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色彩与西方绘画色彩比较分析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f125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绘画具有悠久的历史、突出的民族风格,与西方绘画共同组成了全球两大绘画体系。两者具有较大差异,也存在一定相同点,通过两者交互融合,可以进一步丰富绘画艺术体系。因此,本文以中国画色彩与西方绘画色彩差异为入手点,阐述了中国画色彩发展及演变,分析了中国画色彩与西方绘画色彩差异。并对中国画色彩与西方绘画色彩融合发展路径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中国画;色彩;西方绘画
  前言
  西方绘画艺术主要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其提倡从人的视角观察世界。传达了人的思想情感,是典型的写实视觉艺术;而中国绘画艺术主要起源于魏晋时期,其提倡立足造物平等高度,进行不同类型姿态的演变,具有感应艺术特色。中西方绘画在绘画思维、绘画理念等方面的差异,也导致其在色彩方法具有较大的差别。据此,本文对中西方绘画色彩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具体如下:
  一、中国画色彩发展与演变
  在长时间发展进程中,中国哲学思想“五行说”、“阴阳说”等学说,对中国画造成了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庄子“纯白素朴,不染纤尘”的色彩观,导致黑、白成为中国画色彩固有色。同时在魏晋南北朝向唐代发展进程中,中国画色彩也体现了随类赋彩的特点。即通过绘画者心灵的感悟,促使物我与情境有机交融,最大程度激发主体积极主动性,最终实现生动画面的表达目的。随后中国画色彩经过了重色轻墨的魏晋时期、重色重墨的唐宋时期、重墨轻色的元明清时期,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色彩體系[1]。
  二、中国画色彩与西方绘画色彩差别对比
  1、中国画与西方绘画色彩理念差异
  中国画色彩具有突出的历史性、民族性,根据不同民族的差异,其在随类赋彩、墨分五色等方面,均具有较大的差异。特别是在清末至近现代时期,由于西方宗教文化及哲学思想、绘画理念的融入,导致中国绘画色彩理念出现了较大的变化。我国画家也由以往过分注重水墨绘画的理念转化为视觉美与形式美色彩语言并重的局面,整体绘画色彩理念逐步丰富。
  从历史文化层面进行分析,西方绘画色彩主要源于古埃及时期,其主要以色彩明暗对比的方式,进行形体构造[2]。随后经过欧洲文艺复兴,印象派的出现,促使西方绘画由以往固有色确定色彩关系的形式转化为利用绚丽色彩描绘光影中物象的形式。光色描绘成为西方绘画色彩表现的要点。如印象派画家莫奈绘制的《印象·日出》,就通过颜色彩度、亮度的调整,获得了鲜明的效果。
  2、中国画与西方绘画色彩视觉差异
  从色彩视觉层面进行分析,可得出中国画传统色彩绘制手法主要为统染工艺。即不考虑阴阳相别离的光线变化关系,而是利用凹凸起伏的变化形式,拓展色彩范围,形成丰富的大自然映像。在中国画中颜色数量最多为三种,而墨、线则是画面的主要支撑。通过在大的画面中进行局部点线面的描绘,可以进行不同物象的表达。如画家张凭的作品《屹立》,以珠穆朗玛峰为艺术圆形,通过对每块石头的大小、每一片云运动角度的调整。配合画面黑白对比,摆脱了自然形象色彩的束缚,呈现了微妙的机理效果[3]。
  西方色彩视觉具有突出的“统一”性,即在一个整体画面内,将全部颜色变化及对比、审美感调成相同的趋势。配合色彩的堆积、变化,可保证画面呈现出和谐的美感。从根本上来说,中国画色彩视觉注重整体神韵、局部色彩;而西方绘画则注重画面统一及色彩堆积变化。特别是西方点彩派的出现,将色彩进行了进一步分割。并以小块色彩的形式进行了有序排列,形成了更加完整的画面。
  3、中国画与西方绘画色彩艺术价值观差异
  从色彩艺术价值观层面进行分析,由于中国与西方在文化传统、人文精神、社会价值、地域风情方面的差异,其在绘画色彩选择方面的价值取向也具有较大差别。如中国传统哲学注重天时地利人和般的和谐感,提倡“空”、“玄”、“五彩彰施”等思想。而西方绘画色彩则注重极端色彩观念,即通过具体色彩的变化,体现绘画色彩价值。如高更的《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我们住哪里去?》中,将形象与色彩进行了协调处理。同时利用物体固有色彩,在相应色彩的基础上,融入了光源色。不仅增强了作品主观表现性,而且促使整体绘画呈现了旺盛的生命力。
  三、中国画色彩与西方绘画色彩融合发展路径
  1、融入西方绘画色彩观
  西方“阳动” 艺术、中国“阴静”艺术在色彩方面不仅具有较大优势,而且存在互补关系。在近代西方绘画大师通过了解中国绘画色彩艺术,在自身绘画中融入了中国画色彩绘制模式,如平涂设色、以线勾勒、平面造型等,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基于此,在中国绘画水墨色彩语言弊端逐步凸显的背景下,中国画也应将西方艺术色彩构成引入水墨语言体系中。借鉴西方绘画大师张扬的个性及夸张的色彩,主动思考探究,进一步拓展中国画艺术色彩空间,表达自身观念,进一步丰富中国画色彩语言体系[4]。
  在以往中国画发展过程中,西方绘画色彩已对中国画造成了一定影响。特别是鸦片战争时期,康有为首次提出借鉴西方各国美术家优势,对我国美术手法进行改进。随后受五四运动的影响,我国绘画色彩也有以往单一水墨画风格融入了新型写实语言。清淡色彩语言逐步转化为浓艳色彩语言,程式造型逐步转化为具体造型,蕴藉气格也转化为热烈气格。如海派绘画大师任伯年利用红映绿、花簇簇的思想,通过将不同花色搭配层次细腻的绿色,体现了高度的艺术性及雅俗共赏的特点。同时其将中国画中水墨趣味与民间绘画装饰性手法、西方水彩画冷暖调节手法进行了有机交融。结合撞水、撞粉等技法的应用,促使墨、色、水在画纸上呈现了丰富细腻的机理。同期我国著名画家徐悲鸿从西方写实视角出发,与中国半工半写色彩形式进行有机整合,对中国传统绘画水墨色调进行了变革。他的代表作品《愚公移山》,通过西方绘画写实、中国绘画色彩技法的结合,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
  借鉴任伯年、徐悲鸿借鉴西方绘画色彩观经验,当代绘画大师应依托中国画水墨语言体系,对融合中西方绘画色彩艺术进行进一步探究。如将西方绘画中水分燃料应用到中国画宣纸上,将水粉、水墨画有机融合,进一步提升色彩鲜艳特质。在保持中国画空灵感觉的同时,也可以体现西方绘画现实感,切实实现中国画抒情写意风格与西方绘画现代写实风格的有效融合。   2、构建多元化中国画色彩体系
  在大文化背景下,具有中国特色的绘画新格局已初步形成。据此,当代绘画艺术工作者可从自身内心感受入手。以宽容的态度、博大的胸怀,汲取古今中外西方艺术色彩艺术价值养分,逐步更新绘画色彩表现方法及色彩语言,为工笔重彩、写意重彩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形成提供依据。在这一过程中,当代绘画艺术工作者应逐步弱化中国画色彩、西方绘画色彩界限,充分利用当代中国绘画工作者具备的广泛审美能力,突破云雾山中、笔墨效应等色彩程式,促使心灵深处情感在绘画色彩中自由呈现,最大程度焕发自身绘画作品中的色彩魅力。
  其次,在西方色彩逐步融入我国进程中,个人主观臆造的自然山水已无法满足当代人审美需求,因此,当代绘画艺术工作者应突破古人色彩审美局限,主动接受色彩带来的活力,以全新的面貌,提升中国畫色彩的内涵。即在青绿等单一色彩符号的基础上,融入更多的色彩技法及色彩语言。如我国著名画家黄宾虹,在继承传统绘画色彩技法的基础上,将画面设色阶段墨、色表现作为重点。促使整体画面中色、墨实现了和谐共存,呈现了不同的色彩体系。
  最后,在创新中国画色彩绘制形式、色彩颜色理念的基础上,当代绘画艺术工作者可以从情感层面出发,将自身情感与绘画情景进行有机交融。如我国著名山水画家卢禹舜在继承传统山水画水墨、丹青、黑白色彩绘制方式的同时,利用娴熟的笔墨技巧。将西方绘画构图、笔墨及颜色设计理念融入了绘画中,促使中西方绘画在内容、形式、情感等层面达到了和谐统一。
  3、中国画色彩体系的守正与发展
  在中国画色彩体系发展过程中,中国绘画大师通过亲身实践,逐步完善了中国画色彩语言,形成了具有现实意义的中国画色彩语言体系。现代中国画色彩语言体系具有突出的时代性、主观性、个性化及可变性,隶属于绘画艺术独特限度内。基于此,在发展笔墨的同时,当代绘画艺术家应在笔墨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色,发掘西方绘画艺术色彩新内涵。以色、墨交织为重点,逐步补充中国画传统水墨画在视觉语言表达方面的缺陷,开创中国画色墨新局面。
  此外,作为当代中国画艺术的探索者,当代中国绘画艺术工作者应认识到中国绘画色彩研究的重要性。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坚守正道,不断审视钻研。将以往碎片化色彩理念进行有机整合,提炼古今中外绘画精华。随后以体现中国画民族性为前提,进行具有自身独特魅力的色彩体系的构建。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画与西方绘画在色彩方面具有较大差异性,因此,面对传统中国画发展存在的困境,中国画家应正确认识中国画与西方绘画在色彩方法的差异,借鉴西方先进科学绘画方法,主动进入大自然亲身观察、实践。将西方绘画光影学理论、色彩学理论融入中国画中,进一步完善中国画色彩语言,为中国画转型及多元化发展提供良好的指导。
  参考文献:
  [1]王欣, 刘慧超, 王婷. 中国画色彩与西方绘画色彩比较研究[J]. 戏剧之家, 2017(3):184-184.
  [2]郑煜川. 感应艺术与视觉艺术——以“色彩”为例,谈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的差异[J]. 艺术评鉴, 2017(22):26-27.
  [3]孙志强. 中国山水画传统与西方绘画传统之“三观”比较[J]. 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17(04):117-122.
  [4]孙希娟. 中西方绘画的“空间、造型、色彩”对比探析[J]. 西部皮革, 2018, v.40;No.428(11):76-77.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主要以形式美法则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为前提,通过对形式美法则及景观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发展概况和相关应用的理解并结合辩证法,论证了形式美法则在景观当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美感 景观设计 形式美法则  1.1多样与统一中的形式与内容  形式美法则中的多样统一是对立统一规律在艺术上的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在马克思中揭示了一切事物都是对立的统一体,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又对立又统一,充满着斗争,从
期刊
摘要:薄伽丘通过《十日谈》真实地再现了中世纪的社会生活,毫不留情地揭开了神权教会下的面纱,把神徒们奢侈逸乐,买卖圣职,镇压异端種种黑暗勾当,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中世纪神权下的虚伪。而我则通过薄伽丘的《十日谈》,结合目前的宗教情况,谈论宗教虚伪和肮脏的一面。但并不是完全否定宗教在现实或过去中的意义,深入挖掘宗教的意义以及该如何对人类心灵和思想起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教会;黑暗;天主教;淫念;虚伪 
期刊
摘要:法国艺术家丹纳曾在他的《艺术哲学》里这样描述教堂的彩绘玻璃,“教堂内部罩着一片冰冷惨淡的阴影。只有从彩色玻璃中透入的光线变成血红的颜色 ,变做紫石英与英玉的华彩,成为一团珠光宝气的神秘的火焰,奇异的照明。 好像开向天国的窗户。”由此可见,玻璃花窗在中世纪时期是哥特式教堂建筑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 哥特式 教堂 玫瑰花窗  在巴黎圣母院教堂的正门上方,有一扇大圆形的窗子,窗子整体为玫
期刊
摘要: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国山水画的健康和谐的色彩观念,探索山水画色彩发展方向,采用文人水墨画与青绿山水画两种不同的色彩观进行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以青绿山水画坛大师作品为例,考察青绿山水画的深层思想内涵、风格成因及对当代与后世画坛的重大意义。认为应有一种更好地守护与继承传统的自觉意识,从更为健康多元的角度来全面建构中国山水画色彩的格局,开拓中国画斑斓多姿的色彩世界。  关键词: 文人水墨画 青绿山水画
期刊
摘要:文水方言属于晋方言核心地域并州片。本文以文水县城区为调查地点,以文水方言里的时间副词为调查对象,通过田野调查和分类分析的方法并结合文水方言的实际情况,  从位置角度对文水方言时间副词进行归类,描述了不同位置下文水方言时间副词的语义语用特征,以试图找出影响时间副词位置的因素。  关键词:文水方言;时间副词;位置;语义;语用  一、文水方言时间副词的位置  文水方言中的时间副词在句中的位置大致有
期刊
摘要:朴素美是绘画艺术中的一种审美倾向, 决定一幅绘画作品是否具有朴素美的审美特征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主要从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分析。  关键词:朴素绘画艺术内容形式  从绘画艺术的内容来看, 如果绘画作品的题材是朴素的, 那么这幅绘画作品大多会体现出朴素美的特征;另外, 主题的选择也会影响到绘画艺术, 画家大多会在社会环境与社会艺术思潮的前提下根据自己内心世界来选择绘画作品的主题。  从绘画作品的形
期刊
摘要:本论文通过进出口贸易特化指数查明特定商品的比较优势;通过出口相似度指数分析了两国对第三国市场的出口竞争关系;并通过出口市场强度指数说明两国间贸易结构的依赖度;通过产业内贸易指数说明两国产业之间的互补关系。并得到以下结果:1.中国的竞争力较强的产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而韩国则是在重工业产业和高技术附加值产业的竞争力较强; 另外韩国在资源型产业上竞争力较弱,而中国则是高技术附加值型产 业的竞
期刊
摘要:合唱是声乐表演表现形式之一,合唱训练要从声音练习开始。可见,声音练习对于合唱是多么的重要。合唱要想要达到“调节歌唱状态”的目的,大多数声音练习训练都是横向“模唱”发声与单声部“声音练习曲”一起来作为歌唱之前的一个预备训练。可是,所谓合唱,也就是除了唱是比较重要经外,合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在合唱中的要求是比较高的,要求声音更加的“谐和”、“均衡”、“协调”等,这也是对合唱的最基本的要求。本
期刊
摘要:剪纸是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摇曳的嫣然,体现了剪纸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夸张性,也让剪纸神话般的走进我的世界,改变了我的思维模式,刻骨的情怀,已经凝成生命。  关键词:剪纸;传承;创新;剪纸创作  一、艺术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  (一)细致观察,才能下剪有神  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它能给人以视觉上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它的线条细可如春蚕吐丝,粗又可如大笔挥抹。细心观察生活,才能体会一花一世
期刊
摘要:矛盾无处不在,《水浒传》中的唐牛儿和郓哥虽然所占篇幅不多,是小说中的次要人物,但小说两人与他人之间的矛盾错综复杂,为了能够衬托梁山好汉的英雄气概,这些小人物与其他人之间的矛盾被放大化,正确分析这些矛盾,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解读文本,从矛盾本身去分析人物。  关键词:阶级矛盾;阶层矛盾;利益矛盾;唐牛儿;郓哥  人类社会充满矛盾,社会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一部《水浒传》向我们展示了封建王朝专制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