用实验导入新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方法。例如,在讲“奇妙的物理现象”时,我拿来一个透明水杯,其中装满水,然后让学生透过水杯去观察书上的字,学生观察到书上的字变大了,再让学生思考这是怎么回事,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利用有趣的物理实验不仅
期刊
家访,作为家庭与学校沟通的重要途径,它在学生成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它是联系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座桥梁。通过这架桥梁,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情况,摸清学生的思想动态,从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探索学生成长的轨迹。  我们玄龄小学处于城乡结合部,大部分学生都住在附近已经统一规划的村庄。家长们不再务农,大多在外打工或者自己做生意,在家的时间很少,很难照顾到子女的学习生活。有的家长甚至几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