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来源 :西部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全面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提出“全人”的教育理念,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现实生活中,德育的实效性、针对性与德育功能形成强大的反差。如何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本文从德育现状原因分析和如何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两个方面进行提高德育教育实效性的论证。
  
  一、德育现状原因分析
  
  当前中学生存在着种种不良现象,令人甚忧。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没有形成中学生思想教育合力是其最重要、最根本的原因。
  (一)家庭因素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水平和教养方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一部分父母溺爱孩子,教养方式有问题,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其他的都不重要,孩子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也大包大揽。中国孩子每天的平均劳动时间仅为0.2小时,远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一部分父母难以胜任孩子的启蒙教育,素质偏低,言谈举止、价值取向不符合社会规范和公德标准。有一幅漫画是这样描绘的:一个妈妈牵着孩子的手走在大街上,指着路旁的清洁工说:如果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得扫马路。这种启蒙教育对子女造成“先入为主”的不良影响,即便进入学校接受主流价值观的教育,也因为耳濡目染而难以矫正。
  (二)社会因素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价值观多元化,对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商品经济下滋生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严重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对青少年思想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加之一些不健康的娱乐场所和非法网吧的诱惑,严重侵蚀了青少年的灵魂。社会缺乏真正成为青少年仿效的示范阶层,难以起到示范效应。诚然,学校开展学习雷锋、航天英雄等模范人物的活动,收到了不同程度的效果,但社会的新闻媒体、网络文化过分渲染暴力、色情,不少青少年盲目追星、崇尚暴力,这些都无疑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导致“5+2=0”的学校教育效果。
  (三)学校因素
  “应试教育”下评价学校办学标准的是升学率,教学活动围绕考试走,重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忽视思想品德和素质教育,加之一些学校管理不够科学,管理方法陈旧、滞后,造成思想品德教育没有成效。
  
  二、加强德育教育的方法及措施
  
  德育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调动全社会的力量齐抓共管,形成思想教育的合力。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关键,良好的社会风气是保障。因此,以学校为龙头,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一)转变教育观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德育教育的关键
  根据新课程、新课改的要求,学校要转变教育观念,积极探索青少年思想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首先,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发挥德育教育的主渠道作用。以课堂为阵地,在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在课堂教育中,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从语文、政治到历史、地理,众多的学科内容中渗透着爱国主义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教材内容为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从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心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结果,情感与价值目标”的统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其次,搞好德育主题教育活动,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实现德育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根据不同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不同的思想道德水平,探寻切合学生实际的目标层次结构。例如,高一学生刚跨入高中,对新的学校环境、学习内容、人际关系乃至自身生理、心理的变化,感到新奇而又慌乱。针对这种情况,可以确定以“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提高基本素质,规范行为习惯”为主题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高二学生通过高一的过渡,身心基本成熟且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自我意识强,积极要求上进,可以确定以“确立远大志向,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为主题的教育目标。高三学生即将走出校门,步入社会,教师要教育学生具有“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勤俭自强,团结友爱,爱岗敬业”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可以确定以“增强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主题的教育目标。目标实施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共青团组织活动、主题班会、辩论会、主题手抄报、墙报等。分层教育目标能有效地克服单一目标下的空洞乏力和流于形式的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施具有可操作性,极大地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再次,以实践活动为基础,在实践中推进德育教育,是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实践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分为校内和校外两种基本形式。我校每月推出一个主题文化的校园文化建设,如“感恩父母活动月”、“喜迎奥运、共建和谐校园月”等;带着学生走出校园,进入社区、工场、大自然中感受自然的美、人文的美。学生们在这些活动中不仅提高了实践能力,还培养了诸如勤奋、吃苦、爱心、团结、合作等品质。走出校园,走进社区,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在鲜活的生活情景中培养爱国情感和感恩之心。
  (二)抓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协调,发挥家庭教育中的德育作用
  家长“望子成龙”,希望子女受到良好的教育。学校指导家长正确教育下一代,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是抓好家长工作,做好学校与家长的协调沟通工作。首先,要理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渠道,由学校组织学生家长进行定期的交流与学习,让家长认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其次,通过家长与学校的沟通,互相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在家庭的情况,有利于学校实施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也有利于家庭针对学生出现的特定情况进行专门的教育与沟通,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二是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让家长主动参与到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中来,是德育工作实效性得以保障的基础。比如,让家长走进校园参加活动,请家长进入教室听课,让家长了解学生的校园生活;教师走进家庭,通过家访活动,将学校德育工作带入家庭。
  (三)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补充和提高,也是提高德育工作的保障
  从我国当前的情况看,社会教育最重要的是要解决好综合治理和统帅机构以及行之有效的措施这三大问题。第一,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社会大气候的好转,才能促进小气候的好转。第二,地方党政机关和教委能协调、管理、指挥社会其他机关和部门,达成教育共识,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第三,立法并且严格执法,为学生提供安全而健康的社会活动场所。
  总之,抓好学生思想教育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尤其是社会工作要扎实细致,使全社会成员都意识到:青少年思想教育关系到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的希望和未来,这需要社会、学校、家庭联合起来,密切配合,共同管理,形成教育网络,凝成教育合力,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本文作者系西北师范大学2006级教育硕士)
其他文献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巧妙、适时地采用“板块式”教学方法会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一、我们眼中的余映潮(全国著名语文教师)教学艺术    余映潮先生提出的“板块式”教学方法的特点为:  灵活多层的板块是基点,  各种形式的朗读是红线,  巧妙精彩的品悟是升华,  全面精辟的积累是主旨。  就此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是从学生真正掌握一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为基点,即针对一个板块的多
期刊
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除传统的“硬实力”竞争之外,还包括了与之对应的“软实力”的竞争,即一个国家对内所表现出的整个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而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正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进一步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必然所在。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并充实新的丰富内容,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是高等学校尤其是每位思想政治
期刊
20世纪末,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源、学习技术和教育、学习理念层出不穷,教育领域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其中,我国实施的信息化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就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近几年,由于农村中小学在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下,经过各种教育项目的实施,信息技术资源不断丰富,极大地促进了教育教学的发展。但是,由于农村中小学教育中的信息技术设备单一、信息资源匮乏,教师的信
期刊
一、当前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翻开当今小学生作文,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些问题:胡编乱造、无病呻吟者多,写真情实感的少;空话套话多,内容充实、自由表达者少。孩子们的习作过早地包裹起了真实自由的“本我”和“个性”,失去了这个年龄段应有的童真、童心、童趣及奇思、幻想、率真和浪漫。分析其原因,无外乎这样几点:从心理层面讲,学生对作文没有兴趣,觉得是负担,甚至更糟糕的是学生讨厌、害怕作文;从生活层面来
期刊
一、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    为搞好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在班主任会上,我们以会代训,结合实际案例,讨论、分析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提高教师的心理教育水平和实践研究能力。同时,对教师的精神卫生状况进行测查,分析教师行为,减少教师的精神压力,提高教师的精神卫生状况。我们知道,没有心理健康的教师,就没有心理健康的学生。    二、要以爱心感化后进生    所谓后进生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品德
期刊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开放的网络实践活动,进行“听读促写,评改渐悟”的互动学习,培养学生使用网络进行语文学习的意识,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心心互动中皈依自然,逐步形成一种平等、民主的良好学习氛围。    一、给学生相对自由的网络互动空间,倡导个性化学习    语文网络教学不能再拘泥于课本、拘泥于教参,而是面向社会的“大语文”,由此及彼、以点带面的扩散性思维是其突出的特点。丰富的信
期刊
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是政治高考命题的重要原则。这一原则中的“理论”主要是指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和时事政治的有关理论知识,这里的“实际”主要是指社会热点问题。因此,对于考生来说,既要灵活掌握所学基础知识,又要关注一年中国内外的重大时事政治,重视理解并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关注社会生活中发生的热点、焦点问题,还要增强运用所学知识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切都突显了时事热点教学的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常常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词句篇章,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再现作品形象,抓住学习语言、驾驭语言、运用语言等的重要方法。尤其在语文创新教学中,更要让学生认真地、专心地、大声地去朗读。朱自清先生早就说过:“吟诵与了解极有关系,是欣赏的必经步骤。”  《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但是,在中学语义教学中,教师
期刊
现代中国,教育领域中的传统观念备受冲击,社会问题也因教育的导向而日趋复杂。片面追求升学率一度把教育抬至巅峰也引向绝路,拜金主义又使教育落到低谷,走进迷茫;青少年犯罪率的直线上升,引发了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大声疾呼。作为以升学教育为主的重点高中,其担负的主要任务是为大专院校输送合格人才。“合格”不仅仅是高考成绩的合格,同时也是良好道德品质的合格,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当前应重视重点高中德
期刊
在政治教学工作中,笔者感触最深的就是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学校在日常行为规范,特别是学生仪容仪表的教育一直没有停过,可以说全校参与,家校共同开展教育,从学校层面的教育再到班级教育,再到个别教育。尽管投入了这么大的精力,但是每次检查仍然有不少同学违规,有些同学已经被查了三次甚至四次。按照规定,这些学生必须通告批评,个别顽固学生必须停课整改,取消其参与学校各类评比活动直至整改合格。即便如此,违规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