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职语文教学方法创新的探索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8888jm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和高技能综合性技术人才,语文作为中职教育基础课程之一,是中职学生提高思想文化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学好其他专业课程,掌握专业技能的重要方面。本文立足于中职语文教学现状,探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革,坚持以“适用、够用”为原则进行教学改革,以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实现中职教育目标。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中职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对专业技术型人才要求也越来越高,既要求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又要求具备一定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语文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和工具学科,中职学生语文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学生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
  然而中职教育的语文课堂却使教师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因为中职的学生大多数基础差,底子薄,缺少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对学习特别是文化课的学习明显表现出厌倦的情绪,上课听的人少,看课外书、睡觉、玩手机的多。反复强调课堂纪律,或施以强硬手段,均收效甚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归根结底是语文教学设计不恰当,未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动力。因此,作为教师,所花的功夫就要更多一些,对课堂的组织和把控就要研究得更深一些,在课堂教学上要多进行改革与创新。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浅谈中职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革,坚持以“适用、够用”为原则进行教学的选择与设计。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全面实施多媒体教学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现代的教学手段,它是利用文字、实物、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而多媒体教学法则是以各种电教媒体,如计算机、电视、录像、投影、幻灯片等为标志,以传统的教学媒体,如黑板、挂图、实验、模型等为基础的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多媒体的使用已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粉笔加黑板的单一、呆板的表现形式,它能将抽象、生涩、陌生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根据课堂需要,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课件的演示、图片的播放、视频的插入,将语言文字变得生动活泼、直观,从而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消化,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再别康桥》这篇诗歌时,可以通过制作幻灯片,插入图片与歌曲,制造出一种唯美的康桥景象,用直观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康桥的美,再配上优美的《再别康桥》歌曲,使学生从视觉、听觉感受作者的意境,创设情境地和渲染气氛,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创设情境教学法,启发学生积极探究和思考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情境教学,是在对社会和生活进一步提炼和加工后才影响学生的。诸如榜样作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角色扮演、诗歌朗诵、音乐欣赏、旅游观光等,都是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其中也就必然存在着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因此,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创设情境进行教学,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思考、探索、合作,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以达到教学效果。例如,我在讲《项链》这篇课文时,让学生模拟课本的情节进行表演。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在这个过程中既对课文的内容有了很好的梳理,同时对这种在课堂上情景剧表演的形式也感到新鲜有趣。在模拟表演的过程中,有很多有表演潜质的学生崭露头角。不但使学生们体会到马蒂尔德爱慕虚荣的心理,也教育了学生要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金钱观。在这样的情境中进行教学,结合适当的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探究和思索,学生在课堂中始终处在一个思维活跃的状态,这样的学习效果显而易见。
  三、自主教学,激发学生的主动求知欲
  中职学生的认知结构比较零乱而且肤浅,总体能力水平偏低,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因此,中职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在设计课堂环节时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把一篇难度较大的文章化繁为简,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让学生做一回真正的主人,即学生主讲,这种方法既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挖掘了他们的学习潜力。中职生这个群体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属于叛逆期的孩子,在他们的心中有很多自己的想法,让学生作为一位“小老师”可以让他讲述自己的见解,也可以设计题目问他的“学生”,还可以让同学提出疑问,当众解答。这样学生不但过足了“教师瘾”,把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同时,教师也能够很好地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和思维方式,以促进以后的教学环节的设计。因为这种人人动脑、个个动口,给人以全新感觉的教学,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主动,在平等和谐气氛中师生融为一体,取得“双赢”效果。
  四、寓教于乐,将游戏融进课堂活动
  在课堂上,我们发现,当学生喜欢某种活动时,他们便会全情投入,还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而作为中职的学生,本来文化基础就差,就会觉得枯燥无味,在上课的时候就更加没有激情和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创设一种快乐轻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实现从“厌学”到“乐学”的转变,达到学习的自动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以,教师在组织课堂时,可以根据课堂的教学内容设计加入游戏的环节,用游戏的形式让知识点轻松化、娱乐化,让学生不带着压力去学习。例如,我在讲综合能力之口头语言与交际能力的活动课上,针对怎么在生活中训练自己即兴演讲的能力时,我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每一个小的环节都穿插一个小游戏。例如抽题游戏:要求每位同学拿纸条写一个题目,这个题目可以是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或一幅图等。然后把题目收上来,随机抽题,就纸条上的题目演讲一分钟。学生总是带有一种侥幸和好奇的心理上台来抽题,看看自己抽到的是什么,然后乱讲一通,把全班都带动起来了,顿时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有趣了。课堂中的游戏,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让学生觉得原来学习语文也没那么难。
  五、与专业相结合,坚持以“够用、适用”为原则开展教学
  职业教育本身具有自己的特殊属性,这就决定了中职语文教学有别于普通中学语文教学。中职语文教学必须确立能力培养的“专业化”导向,必须把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能力训练与专业的“职业化”训练紧密结合起来,突出专业性,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实现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为专业服务”的宗旨,提高中职学生的语文文化素质,为提高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基础。例如,对待文科与理科不同专业的区别,在课文教授过程中要有区别地挑选设计教学环节,以适合学生的专业,坚持“够用”原则。书本中与专业性不强的内容可选择略讲或选讲形式。如在讲授应用文、散文、说明文等各种文体时,要根据不同专业有针对性地去选择课文的教学,避开一些与本专业联系不大或用不上的知识点,比如分析课文的思想感情和艺术写作手法等,对于理科类诸如汽车、机电、计算机等专业的学生来说根本就不实用。理科生的教学重点在于像对说明文的筛选信息的能力积累等。文科类的学生可侧重于文学修养方面的培养等。但对于应用文的写作教学,所有专业的学生都必须要掌握,因为这跟学生将来适应社会所必须要有的基本能力相关,例如请假条、收据、总结、报告等的正确书写。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必须坚持“适用、够用”原则,根据各种专业所需要的具体能力让学生掌握语文的工具性作用。
  总之,中职语文教学对学生培养专业技能作用显著,需要教师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不断研究学生的学法和教师的教法,结合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现代教育手段,优化教学方法,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的综合性技术型人才。
  (责任编辑:李娜)
其他文献
【摘要】要做好班级的教育管理工作,最重要的是要有爱心。要理解与尊重学生,在班级教育管理工作中讲究合适的方法与技巧。班级的教育管理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需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形势进行积累创新的,要根据学生个性差异,创造性地解决学生生活、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做好班级的教育管理工作。  【关键词】班级管理;理解与尊重;方法与技巧;积累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中小学教
【摘要】大学语文作为一门人文素养课,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文化性、艺术性应是它的核心特点。因此,课程知识体系不像数理学科那样有着严密的逻辑性,需要严格的知识系统的递进式训练。本文就大学语文教学展开分析研究。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探析  【中圖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中国语文的艺术性很强,许多作品是性灵的抒写,这一特征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空间,即使教学对象的知识基础参差不齐,也可以站在
【摘要】《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这四篇游记散文属于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文章,既然这四篇文章编排到一起,教学过程中就应该抓住它们在作为游记散文之外的其他方面的共同特征,将它们对比整合起来进行讲解,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篇目。  【关键词】整合教学;语言美;古典情怀;与现实的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四篇文章既然属于游记散文,在教学中就要
【摘要】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艺术则要讲求“美”,高中新教学大纲要求高中生应有“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及“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中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古典诗词无疑都是文学精品,应是我们语文教学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领域。因此,在诗词教学中应注意还原诗词的本来特质,遵循美育规律,注重创设美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诗境,培养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古典诗词;审美教学;能力培
【摘要】字母词与汉英语码混用作为两种新兴的语言表达现象,二者有很多共同之处,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将以网络流行词“hold住”的分析为例,拟从二者的概念、生成渠道、构词特点、认知理据、社会各界的态度等方面着手,比较二者的异同。  【关键词】字母词;语码混用;流行语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字母词是由拉丁字母(包括汉语拼音字母)、希腊字母等西文字母构成的或由它们与符
【摘要】作文在语文考试中占着重要地位,稍一不小心往小的方面说可以让你一次考试失败,往大的方面说也许会改变你的整个人生轨迹,那在考场中如何快速地写好一篇无论是结构还是内容上都属于中上水平的作文呢?“引议联结”的作文模式无疑是一种较好的高分作文的模式。  【关键词】引;议;联;结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作文在语文考试中历来都占着特殊地位,大有一篇作文决定一名学生的一生的趋势,而
【摘要】《口技》是清代作家林嗣环的经典之作,文中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历来,人们大都从文言字词积累,正侧面相结合的写作手法,层次清晰、首尾呼应的记叙方法入手分析文本。但要身临其境地感受口技人的精彩表演,体会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只有深入解读文本、剖析作者使用这些词汇的意图。  【关键词】修饰性副词;时间副词;拟声词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1.修饰性副词  本文篇幅短小
【摘 要】《语文新课程标准》在阐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基本理念时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其中,发展思维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得到了一线老师的重视。有的着力打造“情理课堂”,有的提出语文教学需有理趣,更有的倡导语文教学向理科教学学习,须有“理性思维”。  【关键词】语文思维;培育要素  【中图
【摘要】处于新形势下的初中语文老师,一定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对语文新教材进行创造性的理解、使用,同时还必须将语文与其他学科以及实际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能够拥有更为广阔的语文视野,调动学生学习和运用语文的积极性,以此来丰富初中语文课程的内容。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所谓的拓展延伸就是指将语文教学与生活、自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同时还必须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及其他学科的知识有机地融合。让学生在实践
【摘要】做了班主任让我的生活更丰富多彩,更有趣味,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值得我回味,本着对事业的痴心、对学生的爱心、对工作的热心、对未来的信心,我将继续在班主任这块教育园地里默默耕耘、无私奉献,我愿“丹心化作春雨洒,换来桃李满园香”。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学生管理;爱心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几年来,酸、甜、苦、辣应有尽有,在摸索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