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爱是育人的沃土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wen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爱是生命之源。而师爱,是一种社会性,文明化的高级情感,是师德的核心,是育人的沃土。
  【关键词】师爱;育人;成效
  一、师爱,能打开学生封锁的心窗
  师爱是一种无私的感情。它如同春风化雨,能融化孩子冰封的心灵。它通过教师真切情感的输出,关怀理解学生,与学生产生共情,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接纳的情感,从而愿意向老师敞开心扉。教师可据学生内心症结所在施以科学的育人方式,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我接触过一个孩子,外表文静,沉默少语,上课无精打采、打瞌睡。我没有大声批评他,而是悄悄叫她去洗把脸,又轻轻摸了她的头。她向我投以感激的目光。堂上我又设计了简单的问题,提问并表扬孩子。课后我找她聊天。孩子开始不愿意多聊。我温和地转移话题:“是不是失眠啦?”孩子点点头,我立刻认同她的感受:“我试过失眠,的确很痛苦”孩子觉得一下子找到同路人,没那么紧张了。后来经过和风细雨的渗透,我了解到,原来孩子发现了爸爸妈妈的离婚协议书,知道爸爸妈妈已经离婚了,可为了照顾她的感受,还是住在一起。当孩子发现这份协议书时,根本无法接受,又不敢表露自己知道实情。于是,他常常焦虑,失眠。尽管我的内心沉重,但我却以平常轻松的语气开解孩子。让他明白父母无论什么时候,都对你充满了爱。事实上这个世界有很多离异的孩子,例如美国总统奥巴马,他们照样阳光地生活。孩子受到了触动。后来我把孩子的情况告知父母。孩子父母也积极配合,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孩子。虽然孩子父母最后决定分开住,但孩子也逐渐接受了这样的事实。我发现孩子比以前更爱说话,而我呢,也是他常常倾诉的对象。我更是常常借一些正能量的书籍给孩子看,也常把一些班务工作交孩子完成。当孩子取得进步时,还经常在班上表扬孩子。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愿意跟同学交往了,笑容也日益灿烂。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师爱可以打开孩子封锁的心窗,安抚孩子受伤的心灵,指引孩子前进的方向。
  二、師爱能让孩子发挥自我激励的潜能
  心理学指出,调动人与人关系的主要因素是知觉、投射两种心理机制。育人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的尊重、鼓励、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施以赏识,让学生能真切体会到老师对自己的尊重,欣赏,往往能调动学生内在的自我激励潜能,从而会对自我产生奋发向上的目标,并实施行动上的努力,从而达到老师所要的期望值。达到初期目标后老师再施以赏识、鼓励,学生将体会到成就感并转化为更大的驱动力,形成良性循环。学生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将会锦上添花。
  我接这个班时有个孩子,几乎不做作业,堂上也是在打瞌睡,课间爱打闹,常常欺负同学。多次联系家长,了解到孩子的父母长期在外工作,基本是孩子跟奶奶在家,奶奶很宠溺他。于是,孩子十分骄横,学习和生活态度都极不端正。对于这些孩子,讲道理,批评等方式,对他可能已经没有用了。我决定对他施以赏识教育。赏识教育是赏识孩子的行为,强化孩子正面的行为,并指明发展方向,纠正不良行为。于是我更细致关注孩子的言行。我发现孩子爱打篮球。于是,我推荐他参加学校篮球队。他大受鼓舞,苦练球技,适逢学校举行班际篮球赛,孩子表现十分出色,受到了师生的赞扬。我抓住这契机,在班会上表扬孩子为集体争光。我又委以重任,让他当体育委员。我明显感受到孩子体会到了被赏识、肯定的喜悦。他开始变得温和有礼,乐意为集体服务。我又以一个班干部的要求,让他学习上也不能放松。他十分认同,学习态度有了转变,成绩有所提高了。看着孩子的进步,我深感师爱是激发学生自我激励的催化剂。
  三、师爱能促使班集体和谐、友爱
  一个好的班集体,必定是一个洋溢着和谐温暖的共同体。而师爱,是班集体爱的粘合剂,让班集体团结,和谐,向上。爱的含义很广,包括关怀,宽容,责任……作为师者,我们要以师爱作为爱的教育示范。首先我们要作为爱的输出者,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尊重。那么,学生会更自信阳光,与集体成员更容易建立友好,和谐,互助的关系。教师要以身作则,关注孩子们的言行,为生病的孩子倒杯温开水,为校运会的运动员擦把汗,递上矿泉水……让孩子们从点滴小事起学会关心他人,团结互助。在春游,义卖会等活动中,培养学生集体主义互助精神。那么,班集体会在老师的潜移默化影响下走向更和谐、友爱。例如我在春游期间会亲手做一些美食,跟孩子们分享,引导孩子们学会分享;还会主动给孩子们拍照,拍微视频,并在班会上一起分享,让孩子们感受集体的欢乐。义卖会上,我捐出书籍,工艺品,把所卖的款项捐给山区孩子.....孩子们在我的感染下,学会了分享,行善.....
  四、师爱能架起家校合作的桥梁
  教育部2017年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要切实加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共同培育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人才。家长是教育路上的同盟军。教师须利用家校联动的契机,共商共育新时代高素质人才。而师爱能起到架起家校合作的桥梁的作用。教师接一个班级,应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和家长基本信息,并通过家访,电访等了解家长的教育理念,在此过程中共商教育孩子的方法。在信息发达的当今,教师可利用QQ群,微信群等与家长聊学生的表现,分享教育心得。再有一种家校合作的模式就是“家长进课堂”事前教师可预设家长资源库,了解家长的特长,如家政、急救常识等。这样可优化学校课程体系,架起家校合作的桥梁,让家校沟通有礼,有节,和谐有效,促进家校共育。
  师爱是育人人的沃土。教师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有耐心,有爱心,有智慧地实施爱的情感输出,一定能让孩子在师爱的沃土中沐浴爱,分享爱,奋发向上,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李虹霞.创建一间幸福教室[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2]周弘.周弘赏识教育[M].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加重要,想象力包含着世间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小学生对身边的一切都充满好奇心,勇于去尝试,去探索,对未知的世界充满了想象力。作为美术教师,要将学生的这个优点加以发扬光大,在美术教育教学工作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美术课程开展教学,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创造力。  美术课程设计按学习领域分为四大领域:一是欣赏·评述;二是造型·表现;三是设计·应用;四是综合·探
【摘要】长期以来,国内高等教育的课程设计无法有效对接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亦无法将教师、学生、校企、行业、社会等多层面充分融合。因此,构建一个助力教师系统化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并且能对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课程设计模式具有较大的意义,可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值得在高校推行。本文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提出具有创新性的系统化课程设计模式。该模式包含七大步骤,分别是设置课程目标、确立课程意识、解决课程核心问题、
3月15日,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区委副书记、区长王韶华深入张掖市综合实践学校,就通校道路扩建、新建主体公园及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现场办公,区政府办、區教育局、区住建局、市生态环境局甘州分局、大满镇等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参加现场办公会。  王韶华一行深入张掖市综合实践学校,通过听取介绍、实地了解、查看规划设计图纸,详细了解全国示范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营地项目选址、面积、功能、设计方案,以及在设计、选址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微课展开教学,尝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利用微课能调动学生感官,促使学生理解修辞的本质;微课能复现生活,帮助学生收集写作素材;微课能促使学生弥补空白,感受时代气息;利用微课能帮助学生高效点评,提升鉴赏能力。利用微课能全面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微课;写作能力  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技能和学习方式,利用微课能展现图片、文字、视频等多媒体信息
【摘要】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灿烂文明的智慧,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传承。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传统文化是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在当前经济社会新时代的背景下,传统文化面临着更大的挑战,甚至面临着继承和发展的危机。因此,我们应该分析当今校园传统文化面临的挑战,并采取一定的对策来继承和发展我们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新形势;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作为一个拥有五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这就意味着教师应从学生生活入手,以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力求识用结合,体验识字的乐趣。生活化识字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很好体现,很多教师都采用生活化识字教学。但很多教师运用了多种生活化教学手段,效果甚微,生活化识字教学应该环环相扣,学与用相结合。  一、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生活化识字手段,让学生主动识字  采用真正
【摘要】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着重强调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的道德品质。要做到这一点,学校和家庭甚至是社会都有义务和责任为未成年人树立积极健康的思想道德风向标。而学校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对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负有重要责任,班主任应做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领路人”。  【关键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德育工作
【摘要】素质教育理念和新课程标准强调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并要求教育工作者关注教学活动的“全体性”,重视对学困生的转化,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基于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有意识地调整自身的教学方案,帮助学困生完成学习和发展的目标。本文笔者从初中数学教师的角度出发,分析了转化学困生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大部分学困生都是后天形成的,且形成原因各不相同。基
【摘要】本文以新课标为理论基础,在图式理论和有效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产生的教学反思,以发挥家庭生活主题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为切入点,就此展开讨论,探索在新课标指导下初中英语话题教学的新思路。笔者希望通过此文,与广大英语教师共同探讨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初中英语;话题教学;图式理论;有效教学理论;家庭生活主题  一、教育理论概述  1.图式理论  图式
【摘要】诗词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瑰宝,学生传承古人思想、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语文人责无旁贷。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创新古诗词语文教学方法已经成了必然趋势。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当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探讨实现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教学策略  语文作为所有学科学习的基础,它是文化的载体,具有重大的意义。其作为所有学科的基础,在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