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abVIEW的数字仿真实验平台的设计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swerall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利用虚拟仪器软件开发平台,在计算机上通过对前面板和后面板的编写来完成实验室及电子课程实验教学中所涉及的数字电路的制作,实现数字电路的逻辑功能的模拟仿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具有实际意义。
  关键词 虚拟仪器;数字电路;仿真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09)02-0081-02
  
  随着低成本高性能的计算机资源普及运用,数字化仪器平台逐渐取代传统电子仪器已成为一种趋势。我国理工科学校的教学、科研需要大量的测量分析儀器设备,特别是电子类实验教学,每种仪器都必须配置多套,而且有些仪器设备价格十分昂贵。因此购置仪器设备的巨大投入经费,一般学校难以承受,造成仪器设备缺乏和过时陈旧等现象,严重影响教学科研效果[1]。如果把虚拟仪器运用到实验教学和科研中,不但可以节约大量仪器设备的经费投入,而且能够提高实验教学和科研的质量与效率。
  
  1 LabVIEW的编程简介[2-3]
  
  在LabVIEW环境下开发的应用程序称之为VI。VI是LabVIEW的核心,由一个人机交互的界面——前面板(Front Panel)和相当于源代码功能的框图程序——后面板(Diagram)组成。
  前面板是程序的界面,在这一界面上有控制量(Controls)和显示量(Indicators)两类对象。在前面板中,控制量模拟仪器的输入装置并把数据提供给VI的框图程序,例如开关、旋钮;而显示量则是模拟仪器的输出装置并显示由框图程序获得或产生的数据,例如用于显示波形的窗口等。每一个程序前面板都对应着一段框图程序。框图程序用LabVIEW图形编程语言编写,可以把它理解成传统程序的源代码。框图程序由端口、节点、图框和连线构成。其中端口被用来同程序前面板的控制和显示传递数据,节点被用来实现函数和功能调用,图框被用来实现结构化程序控制命令,而连线代表程序执行过程中的数据流,定义框图内的数据流动方向。
  后面板又称代码窗口或流程图,是VI图形化的源程序,在流程图中对VI编程,以控制和操纵定义在前面板上的输入和输出等功能。流程图中包括前面板上对象的连线端子,还有一些前面板上没有但编程必须有的对象,如函数、结构和连线等。
  
  2 数字电路仿真实验平台实现[3-4]
  
  在电子技术课程中,数字电路作为电类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其实验教学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实验包括半加器、全加器、数据选择器等内容。
  2.1 半加器的设计半加器电路是指对两个输入数据位进行加法,输出一个结果位,不考虑低位数据的进位,产生进位输出的加法器电路。
  输入信号:A、B;输出信号:本位和S,向高位的进位C。逻辑表达式为:,C=AB。
  根据其逻辑关系用LabVIEW编写流程图,如图1所示。
  
  2.3 平台的构建最后以相同的步骤完成减法器、数据选择器、计数器、触发器、译码显示等模块的设计,再将实验仿真模块整合到一个平台中,使用时只需点击选择模块按钮,就能调用其实验模块。这样在实验教学中就可以非常方便地使用和查看各个模块的功能。这就构成一个数字电路仿真实验平台,如图3所示。
  
  
  3 总结
  
  数电实验教学是电子技术课程必须进行的一项教学活动。用虚拟仪器开发平台开发各种不带相关功能硬件的“虚拟实验平台”,不但简单易行,且交互性、可操作性和真实感与实际的实验仪器基本相同[5]。由它们组成一个个虚拟实验平台,可以让学生在虚拟实验平台对实验进行模拟操作,并为实际使用虚拟仪器设备和后续的课程设计打下较好的基础,还可降低教师的劳动强度,减少仪器设备的损耗,又可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与效果。以数字电路仿真实验平台为例,根据实际使用的虚拟仪器模块整合成一个实验平台,可以组建一个基于LabVIEW的虚拟实验室。
  
  参考文献
  [1]周求湛,等.虚拟仪器与LABVIEW7 Express程序设计[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2004
  [2]美国NI公司.LabVIEW基础教程[M].汪敏生,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3]杨乐平,李海涛,等.LabVIEW高级程序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北京中科泛华测控技术有限公司.计算机虚拟仪器图形编程LabVIEW实验教材[M].1998
  [5]武一.基于LabVIEW实现数字电路的仿真[J].微计算机信息,2007
其他文献
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    物理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师的引领下,从物理科学领域及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立研究主题,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和过程。笔者通过设定探究主题——探究 “油锅捞铜钱”的秘密,使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探究活动,从而进行物
根据实际情况,一些地区初中阶段地理不作为中考科目,学生对地理的学习不重视,造成地理基础非常差,进入高中后普遍感到地理难学,而且地理知识缺乏系统性,比较零散。为了使学生能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智力、能力的发展,加快课堂教学改革,探究优化的教学模式,为此,试着将“分层次教学法”运用到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中。    1 了解差异,学生分层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智能、
摘要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线考试已成为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趋势之一。在对在线考试系统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ASP.NET技术在Windows 2003 server操作系统和SQL Server 2003数据库平台上开发三层架构的基于B/S模式的高校在线考试系统,并给出软件的设计思想、数据库的实现方式,最后还介绍并发故障、计算机死机的解决方法以及抽题的策略。  关键词 在线考试;B/
摘要 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开发要求设计者对硬件资源非常熟悉,并能针对项目中的具体应用,综合考虑系统需求、性能指标、成本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总体规划,从而得出已有条件下的最佳方案。文中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具体涉及到CPU的选型及内存、Flash和外围接口的确定等内容[1]。  关键词 嵌入式LINUX;开发平台;选择;外围接口   中图分类号:TP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09
摘要 通过文献阅读以及内容分析的方法,结合网络教学平台中Blackboard发挥的作用,研究Blackboard平台中知识管理的两个方面:一是平台中的知识建构,二是平台中的知识转化。另外,在此基础上提出在Blackboard平台中进行有效知识管理的3个重点。  关键词 知识管理;Blackboard平台;知识建构;知识转化;知识管理评价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48
摘要 中和反应一直是重点和难点,对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实验的讨论一直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笔者结合多年从事教学的实践经验,对中和反应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 中和反应;盐酸;氢氧化钠    认真钻研挖掘教材,科学运用教材,是进行教学改革的前提,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深入分析教材中的中和反应这一实验的直接目的和间接意义的基础上,结合高中化学新课程,对该实验进行进一步的讨论与分析。  中和反应在教学
漫步在大唐实验小学的校园,教室、办公室、阅览室、走廊等场所随处可见师生徜徉书海的身影,读书已成为师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浸润在书香中,如沐春风,这就是“书香校园”的魅力。  学校刚刚成立之初,教师队伍年龄、学历均衡,教学经历却各不相同,他们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追求,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小区新入住的孩子来自省内外的各地区,成长环境各有不同。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影响着学校的发展,作为一所新建学校,
摘要 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师的职责,不仅是生动、准确地教给学生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和培养学生顺利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根据听障学生观察力、模仿力、表现欲强的特点,初步探究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等。  关键词 教学方法;语文;特殊教育    教师成功的教学,源于广博的知识,得力于形象生动的教学艺术。但学无止境,教无定法,究竟怎样培
摘要 公开课采用学案导学、小组合作、教师点拨、组间竞争、积分评价的方式,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关键词 学案导学;小组合作;英语    长期以来,备课组被这样的问题所困扰:英语课堂教学是注重教师讲得精彩还是更注重学生学得精彩?一堂好课的标准到底是什么?笔者的这堂区级教师业务大比武公开课到底应该怎么上?为此,备课组一起观看几堂英语公开课,感觉到上课教师的课改意
摘要 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网络学习呈现出强大的发展态势。以乔纳森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理论为指导,提出Web2.0时代网络学习环境的构建模式,并对此模式的构成要素、多元化角色进行分析,给出该模式的应用实例设计方案。  关键词 Web2.0;学习环境;建构主义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09)09-0119-03    Designing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