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隆达 天空之城的血色浪漫

来源 :环球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exhans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班牙隆达,一座建筑在万丈悬崖上的白色“天空之城”,充满异国情调和神秘色彩的“艳遇之都”,不仅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笔下“最适合私奔的城市”,还是西班牙斗牛的起源地和所有斗牛士的朝圣地,更是“世界上最美的六座小城”之一。
  每一年,一群又一群怀有美好愿望的人在此驻足流连,或为浪漫的艳遇迷醉疯狂,或在一幢幢云朵般的白色建筑前凝神思索,或穿越于隆达久远的历史中,倾听沉寂已久的厮杀,或为斗牛士们的英勇感慨而赞叹……
  在西班牙安达卢西亚的腹地,有一座只有3.5万人口的美丽小城,整座城市坐落在高达750米的悬崖之上,令人叹为观止,远远望去,它就像白云落在草地上,因此被人们冠以“天空之城”的美称。在这里,一条名叫“埃尔塔霍”的大峡谷,以及一条名叫“太加斯溪”的河流将小城从中间一分为二:一边是最早建成的老城,一边是后来所建的新城——其中的老城部分诞生于古罗马帝国时期,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这座小城,就是西班牙小镇隆达(Ronda),它不仅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浪漫传说的地方,也是人们公认的“世界最美的六座小城”之一。
  隆达的血色战争史
  作家海明威曾在这里战斗
  夕阳下的隆达,看上去微微有些泛红,红得好似燃烧的云;清晨的隆达分外安详,安详得像中世纪的西班牙贵妇,街道上也没多少行人,只有教堂外的鸽子正迎着朝阳起舞……
  隆达,这座看上去美丽安详的白色小镇,历史上也曾饱经战乱之苦,在它静谧悠然的外表下,隐藏的是一段段洒满热血的战争史诗。
  3000多年前的古罗马帝国时期,当一群躲避战乱的人,风尘仆仆地爬上了安达卢西亚地区一座数百米高的悬崖峭壁时,明媚的阳光顿时点亮了大家疲惫的眼睛:这里险要的地势易守难攻,丰美的林木和充沛的河流,可以为人们提供充足的食物,于是,他们决定在此定居。
  不久之后,一些白色的房子,如同一颗颗白色的种子,开始赋予这片土地生机:剧院、教堂、街道依次冒出头来,很快蔓延了整个崖顶……最终,这些种子成长为一座繁荣至今的古城——隆达,同时也迎来了它在历史上的第一次繁荣。
  然而,再险峻的堡垒也有被攻破的一天,后来摩尔人打进西班牙,开始了他们长达数百年的统治。摩尔人在占领隆达后,觉得这里虽然险要却仍然不够安全,于是在附近的山坡上新建了一片城区,同时建造了一座大桥可以与老城区首尾相连,以策安全——这座大桥便是今天著名的“阿拉伯桥”。
  多年以后的1936年,西班牙再次爆发战争——西班牙内战,为支援西班牙人民反对佛朗哥反动军队,以及反抗德、意法西斯的武装干涉,许多国家的工人、农民等组成了被称为“国际纵队”的志愿军参与战斗,双方在隆达进行了一场大规模决战,5000多人在此战死。
  1937年,美国作家海明威加入国际纵队来到西班牙,亲眼目睹了这场战争的残酷。海明威在自己后来所写的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一书中,详细讲述了西班牙内战初期发生在隆达的这场战争:双方在此交战后,战败的一方不论生死,都被扔下悬崖,山谷中总有盘旋着的黑鸦在贪婪地等待……
  白色建筑“天空之城”
  世界上最适合艳遇和私奔之地
  在以隆达为背景创作的另一部小说《死在午后》中,海明威写道:“如果你想去西班牙度蜜月或者跟人私奔,隆达最适合。如果在隆达度蜜月或者私奔都没有成功的话,那么再去巴黎另觅新欢好了……”
  饱经战争蹂躏的隆达,最终在1939年迎来了久违的和平与宁静。如今的隆达正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千千万万的人到此游历。一群又一群怀着美好愿望的人在此驻足流连,或为浪漫的艳遇迷醉疯狂,或在一幢幢云朵一样的白房子前屏息凝神,沉浸于小镇的历史中,倾听一场已然沉寂的厮杀……
  值得一提的是,浪漫的隆达是一座艳遇指数极高的城市,如果你正在苦苦等待一段艳遇,或是一次不期而遇的爱情,那么不妨到隆达去碰碰运气。而说到艳遇,就不能不提到弗拉门戈舞,正是这种艺术赋予了小城隆达热烈奔放的城市个性,那街头随处可见的风情万种的吉普赛女郎,每一位都可能是法国现实主义作家梅里美笔下的“卡门”,从而成为你艳遇的对象。
  1425年,作为弗拉门戈艺术创造者的吉普赛人,从印度来到隆达,带来了有着浓郁印度风格的歌舞。此后,这种歌舞跟各种不同文化融合,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弗拉门戈舞。
  弗拉门戈舞反映了吉卜赛人贫穷、悲惨的命运和处境,长期以来,吉普赛人用他们的歌喉、乐器和舞步诉说着曾经的苦难,表达对新生活的强烈追求和向往。如今,也只有在小城隆达,外国游客才能看到最原汁原味的弗拉门戈——尤其是在各种节日期间。
  每天正午一过,隆达小城里充满了地中海的蓝天与阳光,踢踢踏踏地当街跳着弗拉门戈舞的小女孩裙裾飞扬,响指清脆,手臂舒展如火烈鸟的长颈,见到照相机的镜头便立即送上一个飞吻;成年的姑娘们则人手一杯葡萄酒,旁若无人地笑闹,兴头上还会拉住过往的客人,非要干上一杯——都说西班牙女郎最解风情,一个眼神过去便会向人挑逗地笑,一代又一代,她们就这样挥洒着自己的青春……
  许多富商都喜欢在隆达买房子建别墅。有趣的是,房子虽然买了,外墙装饰却不能由着性子来:必须统一漆成白色。因此,站在一段距离开外远远望去,散落着许多白色房子的隆达,就像白云落在草地上一样美妙动人,让人心旷神怡,犹如宫崎骏卡通电影里的“天空之城”一般,美得如梦如幻。
  最正宗的斗牛比赛
  斗牛的起源地和圣地
  如果你想要看到世界上最刺激、最传统、最正宗的西班牙斗牛,那么前往隆达是你的最佳选择。
  大概在300多年前,隆达的一个名叫弗朗西斯科·罗梅洛的人,意外地创立了斗牛这项运动,此后斗牛便在西班牙兴起并广泛传播,直至风靡全国。创始人弗朗西斯科·罗梅洛的孙子佩特·罗梅洛,是西班牙历史上最传奇的斗牛士——他在自己的斗牛生涯中杀死的公牛多达6000头,从未有过一次失手,在西班牙人心目中,他的地位几乎接近于神。
  每年9月的斗牛节期间,人们都会为了纪念佩特·罗梅洛而举行盛大的斗牛比赛,每到这时,整个小镇就像狂饮了烈酒一样,人人处于兴奋、癫狂的状态。
  坐落在隆达古城中的斗牛场,是西班牙最古老的斗牛场,这座圆形的建筑虽然不是很大,座位也只是条形的石头,看上去十分简陋,却是全世界斗牛士们朝圣的中心,每年都会举行盛大的斗牛比赛。
  隆达斗牛开场前的鼓乐仪仗,全都保留着传统风格,出场人物也都是清一色的古装打扮,整套排场和服饰,都是根据18世纪西班牙画家戈雅笔下的斗牛场面原样复制而成,让参观斗牛比赛的人仿佛穿越了时空,被拉回到300年前的情景中。
  斗牛士们在雄壮奔放的乐曲声中昂首入场,他们身穿绣花紧身衣和紧腿裤,头戴三角帽,在两名骑士的率领下绕场一周,向观众致意。在此之后,斗牛比赛便宣布开始。这里进行的每一场完整的斗牛比赛,都会有6头公牛出场,每斗一头牛大约要花20分钟,非常消耗体力。一个斗牛士水平的高低,不但要看他挑逗公牛的技术,而且要看他是否拥有一剑封喉的本领——凡是能一剑将公牛杀死的,比赛主持就会当众宣布褒奖他一只牛耳;如果斗牛士挑逗公牛的动作出色,还会获得一条牛尾。
  许多人都以为斗牛只是男性的专利,其实在20世纪30年代之前,这项运动一直都有女性参与,只是后来女斗牛士遭到了禁止。近年来,又有不少女性陆续投身到这项勇敢者的挑战中——在荣获“奥斯卡最佳剧本”奖的影片《对她说》中,西班牙女演员罗萨里奥·福罗雷斯所扮演的莉迪亚一角,就展现了一名坚强勇敢的女斗牛士的形象。
  在西班牙乃至整个西语世界里,斗牛士都会被视为英勇无畏的男子汉而备受国人的敬仰与崇拜,他们的地位甚至会高出一般的社会名流和演艺界人士,这个独特的人群往往被认为具备高雅、勇敢的灵魂。
  作为西班牙国粹,斗牛早已享誉世界。虽然从动物保护的观点上看,这项运动饱受争议,但它仍被称为“勇敢者的挑战”,仍然作为西班牙特有的古老传统而被保留下来。每一年,隆达都会迎来数百万人参观,除了普通游客,它还受到许多名人的青睐——1994年,世界著名流行歌曲天后麦当娜就曾来到这里,为她的抒情佳作《鞠躬致意》(Take A Bow)拍摄MV,而在MV中,她扮演了一位爱上斗牛士的西班牙贵妇,专辑一出便流行全球。
其他文献
左上图为航拍榆林毛乌素沙漠;右上图一为靖边县火车站附近的沙漠旅游景点,也是该县仅存的沙漠之地,每天来此旅游的人数以万计;图二为无定河沙漠大峡谷;图三为榆林高速公路一角。  以前,人们了解毛乌素沙漠,更多是与电影《东邪西毒》有关。摄影师杜可风将此地的漫天黄沙拍得光怪陆离,华美虚幻,许多影迷因此慕名前来。但是很多年后的今天,人们在毛乌素几乎见不到漫天黄沙了,因为这里有着一代代前赴后继的治沙人。  20
“用摄影带动了尼泊尔的旅游业”——这是很多人对我的评价,也是我摄影生涯中,最令我感到自豪的事情之一。  屈指算来,从2008年到现在,我共去过30多次尼泊尔。起初,我也拍出过不少“漂亮”的照片,并为尼泊尔驻华大使馆主办的摄影展,精选了60幅作品。但当我将这些作品拿给时任驻华大使卡尔基先生审阅时,他却告诉我,照片很漂亮,里面的人物也很生动,但没有抓住尼泊尔的“灵魂”。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也引发了我的
20世纪60年代,黎巴嫩曾经是欧洲人的度假天堂,但如今却是游客寥寥的破碎城市。曾经的黎巴嫩,一度被誉为“人生必去的目的地”和“全球旅行十佳地”之一,但现在却成了人们印象中伤痕累累的“中东炸药包”。  中东国家的面貌,我在伊朗就已经见识过,时至今日,我还记得那黑袍子下的虔诚面孔。而来黎巴嫩,不过是在前往约旦的途中顺路看看,但没想到的是,本以为七天走马观花的旅途,却让我如此接近战争和冲突…… 1雨天初
雄伟奇特的自然地貌,是懒坝的核心所在。左页大图,从懒坝的视角看去,一座艺术雕像正手指和尚崖,山崖高耸,峰间林海苍茫;右页上图,乌江静谧、山路蜿蜒;右页下图为净心湖,湖面清澈,倒映着岸边绿植,生机盎然。  重庆的武隆地区,向来拥有“世界喀斯特地貌生态博物馆”的美誉,很早就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武隆地区的仙女山,则是著名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历来都有“仙境”的美誉。而仙女山上的懒坝,近年来以禅意、艺
▲“一阁一戏,一戏一场”。小小纱阁之中,道尽一方天地。平遥纱阁戏人,既是民间器物文化的宝藏,又是回溯中国民俗文化的窗口。  纱阁戏人,是山西平遥的传统手工技艺之一,也是当地一种深受人喜爱的民间艺术形式。平遥的纱阁戏人,多以传统晋剧的经典场景为题材,通过泥塑、纸扎等工艺制成人偶,再将人偶摆放到碧纱罩遮的木阁内以供欣赏,这也是其得名的缘由。制作好的纱阁戏人,生动地还原了真实的戏剧场景,宛如小小舞台。 
【摘要】高中英语作为一门基础课程,也是高考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近年来教育改革不断,高中英语考试题型也出现了不同变化,读后续写作为创新题型,主要考核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阅读后的续写创作能力,是对高中生英语综合素养的考核。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从高考趋势出发,结合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对读后续写教学进行创新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引导学生注重提升英语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以及文化意识,通过日常教学
陕西古称“秦”,秦地关中沃野千里、物产丰饶,早在成都平原之前就成为了中国第一个“天府”。自古以来,“拥关中而成霸业”的王朝不在少数,如人们耳熟能详的西周、秦、汉、西晋、隋、唐等。既然是王朝重地,自然就少不了雄关险隘的拱卫,在历史上,关中周围关隘重重,多如牛毛,最著名的就有四座——函谷关、武关、大散关和萧关,所谓“百二秦关,四大要塞”正是指此。  其中,函谷关位于关中东面,在今天陕、豫两省交界的灵宝
(左右页图)从最高处俯瞰,第比利斯就像一颗藏在荒漠中熠熠发光的宝石,它被高加索群山环绕,库拉河自西向东蜿蜒流淌,河边橘红的屋顶鳞次栉比。一座超现实主义风格的和平桥,宛如外星生物般匍匐在库拉河上,连接着新城和老城,也连接着传统与现代。  被誉为“上帝后花园”的古国格鲁吉亚,位于高加索中西部,西邻黑海,东接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格鲁吉亚是一个“命运多舛”的国度,早在公元前10世纪,格鲁吉亚民族的祖先就出
阚(kàn)是一个较为生僻的字,有“望、俯瞰”之意。而“阚”作为姓氏也不常见,在宋代版《百家姓》中,阚姓仅排在第380位。  阚姓人士虽然都尊春秋时期的齐国卿士阚止为得姓始祖,但对于阚姓的由来却有多种说法,其中流传较广的说法有4种:  第一种说法称,阚姓源自姜姓,属于以封地名为氏。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姜止立下功勋,被齐灵公封于阚地(今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西南),于是世人称其为“阚止”。从此,姜止的后裔
十年来,摄影师王汉冰用航拍的方式记录了新疆的山山水水。壮美的大漠胡杨林、美丽的喀纳斯湖、沧桑的大海道雅丹群、神奇的安集海大峡谷、奔腾不息的塔里木河、富饒的巴音布鲁克草原……从春秋到冬夏,从北疆到南疆,他用一幅幅真实而震撼的照片,全方位地诠释了新疆的大美,也用镜头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  新疆是生我养我的故乡,我深深地热爱这片土地。所以,从我爱上摄影的那一天起,我便用镜头记录下这里壮美的风光。2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