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异标新二月花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aai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作文题历来备受社会关注,一是因为它占分比例高,在所有高考科目中没有哪个科目有一道题占60分的;二是因为它综合性强,一个高中生积累的博约、见识的深浅、品位的高低、语言的文野,都可以从一篇作文中反映出来;三是因为作文题最容易引发见仁见智的评价,而作文评分误差又是所有高考试题中最大的。
  2011年全国语文高考共有17个作文题,其中给材料作文的有9个,既给材料又给标题的有3个,只给标题的有4个,给材料又给话题的有1个。2012年的17个作文题中,除了江苏卷既给材料又给标题外,其余16个作文题清一色的给材料作文,从2006年教育部考试中心的作文题放弃话题作文而推出新材料作文以来,这种局面是第一次。我以为这种局面的出现不是偶然的,促成因素也是多方面的,我以为很重要的一点是,语文高考采用给材料作文最安全。可以作为佐证的是,2012年6月7日中午,在网络上传布的高考作文题后来与真题对照,有很多的题相去甚远,甚至大相径庭、南辕北辙。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命题、制卷、印刷、运输、保管等诸多环节都考验着作文题的保密性,对比给材料作文,《早》(2010年湖南题)、《旧书》(2012年湖北题)这样的作文题,保密难度大是不言而喻的。
  2012年高考17个作文题所使用的材料,形式多样,异彩纷呈。湖南卷使用了一帧摊开的双手的照片,辅之以一组排比句(32个字)的解说;湖北卷用杜甫《春望》中的“家书”做引子,引出学生甲、乙、丙、丁对书信形式的议论。我们从这两个作文题的材料中不难看出命题教师自编自制的良苦用心。
  其余15个作文题的材料都有所本,多数来自报刊网络传媒,也有一些摘自书籍。例如全国课标卷、大纲卷“修船工补船洞”“学生周末回家帮妈妈挑秧苗”的材料分别来自《羊城晚报》《中国组织人事报》,北京卷“巡路工计永革独守深山”的材料来自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浙江卷“学生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的材料来自台湾作家刘继荣的网络博文,上海卷关于“来自心灵的微光”的议论则取自《爱默生集》。
  对这些有所本的作文题材料我有两点看法,一是不宜照搬所本之文(引用格言警句除外),命题者应有所加工改造,渗透测试目标,引领思维指向,以免全国的老师学生都去争阅某几种报刊杂志。二是所本之文不宜直接或过多地贴近社会热点,对主旋律和正能量要讲究“暗合”。北京卷“巡路工计永革独守深山”的材料来自2012年5月17日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在同一时期媒体大量集中报道的还有“最美的司机”“最美的教师”,如此直接贴近社会热点的后果之一是学生的思维可能容易被束缚,拘泥于真人真事歌颂劳模,不敢跳出老计去思考老计背后的一些精神层面的内容。与之相比,全国课标卷“修船工补船洞”的材料引发对“行善”和“感恩”的思考,很有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暗合主流价值观,又能有力激发和有效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
  从有效且充分发挥高考作文题的选拔功能的角度看,一道好的作文试题应该是没有“靶心”的,教师也不必煞费苦心地要求学生一定要从作文题材料中寻觅“最佳角度”。2009年全国课标卷和大纲卷的作文评分量表中就明确规定,“题意”这一项的评分标准,一等与二等是相同的,都是“符合题意”(而不是一等“紧扣”二等“符合”),三等是“基本符合题意”,四等是“偏离题意”。全国课标卷“修船工补船洞”的材料可写的角度很多,例如:修船工做好事、船主知恩图报、做好事有好报等。大纲卷“学生周末回家帮妈妈挑秧苗”的材料可写的角度也很多,例如:甩掉多余的顾虑、挑起担子坚持到底、在实践中学习、在妈妈的鼓励下成长等,这些角度都是有思维深度和生活体悟、考生喜欢探究和写作的选题。我们可以评判考生选择这些选题写得好与不好,但这些角度没有“最佳”与“次佳”的区分,写好了都能得高分。
  好的高考作文题还应该为不同写作水平的考生搭建起广阔的展示平台,在一道题里做到这一点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浙江卷和湖北卷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他们的共同点是把限定性选择与自主选择结合起来。
  浙江卷作文题的材料取自台湾女作家刘继荣的博文,内容是女儿被评为“最欣赏的同学”后母女的对话以及由此引发的网民的三种议论。材料具体、朴实,贴近学生实际,网民议论使母女对话的寓意得到延伸和展开,考生对网民三种议论的选择使开放性与限制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湖北卷作文题把一段关于“书信”的材料以语文课堂教学实录片段的形式呈现,以背诵篇目《春望》中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为构思的触发点,以甲乙丙丁四个学生的看法为中心,试图引导考生思维多向展开。比如,在紧密联系现实的前提下,可以分别从老师的“家书消失”、生甲的“不可替代”、生乙的“更便捷”、生丙的“形式变了”、生丁的“很多东西都在悄然改变”等见解中选取角度立意作文;也可将师生的“看法”进行整合提炼,进一步明确“看法”的哲理内涵和现实指向,并能由此及彼地广泛联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实际说开去,从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过去与未来、传承与创新、守望与扬弃、回归与疏离、物质与精神(情感)等层面展开对“变”与“不变”的理性思辨。这样,从不同水平的考生对于试题材料的理解和认识的深浅以及作文立意指向的广度和深度就可以体现作文试题考查的层级性要求。
  从全国范围看,考场作文所反映出的高中生理性思辨能力的低下和日渐衰落,已是一个刻不容缓亟待解决的问题。上海卷这两年的作文题,锋芒所向都落在了理性思考能力的检测。
  今年上海高考语文作文向考生提供了一段议论性的文字,以“微光”比喻各人自己的长处和价值,通过“微光”从闪现到舍弃又到被发现的过程,引导考生对自我作理性思考。这段文字选自《爱默生集》,寓含哲理,富有思维张力,体现了思辨性材料的特点。这段文字内涵丰富,语句之间具有内在逻辑性,“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提供了进行纵向深入思辨的可能性。这段文字容易与考生的感性生活经验相联系。考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贴近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实际生活,引导他们思考自我的价值是什么、如何塑造自我、我愿意有怎样的“自我”等萦绕于心的问题,这样有利于思辨能力在考生的作文中得到体现,在评卷时得到测量,也有利于实现高考作文的区分功能。
  高考作文命题讲究开放性和限制性相统一,开放性是第一位的,限制性是为了防止宿构和套写,以保证写作测试的有效、可信,公平、公正。开放性不等于选材的随意性,重要的是让学生自主地构想主题,文字提示过分繁琐、过分坐实,容易限制了学生的自由思考。限制性体现为一定的思维力度,包括抽象思维的能力。作文题也不能过于简单、直白,否则就容易给宿构或套写者开方便之门。
  2012年17个作文题异彩纷呈,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预设主题,不编织一个貌似有理的圈套让学生往里钻,而是尽量提供多种可能和结局。作文题只给定了可能,没限制你的不可能,这种想象和伸缩的自由,才是写好考场作文的真谛。我们期待着2013年会出现更多更好的作文题,引领并推动中学作文教学走向新的高峰。
其他文献
[摘 要:合作学习的方式已逐渐被广泛运用,其对于学生的培养不仅存在于课程知识的学习,更是学生综合能力的锻炼形式。然而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合作的成效可见一斑,仍存在不同程度的教学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立足于课堂本身进行及时反思,进而采取更优的科学方式展开教学,以将合作学习的培养优势充分发挥,从而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合作学习;初中语文;语文教学]  教学方法的优化是现时代不断发展的必然趋势,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永无止境的科学,也是一门永远不会完美的艺术。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上好语文课,就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的优势,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我在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现将自己的心得和同仁们分享。  我觉得,一堂语文课,想让学生轻松、愉悦地学习,至少要做到以下四点:  一、创设良好的
对于课堂提问艺术的深思,我是从一个同课异构课例开始的。《风筝》一文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触鲁迅的文章,其中丰富的内蕴给教学带来了较大挑战,两种不同的问题设计更是给我带来了深刻思考。  问题设计一:  主问题:文中“精神虐杀的这一幕” 具体指什么?  根据这一主问题,又设计了三个相关的小问题:  1.结合文中具体语句,说说文中的弟弟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根据课文内容,说说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育的重心,阅读教学的宗旨在于提高效率、培养阅读习惯、营造读书氛围,使学生通过阅读不断吸收人类先进思想和创造性思维的成果,获得自学能力,学会终身学习。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最容易体现培养阅读能力效果的是语文课。语文与其他学科不同,主要靠“学得”和“习得”,而非教师的“教得”。因此,要想真正获得语文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培养对语文知识的情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及科
作文语言是否优美准确生动,直接决定学生的得分。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习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语言的锤炼。对此问题,笔者结合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确定主题,找准材料,应该说作文总体已经确定,但是如何更好地把这些内容表达出来,这也是作文的一个难点,当然也是作文得分的一个关键点。同样的主题,每个人表达的方式不一样,效果自然也就不同。  如何提升学生的“言境”?在此支出几招,希望对大家有
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程标准》一直非常关注中学语文课堂中鲁迅作品的教学问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解读》明确指出:“鲁迅是近代中国精神建构的重要资源”,“教师要注意改进鲁迅作品的教学,要善于引领学生研读作品,揣摩作品,走进鲁迅的世界”。《语文课程标准》充分肯定了鲁迅精神在当代的重大意义,同时也为鲁迅作品的教学指明了改进的方向。那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解读
[摘 要:随着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每年都在稳步增长,再加农村就业需求以及再就业人群的就业需求,大学生在就业时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而与此相应的则是学生对于就业目标、就业观念、价值取向、政治思想状态的模糊和淡化,精神层面的问题和状况频发。而对大学生进行相应的就业指导并不只是要对学生进行依据自身条件的就业方向规划,更要对学生的思想层次和政治层次进行有效教育,为学生进入社会工作做好职业发
很多个暑假都是在困惑与挣扎中求生,总希望能够在这个时间借助书籍让自己完成一次华丽的蜕变。可是,孩子、家庭常常成了我慵懒和逃避的借口。每每开学了,却依旧是“瘦弱”的自己,追悔莫及……  林华民老师的《做一流的教学能手》让我的这个暑假从生活的迷茫中找到了坚定的自己,也在教学的困惑和管理的阴霾中找到了一线阳光。读完这本书,内心汹涌的是阵阵莫名的感动。感动于林老师对一线教师的细腻理解,毫不保留的教学箴言,
[摘 要:高校教师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核心力量,其是否具有良好、正确的法治思维,将直接决定和制约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和质量,间接影响我国的法制建设。切实加强高校教师的法治思维和职业道德建设对提高我国高校学生法制意识、高校教育质量、社会法治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等教育;法制思维;重要性]  高校教师除了教授学生专业知识以外,更是学生的人生导致,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即将步入社会的学生会产生
文言文对话教学以巴赫金“对话理论”“后现代主义”“建构主义”等为理论基础,“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和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教师、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为阅读对话,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为教学对话。目前的文言文对话教学,两种对话存在明显问题: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不够深入,不能有意识地从对话教学的角度、从学生的角度与文本对话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