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视角下小学美术作业创新之道研究

来源 :颂雅风·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suc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阶段是小学生启蒙发展的重要时期,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具有陶冶学生情志、帮助学生提升美术审美能力的作用。在差异化视角下实施的教学策略是从实践中得出的,分层差异教学理念是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的。差异化教学主要根据不同的出发点,针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随后依照教学方法的差异性自然有不同的作业用以学生练习,教师在此过程中需要对美术作业进行差异化鲜明的设计,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时能得到更好的艺术熏陶。此种教学方法可体现学生作业的差异性,展现丰富的层次感,并且教师需要在其中注重内容的多样性,探究作业创新路径。
  关键词:差异视角 小学美术 作业创新 差异教学
  小学美术课程是现今各个学校重点培育的学科,并且教育从业者皆认为每位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不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由于各自存在的差异性而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针对学生存在的差异性,制定不同等级的教学目标和新型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受到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教学,由此对学生进行分层区别,再根据学生不同的差异性制定不同性质的教学目标,创新出新的作业划分路径。差异化教学的实施能够让学生得到非常均衡的美术培养,继而达到教师开展素质教育的目的。
  一、体现小学美术课堂作业差异性
  在小学美术常规教学过程中,教师实施的不同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审美能力,还为学生带来了不 的学习力量。
  (一)掌握学生学习特点与差异性,实施因材施教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安排适量的作业,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学生的学习效率。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普遍认为,与大部分学生具有差异的学生,便是在学习上有缺陷的学生。而有差异的个体,教师会觉得在日常的教学中有碍教学活动的开展。但是在现今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师看待学生的差异性更加客观。以此,教师应主动探究学生的差异性,放大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针对基础技能知识不同的学生制定教学策略,并在具体美术课堂中依照差异教学理念设计分层作业。教师应首先认识班级与学生学习风格的差异,有的放矢是做好差异化教学的前提,通过观察与学生谈话了解学生,进而分析作業设计的方向。
  (二)建立与学生相符的教学风格
  不仅是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教师原本的教学风格也未必适用每一位学生,因此,教师需尽力统一教学风格提升教学效率,若教师与学生的教学风格不一致,就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划分步骤,首先,面对全班学生实施大方向教学,讲解最基本的美术知识,确定教学目标;其次,对学生进行差异化划分,实施匹配性教学,每种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偏好学习,亦可进行自学,老师在此过程中进行适当指导,完善基本教学后再集中学生进归纳总结教学。
  二、兼顾不同学习需要,分层设计美术作业
  在小学美术课堂中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与“双基”状况,实施不同的差异教学。学生间具有差异的发展空间与接受能力对学生学习美术知识有不同的效果,因此教师应将学习分为ABCD四个层次,但是不可让学生认为这种分层具有歧视的意义。A为优等学生,对美术学习有较高的兴趣和能力,知识接受能力强;B为中上等学生,基础教学知识优秀,美术绘画思维比较活跃,并且有学习兴趣;C为中等学生,美术能力一般,可以掌握教师的知识传授,但是缺少自主学习性;D为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且对美术学习兴趣不高,创新能力差,不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可以以此设计不同的作业任务,让学生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最大限度地运用美术能力,绘出最好的作业。分层设计差异作业可体现学生的能力,能力的体现是学生稳定心理的主要特征。不同类型的学生可根据教师布置的作业观察物体特征,分析颜色之间的关系与线条关系,在能力范围内捕捉事物的特征,进而生动形象地展现美术作业。
  结语
  小学美术知识内容对于学生而言比较复杂化,具有层次感和抽象感,学生掌握不了方法就很有可能在实际绘画中层面出现偏差。差异化教学是新课改背景下新提出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天赋与兴趣爱好实施不同的教育手段,教师组织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激发其自身的学习潜力。因此,在进行小学美术学习的过程中,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从各个角度思考学生差异化问题,并且运用更多解决方法化解差异,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分层作业布置,以提升学生美术学习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熊伟.尊重差异突出效用提升美术作业实效[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32):171.
  [2]张新涛.有效分层且行且思——对小学美术分层作业的探索、实践与思考[J].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2(9):42-43.
  [3]沈明明.中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方法的实践与研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4):253-254.
  作者单位:扬州市育才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摘要: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支撑下,微课作为学校课堂建设的有益探索,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和喜爱。微課适应了当下学生思维活跃、学习时间碎片化等特点,课程的教学特点是主题内容鲜明、授课形式多样,课程时长短小精悍。中职美术课程是艺术类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为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美术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促进中职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不断提高审美能力,中职学校大力倡导微课教学。本文主要是对微课的特点和优势进
期刊
摘要:本土非遗文化教育资源应用于社团建设中,是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最直接体现。本土非遗文化的注入让社团的生命力大大增强,社团活动具有更加鲜明的主题,能充分发挥出社团的教育教学功能。非遗项目社团在丰富校园生活的同时,因其浓厚的专业背景,可直接与相关企业联系,获取一定的资源,社团成为学生走向企业、适应企业岗位要求、服务社会的桥梁。  关键词:本土非遗文化 社团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调研时强调:“中
期刊
摘要:阅读是学生扩展认知、学习知识、获得人生启发的重要途径,也是他们深化情感、感悟世间真情、领会人间“真善美”的重要过程,对于儿童成长、青少年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因此,教师不仅要通过阅读教会学生应有的知识和经验,更要让学生喜欢上阅读,能够从阅读到“悦读”,并且在其中可以拥鼐发现美、感悟美、获得美的享受和体验。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鉴赏  书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世界,其中有包罗万象的世界景观
期刊
摘要:美术本身就是一门人文学科,不仅仅是传授绘画的技巧,更是在画作赏析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很多优秀的美术作品不仅仅是高超的画技,更体现了创造者自己对于自然、生活、社会、情感等的感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关键词:初中美术 人文素养 美术鉴赏 培养策略  一、尊重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绘画潜能  每位學生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美术教学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尤其对于美术这一具有艺术性特征的学科而言更
期刊
摘要:对于美术而言,色彩是其中最关键的要素之一,具有生命的象征意义,能够表达空间感、光影感、情绪、语言等多种美术内涵,因而在美术教学中,色彩的运用就成为了极为重要的一个任务。本文通过总结色彩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目的和原则,分析其应用途径和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绘画的精髓,能够认识到色彩运用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美术教学 色彩运用  色彩是人们对于美的最直观感受。对于绘画而言,色彩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期刊
摘要:吉祥图案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不仅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还兼具了美好的寓意。中式烹饪讲究的是色、香、味俱全,更要兼具审美价值,由此传统吉祥图案开始出现在中式烹饪中。烹饪工艺美术是烹饪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主要是讲解烹饪中雕刻图案的设计和雕刻、菜肴的造型和摆盘、菜肴色彩的搭配等,其中传统吉祥图案就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可以为烹饪教学增添更多的艺术性和文化性,为烹调出更加美观、味美的菜肴奠定基础。
期刊
摘要: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注重培养幼儿创造美的能力、制作美的能力和发现美的能力,让幼儿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感受美、理解美、接受美、体验美、创造美,从而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增强,进而获得良好的审美教学效果。  关键词:美术教学 审美力 教学策略  在现阶段的幼儿美术教学中,大部分美术教师只注重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手工制作能力,以及素描能力等,而忽视培养他们对美的独特感知能力,导致幼儿缺乏对美术学习的兴
期刊
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强调小学阶段教学要加强对学生智育、美育和德育等方面知识的传递,全面促进学生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提升。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以及发挥绘画的艺术启蒙作用,需要在小学阶段学生绘画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通过创造能力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令绘画在小学阶段教学中发挥出更大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提升 小学阶段 学生绘画 创造能力  为了更好地满足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需求,需
期刊
摘要:社区文化虽然对居民的学习、生活等方面均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然而其建设却没有随之加强,大多数社区居民也并没有主动参与到文化建设中。对此,想要真正发挥社区文化的优越性,首先我们必须正视目前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多个方面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本文从目前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入手,就如何发展社区文化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关键词:社区居民 社区文化 现状 策略方法  近些年来社区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美术等课程逐渐受到重视,但是由于美术教师在过去的教学中对教学方法的使用不重视,所以短时间内很难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为此,教师需要结合当前的教育改革方向进行研究。本文教师从美术教学与乡土文化的角度对问题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小学美术 乡土文化 有效整合  美术属于艺术类课程,所以教师在对美术课程的开展进行探究时,可以从艺术的角度对其进行思考,认识到乡土文化为美术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