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导入,让语文课堂绽放异彩

来源 :江西教育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z880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导入”,就是开导、引入。一个好的课堂导入,能够快速启动教学,并成功串联起教学的各环节。要上好一堂课,需要设计一个好的导入,为课堂主体环节做好铺垫,从而帮助学生调整感情,进入情景。因此,不断创新导入方法,便于教师随时调用组合,在增强语文教师课堂吸引力的同时,促进语文教师素质的提升与专业的成长。下面结合具体的导入方法来谈一谈。
  一、开门见山式,直奔主题
  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教学不枝不蔓,单刀直入。教师进入课堂便直接点出课文主题,引导学生针对主题,投入学习。
  教学《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一课时,我这样导入:
  我们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天天读书,同学们想过没有,我们为什么读书呢?周恩来总理在他的青少年时代就给我们树立了典范。他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是的,为了中华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了我中华民族繁荣富强,我们要勤奋读书。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板书)“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导入从学生自身引起,一句设问,引入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宗旨,把本节课的主题呈现给同学们。同学们意识到读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个人,不仅仅是为了父母,也不仅仅是为了亲戚朋友,而更主要的是为了“中华崛起”这个伟大目标。这样的直接导入,确定了学生本节课学习的思想路线,理解周恩来少年立志与后来人生成功的必然联系,在心中树立起一个“楷模”或“丰碑”。
  二、反弹琵琶,悬疑导入
  根据教学内容,设置问题情境,造成观点冲突,引导学生思辨。导入的问题设置要在充分考虑教材的基础上,具有强烈的趣味性,促使学生产生强烈探究欲望,生发欲罢不能、乐于追究的动力,在有疑则思、进而解疑的过程中养成善于提问、积极思考的习惯。
  教学《狐假虎威》一文,我这样导入:
  师:假如一只狐狸和一只老虎在一起,谁怕谁?谁吃掉谁?
  生:这还用问?当然狐狸怕老虎,老虎吃掉狐狸。
  师:但是今天要讲一个老虎怕狐狸的故事。你们说奇怪不奇怪?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请打开课文。
  这个导入利用小学生特别具有好奇心的特点,故意把故事里的情节截取一段出来设置问题,引学生思考。小孩子因为急于想知道故事里的老虎和狐狸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们就会如饥似渴地去读书,这是一种激发阅读兴趣的好办法。故意先说出某一结局或某一事件最精彩部分或事件的紧要转接处,当学生极想知道下文的时候,教师却不再言说,而让学生自己去读书、研习,或师生一起进入课堂学习,寻求下文。
  三、迁移拓展,点明主题
  知识基础是理解文本的前提,对文章特别是那些内容比较艰深的,历史时代相距较远的,文化背景相差较大的文章,引导学生理解时,要做一些适当的背景介绍、视野拓展工作,使学生增加知识面,以便于发挥想象,理解体会课文,达到教学目的。这个工作常被放在导入中进行。
  如窦桂梅老师《秋天的怀念》导入:
  师:我来自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我们学校有一位校友,他叫史铁生,今年已经54岁了。21岁的时候,突然的重病使他高位截瘫,至今已经33年了。现在,就请同学们一起默读下面这段话,看看你能从中读出些什么。
  (课件出示):
  我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听见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就召她回去了。”睁开眼睛,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合欢树》
  生:我读到了他对母亲的思念。
  生:我读到了作者觉得母亲活得太苦了!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听见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就召她回去了。”(师板书:苦)
  师:他的好多文章都表达了这份感情,比如课前发给同学们的——
  生:《秋天的怀念》。
  窦桂梅老师临场发挥,随手拈来,竟也顺畅自然。这节导入直接引学生进入文学欣赏的研究氛围。从对《合欢树》中最令人情感波动的句子赏读开始,把学生的情感迅速吸引到《秋天的怀念》的情感场里,为整堂课的教学奠定了情感基调。后面的随机板书,也恰到好处地抓住要害,为后面的学习点明了路径。
  四、释题解义,提纲挈领
  题目是文章中最醒目的部分,也是最引人关注的地方,往往是抓住了题目,就找到了理解文章主要内容、把握文章中心的钥匙。开课伊始,便开门见山,解释题目,揭示内涵,抓住要害,追本溯源,不枝不蔓,直奔题旨,便可以直指教学目的、突破教学难点,触发学生思维的灵感,达到高效教学之目的。
  薛法根老师在《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课中的导入:
  师:看老师写课题。(板书“你把这条鱼放掉”,学生齐读)
  生:老师,您写漏了“必须”两个字。
  师(奇怪、无所谓地):啊?是吗?不就是两个字嘛,意思是一样,都是把鱼放掉。
  生(迫不及待地):不一样的!
  师:哦?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啊?
  生:有了“必须”是说一定要把鱼放掉,和没有“必须”是不同的。
  师:哦,那我们把“必须”补上去一起读!(生读)
  薛法根老师的这段导入用欲擒故纵的手法设置对话,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获得成功的快感,避免了单一独白的枯燥感。这里体现着薛老师精明的教学机智,就是在教材关键处和学生思维的转弯处设置碰撞点,人为地设置一个个“坎”,有效激活学生的求异、逆向思维。这些“坎”的形成看似简单,實则包含着深刻的思考,他把关键词语、标点符号都作适当切分,形成一个接一个的连续障碍,有利于化整为零,各个击破。
  以上是课堂导入教学的几种方法,当然,任何一个好的导入,任何一种优秀的导入方法,都不可能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如果我们每堂课都采用同样的导入,那么,无论它多么富有艺术,都会导致学生的审美疲劳。因此,在教学中实践,在实践中教学,探索更多有效的导入方法至关重要。
  (作者单位: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新桥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敖小英
  E-mail:545126112@qq.com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倾听能力是要求幼儿能够认真倾听对方讲话,理解别人讲话的内容,不打断别人的谈话,不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耐心地听完,听懂对方的话。不人云亦云,别人说过了的话,不重复,应该同时思考新的观点。然而具有倾听能力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修养,学会倾听不但能正确完整地听取所要的信息,而且会给人留下认真、踏实、尊重他人的印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可见,学会倾听是幼
期刊
农村和县城郊区小学通常都存在留守儿童总数多。课改之前,农村学生对学校失去兴趣、厌学、逃学、辍学的越来越多。学生为什么会远离学校?原因之一留守儿童呈继续增长的趋势,留守儿童在生存发展中面临着诸多突出问题;原因之二说明我们的教育出现了问题,在传统课堂上,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学生如何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和学会做人的引导。因此,探索适当的教育方法,是摆在双溪镇中心小学老师面前的严峻问题。  “三效
期刊
这个假期,我们全家决定一起去海参崴旅游。我兴奋极了,因为这可是我第一次出国哦!  我们的旅行团一共九人,除了我们一家五口,还有一名导游和另外三位团员。我们从美丽富饶的边境小城绥芬河乘坐大巴出境,经过四个小时的车程,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海参崴。  第一站,我们先去了要塞博物馆。我正盯着那些刀、枪、火炮看得起劲,姥爷在身边对我说:“海参崴这个地方原来是我们中国的,但被俄罗斯人占去了,他们为了得到这个地
期刊
一、乡村教育环境下的生本可行性  随着教育均衡发展的推进,我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硬件设施大为改善。  但由于乡村师资薄弱,教师老龄化较严重,在运用教育装备与技术为教学服务的能力和频率上都有所欠缺,虽然硬件上去了,但教育质量却难有明显的提高。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高频使用,学生在接受新事物和开阔视野上与城市没有多大的差别,他们从手机、一体机(或班班通)、微机室、图书室等途径获取信息已经很便捷,也为生本
期刊
晚饭前我把一天的功课做完了,可以轻松地玩一玩了。  我来到厨房,看看姨奶奶做什么好吃的。姨奶奶说:“听说你喜欢吃南瓜饼,我准备做,招待你这个从桐城来的小客人!”啊,南瓜饼,太好了,我最爱吃了,这肯定是奶奶告诉她的。我也想自己做一个,尝尝自己做得味道怎么样,姨奶奶答应了。  首先,把手洗干净,把南瓜切碎,煮熟,放一些面粉,然后再用力把它捣碎。我的妈呀,这玩意可真够粘人的,在姨奶奶手里却是轻松自如,而
期刊
阅读教学一方面要紧扣文本,以课文为凭借,不脱离具体的语言文字和环境;另一方面又要抓住人本,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他们的能动性,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解读课文。人本和文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通常我们布置作业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能力,检查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式。而前置作业是在生本教育“先学后教”理念下,把下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以浅显的纲要、要点的形式布置,以达到为新课做预习、铺垫、指引的效果。在农村小学多年课堂教学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合理设计前置性作业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一、“精”:大道至简,因简而精  农村小学生大多数是留守儿童,以走读为主,有时回家还要承担一些农
期刊
兴趣是倾向与认识研究和获得事物的心理特征。兴趣不仅关系到学习的质量,而且更关系到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形成。要使学生主动的学习,必须首先培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