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地区云地闪电活动特征分析

来源 :2012年高原山地气象研究暨西南区域气象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ep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使用2007年05月—2011年04月的ADTD(Advanced Direction Time of arrival Detection)逐日闪电资料,将重庆划分为若干个10×10km的正方形网格,以此网格单元统计分析了闪电密度、强度、频次等方面的年月日变化特征,并得到了重庆全区域和4个区位年均闪电日数与闪电密度的关系.
其他文献
应用1961~2010年的NCEP/NCAR全球逐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对云南2009/2010年特大干旱年的特征进行分析表明,云南2009/2010年的秋冬春初夏特大连旱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原因为2009年7-11月降水的异常偏少,其背景是7~11月是ENSO暖事件的发展阶段,持续的降水偏少和气温偏高导致了云南2009/2010年的秋冬春初夏特大连旱.从环流异常来看,夏季7-8月和秋季9-10月低纬地区
热带气旋(以下简称TC)影响云南降水.我们规定:当西北太平洋有TC发生,或TC减弱为热带低压或台风倒槽影响云南,云南有1站以上降水出现,计为该TC影响云南降水.本试验根据中国气象局发布的热带气旋等级新标准,采用1959~2007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及降水分布(采用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所《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年鉴检索系统》资料,2007年热带气旋资料为官方网络公布的资料),并按照热带低压(6~7级,10
干旱是指由水分收支或水分供求不平衡从而引起作物生长非正常的水分短缺现象.干旱作为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不论是处于习以为常的干旱区或半干旱区,还是人们意想不到的湿润区和半湿润区都有干旱发生的可能.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一直以来,干旱往往成为影响农业生产甚至整个社会经济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因此,对干旱进行监测评估也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任务.迄今为止,世界各国进行干旱监测的研究主要围绕气象、农业、水文和卫星
利用1998年地面观测站的逐日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逐日资料、逐日OLR资料以及基于再分析资料计算得到的大气热源资料,分析了该年夏季青藏高原东南部降水的低频特征,并讨论了其与长江中下游低频振荡的联系.结果表明:1、1998年高原东南部和东北部的降水峰值谷值期不一致,不能将整个高原进行区域平均处理,需要分区域讨论.2、1998年夏季高原东南部降水低频振荡存在10~20d、20~30d及3
利用GCM模式研究了海温(SST)和温室气体(GHG)对大气平均年龄和平流层水汽的影响,并且分析了平流层和对流层之间的示踪物质交换特征.通过对示踪物质的浓度分析表明:(1)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从平流层向对流层的示踪物质传输速度要快于南半球中纬度地区;从全球平均来看,平流层向对流层的示踪物质传输主要发生在北半球冬季,而在8月至10月之间最弱.
近些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高温天气出现的次数也明显呈增多的趋势.特别是在一些大城市或超大型城市,高温天气频现.北京作为一个超大型城市,由于地理位置关系,夏季出现高温天气的概率约为1/ 10,与我国南方地区相比频率相对较低【1】,但极端高温强度相差并不大,高温天气对北京的影响绝不可忽视.夏季高温天气造成的发病率增加,交通安全事故增多,城市用电用水的激增等等现象已成为城市管理者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也
本文运用2010年和2011年6月至8月神农架及其附近地区19个自动气象站观测的逐时资料,初步分析了神农架地区夏季降水、温度、风场、湿度这些气象要素的特征.
四川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侧,地形复杂,受热带季风、副热带季风以及高原季风的影响,气候多变,自然灾害发生频繁,而干旱和洪涝是主要的气象灾害,对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过去许多研究都表明,四川盆地盛夏容易出现“西旱东涝”、“西涝东旱”的情况,这种反位相的气候特点,不仅与特殊的地形条件相联系,也与大尺度环流背景的变化有关,四川地区洪涝灾害和长时间持续干旱均在一定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出现.研究四川
黄河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其附近区域每年夏季都会发生多次灾害天气,诸如强降水、强雷暴、大风、暴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其中尤以中尺度对流系统(MCS)引发的降水突发性强、强度大、历时短,常造成突发性局地暴雨并引起山洪、滑坡、泥石流等严重自然灾害,而且几乎每年都有发生,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威胁.如果能提前准确的预报这些MCS引起的强对流天气,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则不仅能将经济损失降到最小,还能保障人的
冰雹是一种由强对流系统所引发的剧烈天气现象,通常发生在暖背景下[1].由于气候变暖[2],使冰雹的次数减少,预报难度加大,中外学者对冰雹的成因和特征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张芳华[3-8]等对中国冰雹日数的时空分布特征、中国西北地区冰雹的气候特征、平凉冰雹云回波特征、新疆系统性冰雹、黑龙江、江西、云南、新疆的冰雹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