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 思考 实践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xue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善于发现,勤于思考,勇于实践 ——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学习是学生最基本的责任和任务.
  【关键词】 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勇于发现
  善于发现,勤于思考,勇于实践 ——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学习是学生最基本的责任和任务. 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在教师的引领下进行思考的过程. 我国小学数学教育家周玉仁教授曾指出,数学学习的本质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形成技能和能力的一种思维活动. “思考”是学生的数学认识过程的基本活动,是获取数学知识的必要活动. 没有数学思考,就没有数学学习. 如何思考?不仅牵涉到方法问题,也关系到学习习惯. 学生成才,离不开“问”和“思”. 善于发现,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成才的基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启发他们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思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问题情景是为教学创设的围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形成的一种氛围.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来唤起学生的心理需求. 所以我在创设问题情景,提供诱因,把学生肤浅的潜在的需要变为真正的正在“活动”的,实实在在的需求,并不断唤起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地主动地进行数学思考. 从而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
  例如,教学“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这节课时,我一上课就说:这节课我们先来做猜谜游戏. 同学们听了都十分高兴,个个聚精会神地听我讲述:同学们不论你们说出几位数,老师不用计算就能知道它能否被2和5整除. 不信,我们来试试. 同学们举出的数愈来愈大,我一一回答. 学生又通过计算验算证明我回答得正确. 这时,大家都很惊奇,里面到底有什么诀窍呢?于是我便因势利导地说:“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就会解开这个谜.”这时同学们就带着急于探究知识的心情去认真学习. 这正是“有所疑才有所思,有所思才有所得”的道理所在.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反思,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发展的规律,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创设生动活泼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牲,使学生喜欢动脑,乐于思考问题.
  二、学习过程中巧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思考
  在数学教学中,认知冲突是人的已有知识和经验所面临的问题之间的冲突或差异. 教学中教师只偏重于学生接受知识形成技能为主,课堂中多采用教师提问学生答题,教师设疑,学生解题的老框框,大至相同的课堂教学模式,压抑了学生好问的天性,导致不少学生缺乏主动思考的积极性,使思维处于惰性状态. 压抑了自己质疑的能力. 长期以往,有的学生怕自己提出的问题不恰当遭同学嘲笑,对自己能否提出问题也产生疑问.
  而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首要就是转变教师的育人观,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按照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规律、数学学习的技巧认知冲突,对激发学生思考我从以下方面切入:
  一是努力营造宽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巧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思考. 让学生敢于质疑,乐于质疑.
  例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时,我先从复习旧知开始.
  师: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是怎样的?是如何得来的?会计算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
  师:现在老师将这个平行四边形斜切一刀,把它分成两半,它的一半是个什么形?它的面积又是多少呢?
  生:是三角形,每个三角形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师:同学们从中发现了什么?三角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这一环节学生认知活动出现了新的基点.
  二要剖析新旧知识的分化点,巧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思考.
  如:“圆的周长”时,一开始就向学生提出一个非常简单的实际问题.
  师:怎样量5分硬币的周长?
  生:用硬币在直尺上滚动一周便可以知道周长了.
  师:那要量水池的周长呢?
  生:用皮尺绕水池一周.
  随着这几个问题的讨论,促使学生进入深思. 知识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开始分化.
  三、让学生在提问中得到提高,在解决问题中成长
  随着课改的发展和健全,它更强调学科间的整和与联系,更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特别是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注重让学生在课前的准备中找问题,想问题,在课程进行中做到有问而来,有问而学. 在课程中,针对学生的差异,我将学生的问题分为几个层次.
  1. 学生的个别问题,个别同学能够给予解答的.
  2. 学生的个别问题,但是通过小组讨论和研究能够给予解答的.
  3. 学生共同发现的不能解答的问题.
  在课堂上不仅仅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更注重学生释疑的能力,让学生在方法,内容,感悟中发现问题,同时也在以上的学习过程中解释疑问,在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中增长自己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和积极向上的审美观念. 一种良好的习惯,会伴随人的一生,数学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健康审美观和世界观的美育课程,总之,学需有疑,学贵有疑,学习是从问题与需要开始的,教师应充相信和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以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整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其他文献
【摘要】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已不仅仅是关心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问题,而是特别关注每一名学生是否愉快地、创造性地学,是否在快乐、和谐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在日常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特点,以“爱心”营造“乐学”氛围;以教材中的“智趣”因素,引发“乐学”情绪;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体验“乐学”过程. 使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主动地去学习,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同时也是集美学于一身的学科.数学图形具有对称美、形态美的特点;数学表达式具有简洁美、有序美、和谐美的特点;每一个数学定理,每一
【摘要】本文介绍了某高职院校数学文化赏析课的开设背景和具体做法,进行了经验总结,并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方向.  【关键词】高职数学;高职数学改革;数学文化  【中图分类号】G712  一、“数学文化赏析”课程的开设背景  高职院校基础课程的设置以“必需”和“够用”为原则.在这样的理念之下,高职数学课程的课时普遍较少,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每个专业通常开设一学期、60课时左右的高等数学课程.如何在有限的
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开展小测验,才能真正的提高教学效果呢?下面,我浅谈自己的几点策略及做法,    一、开展“小测验”的具体策略    1.选择内容  在选择数学小测验的内容时,不仅要考虑教学的进度,更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素质,首先,应选择难度适中的题,题的难度如果过大,学生会产生抵触心理;反之,题如果过于简单,学生会感觉无所谓,所以,我们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小测验的内容由浅入深,
在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自主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 要帮助学生探索几何形体的特征,探求相关的计算公式,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引导学生对所学的几何知识进行实验. 通过做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直观地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求实的科学态度. 然而,教学中进行几何实验我们常常顾此失彼,效
【摘要】本文指出高考数学复习中常见的误区,并且指明如何走出误区.  【关键词】高考;学与思;周密计划  周而复始的高考大战又将开始,面对着严峻的考验,要周密计划,科学地迎战高考.根据近年来的数学教学实践,我给即将参战的同学们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迎战高考要处理好学与思的关系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道出了许多同学学习数学的误区.  误区一:有些同学做题具有
在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设置学生的学习目标对于教师而言是一个新颖的环节,这一细小环节常常被教师忽略,或者与教学目标相混淆。结合教学实践,本文简述笔者对学习目标的认识。    一、学习目标不等同于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指学生希望通过学习,在知识上,方法上,情感上得到的体验或者收获。而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指教师通过教学活动的设计希望学生在知识上,方法上,情感上达到的要求。
一、案例  师:今天老师想请小朋友们来帮我解决一个问题. (出示题目)  学校准备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运动会,三(1)班有7名同学报名参加了跳绳比赛,5名同学参加踢毽子比赛. 三(2)班、三(3)班也分别派出了7名同学参加跳绳比赛,5名同学参加踢毽子比赛. 请问:三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参加了跳绳和踢毽子比赛?  学生拿出纸和笔认真计算. (很快一只只小手举了起来,个个脸上写满了自信. )  师:谁愿意上
说到愉快学习,人们一般都会认为,这是优生的专利,而后进生的学习中只有“苦恼”。而心理学研究表明。从需要层次上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性既能引发愉快,又能促进发展。因此,在后进生转化的问题上,如果我们能根据后进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从后进生需要层次上着手来调动后进生内在的积极性,后进生同样能愉快地学习。在愉快的学习中转化、发展。    一、增强“参与意识”。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近年来。课堂教学改
天狼星是夜空中最明亮的恒星, 它比太陽大一点儿,发出耀眼的蓝白色光芒,距离我们只有8.6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