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走进咨询室,她几乎是迫不及待地向我诉说她的烦恼。她说她总是感到头很沉、很痛,好像脑子里长了什么东西,去过好多医院找过好多名医做过好多检查,都说没问题,可是她就是打消不了脑子里长东西的念头,有时候甚至无法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她觉得脑子里的东西正在一点点地吞噬她的生命,终有一天她会无声无息地死去……我注视着她——苍白的脸,一双很大却没有神采的眼睛,干涩的头发用一根橡皮筋随意地拢在脑后,整个人看起来像一棵秋风中的狗尾巴草,单薄、孤独、萧瑟,又带着一种即将枯萎的恐慌……她说了很久,最后突然像想起什么似的,说:“哎呀,说了这么多,您还不知道我的名字呢!我叫周培芸。”
我微笑着问培芸:“那你记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这种念头的?或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她想了想,说:“我不记得了,印象中好像自从有了头痛的毛病之后就有了。开始只是想象而已,现在越来越厉害了,具体什么原因,我也不记得了。我自我感觉肯定是脑子里长了一个瘤,只是那些医生查不出来,害得我每天都生活在担心之中。”
培芸固执地认为她的脑子里一定长了什么东西,而我出于心理咨询师的经验却感觉她的这种念头一定和她过去的一些经历有关。真正的问题,可能要更深一步探究才能发现。当务之急,是要减轻她的担心。我想到了催眠疗法。
我征求培芸的意见,她表示同意:“只要能证明我的脑子里真的长了东西,不管用什么方法我都愿意试一试。”不过我并没有急着对她进行催眠治疗,而是和她聊起了天,以便她能消除对我的陌生感,建立起对我的信任感以及和我在一起时的安全感,也使我对她的性格、家庭和成长经历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这对于接下来能否有效地进行催眠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第二次心理治疗中,我让培芸在一张舒适的沙发上坐下来,让她将坐姿调整到最舒服的状态,然后用平稳、轻柔的语调,指导她进行身体各个部分的放松,接着让她根据我的指引体验全身肌肉发沉的感觉,然后我将手放在她的头顶上,告诉她:“现在有一束阳光照进来了,照在你的头顶上,你有暖洋洋的感觉吗?”这些放松、发沉和温暖的感觉,会使培芸的自我意识产生疲劳感,帮助她进入催眠状态。
要知道催眠并不是让人睡觉,而是让来访者的意识和自我防御、保护的能力暂时关闭起来,信任、依赖咨询师,和咨询师建立起“指令—接受”的单一联系,这时候咨询师可以有目的地将一些健康、积极、正面的暗示植入来访者的潜意识当中,达到心理治疗的目的。
培芸闭着眼睛坐在沙发上,面部表情十分安详,对我的指令能够非常顺利地执行。这一切表明她已经进入了催眠状态。我在引导她加深放松的同时,暗示她的身体正在发生着温暖的变化:“这种温暖的感觉正在弥漫全身,你会有一种放松和舒适的感觉……你会感到你的头脑很放松,你会感到你的头脑很健康……”为了增强这种暗示的效果,我使用了催眠后遗忘的技巧,暗示道,“当你清醒后,你可能已经忘记了我对你说的这些话……完全忘记了……但是这种舒服、轻松的感觉,你能体验得到。你会感到自己的头脑很健康……”
待培芸清醒后,她真的感到了一种轻松和舒服。
第一次催眠治疗就这样结束了。
在后来的回访中,培芸告诉我,这段时间以来,那种担心自己头脑中长东西的焦虑已经减轻了,每当自己开始担心头脑中是不是长东西时,好像就有一个声音在说:“你的大脑很健康。”由此看来,第一次治疗已经初步达到了效果,但是我很清楚:这只是治标,而非治本。
担心消失了,焦虑减轻了,但是,经常性的头痛,仍在困扰着培芸。
第二阶段的治疗开始,我决定继续用催眠治疗来揭开引发培芸头痛和头部不适的谜团。因为人在处于清醒状态时,总是会有意无意地运用心理自我防御机制,拒绝接触那些引发自己不快和痛苦的事件。但是催眠技术,则可以绕过自我防御机制,尽快地帮我找到培芸头痛的原因并且帮助她彻底地摆脱头痛。
不过在触动那些痛苦往事之前,我先让培芸学习一种稳定技术,即让她回忆过往生活中那些让她开心的经历及画面,体验并记住那种快乐和幸福的感受——这对她很重要,因为这样能使她在触动那些创伤时,找到一个心理上的安全岛。
揭开心理谜团的治疗正式开始了。“现在,你正坐在火车上,这列火车正行驶在时光的隧道里,你正慢慢地回到你的少年,好像看到初中时的自己……火车还在不停地行驶,你又好像回到了你的童年……”(停顿)
“你看到了什么?”(停顿)
“在我家的客厅里……客厅的墙壁上挂着一些山水画……我在一个角落里……坐在小方凳上,抱着一个碗,在吃面条呢……”
“还有呢?”
“我听见了鸟叫声,是百灵鸟的叫声,真好听啊!百灵鸟是我6岁生日时邻居家的小哥哥送给我的。我特别喜欢它,天天喂它水,喂它小米粒,和它一起唱歌……啊!妈妈来了,我不能和它玩了,我要把它藏起来!”
看培芸的脸上表现出极度紧张的神情,我对她说:“你妈妈的到来,使你感到不安,你正在将它藏起来……”
“呀!我头痛,痛得厉害,不行了,好痛啊……”
此时培芸用双手抱住头,身体缩成了一团,表情极为痛苦。作为心理咨询师,我敏感地意识到培芸的头痛一定和那只百灵鸟以及她的母亲有关系,这对她来说可能会是一次巨大的心理创伤。一下子将来访者带到一个心理创伤里面,对于咨询师来说是需要十分谨慎和小心的,如果一时间造成来访者情绪失控和精神崩溃,那将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我决定结束对此问题的探寻。
“你现在会感到头痛,它在提醒你尽快远离你不希望想到的往事,我也会帮助你尽快地离开,你会随着时光隧道里的火车,离开那里……现在你正在离开,这会使你感到安全,你的头痛已经随着时光列车的返回,在逐步地减轻、消失……那种疼痛的感觉,已经被你远远地留在你的童年,你甚至已经想不起来了……你好像已经回到了那些曾经使你感到快乐、幸福的情景中……”
培芸从催眠状态中清醒后,我问了问她的感受,并且交代在下一次治疗之前的这段时间里,她可能会做一些奇怪的梦,脑子里可能会出现一些零乱的无法解释的影像,或者身体会有一些不适,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她不必为此感到不安。
在接下来的几次治疗中,我通过催眠让培芸先回到少女时代,看看那时候的生活中有什么快乐或者是悲伤的事情,然后再到10岁、8岁。这样一次一次,给她的心理承受力一个逐步加强的时间和空间,让她有力量接近、面对6岁那年的创伤。
大概在第五次的催眠治疗中,我让培芸回到了6岁……
周培芸自述:我坐在门前的走廊上,我的百灵鸟装在一只竹笼子里,挂在走廊的栏杆上,我把手里的苹果让百灵鸟啄,又逗它唱歌。它的叫声特别特别好听,我总是将它的叫声想象成它在对我说什么话,我们在一起玩得真开心。突然,我听见了妈妈怒气冲冲的声音:“吵死了吵死了!还让不让人睡觉!”我回头,看见妈妈正披头散发地站在我身后。她很生气,指着我的鼻子骂:“叫叫叫!逗得它一天到晚叫个不停!大人辛辛苦苦上夜班回来,想休息一会儿都不行!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妈妈越说越气,冲过来将手伸进笼子里,一把抓起百灵鸟重重地往地上一摔!我吓呆了,想叫叫不出来,想哭也哭不出来。百灵鸟躺在地上扑腾着,特别疼的样子,然后就慢慢不动了……它死了!我呆呆地看着,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心里抽成了一团,害怕极了,不敢上前去细细看它……(此时培芸全身发抖,带动沙发都摇晃起来)后来母亲将百灵鸟扔进了垃圾桶里。我又跑到垃圾桶那儿去看,它躺在一大堆垃圾上,眼睛半睁着,嘴巴还张着,特别特别可怜。我心疼极了,可就是不敢去碰它……(此时培芸失声痛哭)
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脑子里全是百灵鸟的叫声,它叫得那么凄惨那么委屈,一刻都不肯停。后来我睡着了,梦里面也听到百灵鸟的叫声,脑子里乱糟糟的。第二天早上起来,我的头痛得像要裂开一样……从那以后我总是能听到百灵鸟的叫声,好像它就住在我的脑子里一样。它一定很怨我吧,所以不停地叫,让我不得安宁,让我头痛……(此时培芸又开始哭。我静静地等待她宣泄完,问她:“那你觉得怎么做百灵鸟才不会怨你呢?”)我应该保护它的呀!它是无辜的!(“可是你还那么小,怎么能保护它呢?这怎么能怨你呢?”)那我最起码应该给它好好安葬,而不是让它和一大堆垃圾待在一起!(“那好呀,还来得及,你去你们家的垃圾桶里看看,百灵鸟不是还在里面吗?你现在给它安葬吧。”)对呀,还来得及,我看看,我看看……它在里面呢,我将它拿出来了,给它擦干净羽毛。我用我喜欢的花手帕包住它的身体,我从图画本上撕下一张纸来给它叠了一个小棺材,我将它放在了里面。它孤孤单单的,多么可怜!我要在棺材上写上:宝贝儿,安息吧!我将它的小棺材放在我的饼干盒里,我抱着饼干盒走到楼下院子里,把它埋在那棵桃树下。百灵鸟一定很高兴,我以前经常将它的笼子挂在那棵树上,我要将它埋得深深的、深深的、深深的……好了,这下好了,它可以安息了……(培芸长长、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脸上呈现出一种暴风雨过后的宁静与疲倦。我说:“好了,百灵鸟永远地安息了,它不会再叫了,你也休息一下吧。”)
这一次催眠治疗结束后,培芸伸了一个长长的懒腰,像刚从一场甜美的酣睡中醒来。“我觉得好舒服啊!神清气爽,一身轻松,好多年没有这种感觉了。郑老师,您怎么做到的?”她笑着问我,神情平静,眼神清亮。那一瞬间,我几乎有一种冲动,想问问她:“培芸,还记得你小时候养过一只百灵鸟吗?”但我最终只是微笑不语。
就让那些不愉快的陈年往事永远沉睡在岁月之河的最底部吧!我知道,只有我知道,那只一直在培芸记忆深处鸣叫不止的百灵鸟,终于沉默了。
(文中人物为化名)
【编辑:潘金瑞】
我微笑着问培芸:“那你记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这种念头的?或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她想了想,说:“我不记得了,印象中好像自从有了头痛的毛病之后就有了。开始只是想象而已,现在越来越厉害了,具体什么原因,我也不记得了。我自我感觉肯定是脑子里长了一个瘤,只是那些医生查不出来,害得我每天都生活在担心之中。”
培芸固执地认为她的脑子里一定长了什么东西,而我出于心理咨询师的经验却感觉她的这种念头一定和她过去的一些经历有关。真正的问题,可能要更深一步探究才能发现。当务之急,是要减轻她的担心。我想到了催眠疗法。
我征求培芸的意见,她表示同意:“只要能证明我的脑子里真的长了东西,不管用什么方法我都愿意试一试。”不过我并没有急着对她进行催眠治疗,而是和她聊起了天,以便她能消除对我的陌生感,建立起对我的信任感以及和我在一起时的安全感,也使我对她的性格、家庭和成长经历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这对于接下来能否有效地进行催眠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第二次心理治疗中,我让培芸在一张舒适的沙发上坐下来,让她将坐姿调整到最舒服的状态,然后用平稳、轻柔的语调,指导她进行身体各个部分的放松,接着让她根据我的指引体验全身肌肉发沉的感觉,然后我将手放在她的头顶上,告诉她:“现在有一束阳光照进来了,照在你的头顶上,你有暖洋洋的感觉吗?”这些放松、发沉和温暖的感觉,会使培芸的自我意识产生疲劳感,帮助她进入催眠状态。
要知道催眠并不是让人睡觉,而是让来访者的意识和自我防御、保护的能力暂时关闭起来,信任、依赖咨询师,和咨询师建立起“指令—接受”的单一联系,这时候咨询师可以有目的地将一些健康、积极、正面的暗示植入来访者的潜意识当中,达到心理治疗的目的。
培芸闭着眼睛坐在沙发上,面部表情十分安详,对我的指令能够非常顺利地执行。这一切表明她已经进入了催眠状态。我在引导她加深放松的同时,暗示她的身体正在发生着温暖的变化:“这种温暖的感觉正在弥漫全身,你会有一种放松和舒适的感觉……你会感到你的头脑很放松,你会感到你的头脑很健康……”为了增强这种暗示的效果,我使用了催眠后遗忘的技巧,暗示道,“当你清醒后,你可能已经忘记了我对你说的这些话……完全忘记了……但是这种舒服、轻松的感觉,你能体验得到。你会感到自己的头脑很健康……”
待培芸清醒后,她真的感到了一种轻松和舒服。
第一次催眠治疗就这样结束了。
在后来的回访中,培芸告诉我,这段时间以来,那种担心自己头脑中长东西的焦虑已经减轻了,每当自己开始担心头脑中是不是长东西时,好像就有一个声音在说:“你的大脑很健康。”由此看来,第一次治疗已经初步达到了效果,但是我很清楚:这只是治标,而非治本。
担心消失了,焦虑减轻了,但是,经常性的头痛,仍在困扰着培芸。
第二阶段的治疗开始,我决定继续用催眠治疗来揭开引发培芸头痛和头部不适的谜团。因为人在处于清醒状态时,总是会有意无意地运用心理自我防御机制,拒绝接触那些引发自己不快和痛苦的事件。但是催眠技术,则可以绕过自我防御机制,尽快地帮我找到培芸头痛的原因并且帮助她彻底地摆脱头痛。
不过在触动那些痛苦往事之前,我先让培芸学习一种稳定技术,即让她回忆过往生活中那些让她开心的经历及画面,体验并记住那种快乐和幸福的感受——这对她很重要,因为这样能使她在触动那些创伤时,找到一个心理上的安全岛。
揭开心理谜团的治疗正式开始了。“现在,你正坐在火车上,这列火车正行驶在时光的隧道里,你正慢慢地回到你的少年,好像看到初中时的自己……火车还在不停地行驶,你又好像回到了你的童年……”(停顿)
“你看到了什么?”(停顿)
“在我家的客厅里……客厅的墙壁上挂着一些山水画……我在一个角落里……坐在小方凳上,抱着一个碗,在吃面条呢……”
“还有呢?”
“我听见了鸟叫声,是百灵鸟的叫声,真好听啊!百灵鸟是我6岁生日时邻居家的小哥哥送给我的。我特别喜欢它,天天喂它水,喂它小米粒,和它一起唱歌……啊!妈妈来了,我不能和它玩了,我要把它藏起来!”
看培芸的脸上表现出极度紧张的神情,我对她说:“你妈妈的到来,使你感到不安,你正在将它藏起来……”
“呀!我头痛,痛得厉害,不行了,好痛啊……”
此时培芸用双手抱住头,身体缩成了一团,表情极为痛苦。作为心理咨询师,我敏感地意识到培芸的头痛一定和那只百灵鸟以及她的母亲有关系,这对她来说可能会是一次巨大的心理创伤。一下子将来访者带到一个心理创伤里面,对于咨询师来说是需要十分谨慎和小心的,如果一时间造成来访者情绪失控和精神崩溃,那将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我决定结束对此问题的探寻。
“你现在会感到头痛,它在提醒你尽快远离你不希望想到的往事,我也会帮助你尽快地离开,你会随着时光隧道里的火车,离开那里……现在你正在离开,这会使你感到安全,你的头痛已经随着时光列车的返回,在逐步地减轻、消失……那种疼痛的感觉,已经被你远远地留在你的童年,你甚至已经想不起来了……你好像已经回到了那些曾经使你感到快乐、幸福的情景中……”
培芸从催眠状态中清醒后,我问了问她的感受,并且交代在下一次治疗之前的这段时间里,她可能会做一些奇怪的梦,脑子里可能会出现一些零乱的无法解释的影像,或者身体会有一些不适,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她不必为此感到不安。
在接下来的几次治疗中,我通过催眠让培芸先回到少女时代,看看那时候的生活中有什么快乐或者是悲伤的事情,然后再到10岁、8岁。这样一次一次,给她的心理承受力一个逐步加强的时间和空间,让她有力量接近、面对6岁那年的创伤。
大概在第五次的催眠治疗中,我让培芸回到了6岁……
周培芸自述:我坐在门前的走廊上,我的百灵鸟装在一只竹笼子里,挂在走廊的栏杆上,我把手里的苹果让百灵鸟啄,又逗它唱歌。它的叫声特别特别好听,我总是将它的叫声想象成它在对我说什么话,我们在一起玩得真开心。突然,我听见了妈妈怒气冲冲的声音:“吵死了吵死了!还让不让人睡觉!”我回头,看见妈妈正披头散发地站在我身后。她很生气,指着我的鼻子骂:“叫叫叫!逗得它一天到晚叫个不停!大人辛辛苦苦上夜班回来,想休息一会儿都不行!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妈妈越说越气,冲过来将手伸进笼子里,一把抓起百灵鸟重重地往地上一摔!我吓呆了,想叫叫不出来,想哭也哭不出来。百灵鸟躺在地上扑腾着,特别疼的样子,然后就慢慢不动了……它死了!我呆呆地看着,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心里抽成了一团,害怕极了,不敢上前去细细看它……(此时培芸全身发抖,带动沙发都摇晃起来)后来母亲将百灵鸟扔进了垃圾桶里。我又跑到垃圾桶那儿去看,它躺在一大堆垃圾上,眼睛半睁着,嘴巴还张着,特别特别可怜。我心疼极了,可就是不敢去碰它……(此时培芸失声痛哭)
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脑子里全是百灵鸟的叫声,它叫得那么凄惨那么委屈,一刻都不肯停。后来我睡着了,梦里面也听到百灵鸟的叫声,脑子里乱糟糟的。第二天早上起来,我的头痛得像要裂开一样……从那以后我总是能听到百灵鸟的叫声,好像它就住在我的脑子里一样。它一定很怨我吧,所以不停地叫,让我不得安宁,让我头痛……(此时培芸又开始哭。我静静地等待她宣泄完,问她:“那你觉得怎么做百灵鸟才不会怨你呢?”)我应该保护它的呀!它是无辜的!(“可是你还那么小,怎么能保护它呢?这怎么能怨你呢?”)那我最起码应该给它好好安葬,而不是让它和一大堆垃圾待在一起!(“那好呀,还来得及,你去你们家的垃圾桶里看看,百灵鸟不是还在里面吗?你现在给它安葬吧。”)对呀,还来得及,我看看,我看看……它在里面呢,我将它拿出来了,给它擦干净羽毛。我用我喜欢的花手帕包住它的身体,我从图画本上撕下一张纸来给它叠了一个小棺材,我将它放在了里面。它孤孤单单的,多么可怜!我要在棺材上写上:宝贝儿,安息吧!我将它的小棺材放在我的饼干盒里,我抱着饼干盒走到楼下院子里,把它埋在那棵桃树下。百灵鸟一定很高兴,我以前经常将它的笼子挂在那棵树上,我要将它埋得深深的、深深的、深深的……好了,这下好了,它可以安息了……(培芸长长、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脸上呈现出一种暴风雨过后的宁静与疲倦。我说:“好了,百灵鸟永远地安息了,它不会再叫了,你也休息一下吧。”)
这一次催眠治疗结束后,培芸伸了一个长长的懒腰,像刚从一场甜美的酣睡中醒来。“我觉得好舒服啊!神清气爽,一身轻松,好多年没有这种感觉了。郑老师,您怎么做到的?”她笑着问我,神情平静,眼神清亮。那一瞬间,我几乎有一种冲动,想问问她:“培芸,还记得你小时候养过一只百灵鸟吗?”但我最终只是微笑不语。
就让那些不愉快的陈年往事永远沉睡在岁月之河的最底部吧!我知道,只有我知道,那只一直在培芸记忆深处鸣叫不止的百灵鸟,终于沉默了。
(文中人物为化名)
【编辑:潘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