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使用导学案的思考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lida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导学案”作为一种新的课型已经悄然走进新课改的课堂。我们着力探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使用“导学案”教学,以期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进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真正实现高效课堂,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导学案”的内涵
   “导学案”就是导学方案,主要是由教师主导编写完成,学习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难易程度适中,供学生学习使用的方案。它既反映学习结果,又体现学习过程。
   用“导学案”教学就是以学案为凭借,在教师主导下,通过学生自学、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等活动,最终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导学案”实施的意义
   使用“导学案”教学是在新课改的过程中,为了追求并实现高效课堂的一种教学模式的大胆尝试。它一改过去“满堂灌”的教学现状,真正做到师生通力合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根据学案,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完成相关内容。这种教学模式符合新课改精神的要求,符合语文学科学习和教学的特点,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三、高中语文“导学案”的设计
   一份好的“导学案”应与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能力、学习心理等具体情况相适应。所以笔者认为“导学案”的设计应遵从以下要求:
   1.“导学案”的学习目标必须明确合理。能紧扣教材,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三维角度较全面地体现教材的知识结构,使知识更具有条理性、完整性。
   2.“导学案”的内容设计难易程度要适中。能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各层次的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给予学生能学、学会的成就感,激发学生想学、乐学的内在动力。
   3.“导学案”的问题设计要题量适当,重点突出,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高中语文“导学案”的设计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又要注意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熏陶和引导。
   四、“导学案”的实施
   1.“导学案”的编写。因为“导学案”必须在课前发到学生手中(建议前一天),所以必须提前编写好。而且内容需要连贯、统一,还需要进行勘误,所以至少提前一周编写。“导学案”的编写要充分发挥备课组的力量,由备课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较好的方式是每一位老师负责若干份编写任务,然后由备课组讨论确定用于实际教学的“导学案”,这样既能保质又能保量。“导学案”的编写要在充分调查本校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现状的基础上进行。
   2.使用指导。为了更好地使用“导学案”,教师一要让学生明确本专题、本篇课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二要让学生最好了解学案的编制思路,以便学生在自学阶段能更好地走近教材,走进教材。
   3.“导学案”要“双批双改”。教师要充分掌握“导学案”的“主动权”,定时发放,准时收回,及时批改,适时反馈。学生预习自学阶段完成后,教师要收缴学案进行第一次批改,了解学情,预设生成。学案不是课堂上一次性使用的材料,教师要回收学案,进行第二次批阅。二次批改便于老师掌握学案的使用情况,以及学生自学阶段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发现其中学生错误的共性,进行适当的学法指导。
   4.恰当处理练习强度。一般情况下,导学案中当堂检测的强度是够的。当然,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练习的量。我校是通过导学练的方式进行的,分篇章、分模块的编写,然后采用检测考试的形式分阶段有重点地进行强化训练。其实这里的“强度”更应指“导学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强弱,而非仅仅指训练的多少。切不可只重形式,而忽视了“导学案”的真正价值。
   五、使用“导学案”应该注意的问题
   1.教案不能成为制定导学案的蓝本,导学案也不能代替教案成为教师教学的唯一。“教案”的重点是突出“教”,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是教师根据大纲要求和教材情况编写的,供教师讲授使用的案例。 “导学案”重点突出的是“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是教师用来导学的凭借,是学生培养自学能力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的重要手段。因此,不能单纯地将教案中要求学生掌握的问题照搬到学案上让学生完成。
   2.不能以练习题定“导学案”。导学案编写的大忌是把教材简化为练习题,把本应生动的课堂变成了一堂习题课;我们还要防止学生自主学习的随意性。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扮演好导游的角色,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凸显。
   总之,用“导学案”教学只是新课程改革下的一个尝试,有没有更好的模式,有没有更好地编写“导学案”的方法等问题都有待于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思考,进一步解决。
   辛红梅,教师,现居江苏邳州。
其他文献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从总体上看,目前中学生作文质量仍然不尽如人意。通常情况下,作文教学侧重字句的修改推敲、段落层次的调整完善、篇章结构的指点修正等等,忽视了学生作文品质的培养和训练。然而,学生作文思维上的缺陷和障碍正是他们感到作文难写的症结所在。我们应该利用新课程改革的契机,转变作文课以前的重技巧语言表达轻思想训练的观念。我们应该学会培养起学生的作文思维品质。  
作文教学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有着很强的计划性。初中三年,应该有个完整,清晰的作文教学序列,每次作文教学都应是整个序列上的不可缺少的一环。然而,当前作文教学无序的状态十分普遍,作文的训练与指导没有一个明确的计划,没有一个训练的序列,什么年级着重培养学生哪方面的写作能力,围绕哪些点进行训练,没有一个全面的考虑,作文教学的随意性、盲目性很大。这当然跟作文教学没有一个单独的自成训练体系的教材有关,但同时
父亲教养参对儿童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价值。国内有关父亲参与儿童教养的研究应积极借鉴国外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为此,围绕父亲教养参与概念的变化、父亲教养参与影响因素模型
初中学生尤其是初三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量的有关诗歌的基础知识、阅读经验并在自我阅读过程中会习得一些基本的诗歌解读方法,如果教师在这个时候还把学生放在“零”起点或不能跟进较为专业的解读技术和鉴赏策略,那么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将很难提高,甚至可能永远停留于原始阶段。所以,作为教师应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遵循教学规律,结合考试要求,在复习阶段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把握方向,这样才能收到高效的复习效果。   王荣
弓形虫脑炎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晚期较严重的机会性感染之一,临床表现多样,脑部影像学检查复杂,由于 Toxoplasma encephaliti
推力矢量技术是提升导弹性能的关键技术。流体推力矢量技术作为一项全新的推力矢量技术,具有传统机械调节式矢量喷管无法比拟的优点。简要介绍了推力矢量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情
Deep packet inspection(DPI)scans both packet headers and payloads to search for predefined signatures.As link rates and traffc volumes of Internet are constantl
教师文言文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想亟待转变,不能再用传统的模式开展文言文教学,需要与时俱进,因材施教,注重文言文教学的灵活性和学生主体性的发展,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文言文。所以,我结合以往的实例和自身经验,探讨和研究了初中生文言文的学习策略,希望对初中生文言文的学习提供借鉴意义,对文言文教学产生参考价值。   一、巧妙设计导语,激发学习动力   导语的设计应该遵循趣味性、知识性的原则,不论是讲一个古老
“感悟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改变了传统由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对文本理解、思考的阅读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认知水平、知识储备、情感体验等要素对文本进行理解、思考、体悟。它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了课堂上的师生民主平等对话,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使语文阅读课堂更具诗意和生命力。   一、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感悟教学重点   高中语文教材体裁多样
拓展是指在围绕课本内容的基础上,适当的补充材料,达到扩大学生视野和加深文本理解的目标。在实践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存在诸多问题,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实践教学经验针对九年语文教学设计中拓展的实施展开探讨,进而形成合理的拓展策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1.拓展应守原则,围绕教育教学目标展开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应该遵循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的原则,在该原则的基础上围绕教学目标开展。著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