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习作能力培养点滴谈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阶段的作文训练,是从低年级的“写话”到中年级的“片断”,再到高年级的“写成篇作文”。起于“写话”,间于“片断”,落脚于“篇的训练”。三个阶段有着内在的联系,三个阶段的具体要求是:即低年级说写提早训练,贯穿在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中,每周设两节说写训练课,以词句训练为主,让学生围绕一个中心,会说一句完整的话,会说几句连贯的话,能说一段通顺的话,然后写下来;中年级集中力量说好写好“片段”,达到内容具体、条理清楚,到四年级由片段训练过渡到能写简单的记叙文;高年级成篇综合训练,突出加强审题、立意、注意选材、组材、强化表达、修改等六项基本功训练,达到内容具体,有条理,有中心,有重点,有真情实感,能展开想象和联想。
  《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理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呢?
  一、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注重素材的积累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乐于习作,才能出现事半功倍的成效。很多学生对写作有畏惧的心理,其根本原因是他们不知写些什么,心中无物,又何从下笔呢?一篇再优美的文章,也是由字词、句段紧密结合而成的。因此,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会积累。创设情景是进行作文教学的前提,给学生一个真实表述的自由,提供一种具体的生活情景,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再把这种感受记录下来,这个自由的空间包括语言、感情和体材、选择,使他们建立“吾手写吾心”的观念,着眼于培养学生用语言真实地展示自己内心的情感世界,教师不宜对学生的作文有过分严格的限制,而应从单纯的语言训练的功利目的中解脱出来,这样就会有效地避免小学生作文中语言情感的成人化和模式化。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写不好的一个关键还在于缺乏素材,学生对所写题目缺乏了解,自然没兴趣,即使写出来,也是空话、套话连篇,缺少真情实感。丰富多彩的生活是作文选材的源泉,引导学生观察自然、观察生活,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录下来,通过叙事抒情、议论等多种形式写自己的真情实感。为了积累素材,可以在班级建立知识窗,发动学生进行素材积累比赛,让学生在一些佳作妙篇里,不断吸取语言词汇的营养,边读边积累,久而久之,不但可以开阔视野、开拓思路、丰富知识,提高素质从而使词汇的学习和使用,在潜移默化中产生作用。
  二、单单的积累还不够,还要指导学生学会运用
  掌握一些写作方法。此时,审题是前提,也是完成好一篇作文的基础,是学生写作时经常出现问题的地方。如:“难忘的一件事”这个文题,首先要划分层次,“难忘”与“一件事”两个层次。第二,分析词义,确定词语的具体含义,这个文题重点要理解“难忘”是什么意思,而不能写简简单单的事;再理解“一件事”不能写成“两件事”。第三,分析各层次意思的关系,确定重点,应围绕什么来写。“难忘的一件事”重点就应该写出怎样难忘。题目审清楚了,紧接着就是选择材料,很多同学怕写作文,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不知道写什么,为没有材料而发愁,为此,不少同学常常照搬他人习作,这样的习作,自然虚假,没有真情实感,如何解决“选材”这个问题呢?一是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事和物,写写日记,写写自己的感受,做好好词佳句的积累,理解积累词句的意思;二是引导学生明确材料须真实、新颖,要写真人真事,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三是审查自己的材料,合理有序地组织材料。
  三、习作点评要有针对性
  有针对性的对每一位学生的习作进行点评,挖掘他们习作中的优点,多鼓励,多表扬,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习作水平较差的学生,能够把语句写通顺,内容符合题意,比较具体就可以了;而有一定习作水平的学生,就应该要求他们的习作选材新颖,文辞优美,有自己的独特体会。习作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就需要我们长抓不懈。“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责任编校:合欢)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外来文化、娱乐信息等使初中生的课外活动变得十分丰富多彩,但初中生花费在名著阅读上的时间越来越少。如何在名著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变得至关重要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学科教学中,有意识地通过学科美,把看似枯燥无味的内容,变成形象生动、简单和谐的内容,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形成鉴赏美的能力,进而鼓舞学生热爱所学学科
近几年来,新课程改革在全国有条不紊地进行.初中历史作为新课改的重要内容,在培养学生历史文化素养,提升学生的历史使命感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习历史本身就是教导
冒春荣《葚原说诗》卷二云:“咏物,小小体也,而老杜最为擅长.”杜甫的咏物诗具有明显比兴寄托的特色,不仅“比兴深微”“挺出众流”,而且物象本体喻体隐显适度切合无间,不粘
一、在活动中兴趣识字  新课程语文教学改革在教学指导思想上强调了识字教学的“极端”重要性,体现在实际教学操作上,就是把“识字教学重点在低年级”作为全面提高识字教学质效的重要突破口。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宏观调控思路是“小学低段侧重解决识字,小学中段侧重解决阅读问题,小学高段侧重解决写作问题”。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因为只有识字量大了,才可能大量阅读,只有阅读量大了,才可能高质量表达。在21世纪的信息时代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对阅读的要求亦逐步提高,而如今中学生的阅读能力远远达不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
诗歌鉴赏涉及的艺术手法繁多且千变万化,学生难以把握,导致他们学习古诗的兴趣不浓.本文立足于审美情趣、审美能力的培养,为引导学生在轻松的课堂中愉悦地积累,扎实地巩固,有
因为初中政治的学习直接决定了学生将来思想的发展和价值走向,所以对于教育者来说初中的政治教学也是非常关键的。而为提高政治教学的效率和目标,以及提高其教学的实用性。采
汉语,是祖国的语言,学生从出生到现在都在说,并不陌生。应该说对其是有感情的,而且感情不浅。但为何好多学生对语文课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厌倦。笔者认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语文的敲门砖,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兴趣呢?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借助绘画,激起学生兴趣,加强知识的巩固  《荷塘月色》是现代文学脍炙人口的佳作,读着这篇散文,一幅清新、美丽的景象立即映现眼前,那里有画、有诗、有情、有深邃的
初中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思想活跃,探究意识强;多思、好问、敢于尝试,具有参与社会生活的强烈的愿望。要求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课堂讨论、互动质疑,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