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道练习题引出的物理教学问题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bin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这样一道练习题:如图1所示的风洞是对飞机导弹性能进行检测的一种高科技产物,现代汽车的生产也有运用风洞技术进行检测,如图2所示是小丽所在兴趣小组设计的一个类似于风洞的实验装置,他们在桌面上放有许多大小不同的塑料球,测得它们的密度均为ρ,用水平向左恒定的风作用在球上,使它们做匀加速运动(摩擦不计)。已知风对球的作用力与球的最大横截面积成正比,即F=kS,k为一常量。 全文查看链接
其他文献
新课程已开展了三年,在不知不觉中又到了高考复习的阶段,面对新高考,面对新教材,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结合学校的实际,在认真把握新课标的基础上,在新课标的理念下,结合实际情况和兄弟省份的备考方案进行有效性复习。  一、立足课标,整合教材,夯实基础  本次新课标实行的是“一标多本”,即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全省共有三套不同版本的教材,包括人民版、人教版和岳麓版。因此,在第一轮复习时必须在课标的指导下根据三种不同
摘 要: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意义建构来获取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主动性、情境性和互动性。本文通过比较研究建构主义和探究性物理实验教学的学习观和教学观,说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探究性物理实验教学的策略指导,再用具体的教学实例加以诠释。  关键词: 建构主义 探究性 物理实验教学 指导作用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构主义在教育学和心理学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在课程改革、教
一、惯性的概念  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一种性质,我们把这个性质叫做惯性。一个物体,只要不受外力作用,原来静止的就会一直静止下去,而原来运动的则会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这里的问题在于:惯性是否是物体的性质?依据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任何物体均具有惯性。它是存在于物体周围的一种条件,一种约束。对于惯性的理解要注意以下四点:(1)一切物体具有惯性;(2)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3)质量
【设计思想】  本节课以“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观察思考→自主探索→讨论交流→总结归纳”为教学结构,采用“合作探究”的探究模式教学。  设计理念:注重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设计过程中关键是如何处理自由落体加速度的问题,这是教学探究的难点,因此在设计中采用了学生熟悉的纸带的处理办法,采用作v-t图像的方法和△X=at来探究。  遇到的困难:学生处理纸带的时间可能长一些,解决的办
摘要: 当前农村中学由于受信息、资源、环境、人力、财力、学生兴趣爱好等各方面的影响,物理教学与城区存在较大差距,特别在学生的探究活力方面尤其明显。为此,如何根据农村现状,利用现有的资源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 农村中学 物理教学 探究物理活力     在农村中学,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导致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不浓,缺乏活力。多年来,我努力改变此现象,提升学生的探究物理
摘 要: 物理教师要充分按照学生的心理和认知规律,了解学生,采取从学生角度出发,适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提升理解力,解除思维障碍,从而减轻学习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物理教学 课堂效率 心理特点    高效率的课堂是每一位教师每一天、每一节课所追求的目标。提高课堂效率,就是努力在课堂上让每一位学生在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心愿和奋斗目标。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存在一些貌似遵循课改要求而实质偏离课改理念的教学行为,出现了许多低效或无效现象。如:课的引入(前言)老师直接讲述,让学生板书有关概念、公式、规律,即使使用实验引入新课,其目的也只是为了引入下面的教学话题。对于本该学生探讨的实验,改成了演示实验,直接告诉学生观察什么、记录什么,得到的结论是什么。习题教学注重讲解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