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英语模块整体教学设计的案例研究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841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英语课程改革以来,教师“填鸭式”教学的问题得到一定的缓解,学生在课堂中得到更多主动参与与体验学习的机会。不过,英语课堂教学仍然存在表层化、碎片化的问题。教师重视语言知识的输入,忽视了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深度学习中模块整体教学设计的提出,有助于解决以上问题,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本文以广州版六年级下册Module2 Animals 模块为例,从指向深度学习的模块整体教学设计理念的提出、模块整体教学目标与分课时目标的设计与案例实施来研究小学英语模块整体教学设计的实施。
  【关键词】模块整体设;小学英语;深度学习
  一、引言
  自《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实施以来,新课程理念中得到了广泛认可。然而,英語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依然存在碎片化,教学流于形式等问题,教师忽视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和正确价值观的培养;“丰富有趣”的课堂活动限制了学生认知、知识建构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课堂中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减少,进而导致英语教学忽视了学生的思维过程。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含语言能力、文化品格、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四个维度。而深度学习的提出为解决学生思维品质得不到发展的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深度学习强调活动与体验,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通过调整、编排学习内容,侧重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建立关联。在指向深度学习的模块整体教学设计中,学生会在学习活动中对学习内容进行批判性思考,获得问题解决的能力,并发展正确的价值观。
  然而,深度学习的目标达成并非是一个简单的认知和价值培养过程,必须依托一系列的语篇与结构。因此,把主题相关联的话题、语篇和结构作为学习材料,在学习中引导学生感知、整合和评价将会进一步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2013年开始,广州市小学使用教科版《英语》教材(下文统称为“广州版英语”),该版本教材采用独立的话题作为每个模块(Module)的主题,而话题是相互独立的,每个模块(Module)包含两个单元(Unit),贯穿教材的主线是功能与结构。在三、四年级中,两个单元主要以情景对话为主,而五、六年级以一篇对话和一篇阅读文本为主。虽然话题之间相互独立,但是从纵向来看,话题是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编排的;横向来看,模块的功能与结构是有重叠的。
  因此,基于广州版英语教材的模块编排,采用指向深度学习的模块整体教学设计,将有利于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本文将从深度学习的视角出发,以案例分析广州版英语六年级下册中的Module2 Animals内容,探讨如何开展模块整体教学设计。
  二、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指在理解的基础上,批判性地学习新思想和新知识,将它们融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使众多知识相互关联,并能把原有的知识迁移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做出决策,解决问题。
  而郭华在2021年提出的深度学习的定义是人们广泛认可的。深度学习是在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全身心投入,获得健康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里,学习者聚焦引领性学习主题,开展一些列学习活动与任务,并通过学习者的主动参与和积极体验式学习,掌握知识和方法,重新建构知识结构,并能够把新知迁移和运用到新的情境中,从而使学习者的思维品质得到发展。
  王蔷、孙薇薇、蔡明珂和汪菁在郭华的研究上丰富了深度学习的特征——活动与体验、联想与结构、本质与变式、迁移与创新和价值与创造,补充了深度学习在英语学习中还存在“内化与交流”这一特征。
  深度学习的理念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是一脉相承的,都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实践性和运用性,强调学习者在已有的经验中开展学习,通过整合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重新建构知识结构,并能够主动参与和积极体验学习过程,突出引导学习者在活动和体验中发展思维品质和培养正确价值观的作用。
  指向深度学习的模块整体教学设计则是整合并丰富课程内容,把模块中两个知识单元统整起来,通过探究主题意义对文本进行解读与分析,找出语篇相关的主题意义,提炼学习者需要掌握的核心素养学习维度,将碎片化的知识有机整合起来,从而成为一个符合学习者认知规律的学习设计。
  三、指向深度学习的模块整体教学设计案例探讨
  下面,笔者将以广州版英语六年级Module2 Animals的模块为例,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与教学方实施视角分析讨论指向深度学习的模块整体教学设计的实施。
  (一)整合模块教学内容,确定单元教学目标
  整合模块教学内容的目的是为了找出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提炼主题意义,从而整合课程资源,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学习者的生活,便于学生注意和理解。在本模块中,Animals涉及到“我与自然”这一主题中的“保护动物”。教材的编排主要是两种类型的语篇——对话和议论文阅读文本。Unit3 What animal is it?是一篇对话文本,主要讨论了动物的特征与生活习性;Unit4 We can save the animals.是一篇关于保护动物的议论文阅读文本,议论了为什么要保护动物和如何去保护动物等内容。
  基于对模块内容的解读与分析,笔者对这两个语篇的主题意义进行了整合,提炼出学习者需要逐层建构的学习维度:认识什么是动物,动物的特征与习性,深化和建构学习者对动物知识的结构;为什么要保护动物,树立正确的观念;如何保护动物,提出建议与措施。因此,基于以上核心学习维度,笔者在这个模块中增加一篇动物阅读文本。
  围绕以上三个维度,笔者设计了模块整体设计目标,而模块整体教学目标的达成依赖于一系列具体的课时小目标的一一达成。因此,模块整体教学目标需把长远的育人目标再细化到每一具体课时目标的实施中,使英语学科素养可视化、操作性强。
  (二)基于单元目标设计课时目标和主题意义探究活动   模块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学习者对每个具体语篇的深度学习,下面以Animals模块Unit4 We can save the animals.为例,探讨如何在具体的课时中实现模块整体教学设计的目标。
  We have only one earth讲述了动物生存受到威胁,分析了动物身处险境的原因并提出了人类应该如何保护动物的建议。该文本展现了正确的人与自然和谐的世界观: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该语篇作为一篇议论文文本,标题、正文和配图等组成,配图中有两个主体——绿色地球和各种动物,反映出地球生物的多样性。正文共三段,第一段以假设性提问出发——如果地球上没有动物,我们的世界将会是什么样的,引发学生思考,点出了动物生存受到威胁,引出主题为什么要保护动物、如何去保护动物;第二段列举动物消失的原因——人类的活动导致;第三段呼吁人们为保护动物,必须有所行动。在学习中,以问题为导向,指导学生阅读并完成相关表格和思维导图获取和梳理知识结构图,并在结构图的帮助下与师生复述文章内容,达到运用知识内化和交流的学习目标,并通过说说自己怎么去做才能更好保护动物来进行知识的迁移和创造。
  因此,语篇Unit4 We can save the animals.教学目标如下:
  在学习本课后,学生能够:
  1.获取、梳理本课动物为什么面临困境和人类应该如何做,并利用表格或思维导图呈现该文章的知识结构。
  2.运用语言,描述和阐释哪些人类活动导致动物身处危险。
  3.推断作者对人类活动的态度,从哪里体现的。
  4.联系自己的实际,提出人类应该如何保护动物。
  因此,模块整体教学设计中,教师应按照“活动与体验”的特征,设计适合学生的学习活动,巧妙设疑引导学生开展思维活动、自主探究。故而,本课时紧扣一系列递进问题进行设问,通过问题导向,学生可以在活动与体验中完成新旧知识的链接,重新建构、完善知识结构,并与同伴和教师交流时达到语言结构巩固的目标。通过围绕核心素养维度的主题,设计一系列递进的问题,利用问题导向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与体验,在学习活动中用可视化的图形如思维导图完成新旧知识的建构,建立新旧知识的链接,并通过小组内分享和课堂上复述达到知识与结构的内化与交流;通过推断和论证作者对于保护动物的态度,引发学生对保护动物的价值观判断,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明白如何去保护动物。
  四、结语
  模块整体教学的有效实施,不仅需要设计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与体验学习,还需要教师在课堂中进行持续性的评价,并能从英语语言和小组合作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得到及时、具体、有效的反馈。
  模块整体教学设计要求教师钻研教材,对文本进行深刻全面解读,提炼主题意义,必要时对文本进行删、改、增和调,要求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和深度学习的特征来进行教学设计。
  在模块整体教学设计中,如何适当地分课时目标设计以便达成模块整体教学目标是一线教师的挑战之一,需要广大英语教师在今后的实践与研究中寻求答案。
  参考文献:
  [1]Wiggins,G.
其他文献
【摘要】当前,素质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小学语文素质教育也成为热点问题之一,但是在实施的过程当中,却出现了美育缺失的重要问题。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小学语文素质教育成效,我们需要从审美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结合自身的经验,探索出一个包含审美元素的语文教学模式,促进小学语文课程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审美;路径  一、美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  
小班下面这三句话分别是谁说的呢?请用线连起来。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摘要】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不再采用单纯的知识传授方式,而是倡导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比较有实效性和创新性的教学理论与策略,小组合作学习在提高学生的学科成绩、学习氛围和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等方面都有显著作用。  【关键词】小组合作;有效;小学英语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目的是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让学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学生词汇量的掌握情况直接影响英语教学的效果,而科学的词汇记忆方法欠缺是目前初中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利用“联想记忆法”对单词实行“有一定新意”的重复记忆,将英语中类似的词汇联系起来记忆,从而大大提高词汇的记忆效果。  【关键词】英语词汇学习;联想记忆;记忆效果  词汇学家McCarthy(1990年)指出,不管一个学生的语法学得有多
5月5日晚,阿里巴巴集团公布了2016年第一季度和2015年财年全年业绩,阿里云在2016年Q1营收10.66亿元,增速达175%,创历史新高。在2016财年(2015年4月1日至2016年3月31日)阿里云营收达30.19亿元,同比增长138%。  自身数字证明阿里云飞速成长的同时,对比数字恐怕更为直观。因此,德意志银行5月4日公布的一份调研报告也就格外引入注目。它发布于阿里财报之前,透露了一个
【摘要】《新课标》中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和“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小学数学与计算相关的内容占有很大的比重,涉及周长、面积、体积的求法以及简易方程、比例和统计图表等知识。而教师在教学过程重算法轻算理;重练习轻理解。学生则认为计算好学,出错时也认为是自己粗心所致。本文对
【摘要】随着新时代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在九年义务教育中,语文教学目的已经从单纯培养学生主旨大意归纳能力升级为培养学生语文阅读综合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逐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指导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促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但是,在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过程中,由于学生识字能力较弱,语言逻辑能力和分析能力尚浅,导致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提高不明显。因此,本文主要以人教版二年级教材为例,通
【摘要】中学历史课的价值主要在于整合历史,人文地理以及其它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应知识与技能,培养现代公民应具有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探究教学是一种将科学领域的探究引入课堂,使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的本质,并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教学应在合作、互助、民主、开放的课堂气氛中进行,倡导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和协作,以及对经验和学习成果的共享,促进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
[摘 要:口语交际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口语交际教学却没有标准的策略引导。本文通过探索口语交际教学的策略,为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一些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本文将从以下三大策略进行论述,一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二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中进行双向互动,三是示范引导,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在人际交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找准每一课的读写结合点,让学生感悟语言密码,做到读写相合;扣住写作方法,学会读写迁移;延伸课文内容,力求创意表达。  【关键词】读写相合;读写迁移;创意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其主要任务不是学“课文的内容”,而是学课文的“语言文字”,学课文的“表达形式”。为了充分发挥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