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花窗的挽歌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wrence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法国艺术家丹纳曾在他的《艺术哲学》里这样描述教堂的彩绘玻璃,“教堂内部罩着一片冰冷惨淡的阴影。只有从彩色玻璃中透入的光线变成血红的颜色 ,变做紫石英与英玉的华彩,成为一团珠光宝气的神秘的火焰,奇异的照明。 好像开向天国的窗户。”由此可见,玻璃花窗在中世纪时期是哥特式教堂建筑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 哥特式 教堂 玫瑰花窗
  在巴黎圣母院教堂的正门上方,有一扇大圆形的窗子,窗子整体为玫瑰花形,故此被称为“玫瑰花窗”。“玫瑰花窗”都是由有色玻璃制成,远远看去缤纷多彩,是哥特式教堂的典型建筑风格。哥特式教堂内部的玫瑰花窗,可谓是世界建筑艺术史的一朵奇葩。彩绘玻璃窗称玫瑰窗,又称凯瑟琳窗(因圣凯瑟琳曾遭车轮刑而得名),为哥特式建筑,特别是哥特式教堂的标志之一。其特征为圆形玻璃花窗辅以辐射状的辐射形窗框。19世纪的哥特建筑复兴热潮中,玫瑰窗也得到重生,甚至出现在中国的土地上。本文以彩绘玻璃的历史,哥特式建筑结构的改变,宗教传播的需求,几方面来研究玫瑰花窗产生的原因。
  圆形的玻璃窗呈车轮状向外辐射,有说法认为玫瑰窗原名来源于古法语中的roué(辐辏状的车轮)。由于当时还不能生产纯净的透明玻璃,却能生产含有各种杂质的彩色玻璃,并且只能够生产小块玻璃。经过繁复设计的彩色玻璃拼凑在一起,像多瓣的玫瑰花一样,因此得名玫瑰花窗(the rose window)。
  一、彩绘玻璃历史
  彩绘玻璃窗是中世纪最有魅力的工艺品之一 , 但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它并不像壁画和油画那么出名。公元前1500年左右.埃及的匠人发明了制造玻璃容器的方法 ,约公元前650年的第一本玻璃制造手册出现在亚述石版上 。人类很早就学会了制做玻璃的方法,也了解了不同的金属盐产生不同的色彩 , 如钴元素产生蓝色,银元素产生黄色,铜产生绿色。彩色玻璃的兴起是与大批教堂的出现相关联的,公元1世纪,罗马成为玻璃制造业的繁荣中心。公元前4世纪埃及人 又发明了玻璃铸模工艺。花窗的制作过程繁复严谨,设计师先设计好玻璃草图,让捐赠人过目,得到捐赠人认可后才签订合约,开始生产。玻璃制作完成后,在教堂中进行拼接组合。每一块玻璃都要达到能够抵抗恶劣天气的标准,并且需要承担自重,这也许是为何这些中世纪的花窗经过数个世纪仍完好无损的原因。彩色玻璃工艺的发展,为玫瑰花窗的出现提供了前提条件。
  二、哥特式建筑结构的改变
  “建筑的艺术样式和风格,必须附丽于相应的结构技术,建筑没有脱离了结构技术的纯艺术创造。附丽于结构技术,就不可避免地被结构技术渗透,表现出结构技术的特点,一个成熟的建筑艺术形式,因此也同时是结构的艺术形式。
   哥特式建筑起初为了能够承载住拱顶的巨大重量,所以建造的教堂墙壁十分厚重。并且厚重的墙体不能开大的侧窗。造成了教堂内部采光糟糕,阴暗压抑。并不符合哥特时代城市市民的心理状况。但在建筑进行改变之后,原来的结构变为了肋架券之后,侧推力就集中到了柱头上,墙面的压力小了,墙体变薄之后,利于开大面积的侧窗。慢慢的形成色彩斑斓的玻璃窗。“在哥特式结构中,因为外部的柱子和拱扶垛取消了对厚墙的需要,所以窗户即多又大。在丝长的石制门柱之间,建筑师会安置色彩斑斓的玻璃窗户。”
  三.宗教传播的需求
  中世纪宗教认为 ,光是最美的,是上帝显身的象征。每当光线透过彩色玻璃時使得的彩色玻璃散发出熠熠光辉。更加渲染了神圣的气氛,多种色彩的玻璃使人联想起宝石般绚烂的天堂景象。使得彩色玻璃工艺得到发展,形成了哥特式建筑的典型组成元素。
  在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理论中,人与上帝之间的交流是极为重要的,因此教堂中的玻璃窗在具有装饰的功能下,绘制了圣经中的故事。玫瑰花窗都是由彩色玻璃制成,通常会布置于圣坛后面的墙面上,再有圣者登上绚丽多姿的玻璃窗时,阳光直射进来的光线透过玫瑰花窗,会在整个教堂中显现出一种“七彩圣光”,让教堂的上部、回廊、殿堂、侧堂以及圣者变得玄幻迷离,如此震撼而又神奇的场景,自然而然的给人以心理暗示。随着自然之光与神圣之光相结合,教徒们心中的崇拜也跟着气氛达到了顶峰,甚至有些狂热的崇拜者,还会出现“见到神”的幻觉,因为在教堂存在的几百年历史中,曾有不少信徒都信誓旦旦的表示自己确实“见过神”,由此可见玫瑰花窗制造的气氛,给人带来的心理暗示究竟有多强大,
  用一段来源于《美学》中的话,“正如基督教的精神集中到内心生活方面,建筑物也是在四方面都画清界限的场所,供基督教团体的集会和收敛心神之用...不过基督教心灵的虔诚同时也是一种对有限事物的超越,而这种超越也决定了基督教寺的风格...所以艺术现在所要产生的印象一方面是不同于希腊神庙的豁然开朗,是一种收敛心神...”④说明建筑的力量可以使身临其境的人,获得虔诚的内心,便于宗教的传播。
  三、总结
  玫瑰花窗是哥特式教堂的眼睛,是其灵魂所在。但其出现并不属于偶然现象,彩色玻璃工艺的发展,建筑构成的改变,利于宗教传播的发展等因素缺一不可。在动荡不安的中世纪,哥特式教堂是宗教和社会生活的中心,教会的权力至高无上,当时的人们对上帝的交流和宗教的认识几乎完全是通过教会。花窗艺术不仅是为了营造烘托教堂的神圣氛围,更通过具体的宗教图像为教徒们提供一个认识上帝的直接通道,是人们对于天堂的向往和想象。 玫瑰花窗犹如黑暗铁盒中的一件珠宝, 它默默见证了哥特建筑的兴衰。
  注释:
  (法)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1963,第50页
  陈志华:《外国古建筑二十讲》,三联书店,北京,2003.第18-20页
  (美)布鲁斯·雪莱:《基督教会史》,刘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第215页
  ④(德)黑格尔  :《美学》,朱光潜译,1979,第93页
  参考文献:
  [1]周志,从彩绘玻璃看哥特式艺术的审美特征.《装饰》总第199期  2009.1
  [2]赵晖,教堂玻璃彩绘工艺 .《上海工艺美术》总第90期  2006.4
  [3]赵迎,哥特教堂彩色玻璃窗之探究.《山西建筑》 第33卷 第 29 期   2007.10
  [4]周志/张夫也,论哥特式教堂彩绘镶嵌玻璃窗艺术产生之原因。《装饰艺术研究》总第152期 2005.11
其他文献
摘要:庚斯博罗作为18世纪英国著名的肖像画家和风景画家英国画家。出生于英国萨福克郡的一个羊毛商家庭,他的母亲是一个静物画家,因此他早期接受了良好的艺术教育,后又在法国画家格霍夫洛特那里做助手并与海曼共事过一段时间。1768年他被选为皇家艺术学院院士。他的作品强调光和奔放的笔触,加之精致的色彩,使他成为皇家宠爱的画家。  关键词:庚斯博罗;肖像画;色彩  英国十八世纪画家庚斯博罗是一个肖像画家,他把
期刊
一、国内外研究动态  1、国外研究动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传统的架上绘画观念受到了冲击。在二十世纪初西方一批艺术家就已经开始将现成材料引入绘画创作。如立体派画家毕加索、油漆工人出身的勃拉克等,他们将油漆、木屑、报纸、甚至香烟粘到画面上,形成最初的“综合绘画”。这可以看作是在绘画中综合运用物质材料的开端。在二十世纪中期,西方艺术里出现脱离“纯”绘画的趋势,这种运用混合的综合效应手段来创作的
期刊
摘要:彝族是我国多民族国家中古老的民族之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国,彝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彝族的传统民风民俗日益丰富和发展。彝族的礼俗内容繁多,囊括了人们从生到死的全过程。人生习俗是这个古老的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的文化积淀,它在族群文化中起着调适维系彝族地区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是彝族的传统文化及社会生产、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
期刊
摘要:通过对产品功能需求的发展、产品设计特点分析入手,论述了设计问题的建模、CAD技术CAE技术、集成设计技术和创新设计技术的发展和现状,从而总结出现代产品设计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产品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创新设计  1产品的设计特点  a.设计问题是开放的复杂系统,需要分阶段、分步骤进行。任何一个产品都不是孤立的,他们是社会的一部分,受到环境的各种影响,与环境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
期刊
摘要:人类社会实践创造了昨天所有的文明成就,事实上,人类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已经把那些落后的糟粕消除;被保留下来的是为今天和明天可以产生巨大的影响,它是人类文化的本质。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影响力,我们总是能够看到,传统文化在艺术和设计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创新、传统文化和艺术,丢弃消极文化!这就是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设计之间的联系,因此,现代艺术和设计也将被蒙上阴影,甚至自我窒息而死。这不是耸人听闻,
期刊
一、国内外研究动态  1、国外研究动态  西方自工业革命以来,随着文明和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生态伦理学在20世纪初应运而生。最先以科学形态提出“生态伦理学”这一思想的是法国著名哲学家、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阿尔贝特·史怀泽(Albert Schweitzer),他曾在一片发表于1923年的著作《文明的哲学: 文化与伦理学》中提出了“尊重生命的伦理学”这一理念,他将伦理
期刊
摘要:虚和实、正和负像骨肉一样相连,形影相随、不可分离。在图形创意中,实体图形容易得到重视、突出和强调,而虚形的作用和意义却易被忽视。有意识地、积极地注意虚形的变化和能量,有效地、有目的地利用虚形进行创作,通过虚实形态的综合互动不仅能提高标志图形的信息承载能力和表达功能,在视觉上更具有强烈的错视感和冲击力,还能极大地丰富图形的表现力。  关键词:正负形 黑与白 虚实 太极  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平面构
期刊
摘要:学术图书在图书市场上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份额,受到国家和各大出版社的重视,而提升学术出版物的质量,编辑队伍是一支必不可少的力量。在学术出版市场瞬息万变的情况下,培育一支合格的学术图书编辑队伍成为当务之急。学术出版指的是服务于学术研究,进行成果转化的出版行为。学术出版涉及学术期刊、学术图书以及数字化学术产品等的编辑和出版,本文特指学术图书的出版。  关键词: 编辑; 图书出版; 学术意识; 经典意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以形式美法则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为前提,通过对形式美法则及景观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发展概况和相关应用的理解并结合辩证法,论证了形式美法则在景观当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美感 景观设计 形式美法则  1.1多样与统一中的形式与内容  形式美法则中的多样统一是对立统一规律在艺术上的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在马克思中揭示了一切事物都是对立的统一体,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又对立又统一,充满着斗争,从
期刊
摘要:薄伽丘通过《十日谈》真实地再现了中世纪的社会生活,毫不留情地揭开了神权教会下的面纱,把神徒们奢侈逸乐,买卖圣职,镇压异端種种黑暗勾当,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中世纪神权下的虚伪。而我则通过薄伽丘的《十日谈》,结合目前的宗教情况,谈论宗教虚伪和肮脏的一面。但并不是完全否定宗教在现实或过去中的意义,深入挖掘宗教的意义以及该如何对人类心灵和思想起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教会;黑暗;天主教;淫念;虚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