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学生安全的校内因素与对策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ce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园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相对社会的大环境来说,她是一方净土。但是,不可忽略的事实是,许多安全事故就发生在校内,如校园内的踩踏、食物中毒、火灾等安全事故。影响学生安全的校内因素严重威胁着学生的生命安全。
  一、班级活动安全因素与对策
  只有学生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学校的公共安全才能得到保证,而班级活动安全是学校公共安全的基础。
  1. 班级活动的安全事故因素
  班级活动的安全事故因素包括教室活动事故因素、宿舍活动事故因素、由学校组织的学校周边活动事故因素、集体活动事故和由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事故等因素。
  2. 班级活动安全管理与对策
  (1) 明确班主任的安全职责
  班主任是班级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及时传达有关安全文件精神,对班级安全工作进行全方位的管理。 学校要制定具体的班主任安全工作职责,如:
  ① 对学生进行校内外各类公共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在校外各种场合下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② 对本班教室、宿舍内各类设施的安全状况及时、定期进行检查。
  ③ 每日按时做好学生点名工作,了解学生出席情况。如果发现学生未按时到校,在第一时间通知其监护人。
  ④ 认真负责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校内外班级活动,保证活动中的学生不因违纪、操作失误、管理不到位等原因而发生安全事故。
  ⑤ 对学生在校内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必须及时送诊,并上报学校,及时与家长联系。
  (2) 明确上课教师的安全职责
  ① 上课教师要管理好自己的课堂,特别是在教室外上课的教师,如体育课、实验课,上课教师要向学生讲清楚安全知识,及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② 当上课教师发现异常情况,如学生生病、缺席等,要及时与班主任取得联系。
  二、校内饮食卫生安全与对策
  从幼儿园到大学,几乎所有学校的学生都会在学校用餐,有的是一顿午餐,有的是一日三餐都在学校。据统计,人类有50%以上的疾病与饮食卫生有关。可见,校内饮食卫生对学生安全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1. 校内饮食卫生存在的问题
  ① 学校的食堂、商店大部分是承包给个人的,不排除部分承包人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不保证食物的质量。
  ② 学校饭堂的从业人员缺乏卫生意识。
  ③ 饭堂环境卫生要求高,但是学校往往缺乏必要的措施,容易受老鼠、苍蝇、蚊子、蟑螂等的影响。
  2. 校内饮食卫生管理对策
  ① 与食堂、商店的承包人签定安全责任合同。
  ② 对从业人员进行卫生与安全培训;持身体健康证明上岗,对身体健康不符合本职业要求的,坚决不聘用;对卫生意识淡薄的坚决辞退。
  ③ 建立安全监督机制,聘请专职的卫生专业人员或者卫生保健人员,每天对食堂、商店的食物进行抽样检查。
  三、课间安全问题与对策
  1. 课间安全问题
  在学校的教学活动中,课间休息、放学等的时间往往是学校管理的盲区。课间,上上一堂课的教师离开了教室,上下一堂课的教师还没有到;放学时,学生急着回家或者去吃饭,容易造成楼梯拥挤。许多校园安全事故就发生在这一时间段。如:2006年11月18日晚8时30分许,江西省都昌县土塘中学初一年级学生在上完晚自习下楼时,因拥挤发生踩踏伤亡事件,有6人在送往医院抢救途中死亡。
  2. 课间安全管理对策
  ① 建立候堂制度。即上课教师的交接班制度,要求上课教师下课后,对学生的课间进行管理,直到上下一节课的教师到达才离开。要求上下一节课的教师提前5至10分钟到达自己上课的教室。
  ② 建立排队制度。如上电脑课、实验课、体育课、饭堂用餐等,要求学生排队到达目的地,由教师或学生领队检查监督。
  ③ 错开时间制度。在学生放学或者用餐时,人流量大,可以采用错开时间、分批进行的办法。
  四、校内建筑与公共设施安全与对策
  校内建筑与公共设施的陈旧、简陋、年久失修是影响学生安全的主要原因。一些学校的教学楼修建时间长了,成为危楼;有的供电、取暖、空调、消防设备,时间长了,都会存在使用期限、性能、设备老化等方面的问题。这就要求学校对校内建筑与公共设施定期检查,确定责任人,有相关的管理制度。
  五、学生心理健康安全因素与对策
  根據有关部门统计,我国中小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比例相当高,在行为表现中表现出种种异常,如:任性、自私、好动、厌学、打架、上网、逃学、自杀等。这些并不是单纯的品行问题,而往往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的。学生心理不健康常常是一些校园安全事故的主因。如2003年,云南大学“马加爵事件”震惊全国;2005年,北京16岁女中学生张某因与同学发生纠纷,持刀将同学扎成重伤等事件,令人触目惊心。
  1. 学生心理出现偏差的原因
  学生心理出现偏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其自身的原因,有家长与家庭的原因,也有社会环境的影响,也与学校学生群体与教师的教育密不可分。
  2. 对策
  ① 加强对管制刀具或学生携带的其他不安全工具的检查。其他不安全工具如小剪刀、修眉刀、水果刀、螺丝嵌、凳脚等。
  ② 对单亲或有家庭矛盾、有心理偏差的学生进行排查,教师要重点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与心理辅导。
  ③ 及时与家长沟通,共同教育学生。
  ④ 对教师与学生开设心理辅导课,提高教师与学生的心理素质。
  ⑤ 设立心理咨询室或心理咨询热线。
  ⑥ 端正办学思想,不唯“才”,不唯“分数”,不片面追求升学率,而是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一生考虑。
  六、校园治安安全与对策
  随着学校特别是大学办学规模的扩大,学校流动人口的增加,校园治安也成了影响学生安全的重要因素。加强校园治安安全管理,主要是完善与强化以下安保措施:
  1. 在学校师生员工中加强思想政治与道德法制教育,增强师生的法律意识。
  2. 充分完善与发挥集人防、物防和技防为一体的校园治安防控体系。
  3. 充分完善与发挥驻校警察、兼职法制副校长的职能与作用。
  4. 完善学校保安制度。
  5. 进一步整顿和加强校园治安秩序的管理,严格进出校门制度、学生宿舍管理制度、校内交通安全管理制度、校内公共场所管理制度及其他必要的规章制度,切实维护良好的校园秩序。
  七、重大安全事故应急机制
  校内影响学生安全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我们不可能时时都能预见与防范。有时,有的安全事故不可避免,如地震、台风、疫情等,这就要求学校制定应急机制。
  重大安全事故应急机制的范围可以扩大,只要是有可能导致重大安全事故的事件,都可以制定应急机制,如晚自习时突然停电、踩踏事故、火灾、地震等。
  应急机制要制定制度,明确分工与责任,要有预案,在条件可行的情况下,要对预案进行预演,检验它的可行性。
  责任编辑黄日暖
其他文献
本文叙述了3—异丙烯(艹卓)酚酮的合成,及其与甲胺和异丙胺反应得到新的(艹卓)酚酮类化合物,其化学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及元素分析予以证实。
语文教学过程中,古今语言存在的千丝万缕的关系,无论文辞的学习,还是人文精神的培养,只要彼此相观照,自然能使语文教学“容光焕发”。  一、明了学习文言文的规律性,化难为易  就从语文学科中比较难学的古文来说吧,学习的高效总应讲究一定的规律。学习文言文有何规律可循呢?依我看,那就是“语法”,是现代汉语的语法。近年来,新课标的实施,语法教学淡化,但是语法的重要性在学文言文方面是显而易见的。学古文,若不联
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每接到新班级的时候,我都会发现有一小部分学生有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出现自卑心理的学生,在上课的时候都不愿意举手发言,对学习也不感兴趣,学习成绩也不尽如人意,更让人担心的是:他们不愿意参加学校或班里组织的各项活动。怎样才能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走向自信呢?  首先,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自信。  我们教师应该主动接近心理自卑的学生,把他们看作是朋友,甚至是自己
<正> 蛔虫感染是危害学生健康的常见病,大量的蛔虫寄生会导致青少年学生营养不良、贫血以及影响其生长发育。为保障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卫生部和国家教委1992年颁发了《全国
识字是写字和阅读的基础,是培养语文综合素养的前提和保障,是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必要手段,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低年级识字教学应结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渠道,采用丰富多样的识字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提高识字效率。  一、游戏化的过程激发识字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应当与应用智力和体力的多方面的游戏紧密结合起来。”游戏
定义并讨论了一类新的殆切触黎曼流形的半不变子流形,得到这类子流形的一些重要结果。
摘 要: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与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滞后息息相关。为了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高校积极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探索,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着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课堂教学化、就业指导化、人员“行政”化、过程静态化、视角学校化等误区,需要引起高校教育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误区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就业大环境相关、与
<正> 毒饵作为杀灭蝇类害虫的有效方法之一,因使用方便、用药少、无环境污染、效率高等优点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近年来市场上出售的灭蝇毒饵较多,开始多为韩国与台湾产,近两
锅炉烟囱排放出来的有毒害物质,特别是煤粉尘对空气污染相当严重,直接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九八四年九月,我厂大搞技术革新,用简便易行的锅炉湿式捕灰
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受到体育教育和从事体育锻炼,使身体健康、身心愉快、终生受益。这就要求受教育者不但在学校接受体育教育、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而且毕业后依然保持在学校养成的习惯,并在已掌握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指导下坚持体育锻炼,让学校体育教育的效能延续终身。  一、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终身体育思想  思想是指导行动的指南针。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念,教师必须先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终身体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