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怎样的“起跑线”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5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20年来教育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有目共睹,举世罕匹。然而,一种似是而非的输赢观,正在导致事态走向自己的反面。“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牵动了神州天下的父母心。千千万万家庭为之付出沉重代价。天真稚气的孩子们无奈听凭摆布,除了吃睡,不容余暇,失去了童年的欢乐,承受着不堪的压力和摧残,沦为畸态潮流下的牺牲品,身心疲惫、兴味索然。
  “唯人,万物之灵。”人类的生存竞争,不是稍纵即逝的百米短跑,而是一场充满艰难曲折、上下探索、比拼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马拉松。
  如果把小学课程搬进幼儿园,把中学课程塞进小学,急于给莘莘蒙童强化训练,提前灌输海量应试或应景教材内容,就是“精神填鸭”和炮制听话的应考机器的做法。世界上杰出人才的成功经历证明,“起跑线”上拼命争风头不仅毫无意义,恰恰意味着舍本逐末,揠苗助长,误人子弟。中了“赢在起跑线上”的魔咒,可能等同预设了“上智”变“下愚”直至“最终出局”的宿命,这一旦成为蜂拥而起的全民运动,就是整个民族和国家的大悲剧了。
  “起跑线”如此热闹,“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无非是老掉牙的“李约瑟难题”现世新说。百年已矣,难道真的无解?
  伟大哲人和教育家孔子,从人本主义和博爱精神出发,首创革命性的“有教无类”平民教育方针,為一切人提供充分发挥灵性、创造能力和谋求发展的机会。在他那里找不到任何幼儿“起跑线上论输赢”的共同语言,恰恰相反,几乎全是顺乎“性与天道”,指向一条“苟日新、日日新”的“人之所以为人”的“当行之路”。
  有人说,中国最好的学校产生世界上最好的考生,而美国最好的学校产生世界上最具创造力的人才。为什么呢?在美国,自由宽松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教育环境,尊重每个人的个性,为青少年和幼童展开他们想象的翅膀提供了海阔天空的领域。美国的基础教育观念不注重单纯掌握知识,而主张培养探索精神和自主性,使得孩子未来的发展更具多样性和创造性,因而在高等教育中能够造就大批引领世界潮流、出类拔萃的优异人才。
  由此可见,我们应把“以人为本”的口号明明白白落实到“以个人为本”“以己为本”的基点上来,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个体、享有应有权利的“人”来对待,让每一个学生的人格、个性、兴趣都得到尊重,使学生获得个性发展的主动权,把焕发天赋特秉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实现“人的解放”,作为教育事业的价值观取向。唯有如此,才是泱泱大国“升级转型”,跻身世界强国的关键所在。
  (作者系美国万新国际经济与社会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摘自《中国教育报》)
其他文献
《论语》的最后一篇是子张篇,其中有一段话是:“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我认为子贡的这一段话,已讲到了民意及政治人物公共评价的真理,因此子贡这句话是对的,反之亦然。  因为民意和公共评价,乃是一种印象评价。若一个领导人,自己在若干关键点做错了,他的坏形象就告确定,人们只要一谈到他,就一定会往坏的地方去想。当人的刻板印象形成了,想要改变就非常困难。  过去几
在现代教育制度下,为了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和资源共享,校长也要进行校际交流,学校是铁打的营盘,校长也成了流水的兵。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我认为它的新境界应该是,一个好校长离开了,学校还是一所好学校。因为他培育了好的学校文化。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无论他走到哪里,都应该是一个流动的文化符号。  朱永新教授指出,教育即文化,文化即教育。好的教育应该有文化自觉与自我省
【摘要】朗读教学是母语教育传统经验的精华,既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又是积累词语、训练语感的有效手段。本文在分析朗读其自身作用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探微如何继承朗读教学的途径,阐述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求对教育工作者们在实践领域上有所帮助和启发。  【关键词】朗读 作用 教学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
自己的尽心尽力是个错误?  自从女儿出世后,我便和中国绝大多数母亲一样,开始了新的“工作”:阅读各种各样的育儿书籍,在某些地方用红笔划上记号;每天严格按照育儿食谱,为女儿精心准备既科学又美味的食物;准时收看天气预报,添加或减少她的衣服;稍大一点的时候,每晚给她讲一个又一个故事,直到她安然入眠;再大一点的时候,负责接送她去幼儿园……  一个有了孩子的女人,要把所有的时间节约出来,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孩子
生活就像天气一样,不全是风和日丽,有时会乌云密布,有时还会雷鸣电闪,甚至山崩地裂……我们不能左右天气,但我们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只要心里有阳光,乌云终究遮不住太阳的光芒;如果心里没有阳光,就算风和日丽,心里也会淫雨霏霏。  所谓阳光心态,就是一种积极的、向上的、宽容的、开朗的、健康的心理状态。教育,是播撒阳光,传递社会正能量的事业。师者传道,首先就要弘扬教育正气,传递正能量。然而,要播撒阳光到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