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径通幽 柳暗花明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1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怎样使文章情节波澜起伏、摇曳生姿,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以期能给读者带来启示。
  关键词:文章情节;尺水兴波;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5-0067
  清代的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过“文似看山不喜平”、“文须错综见意,曲折生姿”。由此而知,“曲”是使文章结构精巧的重要特征之一。一篇文章,初看开头,便知结尾的平铺直叙式,就如无浪平湖,让人索然无味。倘若在情节的铺陈上做到一波三折,定能吸引读者眼球,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怎样才能使情节波澜起伏,摇曳生姿呢?
  一、开头设悬扣心弦
  悬念在行文中如一块磁石,具有神奇的引力。清代戏剧家李渔就悬念曾有这样的阐述:悬念就是叫人揣摩下文,不知此事如何?让读者对叙述的人物和事件的动态表示强烈期待和关切的心理状态,是一种高明的艺术手段。若在文章的开头就提出问题、摆出矛盾、设置悬疑,即可以勾起读者寻根问底的兴趣,使文章达到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效果。
  如七年级人教版阅读篇目《羚羊木雕》,这篇文章围绕羚羊木雕讲述我和万芳的友谊,以此含蓄批评父母的重财轻义,呼吁父母要理解孩子、尊重孩子。文章首先就以妈妈的一句问话开头“那只羚羊哪儿去啦?”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而且是“突然”追问我羚羊木雕的下落,让开头气氛就如此紧张,就一下就揪住了读者的心,不禁想知道那只羚羊木雕究竟是什么?它到底去哪?为什么不见让妈妈这样惊慌、着急?开头设悬,就让我们读者迫切的想读下去,寻找答案,解开疑问,很好的避免了平铺直叙,也达到了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二、巧设误会掀波澜
  古人云:“人贵直,文贵曲。”平铺直叙是为文之大忌,而要让文章起伏跌宕,扣人心弦,巧设误会不失是一种好方法。
  误会是一种现象、一种行为、一件事情被作品人物看成另一种现象、行为、事情,从相反的方向加以理解而产生的。可以激化文章中人物的矛盾,掀起波澜,不断推动情节的发展变化,来展示人物性格、事件性质。
  如《驿路梨花》:讲述了哈尼小姑娘学雷锋,甘当无名英雄,热心帮助有困难的过路人的事迹。在内容的铺陈中就是反复运用误会法:第一次是我们认为瑶族老人是小茅屋的主人,是误会;第二次是我们和瑶族老人认为哈尼小姑娘是主人梨花,又是误会。原来梨花已嫁到山那边去了。由于巧设误会,悬念叠出,使文章回环曲折,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三、抑扬反差显主题
  欲扬先抑,是一种人物描写技巧。欲扬先抑的“扬”,是指褒扬、抬高。“抑”,指按下、贬低。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用这种方法,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这是使情节达到跌宕起伏的又一个好方法。
  如:《阿长与山海经》通过对长妈妈的一些生活片段的回忆,寄托我对长妈妈的感激、怀恋之情。但文章前半部分作者以大量的笔墨写我如何讨厌阿长:谋害隐鼠、切切察察、爱告我的状睡觉摆“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让我去做那些烦琐之至,至今想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讲长毛的故事,这些是抑笔,后部分因为她为我买渴慕已久的《山海经》,对于这本书,谁也不肯真实的回答我,只有不识字的阿长主动来问我,并把我的心愿一直挂在心上,想方设法为我买来了。于是我对阿长产生佩服和敬意。作者的情感由抑到扬,突出主题。就很好地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读来波澜起伏。
  四、前伏后应消疑虑
  伏笔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可以理解为前段文章为后段文章埋伏线索,也可以理解为上文对下文的暗示,一般前有伏笔后有照应。它的好处是交待含蓄,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读者读到下文内容时,不至于产生突兀怀疑之感。
  如:《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也多次使用了伏笔,暗示了文中爸爸已经病得很重,可能将不久于人世。比如文章开头“我”回忆去医院看望爸爸时,爸爸曾说:“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大了,是不是?”这是一处伏笔。又如当毕业典礼的钟声响起后,我突然又想到妈妈、爸爸,并疑惑“妈妈今早的眼睛为什么红肿着”,是在暗示妈妈对爸爸的病情很了解,在知道他将去世时心中的悲痛。而毕业典礼结束后,“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急急忙忙赶回家去,这恐怕是一种预感,在文中也成为爸爸即将离开人世的伏笔。至于写她进家门以后看到“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子”,从起笔到落笔,处处有伏笔,事事有照应,使文章读来哀而不伤,情节错落有致。
  写作有法可循,但文无定法。如果这些方法我们能善于学习、反复体会、巧妙运用,我们的文章情节就能波澜起伏、摇曳生姿,勾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了。
  (作者单位:湖北省公安县埠河中学 434302)
其他文献
摘要:学生学习语文,仅仅学好语文课本上的阅读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在教学中及早地引导并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不断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学习潜能得以充分的发掘。本文就搞好初中语文课外阅读阐述了笔者几点粗浅的认识,以期给同仁带来启示。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外阅读;阅读兴趣;阅读能力  人才源自知识,而知识的获得跟广泛的阅读积累是密不可分的。古人有“书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2012-2013年国家级英语重点立项暨贵州省基础教育教学实验重点课题高中英语语篇教学对学生学习结果影响的研究结题报告。并谈了今后的工作设想,希望能引起广大教师的共鸣。  关键词:高中英语;语篇教学;学习结果;影响;结题报告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9-0102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新课程改革
摘要:地理教材比较研究是地理教学主要研究领域之一,本文通过内地人教版与香港牛津版高中地理教材体系对比分析,认为内地和香港教材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总的来说内地人教版三个模块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是按照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统一设计的。联系紧密,具有系统性强的特点。香港牛津版地理教材别出心裁采取主题与议题一一对应的关系,将主题与议题有机地串联起来。主题使学生有系统地学习地理基本概念和知识。  关键词
在比利時首都布鲁塞尔中心广场,矗立着一尊著名的铜塑像,名为“布鲁塞尔第一公塑像”,塑像的主人翁是小英雄于连。于连塑像像个小顽童,一只手插在腰间,小肚子前倾,双腿微屈,旁若无人地在撒尿,样子憨态可掬,惹人喜爱。  传说在14世纪,法国入侵比利时布鲁塞尔,侵略者在布鲁塞尔市政府的地下室里安装了炸药,并用一根导火线引向室外。当导火线燃烧的时候,被小男孩于连发现了,他想用水灭火,可已经来不及了。就在这危急
摘要:将分层次问题教学法与小组合作的优化组合运用于我们农村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可选择的学习内容、多样化的课堂任务和不同的目标达成方式,更能适应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和多样化的学习风格,有利于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及学习兴趣的激发,从而为进一步的学习夯实基础。  关键词:高中英语;分层次问题教学法;小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
在社会进步越来越快的今天,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变得越来越快。社会的飞速发展在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日益丰富的同时,也在改变和冲击着我们的生活,对孩子的影响尤为明显。突出表现是,不少年轻人功利思想严重,和父母、老师、同学之间的交流日渐减少,感情逐渐淡漠。主要表现为:节约意识淡漠,好攀比,花钱大手大脚,对父母的养育从不知谢,对老师的教诲毫不领情,对他人的困难冷漠相视,遇事以自我为中心等。很多教育工作者均有同感,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可以说等于给了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那么如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是我们议论的话题、研究的焦点。因为一个人博学广闻,知识丰富,大量的是靠自学得来的,这是不可非议的。因此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已经是大家非常关注的方向性问题,国内如此,国外更是如此。因此,我们培养的学生应当具有热切的自学能力才能学好知识,学会技能。古人说得好:“善学者教师安逸而功倍,不善学者教师
摘要:调查发现,技校烹饪专业理论教学存在着观念落后、教法陈旧、教材滞后、缺乏有效激励评价机制等弊端;指出技校烹饪专业理论教学应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加大设备投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法,整合课程资源,改变文化课、专业理论课、实践教学课时比例不合理的现象,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关键词:技校;烹饪专业;理论教学;存在问题;对策  技校烹饪专业培养的是德、知、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扎实专业理论知识
摘要:对母语的学习,学生一直都兴致不高。在语文课上,经常会看到学生睡觉、上课回答问题不积极等现象。特别是高三语文复习,对于学生来说更是一件无聊至极的事情。所以,语文教师就需要深入思考,组织积极高效的复习,从而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提高复习效率。  关键词:高三语文;复习;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5-0086  前不久发布的北京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动,计算机辅助教学愈来愈广泛地运用于教学活动中,是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重要方式之一。多媒体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有能够直观地展现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授课质量等优点,但也存在一些弊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还需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通过不断地实践、探索和总结,将多媒体教学加以完善,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历史教学;利与弊  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