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力子的新闻和编辑活动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langsdk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邵力子作为民国时期一位著名报人,其在中国新闻史上的地位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认识和肯定。本文梳理了他的新闻生涯,对其在新闻活动关注的焦点、新闻业务的特色做了介绍。
  【关键词】邵力子《觉悟》副刊编辑活动
  作为报人的邵力子
  邵力子,原名闻泰,字仲辉,1882年生于浙江绍兴陶堰乡劭家溇。1903年21岁时中举人。1905年到上海震旦公学求学,开始接受新式教育,后转南洋公学肄业。1907年邵力子和于右任等募款两千元,在上海法租界创办了《神州日报》,当时这张报纸在国内外产生了良好的反响,并得到了张謇、马相伯、章太炎等人的支持,这是他新闻岁月的开始。此后直到1925年近20年时间里,除了1910年因宣传新思想新文化,遭清政府陕西当局通缉流亡日本3年外,有十几年时间都专任或兼任报社职务,是一个地道的职业报人。
  《神州日报》后来因为遭遇火灾,被迫停刊。1912年邵力子与于右任又创立《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同时兼任《民生报》记者,正式走上职业报人的生涯。期间正值袁世凯窃取民主革命成果,公开破坏共和政体,图谋复辟称帝,反革命势焰甚嚣尘上时期。邵力子在两报发表了大量反对袁世凯、鼓吹革命的文章,遭到袁世凯当局忌恨,1915年《民立报》被封,旋即停办。邵力子矢志不渝,1916年又与陈其美、叶楚伧等人创办了《生活日报》,即后来一度蜚声民国报界的《民国日报》的前身。《民国日报》以拥护共和,发扬民治,唤起国民奋斗精神为宗旨,积极参加护法运动和随后的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邵力子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五四”运动期间,邵力子在《民国日报》创办了《觉悟》副刊,提倡新文学、主张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反对封建旧制度,反对吃人礼教等,受到广大知识青年的热烈欢迎。
  从1916年《民国日报》创刊直到1925年去广州参加国民革命运动,邵力子主持该报笔政长达10年,其中光主持《觉悟》副刊的时间就达6年。这期间他几乎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觉悟》副刊上,在介绍革命理论,推进新文化运动方面开了风气之先,《觉悟》副刊成为进步知识青年的精神家园和同封建落后旧礼教斗争的阵地,吸引了一大批新青年围绕在自己周围。在邵力子的主持下,《觉悟》副刊风行一时,与北京《晨报副镌》、《京报副刊》、《时事新报》的《学灯》一起,被誉为全国报纸的四大副刊。
  除了主持《觉悟》的日常编务工作外,邵力子还经常亲自撰文,揭露時弊,宣传新文化运动。他的文章短小精悍、字字玑珠、批评尖锐、寓意深远,像一把把利刃投向罪恶的旧制度和黑暗的社会现实。
  邵力子在《觉悟》副刊的战斗历程
  20世纪初的中国正处在北洋政府统治期间,国内政局混乱、割据战争不断、民不聊生,对外则丧权辱国。这就是《觉悟》副刊创办时的社会背景。他写了大量时评,对北洋军阀政府各派系对内无视约法,相互混战,镇压革命运动,对外出卖国权,丧权辱国的暴虐统治和卖国行径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1917年段祺瑞以“再造共和”的功臣自居,重新出任政务总理。邵力子及早就认清了段祺瑞的真面目,面对国人对段祺瑞存在的幻想,发表了《不当望民贼之觉悟》、《勿望卖国者以和平》,怒斥“段祺瑞之罪,视桀、纣为尤甚”,告诫国民“庆祸首之复出,而冀以消灭内讧,岂特不义,抑且不智”,“卖国大警告已至,国民其稍醒和平之迷梦哉!”
  果然段氏登台后,对外力主对德宣战,大量向日本出卖主权,借款编练参战军;对内奉行武力政策,排除异己,打击民主势力。段祺瑞的卖国行径,受到了全国进步舆论的一致声讨。邵力子也撰文《勿为亡国罪人》、《反对卖国借款》、《反对亡国条件》,对段祺瑞投靠日本,出卖国权的行为,进行了义正辞严的驳斥和严厉告诫,“多行不义必自毙”,“恶政府终有倾覆之一日”。
  二次革命和护法运动失败后,国内革命形势陷入了低潮。针对国内民众情绪消沉,徒悲政局的现状,他陆续执笔写了《国民其速起》、《救国是自己的事》、《恒心和同心》、《都应该表示决心》、《吾人当抱定宗旨》等一系列文章,呼唤国民迅速觉醒,抱定决心和宗旨,起来反抗军阀统治,共同救国。这些言论在革命形势低迷,时局黑暗的日子里,犹如旷谷绝音,号召和鼓舞了民众反抗军阀暴政的决心。
  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会召开,中国作为协约国战胜国一方,派顾维钧、陆宗舆、章宗祥等为代表团参加和会。许多中国人,包括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对于帝国主义还抱有幻想,期望巴黎和会可以使中国摆脱帝国主义的奴役。巴黎和会签字前夕,邵力子撰文《麻木不仁之国民》、《国民其速猛省》,对民众对帝国主义和北洋政府的幻想和麻木不仁进行了鞭笞,指出“徐、段联合卖国,久有确证,不过大多数国民尤未醒悟耳”,“国法凌夷,外交失败,其咎皆在国民之自身矣”。由于美、英、法和日本相互勾结,北洋军阀政府又奉行对外妥协的卖国政策,中国不仅没能收回山东的权利,反被日本帝国主义将它在山东侵略的权益用《凡尔赛和约》规定了下来。《凡尔赛和约》的内容传到国内,举国震怒,邵力子发表接连发表《促国民速讨国贼》、《再促国民速讨国贼》、《凡卖国贼皆当声讨》,对陆宗舆、章宗祥等人的屈辱卖国行为进行了声讨。民怨沸腾,终于在5月4日爆发了“五四”爱国学生运动。邵力子积极响应学生的爱国运动,为之鼓舞造势,发表《一致讨贼》、《讨贼为第一义》、《和会当首讨卖国贼》等战斗檄文。他还先后发表了《商人何以雪耻》、《商人快下个决心罢》、《快下个决心罢》、《罢市是为什么呢》,号召商人起来罢市,响应学生爱国运动,对推动上海商人的罢市运动起了积极的鼓动作用。
  迫于全国舆论和民众反抗浪潮的压力,中国代表团最终没有在6月28日的和约签字仪式上签字。段祺瑞皖系集团经此一事,四面楚歌,孤立无援,最终垮台。“五四”爱国运动取得了胜利。
  邵力子的职业关怀
  邵力子在主持《觉悟》副刊期间,针对中国社会的顽疾和社会热点问题,撰写或组织了大量稿件。这些文章主要内容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   1、妇女解放问题
  从1919年4月9日邵力子在《民国日报》上发表第一篇关于妇女问题的文章《女子解放》起,直到1925年南下广州结束一个职业报人的生涯为止,他先后发表了80余篇关于妇女问题的文章,内容涉及男女平等、男女同学、女子就业、恋爱婚姻自由、寡妇重婚自由、尼姑解放、娼妓从良等话题,对罪恶的封建礼教对妇女的压迫和残害,进行了控诉和批判。他还对“母亲学生”问题,作过关注和报道,这个话题即便是在今天仍是具有前卫精神的。他如此关心妇女问题,并为此长久不懈地呼号宣传,真可称得上是中国近代报人关注女权第一人!作家丁玲在《我景仰的邵力子先生》一文中回忆说,自己在湖南桃源女子师范学校学习时,学校里最受欢迎的报纸就是《民国日报》等进步报纸,特别是邵力子先生主编的《觉悟》副刊栏内发表的论文最受老师和同学称道,给她的影响最大,认为邵力子先生是“生疏的遥远的智者、大人物”,“亲近的老师般的知心朋友”。
  2、青年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
  历史的经验证明,青年学生是革命运动的急先锋,工人是革命运动的中坚力量和坚强后盾。邵力子很早就认识到了青年学生和劳工阶级在革命中的作用,并发出了“优待学生”,“劳工神圣”的呼喊。他还非常重视对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的指导工作,并努力促使二者之间,及二者间与其他革命阶层的联系和团结,以壮大革命力量。“五四”运动结束后,邵力子及时向学生发出“中止罢课”的建议,勉励青年学生“求学不忘爱国,爱国不废求学”,回到课堂继续学业。他曾写过几篇文章对英国1921年的工人大罢工进行介绍,并认为这次罢工之所以出现,并且规模空前,是由于英国的劳工阶级“有了严密确实的组织”,这实际上是倡导中国的劳工阶级团结起来,建立自己的組织。上海日纱厂资本家枪杀工人顾正红案发生后、香港海员大罢工期间,他都曾撰文以为摇旗呐喊,助长声势。后来他还发表《青年学生投身工场的两重使命》,号召青年到工场中去,“很真实地去和工人做朋友”,一方面自食其力、亲身锻炼;另一方面“唤起工人觉悟”,使他们“都明白自己的地位,互助的必要”。他还撰写了一些文章呼唤商界、农界优待学生、尊敬工人。
  3、劳工问题、商业问题、民生问题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财权、商权被所谓“安福系”、“交通系”等财阀集团把持。作为帝国主义在华的买办阶级,他们利用自己掌握的权力,排挤民族资本和民族工商业发展,压榨工人工资,致使工人失业、商业凋敝、民不聊生。他发表《官乎,盗乎》、《强盗政府》、《安福系的把戏》、《的确是安福系的把戏》、《安福系又来闹把戏》、《合伙卖国的铁证》,怒斥安福财阀控制工商、与民争利,致使民生艰难的事实。
  邵力子的新闻编辑特点
  邵力子在编辑业务上,有两个主要的特点:第一,重视编读往来和编读互动。这些今天成为报纸记者、编辑工作时的不二法门,他在90多年前就已经非常娴熟地运用了。观其新闻作品,有许多都是就读者来信有感而发,寥寥数语,点中题意。第二,善用对同一个问题做“连续报道”。可以发现邵力子先生经常会对同一个问题,接连几天以同一题目或相关联题目连续撰文加以阐述。如专门针对禁烟问题的《惩创卖土奸商》系列3篇、《监督焚土》系列3篇,都是针对禁烟问题从多个角度,详加阐释,增强了禁烟斗争在读者中的关注度,加强了自身观点的号召力;再如前后相继的《安福系的把戏》、《的确是安福系的把戏》、《安福系又来闹把戏》系列,《促国民速讨国贼》、《再促国民速讨国贼》、《凡卖国贼皆当声讨》、《和会当首讨国贼》、《一致讨贼》、《讨贼第一义》系列;可谓循序渐进、步步为营、有章有法的战斗檄文。这些新闻采编报道手法已经比较接近现在的新闻采编、报道模式,在当时是相当超前和具有开创性的。
  参考文献
  ①傅学文:《邵力子文集》[M].中华书局,1985-08-01
  ②陶菊隐:《北洋军阀史话》[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8-05-01
  ③徐铸成:《报海旧闻》[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02-01
  ④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M].大华出版社,1971(1)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12级新闻系本科生)
  责编:周蕾
其他文献
【摘要】知乎日报是知乎推出的一款新闻资讯类应用。因其荟萃了众多新闻事件和行业热点,普及了各种有用有趣的知识,而从众多的新闻客户端中脱颖而出。本文通过知乎日报与网易新闻客户端的对比,分析知乎日报的传播特点,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知乎日报网易新闻客户端传播特点  知乎日报是知乎于2013年5月推出的新闻资讯类客户端,是知识型讨论社区知乎网基于新闻热点和用户关注度推出的将优质的内容通
【摘要】知乎日报是知乎推出的一款新闻资讯类应用。因其荟萃了众多新闻事件和行业热点,普及了各种有用有趣的知识,而从众多的新闻客户端中脱颖而出。本文通过知乎日报与网易新闻客户端的对比,分析知乎日报的传播特点,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知乎日报网易新闻客户端传播特点  知乎日报是知乎于2013年5月推出的新闻资讯类客户端,是知识型讨论社区知乎网基于新闻热点和用户关注度推出的将优质的内容通
QQ很伟大,因它有网络这个伟大的母体。  几千年以降,人的舞台一直都是在现实空间,可忽啦啦网络世界一统江湖,人们不只有一个真实的自己,还有一个网络“分身”。和朋友交流,除了面对面的眼神交接,竟然也可以千里瞬间“传音入密”、“传情入心”。几年前,当网络聊天的潘多拉魔盒被打开时,人们开始关注网络的双刃潜能:一个人可以成为另外一个。当人们对于网络从最初的狂热过渡到当下的平静、理性时,网络不再只是实现另一
【摘要】从叛逆作家到被时代杂志评选为“青年领袖”,韩寒不同于一般偶像明星,他的出现始终伴随着青年网友与精英阶层的互动,而“战场”则是成为环境的大众媒介。基于符号学的视角考察,韩寒是流行文化语境中的形象符号。它的所指超出韩寒个体的范畴,并折射出青年亚文化群体与媒体的互动。符号由媒介生产,而作为接受者的青年群体则围绕着符号参与表达、争议与否定,渐进地完成身份认同。  【关键词】符号互动他者青年身份认同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动向时刻牵动世界目光。2019年的中国经济,更是备受瞩目。  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科学决策,以高超的宏观调控艺术驾驭中国号经济巨轮劈波斩浪、行稳致远,在壮阔的海域中开拓出更为光明的高质量发展新航程——  宏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新增就业目标超额完成,三大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改革开放迈出重要步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深
【摘要】媒体在新的传播背景下,逐渐由传统的信息发布平台演变为交互的舆论场,意见的汇聚推动事件的发展,也影响着社会大众对事件的认知,特定条件下极易产生不同程度的“次生灾害”。灾难事件具有偶然性,但网络谣言却有迹可循。本文将围绕“8·12”天津市塘沽爆炸事件,探讨社会化媒体时期网络谣言的传播路径及应对策略。  【关键词】8·12爆炸事件网络谣言传播路径应对策略  媒介技术的发展,推动信息社会的发展,并
一天,门诊来了个小伙子,自诉结婚3年未育,说有位老中医说他“肾虚”,要求我给他开张化验单,查查肾功能是不是虚。我告诉他,男子不育患者中,不少人经检测精液常规证实为精子密度低,或活动力低下,中医认为可能与肾虚有关。但与西医所说的肾功能不良是两个概念。化验查肾功能其实只是检测血液中的尿素氮和肌酐是不是超标,即测定肾脏排泄代谢废物功能是否正常,查不出是不是“肾虚”。小伙子是混淆了中西医有关“肾”的概念。
【摘要】广告不仅指某一个广告,更多的是指一系列的广告活动。当今任何一个公司、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广告。现代广告的策略有许多种,诸如心理策略、文化策略、宣传策略、促销策略和管理策略等等,本文以OPPO公司的系列产品为例,来谈谈文化策略在现代广告运作中的作用。  【关键词】现代广告文化策略OPPO  广告一词最早起源于拉丁文“adverture”,意思是引起注意,进行诱导;随着历史的推进和人们对广告认识
【摘要】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的发展变化,使得读者获取图书信息的来源与方式也正在发生变化,通过对网络书店图书微博运营现状的分析,发现我国网络书店图书微博在内容把关、培养消费群体、信息反馈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应对图书微博平台进行正确的定位,树立品牌化的经营与管理理念,从内容把关与管理、扩大传播范围提升微博影响力、重视读者用户的反馈信息三方面将经营与管理的方式品牌化。  【关键词】网络书店微博品牌化  Web
最近读谢熊猫君翻译的《为什么最近有很多名人,如比尔·盖茨、马斯克、霍金等,让人们警惕人工智能?》一文,心情非常复杂,一方面期待人工智能为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另一方面又担忧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生存危机。  为何人工智能专家、未来学家、思想家、科学家们要提醒人们警惕人工智能呢?如文章开篇所言——我们正站在变革的边缘,而这次变革将和人类的出现一般意义重大。“变革的边缘”指的是人工智能实力可能出现的变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