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主线问题的设计与思考

来源 :启迪·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kt3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实际教学活动中,阅读教学存在多种问题,需要教师针对问题,找出有效解决方法。其中,主线式的教学模式,能帮助教师更好完成教学,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打造更好的教学环境。让教师的教学更有针对性,使得教师的教学清晰、完整,让英语课堂更加高效。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主线问题
  一、高中英语课堂主线阅读教学中存在问题
  (一)偏离实际,生搬硬套
  教师在开课前的准备工作,往往脫离学生的实际情况,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内在需求。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仅仅是搬迁教材中的习题,没有经过创新,更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符合学生学习水平的习题和学习内容,逐渐打消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
  缺乏实际引导
  高中课堂的教学节奏是快的,教学时间不长,教师在课堂中提出问题,往往忽略了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实际教学活动中,问题提出后,教师就会点学生回答问题,如果学生没有回答出,教师则会提名其他学生。程序化的回答环节,教师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没有对学生开展切实引导。对某些探究性的答案,教师没有带领学生实际探索,加以完善。而是给学生摆出一个标准答案,让学生照抄照搬,没有带领学生进行实际分析。长久以往,学生的思维固化,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创新能力的培养,无从谈起。
  问题水平参差不一,理解存在问题
  实际教学活动中,大部分时间教师往往耗费在课前导入,并且课前导入这一环节中涉及到的问题没有较强目的性,无法切实突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以文本为中心设置的问题较多,但活动形式具有单一性等等。这些问题无法突出阅读教学的重点内容,甚至会本末倒置。针对读后的拓展性问题,在实际的设计中,没有相应规定,更没有给学生规定明确角度。
  二、教学中主线问题设计的相关策略
  (一)利用课题设计主线
  文章的中心内容主要体现在课题上,课题是整篇文章的核心。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设计主线可以从课题入手,让自身的教学设计更有效果,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体现教材的中心内容。
  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新人教版高一,英语必修1,第1单元《teenager life》。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学生的青少年生活。教师带领学生阅读这一单元的第1篇文章《The freshman challenge》是一名高中生的自我记述。教师完全可以与课题结合起来,让学生说出了自己升上高中,生活一段时间后的感受。从此入手,带领学生阅读整篇文章,让学生顺着这条清晰的主题脉络,完成整篇文章的理解和学习。这样的设计思路,可以更好的与课题结合起来,突出本单元的中心内容。
  利用文章主体设计主线
  作者在写一篇文章的时候,思考的东西是不同的,写作方法以及写作思路也是不同的。所以,教师开展阅读教学,可以借助文章题材帮助学生梳理文章思路,让学生更容易地掌握整篇英语文章。
  例如,教师带领学生阅读人教版高一,必修1,第3单元sports and fitness,中的第1篇文章《Living Legends》。这篇文章主要是对传奇人物的记述。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著名人物的辉煌事迹,教师带领学生阅读这样文章,可以从文章每一段的主体出发,探索文章人物的生平事迹、历史背景以及对国家的重要贡献。这样的教学入手点,可以让教师的阅读教学更加清晰、更加明显。这样的阅读主线设计才是最有效的,才能够进高校英语课堂,让学生们的学习更有效率。
  利用支点设计主线
  有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曾经说过,利用一个支点可以将整个地球撬起。迁移到阅读中,这一个点可以是文章的中心点,也可以是文章的语言。而文章中的语言或者词语是文章中心内容的表达,是文章精华的提炼与概括。如果,教师根据这个支点设计主线,那么教师的阅读教学会更有效果。与此同时,教师应当注意要适当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当学生不知道从何入手学习整篇文章,那么教师应当引领学生,帮助学生找到本节课的阅读主线,从这条脉络出发,探索本篇文章。
  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高中英语必修1,第5单元《Languages around the world》。教师带领学生阅读这1单元的第1篇文章,这篇文章主要讲解的是古代的文字。而这篇文章的题眼,这篇文章的支点就是‘文字’这两个字。针对这样文章,教师的主线设计可以将‘文字’作为支点,以此贯穿整篇文章。
  结束语:在新的教学阶段,英语教师们的阅读教学要进行新调整,提高阅读问题的有效性,教师可以借助主线设置相应问题,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主线的设计,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出发,第1方面就是文章的题眼,第2个就是本单元的文章课题,第三方面就是文章的主题或者是文章的题材、文章特点。基于此,设计阅读教学的主线,让教学更有效果,让英语阅读课堂更加高效。并且,在无形之中会提高教师的阅读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晓敏. 高中英语阅读主线设计之时间轴[J]. 校园英语,2019(08):90-91.
  [2]周牛美. 核心素养在高中英语阅读中的培养策略研究[J]. 英语教师,2017,17(10):112-115.
  [3]吴永文.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策略教学实证研究[J].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20,30(03):75-80.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科目作为高中学习的重要科目,不论是对于提高学生英语成绩,还是对于学生日后发展都具有积极作用。和其他各个学科一样,学以致用也是英语教学的目的,听说读写是英语学习过程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四大方面,是提高英语应用上午四大关键要素,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我们需要提高对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有意识的培养,在学习语言基础的同时.要着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全面地提
根据中华医学会杂志管理办公室的有关规定及本刊稿约的要求,凡投寄到我刊的获得国家或省部级以上各种基金资助的论文,请于投稿时将资助证明(复印件)一并寄到本刊编辑部。
期刊
摘要::随着中国高教的蓬勃发展和变化,高等学校思维政治工作也迈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为进一步认真学习传达并实施新时期我国高级院校本科生课程管理会议精神,进一步巩固我国高等院校课程的基础地位,积极促进教育课程和思政相结合,鼓励并指导广大高等学校教育教师积极地投入于本科院校教学改革,以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师的课程技术水平与课堂组织建设才能。一方面,高等院校思政与德育学科体系是引导学生立德成长、立志成才的重要
摘要::背景交代: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涉及的教育内容很多,隐藏着许多的宝贵教育机会,将幼儿教育融入幼儿的日常活动、言语行为等过程中,更符合幼儿的认知学习规律,也更有助于落实因材施教的理念。《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郑重强调:“珍视幼儿学习与生活的独特价值。”幼儿午睡环节是构成幼儿一日活动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幼儿午睡管理工作,可以确保幼儿能以更饱满的精神、更健康的状况迎接下午的学习活动。幼儿
摘要::在当前教育时代的背景下,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要求不再仅仅局限于基础知识的掌握,而更加注重学生整体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使学生在充分掌握知识以后,能够将其有效地实践在实际生活当中。结合数学学科的本质特点而言,其知识源自于生活,同时利用于生活。因此,教师在开展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时,应当及时为学生融合多样化生活性元素,,将数学抽象化的知识内容转变为具象性内容,充分建立起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为此,本文结
摘要::随着国家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逐步实施,对中职学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又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因此,作为社会培养相关专业人才的重要场所,中职学校酒店管理专业应及时认识到其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寻求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以保证教学质量,使学生的职业能力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中职学校;酒店管理;教学与实践;问题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及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我国教育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得到优化与创新。《经济政治与社会》作为职业高一设置的一门必修课程,对职高学生形成健全人格、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十分重要。为进一步提高该课程的实效性,提出在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这一新思路,以鲜明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相关知识内容,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本文基于《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探讨在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有效策略,简要
“支架”原本是建筑业的专业用语,是为了完成建筑任务的一种工具。现在把它运用到语文教学中来,就有了“语言支架”一词。“语言支架”是指在语言实践过程中,根据学生表达需要进行具体的、可操作的引导和帮助,这种指导如同支架,能够有效降低学生习作的难度。搭建语言支架,能解决语文基础薄弱的学生作文无话可说、语言不具体、表达不规范的问题。  搭建语句支架,在阅读课中渗透。  语文是慢热型学科,教一篇文章不一定能立
期刊
摘要::本文从教学过程的组织及各种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使用,对《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职业教育的时代要求进行探讨,提出课程实施与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汽车机械基础,学习兴趣,教学手段,信息化教学  《汽车机械基础》是高职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内容涵盖工程制图、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工程材料、机械设计等综合内容,是以“够用”的原则整合成的一门课程,
摘要::现阶段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对计算机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这一现象也要求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应不断改进教学方式,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满足时代发展的人才需求。而教育工作是否能够符合时代发展需求,主要取决于学校培养的人才是否能够全面掌握相关知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这就需要中职学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