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WLLN的云南闪电活动特征及其成因研究

来源 :电瓷避雷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zub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WWLLN闪电资料、NOAA地形资料,分析了2010 ~ 2018年云南地区闪电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云南地区闪电活动总体呈东南多、西北少的分布特征,地形与海拔高度共同影响着闪电活动的空间分布,且地势较海拔的作用更为突出.受纬度、季风和日照等因素影响,北回归线附近的闪电活动夏半年多于冬半年,闪电活动在夏季达到峰值,纬度较高的滇东、滇中以北大部分地区闪电活动呈单峰型月分布,而纬度较低的滇南和滇西的闪电活动则呈双峰型月分布,闪电活动的日变化与深对流活动特征一致.本研究进一步了解了雷电灾害的活动规律,加深了地形和季风对云南闪电活动影响的认识,为该地区雷电预警与防护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为探究高原湖泊河口湿地氮循环过程,以洱海罗时江河口湿地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布设8个监测点按季度开展现场调查,分析沉积物无机氮的时空分异特征,采用PVC顶盖原位培育法分别在夏、秋季开展沉积物净氮矿化与硝化速率实验研究.结果 表明:(1)湿地沉积物氨氮(NH4+-N)、硝氮(NO3-N)和总氮(TN)含量分别为5.92±6.31、14.49±20.89和1408.98±625.29 mg·kg-1,NH4+-N含量沿进水口到出水口方向呈递减趋势,且冬季显著高于其他季(P<0.05).湿地西侧沉积物NO3-N含量
根据环境情感和技能对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影响机理,运用秦巴山区498户茶叶种植户的调查数据,采用计数模型分析了环境情感和技能对农户减少污染行为和改善环境行为的影响,并探讨了社会参照规范的调节效应.结果 表明:(1)无论是积极情感还是消极情感都对农户改善环境行为影响显著,但仅有积极情感对农户减少污染行为有显著影响;环境技能中的策略知识和行动能力都对农户减少污染行为有显著影响,但只有行动能力对农户改善环境行为影响显著.(2)积极情感在行动能力与农户改善环境行为的关系中具有强化作用,消极情感在行动能力与农户减少污染
为研究颗粒荷电对绝缘子积污特性的影响,利用COMSOL多物理场模拟软件,对XSP-160型瓷三伞绝缘子在颗粒不同荷电方式下的风洞积污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并与其风洞试验结果比较,探究了颗粒按“比例”荷电方式的模拟方法的合理性.进而研究了弱风(0.5~2 m/s)和微风(3 ~5 m/s)环境下110 kV电压作用下该绝缘子的积污特性,比较了不同粒径下颗粒所受各力的相对大小,分析了风速、粒径、污秽浓度对其自然积污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电场力对大粒径颗粒的沉积起主要作用;弱风时,直流电压作用下,积污量随粒径增
为研究坡度、坡位等地形因素对土壤碳氮变化的影响,以川西南植烟紫色土为对象,探究了坡度、坡位及其交互作用下不同层次(0~20、20~40 cm)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及碳氮比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总体偏低,变异系数均为0~20 cm>20~40 cm,而碳氮比的变异系数则表现为20~40 cm>0~20 cm;(2)随坡度增加,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及碳氮比逐渐降低,其中有机碳
针对特高压变电站避雷器泄漏电流数据采集不准确的问题,在实验室内搭建工频磁场仿真环境,对不同结构的电流传感器进行工频磁场采集精度试验,选取一种抗干扰能力最好的线圈结构进行设计.设计一种双线圈泄漏电流传感器,经实验室和现场测试,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在强工频磁场干扰下采集误差≤±2%,满足泄漏电流采集技术规范要求.
磁浮列车与传统轮轨列车相比,由于没有接触网防护,更易受到雷击,将影响磁浮列车的行驶安全.开展磁浮列车雷击附着区域的研究,是进一步分析磁浮列车雷击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的基础.在国内外相关标准的基础上,基于有限元法数值仿真技术对磁浮列车雷击附着点和分离点划分开展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磁浮列车顶部曲率较大的位置容易遭受雷击,应将其划分为雷击附着区域;根据导向电磁铁上的场值分布,将车厢前后两侧的电磁铁部分区域划分为分离区域.研究结果为磁浮列车的雷电防护设计提供依据.
为实现输电线路差异化防雷设计,引入了贝叶斯决策理论,在MATLAB中分别建立了输电线路防雷措施决策模型,研究不同输入条件下(电压等级、接地电阻、保护角、绝缘子片数等)防雷措施的输出,并对所推荐的防雷改造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性比较,选择最优的改造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贝叶斯决策理论的防雷措施决策能将推荐的防雷措施按照推荐程度进行排序,其结果依赖于输入参数与输出防雷措施之间的相关性及条件判据的合理性.选择对防雷措施推荐有影响的参数作为输入变量,综合专家意见和经验谨慎决定条件判据,可以得到合适的防雷措施推荐方案.
为了研究液氢冷却的不同深宽比冷却通道结构的传热特性,设计了深宽比分别为15、9.6、6.7和3的4种冷却通道沿圆周均布的分区并联组合式传热试验装置,采取了肋条测温模块以测量肋条不同深度的温度分布,开展了不同室压和混合比的气氢与液氧燃烧环境下液氢的传热特性试验。试验室压为6~7.4MPa,混合比为5.5~7.2。试验结果表明:高深宽比冷却通道换热面积增大,肋条效应更高,换热能力增强;深宽比越大肋条温度分层现象越明显,肋温沿径向逐渐增加;随着冷却通道深宽比增加,冷却剂温升逐渐增加,传热效果增强,但冷却剂流阻先
电力输电线路杆塔除桩基自然接地体外往往需要额外敷设人工外延接地体,实际工程中人工外延接地往往受地形、征地以及施工难度所限,提高杆塔桩基自然接地的接地散流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提出基于柔性石墨复合接地材料搭建杆塔桩基立体“笼”式外敷接地装置,采用COMSOL仿真软件建立混凝土杆塔桩基散流计算模型,针对典型杆塔桩基采用“笼”式外敷接地装置的不同敷设方式、根开间距等因素进行仿真计算,验证“笼”式接地装置对杆塔散流的影响,最后针对整个杆桩基础,对比了桩基外敷接地与传统人工外延接地的散流效果.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土壤
红外测温凭借其高效、精确等优点,在特高压避雷器带电检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避雷器表面温度会受到风速、光照等外界因素的影响,给红外测温及故障诊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笔者基于有限元原理建立了特高压交流避雷器热电耦合的三维温度场仿真模型,并通过现场温度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从而利用该模型对不同风速、光照影响下的避雷器温度分布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风速增大加强了空气对流散热,使得避雷器内部缺陷发热导致的表面最高温度下降,温升减小;避雷器表面温度随太阳辐射强度的增大而升高,且向阳侧高于背阳侧,但温升值变化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