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核心素养的体现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本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ong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过程,也是学生领悟语文含义以及情感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开展阅读教学,能够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说,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风向标,阅读教学的水平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教师的综合教学水平。在新时期下,建设高中语文阅读高效课堂是十分重要的,也是赋予教师的重要使命。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高效课堂;建设
  语文课程是综合性十分强的一门课程,在小学到大学期间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语文教学不仅能够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学生对汉语言文化的认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丰盈学生的灵魂,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有着很重要得多作用。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最重要板块,也是教师教学的难点,正视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反思和总结,才能够真正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一、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一段时间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也不断提升和发展,但是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进一步发展。首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模式僵化,缺乏创新,学生缺乏对阅读学习的兴趣,教师只注重中心思想、重点段落、创作手法等讲解,忽略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个性需求的关注。阅读教学观念有所偏差,学生对文章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比较第低。其次,学生自主学习不足,师生之间的互动比较少,教师只是给学生讲解如何进行答题,但是却很少引导学生对阅读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学生的思维固化,情感也没有得到有效地迸发。阅读学习的活动组织比较少,导致阅读教学的许多目标都不能得到实现。最后,读写之间的结合不够紧密,阅读与写作是不可分割的,这也是课程改革的重要要求,但是在现实阅读教学当中,阅读与写作是割裂的,学生的阅读综合能力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对策
  (一) 建立读写结合机制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有效方法,写作也是转化知识的有效途径。古语有云:“能读千赋,则能为之”。无论是西汉的贾谊,还是唐朝的李白,他们的文学水平如此高超就是因为阅读了大量的书籍,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反过来,通过写作,我们也可以更好地来理解阅读,正如杨绛先生所说的“阅读就好像是一个有文化的朋友在谈话一样。”因此,教师要在高中阅读教学过程中建立读写结合机制,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升阅读以及写作的效率。
  例如,在《故都的秋》这一课的教学当中,教师就可以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来开展阅读教学。首先,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找出文中体现北京秋景特点的词语或者句子,使学生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阅读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这种情况,学生理解阅读内容,但是不知道如何表达,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用写作的方式来回答这些问题,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在讲完这节课在知识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更多的资料,结合其他描写民国北京的文章来写一篇读后感,同时也能够深化学生对这篇文章的理解与感知。
  (二)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的第一驱动力。在传统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下,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不足,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没有得到实现,学生在学习上只是一个附庸,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因此阅读教学的效率比较低。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和意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制定符合学生学习兴趣的阅读教学方案。
  例如,以《祝福》这篇课文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我为学生设计了品读环节,即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我设计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比如:(1)本文的记叙顺序是什么?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2)在祥林嫂不幸的人生中,她周围的人是怎样面对她的不幸的?作者描写这些人的目的是什么?通过设置问题,能够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三) 开展多种阅读活动
  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的压力比较大,他们要全心全意地准备高考,在这种风向影响下,教师的教学策略也是尽量采用单一的阅读教学模式,使学生背诵课文,掌握阅读答题技巧,而没有真正地安排和组织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活动,使学生的阅读能力较差。近年来,语文高考也在进行不断地变革,阅读考查的内容也更加多样化,对学生的创新思维与个性思维要求较高。因此,教师也需要转变思想观念,通过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活动,给学生制定一份专属的阅读培养计划,使学生真正享受到阅读的乐趣,也能够提高自身的阅读素养。
  例如,在学习《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多样化的阅读活动。首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朗诵大赛”,看一看哪一位学生读的标准,读的有感情。接着,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讨论蔡元培为什么发表这篇演讲的含义是什么?你又如何看待民国的大学教育与现在的大学教育。此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开设一周一次的自由阅读课,让学生阅读课外读物,增加学生的视野。
  总而言之,高中语文阅读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着许多问题,影响着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作为高中语文教师,要砥砺前行,不断反思和总结,为建设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高效课堂而不断奋斗。
  参考文献:
  [1]王梅.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3):58.
  [2]易晓,杜红梅.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语文阅读课程建设[J].教育科学論坛,2019(8):30-33.
  作者简介:
  朱淑荣,甘肃省武威市,甘肃省古浪县第五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大学生文明礼仪修养的途径有“坚持努力学习,树立礼貌意识”“了解礼仪功能,明白学习意义”“养成良好习惯,贵在持之以恒”“加强道德修养,陶冶美好情操”。  关键词:大学生;文明礼仪修养;途径  我们知道,“礼”的本意是敬神,引申为表示敬意的通称。礼既可讲是为表达敬意来举行的仪式,还指人际交往中的礼节与礼貌。它是人们交际时互相表示友好与敬重的行为准则,体现出高尚的道德以及良好的风貌,表明大家的文
摘 要:笔者以环县农村小学生为例,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农村小学生健康行为养成率低主要表现在饮食习惯不良,卫生习惯不佳,安全行为问题严重,体育运动不足,存在不良嗜好等方面。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剖析了健康行为养成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健康行为;现状;原因  叶圣陶曾说过:“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生年纪小,接触的社会少,行为习惯正处于形成期,可以改变的空间
摘 要:核心素养下思考如何开展初中生物课,可以看出核心素养起到一个非常好的引领作用,让初中生物课的教学活动服务于初中生的生物知识建构以及能力的养成,教师要迎合核心素养的趋势,积极加强对初中生物课的革新,将核心素养作为引导,注重对初中生生物素养的强化。本文结合生物遗传部分的课程知识,探索如何将初中生物课与核心素养整合,对初中生物课提出若干教学建议。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生物遗传 
摘 要:古往今来,纳西人一直信奉着“人与自然”的观念,他们认为,人类与自然界是“欠债”“还债”的关系,人类既然得到了大自然的恩惠,就应该感激、回报,并善待大自然。也许,这就是猎鹰一族对待大自然的敬畏,他们从不掺杂任何利益纠葛,只有真挚的热爱,一种在商业化的今天仍留存的纯粹。  关键词:纳西鹰;纳西族;鹰猎技  沿袭:百年技艺融入纳西民族血液深处  鹰猎技艺产生于纳西游牧民族的生存之道,人们用猎鹰配
摘 要:部编教材秉承“双线组织单元结构”的特点,按照“内容主题”和“语文要素”组织单元。“语文要素”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循序渐进,分布并体现在各个单元的课文或课后习题设计之中。读好书,感受美好语言。读书有方法,提升语文能力。读书养真趣,开启悦读人生。低年级阅读教学要夯实基础,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部编教材;核心素养;阅读教学  近几年,核心素养成
摘 要:凡从事过班主任工作的老师,都深感班主任工作是千头万绪、事务纷繁,常常让人感到焦头烂额、力不从心。从事小学班主任工作二十年的我,是深有感触的。但如果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能够讲方法、找规律、科学管理,就能够做到游刃有余、事半功倍了。  关键词:教育;叙事;开口  刚接手一个新的班没有几天,上语文课的时候,我注意到一个女孩子时常低着头,从来不举手发言,我点她起来读课文,她很不情愿地站起来,低着头,
摘 要:教学技能是素质教育的保证,不断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是每个教师应该做的。教育是以知识教会他人思考的过程,它的本质是社会对人们思想的知识灌输和行为的指导。人的一生最基础的教育是在学校里完成的,学校里的教育,教师又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探究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与应用。  关键词:教学技能;课程改革;技能应用  一、 何为教学技能  教学技能是指教师应用已有的教学理论知识,通过实践形成稳固、复杂的
摘 要: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为中职生的学校生活、社会职业生活提供有效实践的语文教学活动。如何体现这一教学活动的意义,关键在于教师要正确引导,要贴近学生实际、保证学生活动的主体性、参与性。本文以《应聘》这堂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会计专业的教学为例,阐述如何通过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激发学生深入学习语文和本专业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真正实现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为学生校园生活、社会生活、职业生活
摘 要:孩子的心灵是一块奇特的地方,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思维与眼光窥视着这个世界,感受着这个世界所发生的一切。王一梅女士著作的《鼹鼠的月亮河》这本书,就是用这童化了的清新语言,引领着我走进孩子这份特有的心灵当中。  关键词:思维;眼光;阅读  寒假期间,我和我的47个孩子一起共读了《鼹鼠的月亮河》。我们每天一起阅读打卡,一起分享阅读感受,我们的生活变丰富了,师生间的距离也拉近了,一起享受着阅读的快乐!
摘 要:《搭石》是一篇景美、文美、意境深远的课文,课文语言纯朴。李庆雨老师在上这一课时,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结合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通过理解“协调有序”等重点词句,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李庆雨老师用她生动的语言把学生们带入了这个民风纯朴的乡间,让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尤其是运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让我大开眼界,留下了深深的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