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阅读走向欣赏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b19831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一项重点工作,但从现实情况来看,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还是为了应试,而这就会影响学生真正有效地走在阅读的道路上。或者可以这么说,当阅读带有了一种功利性的倾向时,我们往往就发现不了文本真实的味道,但在现实教学中,阅读又不可能不面对应试,应试往往是指挥学生阅读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怎样协调这种现实评价需要与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需要的矛盾呢?笔者以为,可以将阅读教学分成过程与结果两个阶段,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领学生从阅读走向欣赏,而阅读与欣赏的结果对于应试而言,则会自然体现出相应的促进作用。
  当阅读教学确定了从阅读走向欣赏的思路之后,阅读教学便有了一种价值取向。在这条道路上,阅读与欣赏既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结果。阅读是为了欣赏,欣赏可以反过来引导阅读。下面笔者以冯骥才《秋天的音乐》一文为例,谈谈笔者的教学思路与想法。
  一、慢咀嚼——从阅读走向欣赏的途径
  《秋天的童话》是我们精心选择的一篇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开篇即说,“你每次上路出远门千万别忘记带上音乐,只要耳朵里有音乐,你一路上对景物的感受就全然变了。”同为语文教研组的其他同行谈到这一美文的时候,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就是自己当初读到这篇文章时,这句话就有着一种极强的触动。既然作为教师的都有这样的感觉,那这篇文章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赶上阅读教学的需要,因此教研组的同事们一致决定将这篇文章纳入阅读教学的范围。
  教学前对此文已经有了预计,即文章本身说的是作者行走路上的一些感悟,这种作为有过人生阅历的感悟,对于学生而言可能不会那么轻易地体现出来。这种味道,应当在学生对文章有过多遍的咀嚼之后,才能慢慢地浸润出来。于是,近乎原始的阅读方式被我们选择了,那就是重复的阅读。读什么?读文中那些好句子,如,在音乐撩拨你心灵的同时,也把窗外的景物调弄得易感而动情;如,阳光像钢琴明亮的音色洒在这收割过的田野上,整个大地像生过婴儿的母亲,幸福地舒展在开阔的晴空下,躺着,丰满而柔韧的躯体;如, 我忽然醒悟,秋天的凋谢全是假相……
  我让学生慢慢地咀嚼这些句子,学生也显然意识到了这种咀嚼可不是机械地读,而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读的过程中,渗入自己的生活经验,渗入自己的理解,渗入自己的认识。作为教师,此时笔者唯一的任务就是捕捉。捕捉什么呢?捕捉学生的阅读表情,如果学生的表情是生硬的,那就说明他们还没有咀嚼到味道,因此还得等;等学生露出一种意会的表情时,那就说明他们咀嚼到味道了,那就可以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了。这个过程必然是需要等的,因此“慢咀嚼”是一个恰如其分的描述。
  二、细品味——从阅读走向欣赏的意境
  如果说咀嚼还是一种阅读的方式的话,那品味就是从阅读走向欣赏的另一个重要环节了,我们以为,只有品味了文章,才能打开欣赏的那扇大门。品味是一个细致的工作,需要教师去慢慢地引导。为了让学生对《秋天的音乐》进行有效的整体感知,笔者借鉴同行的智慧,给学生呈现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在对本文的阅读中,哪些段落可以用这样的句式来概括你的阅读感受?句式:什么样的景色像什么样的音乐,带给我什么样的感受。这一句式实际上缩短了学生阅读文本的进程,可以通过这种类似于模式的句式,去便捷地概括出自己对文本的认识。有学生说,秋天的树林像节奏感极强的音乐,让我感觉到一种力量的存在;有学生说,秋天的叶子像舒缓的音乐,让我感觉到收获的富有……
  但这样的品味还不够细,因此对文章的品味还需要再细致一点。而学生在慢咀嚼中实际上已经趋于他们思维的顶点,这个时候没有了教师的引导,他们是无法走向那种细致的意境的。笔者设计的引导方法是:在自主阅读中画出你认为精美的、值得思考词句;在合作中交流这些词句并发掘它们的意义。为了让学生的品味有所依靠,笔者还给学生先举出一个例子:文中有一句“一株垂死的老树一点点走进这巨大唱片的中间来”,作者写秋天的音乐,怎么会引入一棵垂死的老树?答案是从秋景转述对秋天的感受,在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也为对秋的描述增添了一抹色彩。
  顺着这样的思路,学生的品味逐渐细致了起来。有学生问:文中“我忽然想喊,想叫这列车停住,倒回去”体现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又有学生问:死亡,不仅仅是一种生命的转换,旋律的变化,画面的更迭吗?作者写秋天的音乐,缘何想到了死亡?……
  尽管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可能寻找不到最确切的答案,但这种努力对学生来说,已经是细品味的一部分。问题成为种子,有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刻,在学生的心田中发芽。
  三、静欣赏——从阅读走向欣赏的心境
  咀嚼、品味,最终都是为了欣赏,欣赏是阅读美文的一种境界,当学生对文本拥有了一种欣赏的目光时,说明阅读已经从物境进入了心境。此时学生想到的不应当再是问题的回答,或分数的获得,自然,教师也不应当如此。当学生沉入对一篇文章的欣赏时,他的脉搏应当跟作者一起跳动,又或者在文本的阅读与欣赏中,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有节奏的跳动的脉搏。
  以《秋天的音乐》结尾为例,一般都认为这是本文最难读懂的一段,一般情况下都不提供给学生。但凡事都是可以尝试一下的,给学生呈现完整的文章,又会如何?未尝不是日常阅读教学中的一种有益尝试。当学生面对文章的结尾时,学生一开始自然是疑惑的,读不懂!但我告诉他们文章是需要慢咀嚼、细品味的,不能急!于是全班学生在一种宁静的气氛中慢慢读文章的结尾:两位把青春年华和所有精力都为这世界付出的老人,让作者生出了满心的爱。可为何被惊呆了?为什么不能再听下去?秋天的音乐的感觉为什么全没了?艺术原本是欺骗人生的!这一结论是从何而来?为什么又说艺术是安慰人生的?
  在引导学生欣赏的过程中,笔者自己其实也陷入了另一种深思:结尾为什么常常不在学生面前出现?是因为太残酷了吗?是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还不足以接受这样的认知吗?其实,从“欺骗”到“安慰”,作者何尝真的不知道为什么?而这个欺骗与安慰,岂不是本文最需要欣赏的两个词?这种欣赏,是需要一种心境作为一氛围的吧!
  从这个角度看,欣赏不只是学生的事,也是教师的事!师生一起走入文本欣赏的境界,那才是阅读教学最好的境界!而回到文章开始关心的问题,这样的阅读取向会不会让学生丧失应试能力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我们的实践表明,经历了这样的阅读过程的学生,其在面对试卷上出现的文章时,内心会有一种更科学的阅读方法,会有一种更准确的阅读感悟,因而对文本的把握往往更为准确。既如此,就可以认为这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一条有益的途径。
  [作者通联:江苏如皋市经济开发区袁桥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目的对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热期特点以及有效护理对策进行分析。方法以本院在2017年7月至2018年10月所接诊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对该部分患者发热期特点进行分析,并分析有效护理
高中文言文选文,有的豪迈奔放,有的静穆闲适,有的委婉含蓄,有的深沉凝重,这些都是作者心灵的产物和情感的结晶。曾国藩说过,名诗美文“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气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二者并进,使其声调拂拂然若与我之喉舌相习,下笔时必有句读凑赴腕下,自觉琅琅可诵矣。”(《家训·字谕纪泽》)诵读是学生通过声带发声、情感共振、内心体验的过程。因此,诵读是文言文教学很好的切入点。  教学文言文,一
目的了解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的70例哮喘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个性化护理组开展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
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经历了两次重要的转型:第一次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发展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发展;第二次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发展到以人为本的政治发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作为接受主体,文本作为接受客体,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文本,使得文本主体与接受主体进行对话与交流,使一维的文字成为具有立体层次性的多维元素。这种主体相互
党代会常任制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最终突破口,其功效体现在党代会常任制条件下的党政关系的科学处理上。党代会常任制条件下的党政关系本质上是党代会与人代会的关系。党代会常
本刊讯 2016 年6月3日晚,《中学语文》读者群以“教学语言的魅力”为话题进行了在线研讨。本次邀请的三位主讲嘉宾分别是:武汉市新洲区第四中学罗相和老师、深圳新安中学张丽老师和扬州市公道中学范秋盛老师。三位嘉宾援引理论,结合实例多层次、多角度对教学语言的魅力进行了诠释和展示,在分享与交流中给人以启发,群友热情参与,分享交流,研讨氛围融洽而热烈,取得了良好的网络研讨实效。现将研讨的内容整理如下,以飨
文本解读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就是能多角度地挖掘和探究,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取向。探究文章情感主旨具有开放性和多元性,但这种开放绝不是完全的开放,都要基于对文本的准确理解,都必须紧紧扣住文本的内容、结构、背景、技巧、提示及有关信息去获取、提炼和发现,必须尊重文本,尊重作者,尊重作者的情感态度,切不可脱离文本凭空想象和发表观点。忽略文本材料,往往会断章取义、失之偏颇。在此基础上,在探究文本情感主
拜读了刊载于《中学语文教学》(2014年第10期)庄平悌老师的《“别里科夫是中国式小人”》一文,受益颇多:庄老师能够在课堂中凸显新课程“注重个性化的阅读”理念.新课程呼唤的课堂
新学期伊始.学校为了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高各备课组教研活动的质量.为各个备课组准备了一台带三角支架的摄像机.用作各学科每周公开课课堂教学视频的录制。这一教学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