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nice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学困生的转化,成为了困扰广大教师的难题。加强学困生的转化,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是高中教育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结合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笔者就如何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谈谈体会。
  一、端正思想,正确理解和对待。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教学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如果你讨厌你的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因此,我们要端正思想,充分认识到学困生更需要我们的帮助和关爱。当问题出现时,不要急于批评和指责,而应该冷静下来与他们沟通,仔细思考问题出现的更深层次的原因。试着理解他们,不把他们当做包袱,而是帮助他们寻找如何避免问题发生的方法。让他们觉得你对待所有的学生都是一视同仁的。这样会使他们对老师产生一种信任感和亲近感,而愿意接受教育和管理。
  二、解读心理,建立师生情谊。
  学困生在行动上表现为对教师的疏远、反抗,思想态度上表现为满不在乎,颓废低迷。其实,这些都源于他们内心深处的自卑心理,学困生也渴望进步和别人的认可。在与他们的相处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走进他们的心灵。对话交流是沟通的最好方式,心灵理解的最佳捷径。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教师要及时与他们交流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通过交流充分解读学生心理,我们便能够采用不同的方法教育他们,因势利导,发挥他们的长处。教师要对他们充满信心,以诚心、爱心、耐心面对他们,这样就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师生之间只有形成一种和谐、融洽的关系,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困生才有可能沿着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
  三、给予宽容,获得尊重与信任。
  学困生在学习上或纪律上表现不好,但是在其他方面有时会超过学习优秀的学生,他们除了好玩外,还好奇、好胜、好强、好问……与优秀生相比,他们的自尊心更强,更加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信任和鼓励,但这些往往被教师忽略。尊重学困生的人格,关爱他们,宽容他们,唤醒他们的学习意识——这是转变学困生的最佳途径。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要想转变学困生,光靠平时的说教绝对不行。为使他们解除思想顾虑,摆脱消极的态度,教师要用深情换真情、厚爱暖心灵,真心关爱学困生,尊重学困生。面对他们出现的问题,教师不要挖苦讽刺和轻易下结论,而要给予宽容,让他们感到教师对他们的信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他们才会把你当做最亲近和可信赖的人,才能真心地接受你提出的要求,并有意识地转化为自己的具体行动。如果把教师的希望变成他们的自我要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种主动性一旦形成,效果就会事半功倍。因此,我们要努力成为他们心目中值得信赖的老师,因材施教,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在生活方面关心照顾他们,让他们敬佩、信任你,将你对他们的希望转变为学习的动力,激发其进取心。正如古语所云:“亲其师,信其道。”
  四、培养自信,让学生感受成功。
  自信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是一种能够使人奋发向上的内部动力,是每一件事情成功的基础。而学困生往往由于学习成绩差,信心不足,容易产生悲观失望的自卑心理,进而对学习产生恐惧心理。所以,要认真细心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挖掘他们的特长,坚持鼓励和引导,逐渐增强学困生的自信心,使他们体会到教师的真诚和亲切。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成功,体会到成功的滋味,在成功中培养自信。
  因此,家长和老师要有耐心,还要低标准,小步伐要求他们。例如在进行教学和课后辅导时,有意识地出一些比较简单的题目,让他们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让他们感到,只要努力学习、方法得当、持之以恒,就完全可以学有所得,取得好的成绩,使他们保持在“我能行”的状态认真学习。珍惜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及时鼓励和引导,并创造条件促使他们重复出现,直至形成习惯。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分析、自我评价,通过学生的内部强化,从而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使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相信自己,从而坚定信念,使聪明才智得到有效发挥。
  五、降低对学困生的要求,因材施教。
  学困生由于基础不扎实,思维能力弱,以及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所限,有时对老师所讲的内容一知半解。教师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要按统一标准要求学生,否则不仅达不到预期目的,反而会影响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所以教师要重视这些学生的接受能力,对他们进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降低难度和目标。从易到难,从简到繁,因势利导,让他们看到希望。有希望,就有动力。有动力,就有进步。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要教育好每一个学生;要坚持不懈,始终如一;要付出更多的爱心,创造更多的锻炼机会;要给予他们希望,给予他们赞许。让学困生感受到老师的爱,体会到老师的支持与信任,都能沿着正确的轨道转变,早日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其他文献
信息开发就是通过对机构所有可供利用的信息资源通过科学的研究活动向信息用户提供更为直观的信息成果。图书馆作为社会文献库的社会功能应发挥其信息传递的重大效能,高层次的
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正在飞速发展,各行各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对行业内部的劳动者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且更加注重他们的思想政治表现,中职学生的就业形势发生了根本性
固着类纤毛虫可寄生在动物的鳃及体表,对鱼类、甲壳类、贝类及龟鳖等动物均有一定危害。大量寄生于鳃丝上会严重影响呼吸作用;大量寄生于体表上会妨碍其游泳、摄食及甲壳动物的
学位
2015年,“创客”一词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由此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目前,北上广深等大城市领跑着国内的创客运动如火如荼地开展,也引发了创客运动与当代教育的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育工作的一项新课题,关注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疏导,已经成为高中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Mental heal
第三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于1993年5月26日至29日在厦门大学举行,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和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共同发起主办。与会代表来自全国新闻传播界教学、科研和实
当前我国教育正在由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在学生的各方面素质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居核心地位。一个人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的形成与他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心理健康的人较容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并内化为自己坚定的信念,吃苦耐劳的品质,外化为自强不息、奋斗拼搏的行为。一些错误思想、不良品德往往是在不健康的心态下形成或表现出来的,其中违法乱纪的行为本身就是心理不健康的最终体现。因此,如何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
本文讨论了在可持续性产品设计领域,设计师所面临的一些关键的挑战。当把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应用于产品设计,这为设计和生产赋予了一个新的使命——让这个星球上的所有产品都
《俞颂华文集》近来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我国新闻界的一部重要文献。下面对《文集》作概略介绍。俞颂华(1893~1947)是知名的新闻工作者,毕生从事新闻工作。他主编过许多报
所谓的“理解教育”是消除误解、增进理解,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与他人,从而获得较好发展的过程。它不是一种制度化的教育,而是一种对当代制度化教育进行补充的教育思想与一系列策略。当今实施素质教育强调: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它关注后进生这一弱势群体。转化后进生是当今教育难题之一,更是令广大教师头痛的问题,已引起了多方的关注,但大多把注意力集中在转化的手段与方法上,还没有认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