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N5A基因突变致扩张型心肌病伴房室传导阻滞的家系调查

来源 :中国临床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已发现的心脏钠通道基因SCN5A A1180V突变相关的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伴房室传导阻滞(atrioventricular block,AVB)家系进行随访,分析SCN5A基因A1180V突变致DCM的临床特征及病情演变特点,为制订该类突变携带者临床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07年初次发现该家系和2012年随访资料,于2021年对家系中健在的6名A1180V突变携带者及7名非突变携带者再次询问病史,予以12导联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该家系中10名突变携带者(含3名已故突变携带者及1名此次未参加随访者),7名非突变携带者及1名已故的基因型不详成员的临床资料.结果:该家系中SCN5A A1180V突变携带者发病首发症状常为Ⅰ度AVB,平均诊断年龄为(36±4.42)岁,多数逐渐进展为Ⅲ度AVB伴心脏扩大.2012年后有1名年长携带者猝死,4名携带者已由Ⅰ度AVB进展为Ⅲ度AVB.先证者的3名子女均为携带者,2021年已出现Ⅲ度AVB,并植入起搏器.虽然这3名携带者已达其父亲发生DCM的年龄,但此次随访心脏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提示突变携带者出现DCM表型延缓.先证者胞弟家的3名女儿携带突变,在2012年随访时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均无异常,此次2名出现Ⅰ度AVB;另一名出现Ⅲ度AVB,考虑其病情加重与重体力劳动有关.结论:SCN5A基因A1180V突变、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对DCM表型共同发挥作用;控制心率和减少体力劳动能延缓该家系A1180V突变携带者疾病表型的出现及进展.
其他文献
环状RNA(circRNA)是在近些年被高度关注的一种非编码RNA.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显示,circRNA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有望成为缺血性脑卒中治疗靶点和临床检测标志物.文章就circRNA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是重要的促纤维化细胞因子,发挥作用前为无活性的潜活形式.骨膜蛋白作为由肌成纤维细胞所产生的基质蛋白,可以独立于TGF-β1引发与细胞表面的整联蛋白结合引发细胞内Smad3磷酸化,从而促进肌成纤维细胞表面整联蛋白的表达、成纤维细胞的趋化与激活及增加心肌间质硬度以诱导潜活形式的TGF-β1活化,TGF-β1的过度分泌与激活可以维持肌成纤维细胞的活性,从而促进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本文从骨膜蛋白诱导Smad3磷酸化的角度出发,探讨对潜活形式的TGF-β1的激活以促进心肌梗死后心
日益突出的细菌耐药问题使临床对创新抗菌药物存在迫切需求,然而新药的研发周期长、投入巨大、风险高,国内企业研发经验较少,研发策略及各阶段沟通交流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药的研发.2021年6月,国产1类创新抗菌药物康替唑胺片在我国获批上市,本文总结了其临床研发过程和策略,借其经验讨论创新抗菌药物临床研发关注点,以期为研发和评价提供参考.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治疗药物的开发常因安全性问题而中止,良好的非临床研究设计和评价可有效提示临床试验风险.本文结合NASH治疗药物注册申请情况和研发领域的新发现、新认识,对非临床毒理学试验的特殊关注点、安全性评价策略等进行了思考和讨论.
在樊嘉院士指导并参与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肿瘤外科周俭教授领衔完成的项目《基于液体活检和组学平台的肝癌诊断新技术和个体化治疗新策略》,荣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期刊
中国呼吸系统疾病的管理存在诊断不足、治疗不规范的问题.可穿戴设备指将各种传感器结合到服装、配件中,可穿戴于身体各处的便携式设备,旨在感知与监测人体物理生化信息,在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管理及健康监测方面具有广阔前景.本文旨在总结医疗可穿戴设备的发展现状,评述可穿戴设备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现状,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目的:探讨焦虑、抑郁对白癜风患者药物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培训过的医务处干事作为心理研究员依据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4项(HAMA-14)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24)在白癜风患者治疗前对其进行焦虑、抑郁评分.皮肤科医师依据病情及患者治疗意愿对白癜风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单纯外涂药物治疗(外涂治疗组,n=72)和外涂药物+口服中药或西药联合治疗(联合治疗组,n=128).将联合治疗组进一步分为联合活血合剂组(n=47)、联合甘草酸苷组(n=35)、联合活血合剂+甘草酸苷组(n=27)及联合泼尼松组(n
目的:观察基于祛风理气活血的中药基础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白癜风的有效性、安全性及临床可行性,为在西医综合型医院推广中西医病症结合治疗白癜风提供依据.方法:将218例白癜风患者分为病例组126例(采用中药基础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92例(采用单纯西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白斑消退率、不良反应,并分层分析.结果:病例组总有效率62.70%(79/126),对照组总有效率41.30%(38/9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病例组白斑消退率为(38.62±19.11)%,对照组为(20.94±
肿瘤靶向及免疫治疗是肿瘤治疗学的重大进展.肿瘤靶向药物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种类多、效果好,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同时常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其中,皮肤不良反应事件较为常见.不同药物引起的皮肤病不尽相同,治疗也因人而异.虽然肿瘤治疗相关皮肤反应对患者身心造成了一定影响,但同时可能预示更好的疗效.
目的:采用两种蛋白质组学技术鉴定和筛选不同分期白癜风的血清标志物,并研究其网络关系.方法:收集白癜风稳定期和进展期以及健康人各15例的血清样本,采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2-DE)和核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技术(iTRAQ)对所有样本进行检测,筛选出差异表达蛋白,并用软件分析其可能作用的主要通路.结果:通过2-DE鉴定出稳定期白癜风患者10个差异蛋白(6个上调,4个下调),进展期白癜风患者25个差异蛋白(11个上调,14个下调);iTRAQ鉴定出稳定期患者62个差异蛋白(29个上调,33个下调),进展期患者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