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教材优势 改善学习方式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教版数学教材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改善学习方式上发挥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它突破了以往以知识为主线的教材设计方式,强调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展开教学,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猜想、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这些有效的学习活动中认识数学,获取知识,积累学习方法。充实学习情趣,在课改实验中,我们充分感到正确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发挥教材的指导作用,会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使课堂产生巨大的变化。
  
  一、认真研究教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重要资源,对学习素材感兴趣。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是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师必须研究和挖掘教材,创造性地设计教学。
  比如,四年级“升和毫升”这一单元的安排,旧的人教版教材是五年级教材容积计算时顺带学的,学生对升和毫升的认识较肤浅,而现行的苏教版教材将该内容提前至四年级,开始我们有点担心学生是否能够接受,教了之后,发现这样安排完全符合学生的实际,因为这两个计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极广,几乎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接触到,尽量早些教学升和毫升,既方便学生生活,又为以后教学体积积累了感性材料,由于升和毫升在体积之前教学的,因此教学时我采用了直观认识、直觉感受为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以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观察、猜测和实验,知道图中比较高的那个茶杯能盛的水多,也就是说这个茶杯的容积比较大,这样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便于学生初步感受“容量”的含义,本单元还寓教学内容于实践活动之中,巧妙安排了“美妙的‘杯琴”,这一活动,让学生自己在几个不同的容器里倒入同样的水,或者在几千相同的杯子里倒入不同量的水,通过敲敲听听、比较声音和编编唱唱,敲出一首乐曲,学生十分兴奋,教学时既突出了教学内容,让学生想办法进行倒水的操作,使用自制的量器估计倒入杯子的水有多少,又防止了只顾玩而忽略数学内容的现象。
  
  二、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参与学习过程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强调了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把教材内容与具体的生活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数学、领悟数学、感受数学,如教学“认识人民币”新课开始前,用课件展示小朋友去超市买东西的情境,让一年级的小朋友谈谈:平时你买过什么东西?买东西要用什么?要注意什么?让小朋友谈谈自己购物的感受,在已有的购物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间相互交流并介绍自己拿出的是一些什么样的钱币,不知不觉认识1角,2角,5角,1元,2元……在练习中提出怎样付1元钱买一把直尺?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有的说付1元硬币或纸币,有的说付2个5角,还有的说付10个1角,也有的说付2个5角,等等,学生对元和角之间的关系就很清楚了。
  “一切数学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生活的现实,”生活处处有数学,处处有问题,而学生对这些身边的物体比较熟悉,容易辨别,所以从生活入手,可以使学生很轻松地掌握所学的数学概念,如认识了“1千克”后,让学生猜想1千克鸡蛋大约有几个?1个西瓜大约重多少?再动手称一称,证实谁的猜想更精确,通过学生在对现实生括的观察比较,对1千克的实际重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既唤起了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又为学习活动增添了浓厚的兴趣色彩,实现了数学内容的生括化。
  
  三、设计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过程
  
  探究就是创造,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变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伺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探究过程中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的、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激励学生乐于动手,积极探索,探求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我们的课堂上,教师努力做到精心设计数学化过程,让学生有更多的独立感知、观察、思考、想象的机会,有更多的发挥自己才能、锻炼才能的机会,例如。一年级下册“认图形”,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圆之后,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学习材料,有小棒、钉子板、纸、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这样的安排看似小事,其实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健康发展,学生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创造的活动过程。实际就是他们自主探究的过程,另外,还要教会学生一些数学方法,如比较法、线段图法、分析法、归类法等,为他们的探索提供保障。
  
  四、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在交往中亲历学习过程
  
  合作与交往是现代社会的需要,是人的素质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每名学生有着各自不同的学习历程,即使是同一学习内容,同学之间所采用的学习方法、所经历的学习过程也存着差异。教学中如果善于适时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堂讨论,交流学习方法,并营造合作需要的宽松民主氛围,不仅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知识、情感交流,使每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充分、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找到自己的位置,获得自身价值的肯定,学会倾听他人意见,评点他人观点,接受他人意见;还可以使每名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延伸学习过程,促进学法在“求异”中再“求佳”,利用开放题训练进行合作学习,开放题除了具有形式、内容的开放外,还具有过程的开放,答题方法多样化与结果的开放、答案的不唯一性与知识点的开放,用不同的知识解决开放题的训练能够为学生充分想象和创造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通过合作常常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发现不同结果,正是这种差异的客观存在,为学生之间的交流搭建了表演的舞台,为学生之间的交流奠定了基础,学生在相互合作中相互促进、相互启发。例如,四年级下册“倍数与因数”的教学,让学生用12个相同的正方形拼长方形,学生对这个活动已经很熟悉,几乎人人都知道有不同的拼法,教材让学生自己先摆,再在小组里交流,通过交流,学生很容易得出有三种不同的拼法,变个体智慧为集体智慧。
  实践证明,教师应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样,才能使生动的教材变成生动的课堂,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其他文献
【摘要】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本文作者将从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有效操作的层面谈及相关的认识和具体做法.  【关键词】 数学教学;学生;操作有效  小学数学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型和发展性的特点. 小学数学的教学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能够促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 一推进改革使新设想的大学具体化第一大项,“创设新设想的大学和推进大学的改革”,包括七项内容:①筹建广播大学;②筹建教员研究院大学;③创建技术科学研究院;④整顿
以非洲凤仙种子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光照、温度和土壤水分对非洲凤仙种子萌发的影响。通过室内发芽试验,测定其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结果表明,非洲凤仙种子萌发的最适温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应用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本文对初中学生在应用数学知识时,思维、情感、意志、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障碍,展开探讨并探究相关对策。  关键词:应用;思维;情感;意志;方法;对策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可提供自然现象和社会关系的数学模型,数学不仅是从事生产、生活和学习的基础,而且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这也是初中数学学习的重要目的,从
笔者翻阅了近几年全国部分省、市的中考数学试题,重点对“统计”考题进行了学习和研究,近几年的“统计”试题既关注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又重视了对统计思想方法的考查,同时,试题对运用统计图中的信息作出判断和推测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较好地提升了对考生读图、释图、作图、评图能力和应用意识的考查力度,出现了大量选材独特、形式新颖、启迪思维的好题,但在学习的过程中,笔者也发现了一些难以理解的问题,产生了
特殊点的定义:在函数关系式中起特殊作用的点.一般说来,就是那些能使函数值为零的点,或者说能使函数值正负发生改变的点,亦即函数图像与横轴的交点;能使函数单调性发生改变的点,即极值点或最值点,亦即函数图像上最高点或最低点;区间或定义域的端点;两函数图像的交点.  特殊点在解题中有重要的作用:①函数单调性的分界点.②函数值或代数式值的正负的分界点.③两函数值比大小的参照点.  解题策略:结合函数图像和函
【摘要】依据双生素数表达式定理,采用同解同余武组的归并技巧,运用归谬法证明了双生素数无穷多,同时使形如6k+1的素數无限量得到确定。
摘要:研究性学习是当前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而在中学数学教学的领域里.开展研究型学习更是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是学生学好数学的一个有效途径.是进一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的和现实的问题的一种有意义的主动学习.是以学生动手、动脑、主动探索、实踐和相互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的研究活动。  关键词:中学数学;研究性学习;开展
对于未获品种权的植物品种,他人可以未经品种权申请人许可依法生产或者销售该品种繁殖材料,但是需要承担将来被品种权人追偿的法律风险。由于植物新品种追偿权有自己特有的构
为了解江淮稻麦轮作区野燕麦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为种下单位的划分及生物学特性和防除的研究提供依据,在安徽省境内14个地市(县)共采集野燕麦样本14份,种植于半野外环境下,用聚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