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情境 激发思维兴趣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fanie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设情境,提供思维材料。由于时空限制,中学地理教材中有不少内容是学生所不熟悉的,给学生的思维造成障碍。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境,逼真地再现当地当时的情景,提供思维的各种感知材料,让学生感到“情境即在眼前”“我在情境中”,帮助学生对客观事物充分感知,头脑中留下清晰而鲜明的表象,丰富其感性认识,从而顺利地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地理教师要充分运用图片、幻灯、录像、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创设好情境,从而给学生的思维和创造提供一个良好的铺垫,一个有力的起跳板。下面简单谈谈这几年进行研究的体会和认识。
  
  一、利用图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初中地理新教材在课本的封面、封底和扉页上增加了大量的彩图、在课文中穿插了内容简明、重点突出的素描图、示意图、模型图、剖面图、统计图、组合图等共645幅,这些图像与课文结合紧密,起到了以图引文、以图释文、以图解文、以图代文,形象直观地反映和说明地理问题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借助相应的图像导入新课,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起到了显著的作用。例如:我在讲《地球在宇宙中》一节时,先引导学生读“人们在地球上看月亮和星星”和“宇宙员在月球上看地球”两幅画,然后以我们是生活在天上、还是生活在地球上为讨论话题,引入新课。讲《美国》这节时,先让学生看课本上美国星条旗的彩图,提出美国国旗上有多少颗星和多少条纹,其含义是什么?使学生一开始上课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新的期待,为主动学习新课营造了最佳的课堂气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运用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兴趣
  运用幻灯片、投影仪、课件、录像等电教媒体,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兴趣。传统教学中教师只凭一张嘴、一支笔,教学方式单调呆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而运用电教媒体教学,则可以通过形、声、景物等直接刺激感官。“百闻不如一见”,这样把学生的眼、耳同时调动起来,既激发兴趣又强化了知识。如讲大洋洲,学生通过看珊瑚岛的录像,对珊瑚岛的形成及特点有了正确的认识:那就是在热带海洋中,珊瑚虫的遗体堆积形成珊瑚礁,珊瑚礁露出水面的部分就是珊瑚岛。通过看录像学生还发现这类岛屿的面积不大,地势低平,多呈环状和半环分布,在大洋中,岛上四季常绿,有椰子、甘蔗、菠萝等热带经济作物,通过观景,进一步认识到珊瑚岛都分布在热带海洋中,温带和寒带海洋中没有珊瑚岛。同学们对大洋洲的珍奇动物认识不深刻,时常发生颠倒的错误,在教学中放幻灯片进行比较,同学们找出了这两个洲动物的相同和不同点,特别是大洋洲的珍奇动物腹部都有一个袋子。如:大袋鼠、小袋熊等。通过看幻灯片,同学们可以发现袋鼠前面的两条腿很短,迁移时全凭两条后腿跳跃且速度快得惊人。应该说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学生学习有兴趣,积极性高,通过对景物变化的观察,使许多抽象、理性的知识得到深刻理解和掌握。
  
  三、创设和谐的课堂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都有深刻的影响,教师良好的师德修养、和蔼可亲的教学态度、宽松的学习环境,就会严而不死,活而不乱,学生学得轻松,学得主动,达到最佳课堂效果。如:我在讲“青藏地区”一章时,仅用一曲婉转轻松的藏族民歌:“不敬青稞酒呀,不打酥油茶呀,也不献给哈达,唱上一支心中的歌儿献给亲人金珠玛……”就把学生带到了西藏。学生仿佛看到了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看到了奔腾咆哮的雅鲁藏布江,看到了成群奔跑的藏山羊、藏绵羊和家家喂养的高原之舟——牦牛;吃上了藏族人民爱吃的主食——糌粑,也闻到了青稞酒和酥油茶的香味。同学们无不感慨:啊,西藏太美了!这就是和谐的氛围,这就是宽松的环境。同学们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其学习的效果可以肯定地说——最佳
  (作者单位:273508 山东省邹城市前中学)
其他文献
ChapterI.The meanings of the Linguistic contexts  Generally speaking, the Linguistic context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major parts: situational context and sociocultural context.  1.1.In a narrow sense,
期刊
教师是一份与人打交道的工作,教师的很多压力来源于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如何改善与人的关系,这完全有赖于自己。  1、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教师在工作群体中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接纳、赞许他人,这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日本有个著名的法师为了医院的事,前去拜访一位董事,那位董事端出一杯茶招待法师,当时他突然发现杯子稍有缺口,于是很不好意思地说:“师傅,很抱歉,这杯子缺了一角……”法师回答:“缺角的地方不去
期刊
目前,中学教学应用电化教育手段主要体现于课堂教学形式上,即利用电化教学的理论与方法,并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通过电化教育设计,使教育信息能够高速、准确、全面地传授给学生。多媒体教学以其特有的形象性和科学性,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其魅力,促进了语文教学形式的丰富多彩、教学过程的优化组合和教学质量的普遍提高,从而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一场革命。   在中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中,本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语文教学担负着积累语言的任务,应包括语言材料、语言范例、语言知识三方面的积累。下面就此谈一谈我平时的几点做法:    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扩大学生的阅读  学生学习的时间不能无限扩大,教师只有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改变以往唯教材独尊的想法,把学生当成主体,为学生而教,在课堂教学中把
期刊
课外实验是学生在课外自己设计,自己寻找实验器材,自己动手进行的实验,它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动手实践的机会,能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同时,通过自己动手还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如何才能开展好课外实验呢?    一、要打好扎实的物理基础、善于将物理与生活联系起来  生活中的许多日常用品都是利用物理知识制造出来的。倘若没有扎实的物理基础知识,不能
期刊
研读近年的中考综理试卷,亦有所思,亦有所得:试卷从多角度多层次不断探索能力考察的新思路,拓宽能力考察的新内涵。采取哪些有效办法复习,才能在短期内取得事半功倍的效益而巧夺桂冠呢?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有一个很深的感受:重视“三个调整”,把握“两个关注”,实现“两个飞跃”。  一、三个调整:1、调整课堂复习内容:复习前,先认真分析“大纲”、“考纲”,研究历年的中考题;复习时,按照考试大纲所列知识点的顺序,就
期刊
现代教育技术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知识感性化,使学生更快更容易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人人发展。    一、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
期刊
目前,学生中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条件比较优越,再加上父母外出打工,基本上是爷爷奶奶照看孙子。大多数学生只会贪图玩乐,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给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障碍。以这个学期开始,我开展了“作业选秀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所谓“优秀作业,”我是这样给学生解释的:“优”,每次作业量不能太多太大,尽量控制在作业本的一页左右,最多不超过一半(不包括竖式),如果超过了,超过部分可以
期刊
在深化教育改革,倡导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今天,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走进了课堂,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已经受到很多师生的青睐,它在突破教学难点,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等方面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同时还促进了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的变革。在下面谈谈我在多媒体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运用多媒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多媒体教学融入了图形
期刊
试卷讲评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能使教师及时而准确地作好查漏补缺工作,又能使学生相互启迪、优化思维、总结规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提高讲评课的教学效率是每一位老师值得研究的课题。讲评试卷时,也许老师们与我有相同的感受:老师在上面一题一题地说答案,进行分析;学生在下面对答如流,更正错误,表面上看起来学生听得认真,改得仔细,但效果总觉得不太好。什么原因呢?是因为有些学生在试卷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