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的噩梦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ubis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薄伽丘通过《十日谈》真实地再现了中世纪的社会生活,毫不留情地揭开了神权教会下的面纱,把神徒们奢侈逸乐,买卖圣职,镇压异端種种黑暗勾当,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中世纪神权下的虚伪。而我则通过薄伽丘的《十日谈》,结合目前的宗教情况,谈论宗教虚伪和肮脏的一面。但并不是完全否定宗教在现实或过去中的意义,深入挖掘宗教的意义以及该如何对人类心灵和思想起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教会;黑暗;天主教;淫念;虚伪
  “他的名声越来越大,人们对他的敬仰与日俱增。遇到灾难时,人们向他求告,称他圣恰培莱托,再不向其他圣徒求告了。人们还说,天主通过他已经多次显灵;如果虔诚地向他求告,天天都会发生奇迹。”把这个他描写地如此神圣,然而他是谁?是一个无恶不作,作恶多端,丧尽天良的公证人;是一个临死前还以虚假的忏悔欺骗神甫的罪人。就是这样一个人,死后就因为自己的花言巧语被奉为圣徒。就是这一章,让我深深地感受到神甫的无能和宗教的虚伪。
  看一本书,既要看内容也要看作者,更要看时代背景。西方曾经也发生过一起“焚书坑儒”事件,在佛罗伦萨的广场上天主教会把刚问世的《十日谈》当众焚烧,并定为“诲淫诲盗”之作。作者薄伽丘其实早就预言到自己的日后将难逃天主教会及信奉天主教人的仇恨和污蔑,是因为他早就了解到天主教会的虚伪和人们深陷宗教的迷信之中无法自拔。
  如果称但丁是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彼特拉克是连接中世纪和新时代的桥梁,那薄伽丘则正式宣布了一个崭新的人生观的诞生。薄伽丘是第一个塑造出真正的现代人的形象,他不像但丁的《神曲》富有灵性和虚幻,他真实地通过一个个故事的讲述向遁世主义的中世纪发出了挑战,可以说是第一部现实主义文学。
  《十日谈》是从多方面多角度来揭发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丑陋,男女之间的爱情,僧侣们恶性劣迹以及对封建等级观念、金钱、权势的批评。但我认为最能代表中世纪的噩梦的就是宗教的虚伪。中世纪的西欧,天主教神权统治地位确立,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在经济方面,天主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占据了各国土地的1/3,甚至更多。教会通过地产的收入、向民众征收“什一税”、兜售赎罪券,搜刮钱财;在政治方面,天主教建立了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罗马教皇高高在上,下方有红衣主教、大主教、主教、神父等。另一方面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教会不断地干涉各国的政治权力;在思想文化领域,教会占据着意识形态领域的统治地位。它垄断所有的教育、文化和舆论机构,成为封建统治阶级和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在社会生活方面,中世纪西欧的天主教国家几乎人人信教,都是天主教徒,一个人从生到死都离不开教会。
  就如我刚开头所提及的一章,神甫被罪人的谎言所欺骗,一昧地相信他的一派胡言,却不做详细的调查,最后还向世人赞扬他如何斋戒,如何保持童贞,以及他清白的一生。多么可笑的故事啊,本来愚弄人民的天主教会反被一个恶棍给愚弄。但这正是薄迦丘想说明的道理:不管切佩雷洛到底是恶棍还是圣徒,只要能愚弄人民,让大家更加狂热地迷信天主教,他们的目的就到达了。当时的人信教到了一种疯狂的地步,没有人会去思考去怀疑去批评关于天主教教徒所传达的话,这时的宗教已经丢弃了自身存在的意义,变成了统治者控制人们思想的工具,薄伽丘用犀利无比的笔锋,辛辣地嘲讽了教会的腐败堕落。
  第二个故事不仅正面抨击了基督教的道貌岸然,还从一个犹太人的角度侧面烘托出它的黑暗。“告你说把,如果我的观察准确无误的话,那帮人中没有一个圣洁,虔诚,行善,为人楷模的教士。我觉得他们个个好色、贪婪、奸诈、贪图吃喝、嫉妒成性、无恶不作,坏到不能再坏的地步了。大家十分崇拜的罗马,在我眼里却不是圣地,而是收容一切妖魔的熔炉。”这就是来自一个犹太人对基督教的内心真实感受。之后让我想不通的是最后犹太人居然选择了转为基督教教徒,说实话我懊恼了好几天始终不明白他的意图,可能是想以犹太人的转变更加讽刺地批判基督教的黑暗。
  宗教的意义在于填补知识的空白。世界存在很多的未知,比如,世界从那里来,世界会怎样?人死后会怎样等等。有些未知会让人焦虑,有些未知会让人恐惧,他们无法被科学和理性有效的解释,于是宗教就来了。它用无法证伪的方式给出一个不容质疑的答案——世界从神来的,信神上天堂,不信神下地狱。对信徒来说,这个答案比空白让他安心多了。宗教的第二个意义在于给你靠山。人在宇宙中是很渺小,很无助的。当人在自然面前越渺小种强烈的安全感。宗教的第三个意义在于让你有勇气面对死亡。对死亡的恐惧是写在基因里的,如果没有对死亡的恐惧,这种基因的载体更容易灭亡。怕死是天性,可以保护人类,让人类繁衍。但终日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之下是人们不愿看到的,于是宗教诞生了。只要你信上帝,死后就天堂,获得至高幸福。对死亡的恐惧 是宗教之所以存在的核心原因之一。总的来说,宗教信仰是影响人类的心理作用,开导人类走向健康的心理信念,培育人类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宗教为人所创造,为人所变动。
  我们之所以大量阅读经典名著,是为了了解古时代人类所创造的成就和放下的错误,以史为鉴。薄伽丘顶着生命的威胁也要揭露社会的黑暗,而我们呢?唯一能做的就是看清宗教及任何事物的本质,努力做到不被这个世界的黑暗所感染和玷污,做好自己。
  参考文献
  乔万尼·薄伽丘《十日谈》,上海译文出版社,第20页。
  张海虹 《意大利文学史》外国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第67页。
  乔万尼·薄伽丘《十日谈》。
  网页《宗教存在的意义》。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变迁,各个方面都在不断的进步,艺术之间的界限也不再如以前一样明显,各个艺术门类之间也开始相互渗透交融。摄影和绘画作为艺术两大门类,这两者之间的影响和发展会面临更复杂的内容。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这两者之间的交融将是一种长期的文化现象。本文将对摄影与绘画的差异和融合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摄影与绘画; 融合; 主观情感; 真实性;  摄影和绘画两者之间一直存在关联,在绘画早
期刊
摘要:庚斯博罗作为18世纪英国著名的肖像画家和风景画家英国画家。出生于英国萨福克郡的一个羊毛商家庭,他的母亲是一个静物画家,因此他早期接受了良好的艺术教育,后又在法国画家格霍夫洛特那里做助手并与海曼共事过一段时间。1768年他被选为皇家艺术学院院士。他的作品强调光和奔放的笔触,加之精致的色彩,使他成为皇家宠爱的画家。  关键词:庚斯博罗;肖像画;色彩  英国十八世纪画家庚斯博罗是一个肖像画家,他把
期刊
一、国内外研究动态  1、国外研究动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传统的架上绘画观念受到了冲击。在二十世纪初西方一批艺术家就已经开始将现成材料引入绘画创作。如立体派画家毕加索、油漆工人出身的勃拉克等,他们将油漆、木屑、报纸、甚至香烟粘到画面上,形成最初的“综合绘画”。这可以看作是在绘画中综合运用物质材料的开端。在二十世纪中期,西方艺术里出现脱离“纯”绘画的趋势,这种运用混合的综合效应手段来创作的
期刊
摘要:彝族是我国多民族国家中古老的民族之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国,彝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彝族的传统民风民俗日益丰富和发展。彝族的礼俗内容繁多,囊括了人们从生到死的全过程。人生习俗是这个古老的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的文化积淀,它在族群文化中起着调适维系彝族地区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是彝族的传统文化及社会生产、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
期刊
摘要:通过对产品功能需求的发展、产品设计特点分析入手,论述了设计问题的建模、CAD技术CAE技术、集成设计技术和创新设计技术的发展和现状,从而总结出现代产品设计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产品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创新设计  1产品的设计特点  a.设计问题是开放的复杂系统,需要分阶段、分步骤进行。任何一个产品都不是孤立的,他们是社会的一部分,受到环境的各种影响,与环境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
期刊
摘要:人类社会实践创造了昨天所有的文明成就,事实上,人类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已经把那些落后的糟粕消除;被保留下来的是为今天和明天可以产生巨大的影响,它是人类文化的本质。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影响力,我们总是能够看到,传统文化在艺术和设计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创新、传统文化和艺术,丢弃消极文化!这就是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设计之间的联系,因此,现代艺术和设计也将被蒙上阴影,甚至自我窒息而死。这不是耸人听闻,
期刊
一、国内外研究动态  1、国外研究动态  西方自工业革命以来,随着文明和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生态伦理学在20世纪初应运而生。最先以科学形态提出“生态伦理学”这一思想的是法国著名哲学家、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阿尔贝特·史怀泽(Albert Schweitzer),他曾在一片发表于1923年的著作《文明的哲学: 文化与伦理学》中提出了“尊重生命的伦理学”这一理念,他将伦理
期刊
摘要:虚和实、正和负像骨肉一样相连,形影相随、不可分离。在图形创意中,实体图形容易得到重视、突出和强调,而虚形的作用和意义却易被忽视。有意识地、积极地注意虚形的变化和能量,有效地、有目的地利用虚形进行创作,通过虚实形态的综合互动不仅能提高标志图形的信息承载能力和表达功能,在视觉上更具有强烈的错视感和冲击力,还能极大地丰富图形的表现力。  关键词:正负形 黑与白 虚实 太极  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平面构
期刊
摘要:学术图书在图书市场上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份额,受到国家和各大出版社的重视,而提升学术出版物的质量,编辑队伍是一支必不可少的力量。在学术出版市场瞬息万变的情况下,培育一支合格的学术图书编辑队伍成为当务之急。学术出版指的是服务于学术研究,进行成果转化的出版行为。学术出版涉及学术期刊、学术图书以及数字化学术产品等的编辑和出版,本文特指学术图书的出版。  关键词: 编辑; 图书出版; 学术意识; 经典意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以形式美法则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为前提,通过对形式美法则及景观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发展概况和相关应用的理解并结合辩证法,论证了形式美法则在景观当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美感 景观设计 形式美法则  1.1多样与统一中的形式与内容  形式美法则中的多样统一是对立统一规律在艺术上的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在马克思中揭示了一切事物都是对立的统一体,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又对立又统一,充满着斗争,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