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科学管理,增强德育实效

来源 :西部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49923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大力提倡实施素质教育的情况下,学校德育改革正呈现强劲的势头。素质教育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德育工作,而学校德育改革的关键是对学校德育管理的改革。如何进行科学的管理,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提高学生的素质呢?下面谈一下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增强德育内容的层次性
  
  德育内容是极其丰富而又相互关联的。在构建学校德育工作的内容体系时,要认真研究和筛选,尽量使德育工作显示出更好的层递性、针对性和鲜明的特色。就目前而言,德育工作应该提出三个层次的内容结构:一是公民道德教育,这是公民教育的基础。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德育为首,以人为本”的精神给学校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就是要把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去教育,培养出一个大写的“人”来,最基本的就是要注重对学生个体自我认识能力的培养。学校德育工作要以《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教育内容,目标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二是公民义务教育。这是核心教育,内容是国民精神的教育,提出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对国家负责、对人类负责的目标。也就是目前提出的生态德育教育,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三是爱国主义教育。这是崇高目标的教育,教师既要着眼于理想人格的培养,又要立足于现实,使学生养成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活方式以及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各种品质及行为;既注重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又注意把学生的精神引向一种崇高的境界。
  学校德育工作是很有周期性和规律性的,在计划安排上,应该结合国情和校情,以学年为周期,以学期为阶段,以月为单元来组织,开展“一月一中心,一周一晨会”的特色德育教育。第一阶段(上学期):9月份,以“尊师爱生”为教育中心,结合教师节,开展“尊师守纪”、“守则”、“规范”和感恩教育。10月份,以“国旗在我心中”为教育中心,结合国庆,开展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11月份,以“从小爱科学,长大奔小康”为中心,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12月份,以“用优异成绩,迎接新一年”为中心,教育学生刻苦学习,掌握知识,为将来参加祖国建设打下基础。次年元月份,以“成长路上迈好每一步”为中心,结合送旧迎新,开展法制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第二阶段(下学期):2月份,以“树高尚品德,树良好学风”为中心,结合新学期开学,反复开展“守则”、“规范”教育。3月份,以“做精神文明小天使,当雷锋式的好少年”为中心,结合学雷锋,开展做好人好事、做“四有”新人的教育。4月份,围绕“以英雄为榜样,为祖国而成才”为中心,结合清明扫墓、纪念烈士、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等活动,开展革命传统和前途理想教育。5月份,以“我们是未来的建设者”为中心,开展爱祖国、爱科学、爱学习的教育。6月份,以“我做合格小公民”为中心,结合六一节和“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开展实践“五小”(小帮手、小标兵、小伙伴、小卫士、小主人)活动。7、8月份,以“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少年”为中心,开展尊敬长辈、遵纪守法的教育。实施系列化教育,克服了德育工作的盲目性、随意性,增强了计划性、整体性。
  
  二、创新教育载体,使德育工作的方式和方法多元化
  
  学校德育工作的载体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德肓工作的方式方法也就不会是一成不变的,应该结合当地实际,广开门路,开辟德育教育主渠道,拓展德育教育的范围。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建设校园文化。通过建设“德育文化走廊”、“体育文化长廊”、黑板报、宣传橱窗、名人名言、大型的“五心”教育陶瓷壁画,让学生在浓厚的校园文化的熏陶下,潜移默化,铸造现代文明的灵魂。二是建立校外德育基地。通过当地的“革命烈士纪念馆”、“?菖?菖故居”、“?菖?菖敬老院”等德育教育基地,定期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三是邀请关工委同志上专题教育课。围绕学校的“月教育中心”,开展“理想前途”、“法制知识”、“革命传统”、“合格小公民”等专题教育。四是聘请兼职法制副校长,加强预防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学习法律法规,教育转化后进生,强化综合治理,依法治校,共建安全文明的校园。
  
  三、实施德育管理的网络化
  
  德育工作是一个综合工程。如何实现德育管理的网络化?主要要抓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首先,开辟三条德育渠道,形成主体德育网络。一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德育渠道,由三级构成:校级的德育领导小组,制定全校德育的整体规划;年级的以级组长为首,根据本年级的特点制定实施细则;班级的以班主任为首,全体任课教师合作。一级抓一级,职责分明,保证各项教育任务的落实。二是以少先队为主体的德育渠道,亦有三级:少先队大队部、大队委,中队委员会,小队长。主要任务是根据学校、大队部的安排,组织学生开展各项活动。三是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渠道。主要通过成立家长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发挥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密切与当地司法、公安、文化等部门的联系,争取社会各界支教、助教。
  另一方面,是常规管理与检查相结合。采用常规量化检查的方法,建立校内校外基本情况登记制度,进行文明班评比活动。从学校到年级到班级,建立值日制度,让学生干部对各班考勤、卫生、佩戴红领巾、穿校服、戴校卡以及早操、升旗、集会、课间活动等进行登记和评分。班干部、大队委则分组对各班各项目进行突击抽查、张榜公布。这样,既完善了学生情况的统计,提供文明班评比的量化数据,又达到了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的目的。
  
  四、注重德育评估的综合性
  
  班级是学校管理的最小单元,是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主要阵地,因此,如何评价班级德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对班主任工作的评价应该注重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评价目标可以分为常规评价、质量评价与成果评价。评价中重点突出两项内容:一是转化后进生,二是德育的创新性。转化后进生与德育的创新性设计是德肓工作长期的热点,注重这两点,可以激励班主任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
  对各班级的综合评价,分为上学期的初评和学年的总评两次,分“硬件”与“软件”两方面。“硬件”包括常规检查和突击检查,“软件”是年级任课教师的民主评议和学校行政会议的综合评议。对先进班主任、先进教师,除精神鼓励,还要给予物质奖励;对先进班级主要是给予精神鼓励。
其他文献
20世纪末,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源、学习技术和教育、学习理念层出不穷,教育领域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其中,我国实施的信息化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就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近几年,由于农村中小学在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下,经过各种教育项目的实施,信息技术资源不断丰富,极大地促进了教育教学的发展。但是,由于农村中小学教育中的信息技术设备单一、信息资源匮乏,教师的信
期刊
一、当前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翻开当今小学生作文,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些问题:胡编乱造、无病呻吟者多,写真情实感的少;空话套话多,内容充实、自由表达者少。孩子们的习作过早地包裹起了真实自由的“本我”和“个性”,失去了这个年龄段应有的童真、童心、童趣及奇思、幻想、率真和浪漫。分析其原因,无外乎这样几点:从心理层面讲,学生对作文没有兴趣,觉得是负担,甚至更糟糕的是学生讨厌、害怕作文;从生活层面来
期刊
一、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    为搞好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在班主任会上,我们以会代训,结合实际案例,讨论、分析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提高教师的心理教育水平和实践研究能力。同时,对教师的精神卫生状况进行测查,分析教师行为,减少教师的精神压力,提高教师的精神卫生状况。我们知道,没有心理健康的教师,就没有心理健康的学生。    二、要以爱心感化后进生    所谓后进生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品德
期刊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开放的网络实践活动,进行“听读促写,评改渐悟”的互动学习,培养学生使用网络进行语文学习的意识,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心心互动中皈依自然,逐步形成一种平等、民主的良好学习氛围。    一、给学生相对自由的网络互动空间,倡导个性化学习    语文网络教学不能再拘泥于课本、拘泥于教参,而是面向社会的“大语文”,由此及彼、以点带面的扩散性思维是其突出的特点。丰富的信
期刊
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是政治高考命题的重要原则。这一原则中的“理论”主要是指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和时事政治的有关理论知识,这里的“实际”主要是指社会热点问题。因此,对于考生来说,既要灵活掌握所学基础知识,又要关注一年中国内外的重大时事政治,重视理解并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关注社会生活中发生的热点、焦点问题,还要增强运用所学知识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切都突显了时事热点教学的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常常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词句篇章,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再现作品形象,抓住学习语言、驾驭语言、运用语言等的重要方法。尤其在语文创新教学中,更要让学生认真地、专心地、大声地去朗读。朱自清先生早就说过:“吟诵与了解极有关系,是欣赏的必经步骤。”  《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但是,在中学语义教学中,教师
期刊
现代中国,教育领域中的传统观念备受冲击,社会问题也因教育的导向而日趋复杂。片面追求升学率一度把教育抬至巅峰也引向绝路,拜金主义又使教育落到低谷,走进迷茫;青少年犯罪率的直线上升,引发了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大声疾呼。作为以升学教育为主的重点高中,其担负的主要任务是为大专院校输送合格人才。“合格”不仅仅是高考成绩的合格,同时也是良好道德品质的合格,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当前应重视重点高中德
期刊
在政治教学工作中,笔者感触最深的就是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学校在日常行为规范,特别是学生仪容仪表的教育一直没有停过,可以说全校参与,家校共同开展教育,从学校层面的教育再到班级教育,再到个别教育。尽管投入了这么大的精力,但是每次检查仍然有不少同学违规,有些同学已经被查了三次甚至四次。按照规定,这些学生必须通告批评,个别顽固学生必须停课整改,取消其参与学校各类评比活动直至整改合格。即便如此,违规现
期刊
新课程改革全面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提出“全人”的教育理念,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现实生活中,德育的实效性、针对性与德育功能形成强大的反差。如何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本文从德育现状原因分析和如何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两个方面进行提高德育教育实效性的论证。    一、德育现状原因分析    当前中学生存在着种种不良现象,令人甚忧。
期刊
作文教学怎样才能做到更加有效,这是任何一位有责任心的语文教师都不能不考虑的一个实际问题。这也是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亟待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学生作文语言贫乏,材料短缺,思路混乱是作文教学中的难题。在这几年的中学语文教学中,我一直思考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学习写作,提高写作能力,是一个客观的过程。既然这是一个客观的过程,它就有自己的客观规律,因此,作文教学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必须遵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