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不用范画进行幼儿美术教学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g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教学是对儿童进行美育的重要形式,在幼儿美术课上,教师一般通过范画的方式指导孩子模仿进行美术创作,这也成为幼儿美术教育约定俗成的教学模式。不过,采用范画模式进行幼儿美术教学,其弊端也显而易见,它束缚和遏制了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不利于提高其艺术素养和综合能力。
  对此,笔者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针对艺术领域提出的“不宜用范画进行美术教学”作为教研重点进行探索,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不用范画的美术课进行解读剖析,就如何更好地发展儿童的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深入探索实践,以利于运用到实践中,促使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一、幼儿美术教学中使用范画的利弊
  1.使用范画的益处
  教师范画可以让幼儿较快地初步掌握绘画技巧,有利于他们日后过渡到画写生画、写意画、命题和创作画等。它让幼儿更直观地明白画的内容,懂得绘画的步骤。因此,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使用范画是培养幼儿美术能力的有效途径。
  2.使用范画的弊端
  教师示范画让幼儿“依葫芦画瓢”,阻断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有些孩子在拿掉范画后就无从下笔,不会画画了;有些孩子们的画虽然“很像”教师的范画,但却缺乏个性,很难让他们体会到不同绘画形式所带来的创造性和童趣,其素质能力也很难得到锻炼提高。
  二、美术教学中不用范画的思考建议
  笔者曾经指导一节美术课程“节日礼仪”,课上简单地让幼儿仔细观察灯笼、鞭炮等图画,之后让幼儿自由创造一幅具有情境的作品。在那堂课中,孩子们画出了富于想象力、独具特色的作品,有的画出了包含烟花、糖葫芦等物品的过年景象,有的画了动物过春节的场景,精彩纷呈。所以,不用范画教学有时反而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不用范画的美术教学中应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学习,充分发挥引导作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中明确了教育的方向,特别强调了要注重素质教育。因此,幼儿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时,也要时刻注意幼儿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提升,尊重幼儿的想象,要积极引导幼儿去理解艺术,努力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与创造力。例如,笔者结合幼儿美术教育目标开展的“送给妈妈的贺卡”绘画活动,就不采用范画的方式,而是让孩子们自由发挥,注重发散思维、即兴发挥、艺术表现等,并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结合幼儿实际情况提升他们的创作水平,引导他们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作品。
  2.鼓励自主创作,充分发挥幼儿主体作用
  幼儿教师在不用范画进行美术教学的情况下,要时刻牢记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自主创作。比如,笔者在上主题为“春天来了”的美术课时,首先引导幼儿描述春天的景象,然后就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和思考创作作品,幼儿兴致很高,并自由创作了关于春天的画作。如孩子们把太阳画成了太阳公公、太阳公主、太阳宝宝,而把柳树画成柳树姑娘、柳树妈妈,还在柳树上画了燕子等小动物,而蝴蝶、蜜蜂、小蝌蚪这些小动物在孩子们笔下更是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他们还画了潺潺的溪流、五彩缤纷的野花、嫩绿的青草……把春天的景象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他们真正实现了在没有范画的帮助下,独立地创造出属于他们自己的作品。不论画工如何、色彩表现如何,这都是一种艺术创作的尝试。因此,要多鼓励幼儿自己去观察发现、理解分析、构思创新,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内涵就会更丰富、生动,更有艺术感染力。
  3.合理优化教法,着力创新教学方法手段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培育幼儿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去创新发现更多更适合自己和幼儿的教学方法手段。例如,可以多带幼儿开展户外活动,到公园写生、郊游采风,开展欣赏、讨论、分享等活动,让幼儿在畅谈想法和感受中成长。当然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感知与欣赏的徒手操作法让幼儿加深绘画印象,在游戏中引起绘画的兴趣,还可以让幼儿自由操作,用感知的方法引起幼儿绘画兴趣,更可以通过实地观察法激趣,让幼儿现场作画。总而言之,采用多种绘画方式激发兴趣,采用多样的导入方式,并多用游戏性语言鼓励幼儿作画,设置游戏情境、选择日常生活中幼儿喜爱的事物、运用儿歌策略增强幼儿掌握绘画的技能技巧、注重评价环节提高幼儿成就感等,都是旨在真正提高幼儿的美术素质。
其他文献
新课标指出,小学英语教师要根据实际条件,创造性地、因地制宜地整合可利用资源,丰富教学形式与内容,从而更好地衔接语言的输入与输出。因此,各色各样的教具成为了小学英语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首选。教具以何种形式呈现,在何时使用,值得广大教师认真思考。教具如能恰到好处地运用于课堂中,便能辅助教师更好地呈现当堂主题,创设适宜的情境和课堂活动,也会让学生直观地体验所学内容,加深理解,减轻记忆负担。但如果使用不当,
小学生对英语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但又害怕开口说英语。《英语》教材中并不是所有的词汇、句式都与当前生活相关联,这就要求教师有统揽全局、驾驭教材的能力,通过营造富有乐趣的课堂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让小学生从初始阶段爱上英语的几点做法。  一、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一是熟悉教材。新版的PEP教材在英语新课程标实施后紧接着就进行了改版,比较契合新课程标准。它以其
英语作为一门外来语言,学生进入小学三年级后才开始学习。对于这门新奇的学科,他们既好奇又为难。好奇的是,这种语言确实很有趣;为难的是,他们没有语言交流环境,学过的知识很容易遗忘。家长不太重视孩子的英语学习,平时也不会积极地督促孩子学习,种种原因使得英语成为农村孩子学习道路上的一大障碍。作为一名英语教师,笔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不断的思考:嗷嗷待哺的娃娃学说话,每个孩子都是在听了千万遍“妈妈”的发音后才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