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QQ很伟大,因它有网络这个伟大的母体。
几千年以降,人的舞台一直都是在现实空间,可忽啦啦网络世界一统江湖,人们不只有一个真实的自己,还有一个网络“分身”。和朋友交流,除了面对面的眼神交接,竟然也可以千里瞬间“传音入密”、“传情入心”。几年前,当网络聊天的潘多拉魔盒被打开时,人们开始关注网络的双刃潜能:一个人可以成为另外一个。当人们对于网络从最初的狂热过渡到当下的平静、理性时,网络不再只是实现另一个自己的新奇玩意儿,它更是一个功能化工具,是一个人的网络名片,是建设个人品牌形象的重要平台。
QQ:网罗华夏的人际网络
在营销界,流传一句话:三流的企业做产品,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一流的企业做标准。QQ的神奇就在于它开创了中国即时在线聊天工具这一产品品类,作为先行者,它率先入主中国网民的意识,也在第一时间建立起一个无所不入的QQ人际网络,一时间洛阳纸贵,曾几何时,QQ号一号难求,甚至要高价“黑市”购之……
德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里写道,信息时代人们更追求简单,以此在过于复杂化的世界里尽可能轻松地生存。在没有绝对必要的情况下,在QQ之外再装其他的通讯工具凭空增添了事物的复杂度。增加了安装成本,却未必能带来更多的好处。于是QQ潜移默化间一统江湖。QQ到底有多少个用户?腾讯公司最清楚。坊间所用的量词则往往以“亿”为单位,QQ的壮观程度可想而知。虽然每个人的好友量不同,但这个网络对用户的“凝聚力”可想而知。笔者曾经想换谷歌的“Googletalk”,但终因朋友中少人响应而告终,笔者曾经想以MSN为主,但因为同事朋友中用QQ者居多,即使装了MSN也还是不能不装QQ。
大家都是“网”中人,同时在现实与网上生存。“网络形象”自然也是个人品牌中的重要一面。一个人的QQ,其实是展示一个人禀性“家底”的绝佳平台。对此,大多数人未做深入、理性的思考,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家行为中没有这样的潜在动机。一个人通过QQ传递出来的网络形象,因为目标的设置而有很大的不同。有的人专设工作号与生活号,将同事与“好友”截然分作两边,就是怕混淆了信息传达的边界。
名称有意签名有理
名称,是建立关于一个人相关认知链的起点。许多人煞费苦心、绞尽脑汁要给自己取一个独树一帜的QQ名字。不过,QQ不像邮箱,QQ的名称容许重复。当年《卧虎藏龙》横空出世,QQ上一夜间冒出无数“玉娇龙”。大家取名的原则,各有不同,好武侠者取剑士,幽默者取诙谐之词……千秋各具,不一而足。在线上搜索陌生人聊天的时候,QQ名对于吸引人眼球是极有用的。2000年的时候,笔者遇到一个QQ名为“肉包子”的网友,他的名字为他带来了无数聊天窗口,让他应接不睱。不过,QQ名称的个性大旗随着QQ的实用导向而风潮渐没,加上QQ名需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并伴随着“备注姓名”功能的发展,QQ名称彰显个性的功能逐渐让位于QQ签名。
小小签名,签出了QQ主人的万种风情。谈心情,说事业,笑谈人生。不同性格、背景的人QQ签名有十万八千里之距,但诠释生活兼放“心电”的功能却如一。与QQ名称相比,不论字数多少,又不影响个人识别,QQ签名给了人们更多的挥洒空间。于是,QQ签名常常成了主人个人的告示牌:有的向意中人明送秋波——“我的心里只有XX”;有的向同事传递信息——“电脑病休住院,有事打电话”;有的则思考人生——“先生儿子还是先娶老婆,这是一个问题”。
曾几何时,民间流行名人名言,学生写作文每每以引用名言为荣,时至今日,许多名言都为“无名氏”所发,而QQ签名则是催生趣语的一方妙土。QQ签名,是网络世界的“市井乡间”,鲜活的生活气息跃然而出。每一句,都是主人个性的大展现。前段日子,国足在世界杯预选赛中主场兵败卡塔尔,我家相公像无数中国球迷一样,在本就微弱的希望被捻灭后心灰意冷,遂将QQ签名改为:“热爱生命,远离国足。”看我在旁边傻笑,又改为:“热爱生命,带上老婆一起远离国足。”家庭意趣呈现于方寸之间,情真意切,却也无伤大雅。
笔者QQ上大约有二百名好友,其中虽然有些一年都说不上几句话,但每天看他们的签名也颇觉趣味无穷。从某种意义上讲,QQ签名是浓缩了的博客。博客稍显长了点,签名则不长不短正合适。时间成本很低,收益却很高,十余字道尽沧桑。
QQ签名,是个人的广告语。而签名之术,像广告语一样,如果用语精当、内容有趣,会产生锐利的冲击力。但与广告语大多有责任续航较长时间相比,个人签名的时间限制则要随意得多。今年欧锦赛开赛后,有球迷就直接把签名当成观球心情的展台:“职业球迷,随时更新!瑞典1:2西班牙,希腊0:1俄罗斯。”这样的“动态展示”可以让情境流动,也为一个人的网络形象增添了“看点”。
字字珠玑
从某种角度来说,“文字是对口语的一种背叛”,剥离了具体的语言传播情境,文字就单调呆板而缺乏生命力。这是口语的高妙之处,但文字也有自己的别样风流。
文字的高度凝练和抽象又超越口语得以展现出别有洞天的意象,文字能超越现实建构出独特的意义空间,可以森罗万象、气势磅砣,这种意象在口头传播中却是难得一见。另外一点,QQ上键起enter落,没有“面子”面对面挡着,语言的锋利度大增。许多在口语中不便说出,难以启齿的言语,在QQ里却可以肆意纵横。人们的平常对话,假之于文字,也可以免去人际面对面传播时的无聊重复与虚与委蛇。当然,刻意的矫揉造作任谁也拦他不住。
“行家伸伸手,便知有没有”。同理,网上一开口,“有”还是“没有”一样立刻呈现。个人的思维品质、文化素养可以通过所用的词句直接外现。一个文思敏捷的人,QQ言语也会丰满而有趣。相反,一个思维平平的人,语言也一样平淡如水,乏善可陈。语言之丰满体现在文辞意义的丰饶以及措词的美感之上,但最重要的,是高质量的思维。相反,语言平淡、意义不明确、废话连篇、叹词过多等,令人生厌。有时候与人聊天简直窝火得要死,吭吭唧唧了大半天,只看到意义贫乏的情绪,有价值的信息少之又少。岂止是作文,QQ聊天也会看到又长又臭不知所云的“裹脚布”。
笔者朋友中多有奇异之士,其中一人,现实中看上去“矬”的不行,但一上网便文采飞扬,魅力指数倍增,我们戏称之为“网上奇异果”。正如唱歌好的人愈发爱唱歌,文辞好的人也愈发倾向于文字传播。他在文字的世界里纵横捭阖,肆意荡舟,逍遥程度远胜于现实中的话语。他是一个文学青年,他的感性在现实世界中被视为软弱,但在网络世界里,则为他的妙指生花积累了丰饶的素材。人贵在扬其长,知其短,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