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才能共赢

来源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fan20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汉市汉阳区七里小学(以下简称“七里小学”)于2005年提出“协作教育”学校文化理念。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学校取得了不少经验,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如何进一步梳理、完善“协作教育”理念体系、目标体系,建立“主体联动、资源整合、协作共育、促进发展”的文化核心,是学校走出纯粹的实践探索,进入协作教育科学规划的新尝试。
  一、调整课程:腾出时间与学生“同玩”
  为了减负增效,腾出时间让学生玩,七里小学从学生实际出发,将教材与学生生活实践紧密结合,依据“最佳发展期”和“最近发展区”理论,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
  比如,高年段语文采用单元整组备课的方式进行改革。单元整组备课就是每个教学单元的备课要瞄准训练点、整合文本内容、简化教学环节、优化教学流程,达到省时高效的教学效果。
  “瞄准训练点”就是以话题和能力训练点为依据整合单元内容,选出要掌握的知识点、要形成的能力点、要内化的学习方法和情感熏陶点及认识的发展点进行训练。
  “整合文本内容”就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打乱教材顺序,重新安排单元教学内容。如,把语文乐园中的语文知识部分和文本教学结合起来,把语文乐园中的“阅读”作为文本教学的补充性阅读材料,插到文本教学中完成。我们把每单元的习作教学也进行了分解:把材料收集放到单元学习之初,把写作技巧训练和单元阅读教学结合起来,把结构训练放到作文指导课中进行。
  “简化教学环节”就是把常规阅读课中的“五步教学”简化为“三步教学”,省出时间让学生反复地细读文本,进行专项能力的强化训练。
  “优化教学流程”就是把基础阅读能力的训练常规化,把专项阅读能力的训练系统化。这样备课、授课,一个单元可以省出近十课时的教学时间。
  减少课时、减轻负担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实现个性化发展。近年,学校和多个单位联合,开发了近三十门校本课程,供学生选修。
  学校和区体育局联合开发了“雄风武术”体育课程,和金龙鱼生态馆合作开发了“走进食品产业链”社会实践课程。学校还和汉阳交警支队合作,引进了“交通安全进校园”课程;和动物园合作,开发了“我的动物朋友”课程;和武汉市蔬菜研究所合作,研发了“农耕生态”课程。此外,学科教师还和家长一起创设了“红领巾科学院”,模拟科学院的组织结构,召集了一批对科学感兴趣的学生,尝试将科学探索实践与少先队争章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探索未知世界,体验小制作、小发明的快乐。
  课程的调整与整合,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变革课堂:让出地盘和学生“共学”
  七里小学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课堂改革为突破口,改进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在课堂上更主动、更轻松地学习。
  学校以“协作教育理念下‘角色学习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为核心,推动各学科教师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之中。这项研究的基本理念是:课堂教学结构需要改变;课堂教学设计应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关注学生的认知结构,以学定教。
  在转变教师教学观念的同时,学校加强行动研究。从“注重前端分析”“正确处理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帮助发展之间的关系”“教学评价与教学过程融为一体”入手,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加快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
  以二年级数学课《用数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例。上课时,教师给每名学生发一张任务单,上面列出这节课需要自主完成的操作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在四人小组内交流,然后各组派代表上台展示数数的方法。教师作为课堂的一员参与其中,适时补充学生没有提到的数法。在数正三角形的时候,由于情况复杂,学生的意见出现了分歧,其间暴露出不少错误。此时,教师还没发言,马上就有同学帮忙纠错。最终,通过生生、师生互动,学生探索出了数数的基本方法。
  这样的课堂,教师不再是按照预设从头到尾地讲、环环相扣地教,而是在关键之处进行必要的启发、引导,真正成为课堂的参与者、组织者、引领者。课堂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学生在自学、讨论、发言,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转型文化:磨出经验与教师“齐享”
  多元的课程体系和课堂模式的变革给学校带来一个新的课题——如何实现教师文化的转型。
  2010年,七里小学提出在全校建立知识共享平台时,曾引起不小的思想震动:是不是太麻烦了?把独有的经验奉献出来是不是太不划算?……通过积极引导,教师们逐步认识到: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固步自封只能原地踏步,合作共享才能双赢。于是,根据“场”理论,学校逐步构建起“一体四支撑”的知识共享运行机制。“一体”指教研组活动平台。“四支撑”指开发知识共享技术与网络系统、渐进完善学校现有的管理机构、为知识共享建立人力资源支持、努力营造促进共享的学校文化。
  “一体四支撑”的载体有:
  知识寻呼台——这是教师面临教育教学困难时,即时向同伴求助的QQ群共享平台。其作用是针对特定的对象提供少而精的深度服务,达到点对点的知识共享。“知识寻呼台”让不同背景的教师针对同一个求助内容给出不同的回答,这有效地激活了教师的隐性经验,实现了动态的知识共享。
  经验交流吧——为了让教师在工作中共享更多有价值的经验,学校把“备课、作业批阅检查制度”改为“备课、作业批阅交流共享制度”。从检查到共享,教师由被动变为主动,由被检查者变为相互交流、共享经验者。这不仅让教师在群体活动中互相学习、互相欣赏,而且促进了教师备课能力的提高,增进了教师之间的感情。
  班级交接站——每学年都会有班级更换班主任,学校便利用这个机会,开展交、接班活动。交、接班不仅仅是移交学生,更重要的是移交经验、方法,让接任者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学术研磨室——学校将思想活跃、业务能力强的骨干教师吸收到“学术研磨室”,鼓励他们参与、组织各级各类教育教学共享活动。为了整体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从本学期开始,学术研磨室成员每周三下午在外聘专家的指导下,对所属学科的各种课型逐一进行“打磨式”研课、备课,并将研究成果进行汇编,作为教师共享的“教案库”。
  协作共享的理念和行为不会自然发生和维持,在初期的规范过程中,必须借助外力的推动。这个外力,就是规章制度。学校制定制度时,力图体现以下导向:规范共享行为、确立合理回报、注重激励引导、建立团队绩效。
  学校推出了“知识奉献排行榜”“协作共享排行榜”,每学年按一定的比例评选出“经验共享个人”和“经验贡献团队”。对表现突出的教师,学校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奖励,推动他们产生新的知识成果;对表现突出的团队,则对所有成员进行必要的奖励。这种制度,有效地营造了协作共进的文化氛围。
  责任编辑 姜楚华
其他文献
武汉市江岸区小学教研室2013年就致力于“体验式作业”的研究,在认真思索、整合的基础上,给全区教师送出了第一本《体验式作业设计范例集》(以下简称《范例》),在湖北大学吕渭源教授看来,这是一块“含金量较高的引玉之砖”。  就是这块“引玉之砖”,拉开了江岸区作业改革的序幕。一年来,江岸区各校教师对《范例》展开了学习、实践和创编,使得体验式作业的研究蓬勃发展。孩子们在体验、实践中,更加快乐主动地学习。 
一次数学教研活动中,一位教师执教《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课,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是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那天,当教师从创设情境(运用主题图:比较长方形花坛和平行四边形花坛的大小),转入激趣生疑阶段(长方形花坛的面积计算已经学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却没有学过),接着抛出:“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呢?”(这个问题,原先预设的教案是学生都不会,教师借机导入新课:“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
冷热兵器共存的年代  与第一个展厅以盔甲为主相对应,第二个展厅则主要展示那个年代的武器装备。  早期医院骑士团都是一些苦修修士,武器外观相对比较朴素,很少有华丽装饰。12世纪医院骑士们常用的个人武器包括骑士枪、步兵短矛、战斧、钉头锤、机械弓弩等。由于长时间与东方穆斯林作战,展厅中也展示了一些具有东方色彩的武器,其中有一对华丽的武器,采用木柄,金属墩头,使用起来应该类似于中国古代武器中的硬鞭或骨朵,
思想品德情景介入导学法,是钟祥市教学研究室思想品德教研员王珣10多年来研究、实践、推广的一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它打破了思想品德课空洞理论说教的模式,走出了一条生动高效的路子。  一、模式概述  1.模式结构  思想品德情景介入导学法是以学生生活中的一个情景为主线贯穿整堂课,学生依据情景材料提出的问题开展合作探究,在活动中体验、获得并掌握知识、升华情感。其具体教学步骤可以概括为“教材问题化——
摘要:多元化开发利用是今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趋势。阐述水资源适度开发利用的意义,介绍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提出提高降雨和回归水利用率的措施,探讨劣质水灌溉利用问题,以期为灌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灌溉;水资源开发;多元化;灌区  中图分类号:TV2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5)06-0077-03  水资源量分为天然资源量、可利用资
哈瓦国际航空技术(深圳)公司秉承“提供军警执法特种装备专业解决方案”的宗旨努力打造警用产品。在2018年第九届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上,公司展出一款特种装备无人机,该无人机机身采用日本T800碳纤维和德国航空级铝材,可实现指点飞行、断点续飞、一键起降、一键返航等智能飞行方案续航时间达60分钟飞行高度达4384m。  该无人机通过加装不同应用模块可执行如下任务;公安执法辖区可视化智能管理,防范于未然
蒙古骑兵模型,展现了13~17世纪蒙古弓骑兵的形象草原游牧民族  盔甲武器  从骑兵出现开始直到19世纪结束,在整个亚州地區有一种类型的士兵主导着战争的基本形态,这就是弓骑兵。这种骑在马背上使用弓箭作战的战斗形态,大约出现在公元前8世纪,最早的弓骑兵是当时迁徙至俄罗斯草原的游牧民族塞西亚人(也称斯基泰人)。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一波又一波的部落集结、迁徙和不断发生的内外冲突,驱使弓骑兵的作战方式逐渐
“让学”课堂中,我们很重视学生的前置学习,目的是让每个学生带着准备进课堂。这个准备既有疑问,也有自学已知。然而,前置性作业存在不少问题,我们尝试进行诊断,以便提高前置作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是把前置作业当作常态的预习看。前置作业的确带有预习的成份,但和常态的预习也有本质的区别。前置作业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常态下的预习基本是为教师的教学作准备,指向不同,其内容也会不一样。如教学人教版
印军士兵手持INSAS5.56mm自动步枪  印度军队轻武器型号五花八门,仅步枪一个枪种,在印军装备序列中就非常繁杂。就印度生产的武器,有二战后印军大范围列装的伊莎波尔7.62mm半自动步枪(印度比利时FN FAL自动步枪,并改为半自动方式)、仿俄AK47及AKM 7.62mm突击步枪,还有印度于1980年代自行研制并列装的INSAS 5.56mm自动步枪。但由于印度自行研制的INSAS 5.56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操作感知后再立足模型的本质特征返回操作中思考感悟,可以及时利用操作经验和成果升华思维,建构模型,这样才能有效实现操作和思维的融合,充分发挥操作在促进小学生思维发展方面的巨大作用。  一、针对本质特征,返回操作中感悟概念  我们先看两位教师教学分数的再认识(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分别拿出1、4、8、12个圆片的[34]并图示说明:  A教师:以前我们都是把一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