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来源 :西部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132zhi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轼,一向被推崇为宋代最伟大的文人。他的文和词声名均在他的诗名之上,但他的诗却开拓了宋诗的新园地,所以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国初之诗尚沿袭唐人……至东坡,山谷始自出己意以为诗,唐人之风变矣。”元好问也以为苏、黄丧失了唐人的矩矱:“只知诗到苏黄尽,沧海横流却是谁?”
  苏轼批评吴道子的画时曾说:“出新于法度之中,寄妙语于豪放之外。”从分散在他著作里的诗评来看,这两句话也许可以现成的应用在他自己身上,概括他诗歌的理论和实践。后面一句说“豪放”要耐人寻味,并非发疯似的胡闹乱嚷;前面一句算是“豪放”的定义,用苏轼所能了解的话来说,就是“从心所欲,不逾矩”,用近代术语来说,就是自由是以规律性的认识为基础,在艺术规律的容许之下,创造力有充分的自由活动,这正是苏轼所一再声明的作文该像“行云流水”,或像“泉源涌地”那样的自在活泼。南宋方回在《瀛奎律髓》中也说:“坡,天人也。作诗布局法度,而自有生意。”“唯东坡诗语意天然自出。”
  苏轼这种“出新于法度之中,寄妙语于豪放之外”突出表现在比喻手法的运用上。《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其中将西湖比作春秋时的美女西施,苏轼可称第一人,这就显示了他与众不同的创造性,且读后毫无矫揉造作之感,反觉浑然天成,新奇自然,只觉西湖真正是妩媚动人,少有脂粉之俗气。就苏轼自己来说似乎对此比喻也很得意,将它的词意几次三番拿来使用“西湖真西子”,“只有西湖似西子”,“西湖虽小亦西子”。于是,这也就成为一个广为流传的比喻,后来许多诗歌都是从这里生发出来的。南宋建都杭州,荒淫奢侈,亡国之后,方回在《桐江续集》卷二十四《问西湖》就说:“谁将西子比西湖?旧日繁华渐欲无。始信坡仙诗是识,捧心国色解之吴!”在《和子由渑池怀旧》中道:“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其中“雪泥鸿爪”是苏轼有名的譬喻之一,在宋代就有人称道过该诗比喻之新奇、之贴切。苏轼对“鸿”似与“西子”一般有难解之情,在《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一诗中亦有“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其中寄寓了一种深远的人生哲理,发人深省。
  我们从苏轼的诗歌中还看得出宋代讲究散文的人所谓的博喻,即用多种形象表达一件事物的一个方面或一种状态,使事物本相毕现,活生生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苏轼喜用博喻这种艺术表现手法与其所欣赏的庄子、韩愈颇有关系。庄子是战国时的散文大家,超然物外,逍遥于天地之间,自有一种阔大的气度,因而说明事物、阐发事理时不可避免地使用博喻这种手法以增强文章气贯长虹的气势。韩愈则是唐朝著名的散文大家,积极倡导古文运动,因而文章中善用博喻极力铺排,且韩诗中亦引入这种手法,使诗歌显得气象万千。这两位不同时代的散文大家极大地影响了苏轼的创作,因而在宋人以文为诗的潮流中,苏轼很自然地将散文善用的博喻手法引入诗歌,使事物本相降伏于作者的笔下,显得栩栩如生。让我们来看看苏轼《百步诀》第一首写水波冲泻的一段:“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此四句有七种形象,错综利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仿佛置身于其中看到水波飞泻的壮观场面,于是,同时期诗人的作品相形之下便显得呆板滞钝了。
  苏轼“出新于法度之中,寄妙语于豪放之外”又包含了他的审美理想,即崇尚“天工与清新”。他曾云:“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天工”意谓出于自然,无须雕琢,凡出自“天工”者,必显现作者的个性,给人以“清新”之感。而“天工清新”又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感情率真。苏轼自己道出其做诗的体会:“好诗冲口谁能择,俗子疑人未遭闻。”(《重寄》)因而他将感情是否真实作为评诗标准。苏轼特别推重陶潜,就因为陶潜作诗情真:“有士常痛饮,饥寒见真情”,“渊明独清真,谈笑过此生”。他认为陶潜的诗“言发于心而冲于口,吐之则逆人,茹之则逆予。以谓宁逆人也,故率吐之”。诗歌应直抒胸臆,不要言不由衷。《书双竹湛师房》:“暮鼓朝钟自击撞,闭门孤枕对残红。白灰旋拨通红火,卧听萧萧雪打窗。”此是任杭州通判时所作,自有一种身在困境中的孤寂和落寞之情;《中秋月》:“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又有一种对前途,对人生的渺茫情绪。苏轼一生多遭贬谪,仕途坎坷,因而感于身世,他的诗情真意切,句句出自肺腑。王国维曾称:“宋以后能感自己之感,言自己之意者,其唯东坡乎?”只有情真才能感人,才能引起共鸣,苏轼正是这么一位敢哭、敢笑、敢怒、敢怨、敢于直露真情的诗人,真乃性情中人。其二,意境清新。意境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它能引起读者的丰富联想。苏轼用“境与意会”概括意境的含义,认为诗应有情新的、超凡脱俗的意境。在这方面他仍然十分推崇陶潜的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南山悠然静美,诗人悠然自得,一个“见”字既描绘了自然景物幽静的神态,也表现出诗人自由闲适的神情意趣,使情和景和谐统一,无怪苏轼如此推重陶潜。而在苏轼本人的诗歌创作中亦能借生花妙笔,描绘出清新脱俗的意境。《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橙黄橘绿”四字把寒冷的冬季写得充满生机,不同凡响。
  宋人喜以文字为诗,以学问为诗,这是宋诗的一大特点,又是缺陷所在。作为一位大学问家,苏轼亦难逃此缺陷,且很大程度上“以学问为诗”就是自他而广泛流传于世的。《荔枝叹》中苏轼以汉、唐之故事而写本朝之弊,典故运用的得心应手,恰如其分,显示了极高的艺术才能,但得于此亦失于此。有时他在诗中极力铺排古典成语,因而有批评家认为他“用事博”,过多地用典,反使作品显得生涩难懂,味同嚼蜡,失去了诗歌本应有的艺术性,单纯成为卖弄学问的雕章之作。苏轼曾评孟浩然的诗“韵高而才短,此如造内法酒手而无材料尔”,这句话恰恰透露出他自己的偏向和弱点,由此亦可见宋朝诗歌写作风气里古典成语的比重。这就如一贫野女子,美则美尔,然缺乏一种内在的气韵,对苏轼讲亦是如此。
  从以上简单的分析不难看出,宋诗发展到苏轼这里,出现了新的阔大豪放的格局,开始以己意作诗,摆脱唐朝风气,使诗歌艺术显得气象万千、清新明丽。正如王国维所说“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装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苏轼作品将此体现得淋漓尽致。自此,真正意义上的宋诗开始出现,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这其中苏轼功不可没。
其他文献
一、当前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翻开当今小学生作文,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些问题:胡编乱造、无病呻吟者多,写真情实感的少;空话套话多,内容充实、自由表达者少。孩子们的习作过早地包裹起了真实自由的“本我”和“个性”,失去了这个年龄段应有的童真、童心、童趣及奇思、幻想、率真和浪漫。分析其原因,无外乎这样几点:从心理层面讲,学生对作文没有兴趣,觉得是负担,甚至更糟糕的是学生讨厌、害怕作文;从生活层面来
期刊
一、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    为搞好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在班主任会上,我们以会代训,结合实际案例,讨论、分析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提高教师的心理教育水平和实践研究能力。同时,对教师的精神卫生状况进行测查,分析教师行为,减少教师的精神压力,提高教师的精神卫生状况。我们知道,没有心理健康的教师,就没有心理健康的学生。    二、要以爱心感化后进生    所谓后进生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品德
期刊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开放的网络实践活动,进行“听读促写,评改渐悟”的互动学习,培养学生使用网络进行语文学习的意识,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心心互动中皈依自然,逐步形成一种平等、民主的良好学习氛围。    一、给学生相对自由的网络互动空间,倡导个性化学习    语文网络教学不能再拘泥于课本、拘泥于教参,而是面向社会的“大语文”,由此及彼、以点带面的扩散性思维是其突出的特点。丰富的信
期刊
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是政治高考命题的重要原则。这一原则中的“理论”主要是指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和时事政治的有关理论知识,这里的“实际”主要是指社会热点问题。因此,对于考生来说,既要灵活掌握所学基础知识,又要关注一年中国内外的重大时事政治,重视理解并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关注社会生活中发生的热点、焦点问题,还要增强运用所学知识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切都突显了时事热点教学的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常常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词句篇章,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再现作品形象,抓住学习语言、驾驭语言、运用语言等的重要方法。尤其在语文创新教学中,更要让学生认真地、专心地、大声地去朗读。朱自清先生早就说过:“吟诵与了解极有关系,是欣赏的必经步骤。”  《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但是,在中学语义教学中,教师
期刊
现代中国,教育领域中的传统观念备受冲击,社会问题也因教育的导向而日趋复杂。片面追求升学率一度把教育抬至巅峰也引向绝路,拜金主义又使教育落到低谷,走进迷茫;青少年犯罪率的直线上升,引发了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大声疾呼。作为以升学教育为主的重点高中,其担负的主要任务是为大专院校输送合格人才。“合格”不仅仅是高考成绩的合格,同时也是良好道德品质的合格,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当前应重视重点高中德
期刊
在政治教学工作中,笔者感触最深的就是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学校在日常行为规范,特别是学生仪容仪表的教育一直没有停过,可以说全校参与,家校共同开展教育,从学校层面的教育再到班级教育,再到个别教育。尽管投入了这么大的精力,但是每次检查仍然有不少同学违规,有些同学已经被查了三次甚至四次。按照规定,这些学生必须通告批评,个别顽固学生必须停课整改,取消其参与学校各类评比活动直至整改合格。即便如此,违规现
期刊
新课程改革全面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提出“全人”的教育理念,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现实生活中,德育的实效性、针对性与德育功能形成强大的反差。如何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本文从德育现状原因分析和如何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两个方面进行提高德育教育实效性的论证。    一、德育现状原因分析    当前中学生存在着种种不良现象,令人甚忧。
期刊
作文教学怎样才能做到更加有效,这是任何一位有责任心的语文教师都不能不考虑的一个实际问题。这也是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亟待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学生作文语言贫乏,材料短缺,思路混乱是作文教学中的难题。在这几年的中学语文教学中,我一直思考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学习写作,提高写作能力,是一个客观的过程。既然这是一个客观的过程,它就有自己的客观规律,因此,作文教学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必须遵循
期刊
在当前大力提倡实施素质教育的情况下,学校德育改革正呈现强劲的势头。素质教育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德育工作,而学校德育改革的关键是对学校德育管理的改革。如何进行科学的管理,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提高学生的素质呢?下面谈一下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增强德育内容的层次性    德育内容是极其丰富而又相互关联的。在构建学校德育工作的内容体系时,要认真研究和筛选,尽量使德育工作显示出更好的层递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