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少教多学”优化历史课堂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linliu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这表达了现代教育的先进理念,就是用教师的“少教”来实现学生的“多学”。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初中历史教师都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历史知识,令学生感觉非常枯燥乏味,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在当今现代教育背景下,教师要注重传授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其学习能力,使其积极地投入学习中。
  一、从教材目录入手,构建知识体系
  每个学科都具备独具特色的认知结构,学习过程其实就是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从而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体系,探究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而不是记忆那些零散碎片式的知识。历史学科的认识结构就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每个重大历史事件都有前因后果,每个朝代都具有不一样的政治、经济、文化特征,所以历史知识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初中历史教材目录都是借助简洁的文字来表达主题内容,目录就是这节课知识的缩影,能够勾勒出某个历史阶段的概况及特征,因而初中历史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和处理教材知识体系,立足于教材,从教材目录入手,引导学生从中探析历史知识体系及内在联系,把握要点,纲举目张,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归纳总结能力。例如,在明清时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介绍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的关键时期,然后引导学生学习“君主集权的强化”“中外交往与冲突”以及“具有时代特点的明清文化”等这一单元的课程目录,这样,学生就从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多方面的表现,更为深入地理解为何我国封建制度的没落。这样,学生利用教材目录去学习,不但能够让学生理清明清时期的历史发展线索及特征,而且也培养了他们多角度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质量将会大幅度提高。
  二、借助引言,激发学习兴趣
  新教材的每节课前都设置了一段短小的引言,有的承上启下,有的简要概括,还有的提出问题,引人深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历史教师要注重课前引言的运用,引导学生去阅读,让他们尽早地进入学习状态,而且这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归纳能力,使其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让知识记忆变得更加有意思,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在教学秦末农民战争的时候,就可以借助引言让学生思考“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战争时怎么产生的?强盛一时的秦朝为何二世而亡?楚汉战争时如何进展的?破釜沉舟、四面楚歌这些成语又包含着怎样的成语故事”等问题,从而顺利导入新课。
  三、多角度分析历史事件
  对于那些客观发生且存在的历史事件,对其分析和评价其实没有唯一的标准,因而教师要引导学生勇敢地提出质疑,发挥自己无穷的想象力,调动自身思维学会多角度地去合理评判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及创新意识。例如,对于秦始皇“焚书坑儒”这项措施,人们就评判不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充分讨论,最终学生可能会得出一种辩证观点。“焚书坑儒”这项措施有对有错,一方面由于当时秦朝虽然已经实现了疆域上的统一,但思想卻百家争鸣,因而为了巩固自己的封建集权统治,就要进行思想文化上的统一,宣扬儒家“仁和”思想,因而这是当时时代背景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焚书坑儒”导致古代文化遭受巨大损失,同时也展现了秦始皇的残暴统治,造成更多人们的反抗,加速了灭亡。
  四、收集整合材料资源
  初中生已经具备较为成熟的阅读及理解能力,教师可以引导他们从多种途径去收集并整合知识信息资源,深入挖掘并开发利用更加广阔的课程资源空间,为教学活动服务。初中历史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收集一些与历史知识相关的材料。例如,可以收集各种古铜币、毛泽东主席像等,感受历史变迁;可以搜集兵马俑、武侯祠、杜甫草堂等旅游图片,或是古诗、书法作品等,感悟民族文化;还可以收集建国初期的各种供应票,并结合当前人民生活状况,理解是改革开放让中国走上了富强之路。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师要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转变落后的灌输式教学观念,采用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有趣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这样更加科学的教学模式下,不但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压力,而且也大幅度提高了教学效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目前,大多数初中生对于英语学习缺乏热情,进而影响到英语学习效果。话题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能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笔者通过有效的小组合作方式,让学生在互助和资源共享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树立自信,为英语学习注入活力,让课堂成为师生的一种享受。  【关键词】话题教学;合作学习;课前展示;兴趣  【作者简介】李树红,石家庄市第二十二中学。  每一位英语教师都愿意看到自己所教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历史知识点较多,信息量大,学生识记起来比较困难,而且需要分析和思考的地方较多,学生学习的任务量较大。微课可以容纳更多的教学信息,能够做到为每一名学生“量体裁衣”,促使学生做到个性化学习,并以更灵活多样的方式呈现出来,更好地提升历史知识的解读和分析能力。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重视微课的价值,并有效借助微课,提升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一、初中历史微课教学特点分析  微课是一种崭新的教学
【摘要】阅读作为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既可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又可以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等方面。可是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也常因为各种原因,极大地影响了阅读效果。本文从阅读习惯、阅读兴趣、阅读材料、阅读速度等方面阐述了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从而进一步地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课文。  【关键词】不良习惯 阅读能力 阅读兴趣 阅读材料  阅读能力是英语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英
1  擅于掸下前尘,忘却更大的雪。路途幽长。掠过更多落木,抑或我已是其中之一。  与薄霜一起,响萧萧之声。观上轮回之眉,拈下几丝苍凉与满足,福报与踌躇。  我如此轻声,对于轻而淡薄的一生。我如此淡薄,对于薄而不散的命。  爱我者说,我来历深远,未必只为这一世。懂我者说,我去向更遥迢,背负的山水都是细枝末节。  我不專注这有去无回的红尘一趟。我只是那千万人海中投来的,微温一瞥。  2  不否认,我常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对教学呈现出固定的教学思维和教学语言,这种固定化的教学方式导致了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创新,让课堂缺乏新意,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新的积极性。因此,本文将主要针对高校英语教师教学语言僵化现象进行探讨,以期能够抛砖引玉,让更多人能够关注教学语言僵化,积极采取措施,降低語言僵化所引发的危害。  【关键词】教学语言僵化 高校 英语教学  在教师的职业生涯和教学生涯中,历经长时期
2006年,酷睿2处理器的推出终于让英特尔扭转了市场份额不断下滑的颓势,在桌面处理器领域打了上场漂亮的大反攻。不过,AMD随后的降价策略却让英特尔丝毫不敢放松。即使英特尔处理器在高端产品方面性能略有优势,却始终没有与AMD拉开差距,获得全面胜利。          在AMD的压力下,英特尔终于不再坚持以往一代处理器生命周期长达数年的产品策略,改为一方面采用更先进的处理器制造工艺,另一方面改进处理器
【摘要】课堂导入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首要环节,起着温故知新和承上启下的作用。英语课堂上有效的导入可以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本文从课堂导入的重要性着手,重点探讨英语教学中课堂导入的技巧,从而进一步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英语 教学 导入 学生  近年来,英语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效果,这激励着更多的英语教学工作者积极研究和探索,突破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史料实证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所特有的思维品质,是理解和解释历史的关键能力与方法,史料实证素养的主要要求:知道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能够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史料作者意图的认知,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实证精神;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
【摘要】2017年版高中英语新课标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本文通过分析中国文化在人教版高中英语新教材中的分布情况,浅谈中国文化分布在高中英语教材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意见与看法。  【关键词】高中英语;中国文化;文化教学  【作者简介】吕巧巧(1995-),女,河南信阳人,哈尔滨师范大学202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英语)。  2017年版高中英语新课标对学生的文化意识提
提到笔记本电脑的安全保护技术,你能马上想到哪些?事实上除了BIOS密码、开机密码、硬件防盗锁孔、指纹识别和硬盘防震等本地化安全措施之外,你还该了解下笔记本电脑的远程安全保护技术。尤其是三星和戴尔的新购机用户,即使是不小心弄丢了笔记本电脑,你也有机会找回重要的数据甚至是机器,只要你会用本文的主角:FailSafe。    关于FailSafe    FailSafe是凤凰科技(没错,就是BIOS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