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生的生物探究能力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ma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的探究能力是学生创新能力、创造力的有力表现,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是新课改的要求,同时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初中生物教学内容中,探究性学习尤为重要,生物课的探究性能力的培养应以学生终身发展为宗旨,构建一种开放、主动、合作、探究的學习方式。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初中生物教师应认真思考并不断实践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生物;探究能力;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2-122-2
  
  近年来,随着现代生物教育教学的发展,国家与社会需要具有勇于探索、善于探索、勤于探索的优秀人才。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探究作为生物新课程标准的知识体系构建中的第一个主题,对学生学习探究能力提出了新要求。由此可见,传统陈旧的教学方式与理念已不再适合当代学生,初中生物教师应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提高生物课堂教学质量,更好地适应新课标与新教材的要求。
  一、初中生物教学的现状
  初中生物作为一门较冷的学科,在众多应试教育中,许多地区不把初中生物作为中考的考试科目,初中生物在教学过程中受到诸多科目的冲击与压力,再加上生物课堂本身缺乏创意,这是初中生物教学的普及受到阻碍。
  初中生物的教学模式受到传统教学影响,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创新、教学模式古板,在学生眼中生物是被动的听,课堂成为了教师的“一言堂”,这种填鸭式教育使生物教学变得枯燥乏味、毫无生机,使学生丧失了对生物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长期在如此模式下进行学习,导致学习效率低下,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无法满足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教师的教学观念未做到与时俱进,传统古板的生物教学理念是造成当下初中生物教学不被学生喜爱。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只是向学生强硬灌输生物知识,并没有注重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实际运用。初中生物的教学应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开展,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将这一部分忽略,将作实验改为讲实验,一味的追求考试成绩,使学生强记考试所需要的理论要点,无法真正掌握生物的奥妙。
  想要使初中生物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这就需要大量教学实验设备作为保障,初中生物教学具有大量实验教学内容,是探究式的学习活动,这对教学设备提出了很高要求。学校对于生物教学重视不足,对于教学所需的实验设备投入不足,教师在开展生物教学时也会受到限制,无法通过实验演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在学习生物是无法亲身体验实验过程无法通过实验来发现解决问题,关上了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与创新能的力大门。
  二、培养探究能力的意义
  探究性教学,强调学生自主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需的探究能力,这与传统教学有很大的不同。探究指的是探索与研究,也就是在努力中寻找答案并解决问题,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探究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思维方式,狭义的探究是指科学探究或科学研究。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新式教学,与讲授式教学各有优劣,两者虽然有区别,但不是绝对敌对的学习方式,两者相对而言在理论上相区别,又在实践中相联系。新课标所提倡的正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改变传统生物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掌握的成分,使生物学习过程中注重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让学生更多地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
  探究能力作为人们探索研究自然规律与社会问题的一种综合能力,其包含了提出问题的能力、收集资料与信息的能力、建立假说的能力、进行社会调查的能力、进行科学观察与科学实践的能力、进行科学反思的能力。生物课程中的科学探究,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取生物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新课程的能力目标,也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三、提高探究能力的策略
  1.创设情景,形成学生探究意识
  科学探究源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经验出发,将学生的生活世界与书本事件联系起来,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发现新的生物知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这有利于学生体会到科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并善于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例如,在学习“生物圈中的动物—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播放不同动物种群的视频及图片,让学生感受动物群体数量的消长对其他生物和环境的影响。可向学生播放人类肆意捕杀动物满足一己私利的视频,激起了学生对动物的保护欲望的同时进行深思。如果人类为了一己私利而捕杀了所有动物,这个地球将会如何?还可进一步提出问题,当动物对人类的生活具有一定危害是否就可以对他们大量捕杀?例如,麻雀吃稻谷,狼吃羊等等。
  通过创设情景分析动物个体的行为活动和动物群体数量的消长,对其生活环境,其他生物及人类的影响,使学生通过观看事实与数据分析感受到动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人类活动对动物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关注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2.问题驱动,促进学生思考探究
  在生物课堂,大多数学生对生物知识与体系较为陌生,学生在课堂上常处于被动听讲的位置缺乏互动的积极性与自信心。想要改善此课堂现象,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进行生物实验的探究,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究,明确课堂学习目标,增强初中生对生物课堂的参与度与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皮肤与汗液分泌”时,学生对皮肤与汗液都非常熟悉,在课堂上教师组织探究实验变地非常简单。在课堂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复习代谢废物的排出途径,通过泌尿系统以尿液形式排出,通过呼吸系统以气体形式排出,通过皮肤以汗液形式排出,引出皮肤是一种排泄器官,并提问,皮肤是怎样排汗的?皮肤的结构有哪些?让学生亲自体验,并提出问题,看到了什么现象,皮肤有什么样的感觉?这些说明了什么?还可进行头脑风暴式向学生进行提问,为什么皮肤常年暴露在外接触细菌而不腐败变质?为什么用动物的皮肤可以熬成果冻?有的同学脸上会长痘痘,有的同学却没有这些与皮肤结构有关的问题,都可以激发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学习兴趣。带着问题进行实验,进行教材阅读,让学生感受自主学习的魅力,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的认识皮肤与汗液分泌之间的关系。在问题情境的渲染下,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初中生能够感受到探究式实验的魅力,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亲自实践,增强学生探究能力
  在生物教学从探究性学习,教师要有目的的增强实验探索性,尽可能地将课本上验证实验变为探索性实验。学生从实验入手,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实验,利用学生用眼观察,动口表述动脑思维等活动,让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通过亲自实践获取直接经验,理论联系实际是真正学好生物,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最有效途径。
  例如,在学习细胞时,学生对实验需要的仪器药品材料,实验操作过程及实验现象都感到十分新鲜,教师抓住这一特点。在实验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玻片时,老师可以先利用设立疑问的方法为课堂教学创设一种紧张活跃、和谐生动的探究氛围。如何制作植物细胞临时玻片标本?染色的方法是什么?颜色的目的是什么?等等一系列问题。
  通过亲自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与创新能力,进一步巩固和加深理解学到的基本理论知识,同时使学生的实验基本技能得到严格训练。
  综上所述,开设生物学课程是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由之路,是为国家培养理科专业技术人才的必然选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其成为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路庚春.探究性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172-173.
  [2]谢玉红.关于初中生物实验探究式教学的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10):143-144.
  (作者单位:湖北省恩施市小渡船中学,湖北 恩施 445000)
其他文献
摘要:在高中教学中,数学学科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学生们的综合素养有着很大的影响。步入高中之后,数学难度增加,对学生们的学习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如何创新数学教学方式,有效的提升学生们的数学素养,是非常重要的一项问题。目前,互动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备受老师和学生的欢迎,为此,本文就互动走进高中数学课堂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互动式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著名作家流沙河先生,诙谐幽默,豁达乐观。20世纪50年代末的“反右”运动中,他因《草木篇》被打成大“右派”,押送回老家金堂县劳动改造。“文革”中又被戴上“牛鬼蛇神”、“人民的敌人”的帽子,连续被劳动改造20年。可他始终保持着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恬静从容,笑看人生。如今已奔八旬的流沙河,两鬓如霜,双眼睿智深邃,神态洒脱超然,做事手脚利落,行走健步如飞。问其养生秘诀,答曰:养心。    一次,见到流沙
摘要:隨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素质教育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同时新课程改革对素质教育也提出了具体要求。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一部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让数学核心素养更好的进入课堂已成为一项重要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探讨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课堂导入的价值与意义,同时为其更好的发展提出相关的策略与途径。  关键词:新课程;核心素养;初中数学;课堂导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
吞唾健身    我是一名乡村医生,身体非常健康,平常很少服药。我每天晚上睡觉、夏天午休,甚至在外出乘车时都有意识地用舌抵上腭5~10分钟,产生唾液就缓缓咽下。我能保持健康的身体,是不是跟坚持“吞唾”有关呢?  河北宁晋县 岳利峰    点评:  “吞唾”是一种养肾精的保健方法,从古有之。中医认为,唾多出于舌下,有润泽口腔、滋润食物及滋养肾精的功能。唾由肾精化生,经肾气的推动作用,沿足少阴肾经,从肾
摘要:初中化学课堂需要重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教师应该从多个角度、多个维度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模式,通过授课情境创设、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方式,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进而逐步加强对初中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化学;科学素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9-072  化学专家王祖浩教授认为:“科学知识”“科学的
症状此病属祖国医学“乳蛾”证范畴,症见咽喉疼痛,吞咽时尤为明显。张口可见咽部双侧或单侧扁桃体红肿,有的可见脓性分泌物。常伴有头痛、全身酸痛,或发热恶寒、倦怠、大便秘结、小便短而黄等临床表现。  方名扁桃解毒汤  组成紫荆皮、玄参、射干各15克,虎杖12克,牛蒡子、黄芩、金果榄(打碎)各10克,黄柏、生蒲黄(布包煎)、甘草各8克,薄荷(后下)6克,马勃(布包煎)4.5克。  功效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摘要:问题教学是指导和启发学生深入分析问题,通过讨论等形式对问题进行判断、推理和论证,从而启发和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不是在每堂课中都使用这种方法,而是针对某一个关键点采用一种教学的管理策略。  关键词:问题教学;高中地理;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3-037  以问题教学为导向的高中地理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产物,其
对于便秘,中医中药仍然讲究辨证施治,反对见便秘即泻的单纯处理方式。中医一般将便秘分为4大类型:热秘、气秘、虚秘和冷秘,而每一类便秘又可辨出多种证型,不同证型的便秘,其治疗原则和方药都各不相同。    治则1:润肠通便  方药:麻仁丸加减。  用法:麻子仁500克、芍药250克、枳实250克、大黄500克、厚朴250克、杏仁去皮尖250克,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次服9克,每日2~3次。也可用麻子仁3
摘要:课堂“留白”指的是留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都紧跟教师的思维,顺应教师的教学思路,看似学生的激情很高涨,但是学生在学习中都处于被动的地位,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而教学“留白”能够将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学会思考,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将对课堂留白的含义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留白”的重要性进行简要论述。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重点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孕妇在分娩前1个月或更早时候注射流感疫苗,有助于预防婴儿在出生后6个月内发生流感。  研究人员在孟加拉国对340名孕妇进行注射流感疫苗试验,结果发现婴儿患流感的风险降低了63%,患呼吸道疾病的风险降低了29%。同时,注射流感疫苗也使孕妇本身患发烧和呼吸道疾病的风险降低36%。  研究人员建议孕妇在流感季节注射流感疫苗,流感疫苗大约需要1个月时间才能在婴儿体内产生抗体。    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