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小学阶段学生绘画创造能力

来源 :颂雅风·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hu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强调小学阶段教学要加强对学生智育、美育和德育等方面知识的传递,全面促进学生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提升。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以及发挥绘画的艺术启蒙作用,需要在小学阶段学生绘画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通过创造能力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令绘画在小学阶段教学中发挥出更大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提升 小学阶段 学生绘画 创造能力
  为了更好地满足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需求,需要充分发挥小学阶段育人的作用和优势,加强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和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实和贯彻素质教育所提倡以生为本的教学观念。
  一、提升小学阶段学生绘画创造能力的意义
  第一,提升小学阶段学生绘画创造能力,有利于促进对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更好地感受其中的创造美,促进对学生审美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小学阶段的绘画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不同学生对于绘画的理解和想象力各不相同,通过对学生绘画创造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在绘画创作中,感受什么是美以及绘画中所蕴含的审美教育和美感教育,增强学生对绘画内容的理解,更好地发挥出学生运用色彩和图案来创造美的实践能力,提高小学阶段学生绘画教学的有效性。第二,小学绘画教学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和绘画能力的培养,还需要加强对学生观察力、想象力以及辨别力的开发,以期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通过对小学阶段学生绘画创造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可以将学生的这些能力充分开发出来,为学生的绘画学习和创作奠定良好基础,实现学生绘画过程中自我情感艺术升华的目标,充分发挥出小学阶段学生绘画艺术的启蒙与熏陶作用,增强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
  二、提升小学阶段学生绘画创造能力的策略
  (一)营造良好绘画氛围
  为促进小学阶段学生绘画创造能力提升,帮助学生正确了解美术绘画和基础绘画中的创造技巧,需要在培养学生绘画创造能力时,采用融合东西方审美意趣的方式,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在提升学生绘画创作能力方面,可以采用在传统绘画创作中运用几何图形的方式,增强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对东西方绘画手法的了解,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并且合理掌握融合东西方绘画手法的绘画技巧,從而达到培养和提升学生绘画创造能力的目的。东西方文化绘画创作过程中有不同的审美取向和写意特点,所以,教师在提升学生绘画创造能力时,可以采用训练学生观察能力的方式,将西方国家和中国传统绘画作品以视频或图片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正如郑板桥深入观察竹子细节之处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且通过对学生色彩分辨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对东西方绘画作品色彩运用的理解以及其中的情感,丰富学生学习的知识面和视野,从而达到提升和培养学生绘画创造能力的目标。
  (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为了更好地满足对学生绘画创造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结合小学生个性化特点和学习兴趣,具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创造能力的培养,让其教学方法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一方面,教师可以采用激发学生想象力的方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让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学习积极性发挥出来。在激发想象力的过程中,可以采用速写等专项练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将所观察到的事物以及学习内容,通过想象能力快速在纸上描绘成形,结合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理念,加强绘画过程中手、眼、脑的协调和有效配合,进而促进学生对绘画作品的完成。另一方面,在激发学生想象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将中国传统绘画作品的构图方式以及色彩的搭配运用进行讲解,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对所看到的绘画作品进行大胆创作,尽可能地融入自己的情感和对作品的理解意识,进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多方面能力的培养来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提升。
  (三)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小学低年级绘画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还需要采用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的方式,最大程度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课内外实践活动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力,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绘画过程中。比如,在学习《影子大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操场上观察自己的影子和同伴的影子,并发挥学生的主观创造能力,将自己或者同伴的影子在画纸上绘画出来,促进对学生思维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开发。另外,教师也可以采用学生绘画比赛、贺卡设计竞赛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动手和实践操作中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大胆发挥出来,进而达到小学低年级绘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目的。
  结语
  小学阶段学生绘画创造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多元化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训练和培养,为提升学生创造能力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曦.展现自我,勇于创造——浅析小学美术高效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8(25):161-162.
  [2]李幻.论小学低年级绘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J].美术教育研究,2017(12):157.
  作者单位:单县南城第一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我与地坛》是“写真实、说真话的散文革命”中脱颖的一匹骏马,它感悟生命的永恒和宇宙的不息超越了一般的抒情述景散文,是浩瀚篇章中的夺目明珠。  关键词:我与地坛 大散文 真情 滥情  《我与地坛》是作者在苦难病痛中生活的呕心之作。作者史铁生在青年下乡时就发现疾病,后双腿残疾靠轮椅生活,病痛的折磨让他一度消沉,活动范围的局限使得附近的地坛成为他常去之处。幽静的地坛,残酷的现实,对个体情感和生命意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中职教育教学迎来了巨大的改变。对中职美术专业而言,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已经成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在中职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艺术素养和文化素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中职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何帮助中职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已经成为一线中职美术老师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中职 美术教学 审美能力  中职学校是以专业技能培训为主的学校,侧重培养学生拥有一技
期刊
摘要:建立良好校风对于高校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王阳明的南赣教化实践对于消除南赣匪患、建立良好社会风气、维护社会安定、教化乡民思想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对于高校建立良好校风有重要的启示及借鉴意义。  关键词:王阳明 南赣教化 校风  提高教育质量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出路,校风是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校风指的是一所学校的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的工作、学习、活动中形成的带有集体性、倾向性和稳定性的态度和
期刊
摘要: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支撑下,微课作为学校课堂建设的有益探索,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和喜爱。微課适应了当下学生思维活跃、学习时间碎片化等特点,课程的教学特点是主题内容鲜明、授课形式多样,课程时长短小精悍。中职美术课程是艺术类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为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美术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促进中职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不断提高审美能力,中职学校大力倡导微课教学。本文主要是对微课的特点和优势进
期刊
摘要:本土非遗文化教育资源应用于社团建设中,是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最直接体现。本土非遗文化的注入让社团的生命力大大增强,社团活动具有更加鲜明的主题,能充分发挥出社团的教育教学功能。非遗项目社团在丰富校园生活的同时,因其浓厚的专业背景,可直接与相关企业联系,获取一定的资源,社团成为学生走向企业、适应企业岗位要求、服务社会的桥梁。  关键词:本土非遗文化 社团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调研时强调:“中
期刊
摘要:阅读是学生扩展认知、学习知识、获得人生启发的重要途径,也是他们深化情感、感悟世间真情、领会人间“真善美”的重要过程,对于儿童成长、青少年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因此,教师不仅要通过阅读教会学生应有的知识和经验,更要让学生喜欢上阅读,能够从阅读到“悦读”,并且在其中可以拥鼐发现美、感悟美、获得美的享受和体验。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鉴赏  书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世界,其中有包罗万象的世界景观
期刊
摘要:美术本身就是一门人文学科,不仅仅是传授绘画的技巧,更是在画作赏析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很多优秀的美术作品不仅仅是高超的画技,更体现了创造者自己对于自然、生活、社会、情感等的感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关键词:初中美术 人文素养 美术鉴赏 培养策略  一、尊重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绘画潜能  每位學生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美术教学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尤其对于美术这一具有艺术性特征的学科而言更
期刊
摘要:对于美术而言,色彩是其中最关键的要素之一,具有生命的象征意义,能够表达空间感、光影感、情绪、语言等多种美术内涵,因而在美术教学中,色彩的运用就成为了极为重要的一个任务。本文通过总结色彩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目的和原则,分析其应用途径和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绘画的精髓,能够认识到色彩运用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美术教学 色彩运用  色彩是人们对于美的最直观感受。对于绘画而言,色彩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期刊
摘要:吉祥图案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不仅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还兼具了美好的寓意。中式烹饪讲究的是色、香、味俱全,更要兼具审美价值,由此传统吉祥图案开始出现在中式烹饪中。烹饪工艺美术是烹饪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主要是讲解烹饪中雕刻图案的设计和雕刻、菜肴的造型和摆盘、菜肴色彩的搭配等,其中传统吉祥图案就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可以为烹饪教学增添更多的艺术性和文化性,为烹调出更加美观、味美的菜肴奠定基础。
期刊
摘要: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注重培养幼儿创造美的能力、制作美的能力和发现美的能力,让幼儿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感受美、理解美、接受美、体验美、创造美,从而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增强,进而获得良好的审美教学效果。  关键词:美术教学 审美力 教学策略  在现阶段的幼儿美术教学中,大部分美术教师只注重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手工制作能力,以及素描能力等,而忽视培养他们对美的独特感知能力,导致幼儿缺乏对美术学习的兴
期刊